【夜读】一个人越活越年轻的4个好习惯

年轻,从来不是生理年龄特有的符号,而是自我呈现出的一种状态。一个人年轻与否,取决于日积月累的生活习惯。

  1. 作息规律

“晚上睡不着,早上起不来”成为了许多人的常态。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作息也随之变化。

刷刷手机,看看剧,只要自己熬得住,今天就不会结束,明天也不会到来。

殊不知,每一次熬夜透支,都是与自己为敌。

身体若是一湾清泉,熬夜就是在制造缺口放流,不管泉水多么丰沛,也会有流干之日。

时间无情,最容易苍老的就是身体,最不能辜负的也是身体。保持健康的体魄,是状态年轻的基础。

  1. 多想好事

生活的路上,无论是坦途还是逆旅,都是通往远方的必经之路,不可逃避。所以,与其在坏事中沉沦,不如更多地畅想好事。

人生这趟列车只有单程票,别太为难自己,蜷缩在悲伤的阴影之下。时光会融化纷纷扰扰,你只需多想好事,保持好的心态,带笑地向前奔跑,阳光自会如影随形。

年轻,既是人生状态,也是内在心态。内心沧桑,生活必定愁苦不堪;心态积极,人生之路必将顺畅。

一个人拥有再多,都不如有个好心态,多想好事,向阳而行。

  1. 接纳新事物

面对新的事物,你通常会抱以怎样的态度?

很多时候,人们会排斥新事物。可当你质疑排斥时,有人已悄然接纳,只剩下你落在队伍后叹息。

我们的大脑如房屋,长久失修必定衰落破败。人要始终坚持学习,接纳新事物,才能阻挡思维固化,使人生饱满丰盈。固步自封的人,永远不知世界的广阔。让学习的新事物给生活带来别样的乐趣,又何尝不是一种智慧。

学习没有年龄界限,不断输入,更新认知,精神永远都是年轻态。

  1. 发掘兴趣

人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生活就会呈现出另一番景象。

悲伤失落时,投入到兴趣中,情绪就有了排解的出口。烦躁不安时,做点喜欢的事,心中的“怪兽”就安静乖巧了。可以安静地画一幅画,可以激情地唱几首歌,也可以精心地来一场烹饪。

岁月会苍老我们的容颜,带走我们的青春,但不能磨灭心中的热爱。人活着,总要有一些兴趣爱好,留一席天地给自己,和生活大胆拥抱。因为热爱,所以幸福,发掘利于身心健康的爱好,是给自己最好的礼物。

所谓年轻,就是给生活增添更多欢愉,为人生注入更多能量,快意笑对人生。


来源:综合民生周刊、有书 | 主播:赵文龙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

本期编辑:郑薛飞腾 实习生:赵欢、何美霖

https://mp.weixin.qq.com/s/K2-JDpcXIXh1T9qoWPeN5w

夜读 | 越努力,越幸运

路就在我们的脚下。

人这一生,为什么要努力?

有人这样回答:“如果你从未努力奋斗过,那么在你生命即将到达终点之时,你可能会发现,原来生命中最痛苦的事情,不是失败,而是我本可以,但却没有。”

我们努力,也许不会获得成功,但是,成功之前的努力是锻炼,失败之后的努力是磨炼。

不论是哪一种,只要努力过,结果肯定比不努力好。

也许努力无法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但是越努力,就会变得越幸运,生活就会给我们越多善意。

不努力,你怎么知道你有多少实力?

努力从来不是为了做给谁看,也不是为了要感动谁,只是为了让自己有能力去追逐自己想要的生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有时候,我们会问自己,为什么要努力?

人这一生,如果总是嫌麻烦,不去努力,就可能错过让自己心动的人,错过自己喜欢的工作。

该努力的时候,我们要努力。努力是为了以后可以更好地选择生活,而不是被生活所选择。

很多人害怕努力,不敢努力地去爱一个人,怕被伤害,不敢努力地去拼搏,怕会失败。但是,不去经历,又怎么能成长呢?

许多人在面对生活突如其来的难题时,第一反应都是“不如放弃吧”。但放弃这件事本身,并不是我们人生的最佳选择。

因为“放弃”就意味着,我们本来有一个机会可以让自己变得与众不同,可是却从这个机会旁边绕了过去;本来差一点点就可以成为理想中的自己了,可是却在最后关头把这个理想掐灭了。

当你感觉特别艰难的时候,先别急着说放弃,也许你正走在人生的上坡路。

有的人羡慕别人的生活,觉得别人不用努力,不用烦恼,可又有谁曾看见过别人风光背后的曲折?他们也曾和很多人一样,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所措。

有一句话说得好:你对生活的焦虑,源于你对现状的不满,而你又没有能力去改变这一切。

改变这一切的办法,就是自己去努力奋斗。

一个人的努力程度,决定了他未来的样子。

在每个想要放弃的时刻,我们咬咬牙,再坚持坚持。流过的汗水终将汇成一道光,照亮前行的路。

路从来不在远方,就在我们的脚下,努力并不是为了感动谁,而是为了不辜负自己。

越努力,越幸运;越自律,越自由。

每一次努力都会让我们成长,新的一天,在追逐梦想的旅途中继续努力奋斗吧!

点亮“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收看收听更多《夜读》文章,请关注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下载新华社客户端。)


作者:言木 来源:综合夜听、京博国学
监制:张越
编辑:雷雯雯、周喆、王宜玄、何莉
美术设计:赵丹阳
画家:居廉
实习生:何凌霄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

https://mp.weixin.qq.com/s/8pHtjUKSnORU2TfzDlVdyQ

【夜读】让生活越来越充实的五种方式

  • 作息规律

  有句话说得好:睡前放下一切,醒来便是新生。无论前一天有多劳累,只要晚上及时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精神就能得到恢复。第二天醒来拉开窗帘,让自己沐浴在清晨的阳光里,世界就又是全新而美好的样子。

  我们不妨从现在起,为自己制定一张作息计划表,并按照计划坚持做下去。相信不用多久,你就会发现:能规律生活的人,方可控制人生。

  • 开放心态

  想让日子过得丰富,就应该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多了解、多接触新事物。不要总是怀有偏见,更不要盲目抗拒。因为很多时候,你拒绝的可能不是一件事,而是通往崭新生活的一扇门。

  要知道,真正让一个人衰老的原因,往往与年龄无关,而是从你丧失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开始的。打开眼界,才能改变认知。

  • 找到热爱

  听过这样一句话,“人生最好的状态,莫过于有事做,有人爱,有所期待。”

  很多人之所以能越活越优秀,都因心中葆有热爱。因为热爱,他们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并从中找到属于自我的意义和价值。

  心有热爱,眼中自有光芒。去找到你所热爱的事,并为之全力以赴,才能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 不断学习

  学习不只在于习得新知识,更在于它能帮助我们保持深度思考,从中不断修正对世界的认知,对自我的了解,继而获得真正的成长。

  学习从来不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它应该是人生任何阶段都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

  唯有不断学习,才能与时俱进,不被淘汰。让不断学习成为一种习惯,你所收获的将会是应对生活最大的底气和智慧。

  • 学会感恩

  寻常时日中,藏着许多小美好,只等着有心之人去感受:等你回家的那盏灯;刚晾晒过的满是阳光气息的被单;窗台上盛开的那朵花。

  做好每一件小事,关心和理解身边的人,用心欣赏路边的风景,把这些组合起来,你离幸福就会越来越近。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经营生活、创造生活,自然会越过越幸福。


来源:念念沐心(ID:nnsg1021) | 作者:念念 | 主播:吴迪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

本期编辑:朱田恬,实习生:董畅、薛之韵

https://mp.weixin.qq.com/s/Ol1euyj5zzS9YW97L9bGHw

夜读 | 做一个内心有光的人

明媚自己,也明媚世界。

人最重要的,是用坚守并笃行应该恪守的品格。

首先应该做一个善良的人。

心存善念之人,人生路定会走得踏实、稳健。

世界纷繁复杂,每个人都会面临种种诱惑,也因此,每个人都会接受人性的考验。

于是,有人在诱惑面前轰然倒塌,丢失了本该恪守的品格;也有人在诱惑面前坚如磐石,固守了人性的净土。

真正的善者,不论面对怎样强大的诱惑,也不论世道如何丑恶,绝不逾越良知的底线。

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周到,每一句都离不开以善良作底蕴。

善良与贫贱无关,与富贵无关,与学识无关,与职位无关,它存在于每个心存善念的普通人当中。

做一个有担当的人。担当是一种责任、一种境界、一种精神。

所谓担当,不只是对小家庭要有肩挑重任、勇于承担的气度,还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作为社会一分子的我们,都有责任努力担负起一份社会责任。

忠于职守是一种担当,克己奉公是一种担当,弘扬正气是一种担当,立德树人也是一种担当。

人的禀赋各不相同,但只要各施其才各尽所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前行,就是在承担社会责任。

每个人格优秀的个体生命,都会对社会进程产生有益的促进作用。

他们的存在,为社会坚守了一方净土;他们的言行,又为社会传承了一份光明。

这本身就是一种无形而伟大的担当。

拥有善良、担当的人,就是内心有光的人。

一个内心有光的人,不仅能照亮自己,同时也能照亮别人。

他们付出一份善良,别人就能感受到一份温暖;他们勇挑一份担当,别人就会懂得一份责任。

做一个内心有光的人,坚强向上,靠近阳光,成为更好的自己。

内心有光的人,不仅生活得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而且能够实现生命最大价值,更能为社会输送阳光绽放芳香。

一个内心有光的人,会用内心的力量感染更多人。

倘若能有更多人成为内心有光的人,倘若人人都能做到内心有光,这个世界就会多一些美好,多一些和谐,多一些幸福。

做一个内心有光的人,让前方有明灯,胸中有光芒;生命能闪光,灵魂有家乡。

做一个内心有光的人,明媚自己,也明媚世界。


点亮“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收看收听更多《夜读》文章,请关注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下载新华社客户端。)

作者:任改兰 来源:花开心灵驿站(ID: cnhk667788)
监制:张越、吴炜玲
编辑:雷雯雯、李昂、周喆、刘在
美术设计:赵丹阳
画家:梁树年
实习生:柳润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

【夜读】解决问题最高明的方法

  • 务实

有宏大的理想固然是必要的,但解决问题还需要务实,要脚踏实地做好眼前的事。

路边的石头把一个路人绊倒了,那么路人的当务之急是搬开石头,还是先立志把整条路修好呢?

肯定是先搬开石头。

立志要修好整条路固然好,但首先要将精力投入到行之有效的事情上。远大的理想离开了务实的目标,就变成了空谈。

要真正解决问题,就要面对现实、活好当下。务实,就是把精力放到眼下的事物上,把心思用在当下的事情上。

  • 思考

无论是解决当下的困境,还是人生道路上的难题,只有能够进行深度思考的人才能走得更远。

如何进行深度思考?关键在于跳出“框架”。

在日常工作中,给你一个方案模板,再给你需求,普通人思考的可能就是:我要找什么样的内容来填充这个模板。

但聪明人可能会想:这个模板为什么要这样设置?它的结构是否合理?它是否是最符合这个需求的模式?这里面还有什么可以优化的空间?

在大脑中走得越远,在现实中就走得越稳。我们需要不断给自己输入新的信息,包括自己的经历、阅读的书籍等等,然后进行分析思考,不断练习这个过程,就能越来越容易洞察到事物的本质。

  • 换位

其实,生活中的很多难题和争执,往往是因为每个人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只关心自己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往往在于,你如何解决别人的问题。

  人若总想着改变别人,不懂得反思自己,只会加剧现存的问题,恶化彼此的矛盾。懂得换位思考,多为他人考虑,才能促成双赢。

很多时候,一些看似无解的困局,换个角度、转个方向,也许就有另一番天地。换位思考,既是理解他人,更是提升自己。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综合人民论坛网、洞见等 | 主播:赵文龙

本期编辑:李娜 实习生:安泰金、董畅

https://mp.weixin.qq.com/s/uOoGNrvR-5ZG8mJlZzCzuw

夜读 | 你的自律,终将美好

自律而变得美好。

有的人以为自律是一劳永逸的事,后来才发现自律是必须要落实到每天要去做的事。

其实自律就像一日三餐一样。

一个人不可能吃了一顿饭,就能保证这一天的能量,更不能保证未来的每一天所需要的身体能量。

就如我们不可能在一次的自律中,就能让每一天的自己都有持续不断地成长和提升。

其实,自律并不是一个很难的词。

因为人人都可以做到坚持,人人都有变好的机会,人人都可以为想要的人生奋斗和努力。

但不同的是,大多数人只能做到间歇性自律,只有少数的人可以做到持续性自律。

一个自律的人,有时并不是在某一天比其他人更努力,而是在每一天都比其他人努力。

所以,许多人觉得难以做到自律,不是因为自律难,而是在自律前面加上“每一天”就很难。

一个人要时时刻刻要求自己、克制自己、管理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做到了就是一件很厉害的事。

对真正自律的人来说,办法总比困难多。

时间是公平的,每个人每一天拥有的时间都是相同的,哪怕工作、学习任务繁重,自律的人,会利用一切碎片化时间,完成自己设定的目标。

自律的人,总是在力所能及处,不断地逼着自己往前,哪怕再进一小步。

有时,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你是否对自己有要求。

如果想要放弃,可以找出一万个放弃的理由。但如果想要坚持,有时只需要一个初心就足够。

在自律这件事上,真正难住我们的不是外在的困难,而是内在的毅力和决心。

没有任何人和任何事,可以阻止一个人变成更好的自己。只看内心愿不愿意。

在自律这条道路上,或许我们总是很难坚持下去。

但如果想要有成长和进步,就必须时刻去打磨和锤炼自己。

书要一天又一天地读,我们的知识面才会变得更广,见识和格局才会变得更大,思维才会变得更开阔。

运动要一天又一天地坚持,我们的身体才会变得更好,整个人的状态才会越变越好。

努力要一天又一天地坚持,我们的能力才会变得更强,机会才会变得更多,人生才会越走越顺。

只有在每一天奋力而为,才能让每一天都有哪怕微不足道的提升和进步。

只有在每一天全力以赴,才能不辜负始终不放弃并咬牙坚持的自己。

一个人不可能因为一天的努力而变好,却可以因每一天的自律而变得美好。


点亮“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收看收听更多《夜读》文章,请关注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下载新华社客户端。)

作者:李思圆 来源:温暖的女子(ID: wennuan-312)
监制:张越、吴炜玲
编辑:雷雯雯、李昂、马骁驹、董琳娜
美术设计:赵丹阳
画家:李苦禅

实习生:张馨兮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

【夜读】最好的生活方式,被这10句话说透了

  1. 保持微笑,积极面对

从今天开始,不论遇到什么事,都要记得保持微笑。

世界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皱眉,它就还你一副忧愁的面容;你对它微笑,它也笑着看你。

遇到难事,想开点,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也没有解不开的结。人生一世,与其守着烦恼度日,不如保持一颗乐观积极的心。

  1. 坚持运动,早睡早起

不论处在哪个年龄段,都不要忘了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生活再忙碌,都要留下时间做做运动,有一个好的身体,才有更多的精力去成长变好。

夜幕降临时,早点入睡。等到太阳升起时,早早起床,拥抱太阳。这既是对自己的爱惜,也是对生活的尊重。

  1. 坚持读书,不忘成长

读书是行走于世足以抵御风险的一把佩剑,更是一场通往希望的“人生修行”。

哪怕书不能立即给你答案,亦能承载你的情绪、丰盈你的灵魂。当你深陷泥潭时,给你一种内在的力量。

到了一定年龄就会明白: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

  1. 把握眼前,珍惜当下

坚持自律的另一个名字,叫做把握眼前。

任何一份微小的努力,只要坚持365天,都会带来质的飞跃。只有你开始自律,把握住当下的分分秒秒,才有足够的能力为自己争取到更好的生活。

不要总说着以后,不要总拖到明天,我们人生中的每一寸光阴都不应该被虚度。现在自律努力,未来才会闪闪发光。

  1. 管理形象,干净大方

管理形象不是肤浅,而是对自我的尊重和对生活的敬仰。

一个人真正的衰老,从来不是年龄的增长,而是丧失了对自我的要求。

管理形象,就是在给自己强大的心理暗示。一个在逆境中不忘昂首挺胸、在平淡中衣着干净大方的人,更能攻克生活中的难关。

  1. 控制情绪,放下烦恼

无论在任何场合,都要控制好情绪。

生气,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懊恼,是为不值得的事浪费时间。世间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即使是最亲的人,也没有义务承受你的坏脾气。

负面情绪要记得打包扔掉,唯有放下,才能拥有。

  1. 求同存异,尊重体谅

世间没有完全契合的两个人,所有好的关系都需要用心经营。

人越成熟,就越不会将自己的做事准则强加于别人。自己发光的时候,不会去熄灭别人的灯。

很多时候,在人生路上,你扶我一程,我陪你一段,到了最后彼此都不走丢,才是世上最珍贵的事。

  1. 与其勉强,不如放手

感情一定是建立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如果彼此不再吸引,就算勉强同住一个屋檐下,心也靠近不了半分。

不合适的感情,与其勉强将就,不如潇洒放手。

过程可能会很难,但总会过去,毕竟只有挥别错的人,才能和对的相逢。

  1. 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谨记这两点,才能更好地行走于人世间。

一是学会感恩。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感谢为你雪中送炭的人。常怀感恩之心,方得做人之本。

二是学会珍惜。没有谁的离开是一时冲动,别亏待每一份热情。懂得珍惜,方得始终。

  1. 善待自己,勇往直前

很多时候,我们常常看轻自己,用别人的想法和标准左右自己的人生。其实,人活着最要紧的不是取悦他人,而是善待自己。

一个人只有善待自己,才会被世界温柔以待。

未来有无限可能,愿你心中充满希望,无畏风雨,勇往直前,活成想要的模样。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综合哲学人生网、洞见、小来早晚安 | 主播:王一伊
投稿邮箱:rmrbydtg@163.com
本期编辑:石磊,实习生:孙雨新、安泰金

https://mp.weixin.qq.com/s/-jf07k1u5t6b98LfmS52og

夜读 | 把握人生之尺,不为丈量他人,只为修正自己

从此心宽似海。

为人处世,有些尺子,要放;有些尺子,要收。

有收起尺子的智慧,才能不为其所困,过张弛自如的人生。

  • 收起经验之尺

每个人的人生之路,都需要靠自己去走。体会这种东西,同样只有在自己经历过之后,才有切身之感,才能明白个中滋味。否则,对方提的建议再中肯,也只是隔靴搔痒,触及不了他人内心的真实需求。

并非所有过去的经验,都适合现在。

很多观念是基于当时认知条件和环境因素而产生,随着这些因素的改变,它就会变得不合时宜。

正如有句话所说:经验是好东西,但有时候也会害人,会让人做出偏差的判断。

成熟的人生,不会用过去的尺子,衡量当下的生活,更不会用现在的尺子,衡量曾经的自己。

生命中发生的事情自有它的意义,但只能代表某个阶段,决定不了一个人的一生。

永远要相信,现在的你比过去更好,值得更精彩的生活。

卸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忧虑,告别多余的负累,轻装上阵,就是迎向未来最好的姿态。

  • 收起评价之尺

有一种尺子,看似无形,却无处不在。有的人以此来揣度别人的生活,评价别人的是非,评判别人的成败。甚至于,在完全还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下,就可以自顾自地产生结论。

毕竟这种评价所基于的前提,有时候并非事实,而是他们自己所设定的标准。

对他人做出评价是很容易的,一旦别人的生活超出自己的认知或背离了自己的看法,这些人就开始指手画脚,说长论短。

以为这样就可以彰显自我的正确性,殊不知,它恰恰暴露了一个人的狭隘与偏见。

世界很大,人生本就没有所谓的统一标准。

不同的人,所处的成长环境不同,立场角度不同,看法活法自然也不同。

不用自己的尺子去丈量别人的生活,既是修养,更是智慧。

从现在起,放下心中的评价之尺,让自己做自己,让别人做别人。尊重和而不同,方能成就彼此。

  • 收起物质之尺

关于物质,有的人总是得了还想得,有了还想有,永远处在不满足的焦虑中。生怕一停下脚步,就会被别人所超越,沦为失败者。

于是大家纷纷感叹,想要获得幸福真的是太难了,根本就是奢望。

但其实,幸不幸福,一直都是一种主观上的感觉,一种心境上的体验。

有的人之所以感觉不幸福,根本问题在于,他从一开始就选错了丈量幸福的标尺。

在一些人的眼光里,拥有物质的多寡,就等同于靠近幸福的筹码。可人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贪求过多,到头来只会反被贪心误。

一个人活在汲汲营营的物质追求中,迷失了本真的心性与乐趣,怎么可能开心开怀得起来呢。别再把眼光盯着别处,拼命追求更多,做无谓的攀比与计较。

我们要做的,是向内求,调整心态,降低期待,用量力而行的努力,去慢慢实现心中的目标。

看过一句话:人不能把握自己的幸福,都是因为超出了双脚所占的地面尺寸。

物质之尺,量不出幸福长短。反倒平添累赘,盈满则损。

只有当你清楚明白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当你内心丰盈充足而不再被欲望所驱赶时,幸福才会呈现它原来的样子。

最好的生活状态,不是什么都拥有,而是想要的恰好在身边。

让我们摒弃纷扰复杂的物质欲望,放下不属于自己的贪恋妄求。

把握人生之尺,从此心宽似海,不为丈量他人,只为修正自己。


点亮“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收看收听更多《夜读》文章,请关注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下载新华社客户端。)

作者:念念 来源:念念沐心(ID:nnsg1021)
监制:张越、周年钧、何莉
编辑:雷雯雯、李昂、伍越、吴炜玲
美术设计:赵丹阳
画家:马远
实习生:陆沛霖、赵跃泽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

【夜读】做一个内心有光的人!

心里有光,不仅能照亮自己,也能照亮别人。内心有光的人,都有着三种可贵的品质:善良、正义、担当。

  1. 做一个善良的人。

有人说,善良是生命的根基。心存善念的人,人生的路会走得更踏实、稳固。

世界纷繁复杂,每个人都会面临种种诱惑。有人在诱惑面前轰然倒塌,失守了本该恪守的品格;也有人在诱惑面前坚如磐石,固守了人性的净土。

真正的善者,不论面对怎样的诱惑,都不会逾越良知的底线。

善良与贫富无关、与学识无关、与职位无关,它存在于每个心存善念的人心中。

这世间,能让人与人之间无私无畏地相处,能让事与事之间合情合理地存在,皆因有了善良。

  1. 做一个正义的人。

正义,包括惩恶扬善、是非分明、处事公道等等。它存在于崇尚和平、公正、正直等的人心中。

“锄一恶长十善。”每个人都应当有一颗善心,但善的底线是正义。没有了正义底线,善良就失去了原则,也就势必助长邪恶。

只有心怀正义,才能与不良的社会现象作斗争;只有维护正义,才能让邪恶无处藏身。

做一个心怀正义的人,维护社会规则和秩序,这也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价值标准和道德义务。

  1. 做一个担当的人。

担当是一种责任、一种境界、一种精神,是“无需扬鞭自奋蹄”的品质。

所谓担当,不只是对小家庭要有肩挑重任的气度,还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作为社会的个体,每个人都有义务努力担负起一份社会责任。忠于职守是一种担当,克己奉公是一种担当,弘扬正气是一种担当,立德树人也是一种担当……

人的禀赋各不相同,但只要各施其才、各尽所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前行,就是在承担社会责任。

拥有善良、正义、担当的人,就是内心有光的人。

一个内心有光的人,不仅生活得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而且能够实现生命最大价值,更能为社会输送阳光、绽放芳香。

一个内心有光的人,可以通过自身不断努力来丰富阅历、提升境界、拓宽视野,从而扩充光源增加能量,以最好的生命状态去感染更多人。

愿我们都能成为内心有光的人,明媚自己,也明媚世界!

来源:品读时刻(ID:pindushike) | 作者:任改兰 | 主播:赵文龙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

本期编辑:刘杰,实习生:赵欢、薛之韵

https://mp.weixin.qq.com/s/2nNAojAvpDs4onCDR0bfhQ

夜读 | 愿你被岁月温柔以待,初心不变

奋斗永似少年时。

有人说:“青春是块原料,迟早要制作成形。”

青春,一生只有一次,它是人生的必经路线,是光风霁月的年少时光。

活泼天真、浪漫与轻狂,好像都是年少的事。那时的我们有追求自由的灵魂,有无比清澈的眼神,有斗志昂扬的抱负,还有一颗壮志凌云的心。

是“桥上少年桥下水”的单纯,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的青涩,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潇洒恣意。

如今的我们,走过半生,星夜兼程,路遥马嘶的琐碎里,早已洗去了青春的印记。

青春是终将逝去的,我们渐渐走向成熟。历经世事的起起落落,接受命运风霜的加冕礼。我们明白生活的道路需要靠自己去探索,虽然失去了曾经的懵懂与青涩,但这并不是消极的事,也无须伤感。不要叹息,要思考,要奋斗。

尽管早已不复青春的模样,尽管不再有浪漫的情愫,也不要让年华付水流。

愿你仍然被岁月温柔以待,初心不变。

不管怎样,狂风暴雨后会有彩虹,迷雾终会云开雾散。生活苦与乐并存。

有人说,选择做一朵鲜花,多半能开在春天,但如果选择做春天,一季终有花开。

尽管选择春天不易,但仍然可以为自己选择而努力前行;虽然也曾历经沧海桑田,但至少还存有一颗赤诚之心去面对生活的难题,穿过岁月的沼泽,相互鼓励走过人生四季,一路向前,不负初心。

读懂了岁月,也就懂了人生;心中多一些温柔,人生便减一些烦恼;眼里多一些恬淡,世界便少一些牵绊;做事多一些稳重,人生就多一些保险。

初心不与年俱老,奋斗永似少年时。

每个人都是在年少时有了梦,然后因为这个梦,便全力以赴抵御了岁月漫长。

如果说,梦想是一个人的出发点,那真正决定一个人到达目的地的,还是心性。

心性,让我们面对世事纷纷扰扰,不被外界动摇,面对热爱和坚持,始终初心不改。

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经受风雨,坦荡而真诚,温暖而坚韧。

在生活里,明明白白做人,在工作上,勤勤恳恳努力。

不做玻璃心的花瓶,保持韧性,勤奋、坚持,用一颗真诚的心面对生活,才是一个人走向成功,能够屹立不倒的原因。

经受飞短流长,仍然初心不改;跨过群山万壑,眼里亮若星辰。

就像有人说的:“水在流动,时光在飞,有些人失去了自我,有些人找到了自我。”

往后余生,愿我们扛过岁月的苦,历经浮沉,都能被岁月温柔以待,初心不改,最终与梦想中的诗和远方相遇。


点亮“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收看收听更多《夜读》文章,请关注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下载新华社客户端。)

作者:芳草屋 来源:夜读(ID:yedu857)
监制:张越、吴炜玲
编辑:雷雯雯、李昂、伍越、王雅璇
美术设计:赵丹阳
画家:赵梦朱
实习生:侯潇扬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