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自在生活的12个小方法

听过一个很有意思的“三七法则”:一部手机,70%的功能是很少用的;家里的东西,70%都是不常用的。很多时候我们过得不快乐,是因为我们总在纠结那无关紧要的70%,却没有珍惜最重要的30%。

新的一年,是时候给生活来一场大扫除了。学会这12个小方法,让我们一起轻装出发。

01 定期大扫除,随手小整理。

好几年没穿的衣服、过期的食物和化妆品、房间里堆积的杂物,定期清理。平时养成随手整理的好习惯,耳机、数据线等小物件,用完后记得归位;包装袋、标签卡,没用的东西随手丢掉。

02 可循环使用的东西尽量反复使用。

买东西是为了生活方便,而不是给自己增加负担。下一次买东西前先问问自己,这是不是自己需要的东西。可循环使用的东西尽量反复使用,这才是对物品最好的尊重。

03 投资自我。

在网上浏览八卦消息,不如多读几本经典书籍;羡慕别人升职迅速,不如研究如何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收藏一堆健身视频,不如每天好好锻炼半小时。你想要的快乐,永远有更高级的替代品。

04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反复琢磨别人的看法、一件事纠结来纠结去、严重自我怀疑,这些消耗的是自己的宝贵精力。十指有长短,树木有高低,要学会跟自己和解。

05 用行动治愈内心。

人生不像做菜,不能等材料都备好了才下锅。你在情绪撕扯上多花一秒,就少一秒去解决问题。打败纠结和犹豫的,往往是行动。

06 跟生活的不确定共舞。

有句话我很喜欢:“对可控的事要保持谨慎,对不可控的事要保持乐观。”成长就是学会了接受、放下和改变。物来顺应,未来不忧,不妨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一切不确定性。

07 学会独处。

世界纷纷扰扰,要学会抽出时间跟自己相处。无论是看一本书、听一首歌,还是想一件事、发一会儿呆,一个人的时候,最安静,也最自由。

08 把更多时间留给家人和挚友。

无意义的饭局,能推就推;不能帮的忙,当拒则拒。半夜的酒,永远不如清晨的粥;二三知己,远胜万千泛泛之交。把家人安顿好,把挚友照顾好,把日子经营好,比什么都重要。

09 简化目标。

没有规划的人生就像无头苍蝇,但目标太多只会让人手忙脚乱。一段时间内只计划做几件最重要的事,把每件事分解成几个小任务。你会发现,执行起来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难。

10 保持专注。

确定了目标,就要尽可能保持专注。每天留出一段特定时间,用来完成既定的任务。一旦开始,就不要让其他无关紧要的事情打扰。规律和习惯,会让一切都变得更简单。

11 为心减负,学会看淡。

对过去久久不能释怀,把眼前的小事无限放大,对未来充满焦虑……很多时候不是世界复杂、问题棘手,而是你想得太多。学会看淡,烦恼才会烟消云散;把心清空,才能拥抱明天。

12 要记得,你才是生活的主角。

大道至简,繁在人心。你简单了,生活才会自在。永远记住:生活的主角不是任何外在事物,而是你自己。


来源:洞见(ID:DJ00123987)| 作者:洞见Autumn | 主播:赵文龙

本期编辑:赵雅娇 实习生:龙彦辰

【夜读】人民日报 微信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zm_Sy4cztTWifIWeF_8Ig

家人之间:小事不争,大事不责,遇事一起扛,事过不翻账

以爱之名学会让步和包容。

1

家庭是人生最好的庇护所,家庭的温暖,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生活的幸福程度。

互相体谅,才能把日子过得和和美美;齐心协力,才能应对生活的风风雨雨。

一个家庭最好的相处模式,莫过于:小事不争,大事不责,遇事一起扛,事过不翻账。

俗话说,牙齿和舌头都会有磕磕碰碰的时候,在一起过日子争吵更是在所难免。

如果凡事要争个高下,论个长短,随便哪一件小事都可能掀起一番矛盾争执。

幸福的家庭,不是没有矛盾,而是有着不较劲的智慧。

有句话说得好:所谓的好关系,都源自一个人的包容和迁就,以及另一个人的适可而止。

要始终记住,一个家庭中,亲人比道理重要,包容比改造重要,感情比计较重要。

面对生活中的小事,懂得各退一步,日子才能越过越好。

2

遇事不能冷静地去解决问题,只顾得上责备对方,这种沟通方式,在心理学上叫做“异化的沟通方式”。

当一个人情绪上头的时候,深藏于内心的关心,很有可能变成了脱口而出的责备。

正确的解决方式是什么呢?

有人说过这样一段话:

“在最无助和软弱的时候,在最沮丧和落魄的时候,有家人托起你的下巴,扳直你的脊梁,命令你坚强,并陪伴你左右,共同承受命运。那时候,你们之间的感情除了爱,还有肝胆相照的义气,不离不弃的默契,以及铭心刻骨的恩情。”

生活中难免有磕磕绊绊,在问题面前的反应,是一段关系的试金石。

当错误已经发生,后果已经造成,一味地发泄情绪,指责对方,不仅无法挽回损失,而且还容易激化矛盾,让对方更加懊恼。

一万句“都怪你”,都不如一句“我陪你”。

张开双臂拥抱对方,彼此温暖,互相鼓励着走出困境,才是最理智的选择。

要知道,这世界上从来没有最正确的理,只有最真切的情。

一位作家曾说:“家是一只小小的船,要载我们穿过那么长的岁月。”

人生,总有猝不及防的意外。

家的意义,就是在风雨来临之际,为我们建起一个避风港。

在一起互相打气,抱团取暖,福祸同享同担,再大的困难也变得没那么棘手,再难熬的绝境也有转机。

3

陈年旧账,就像是“案底”,时不时被人提起,就像是一次次在伤口上撒盐。

再好的感情,也经不起这样的“攻击”。

再温柔的爱人,也会在一次次旧事重提后变得面目狰狞。

其实两个人在一起长久的诀窍,就是别翻旧账。翻了又能怎么样呢?不过是一个更难过一个更恼怒罢了。

翻旧账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是每翻一次,感情就多一道裂缝。

有时候,我们总会把礼貌留给外人,把脾气带给家人,把和气分给别人,把责备全给爱人。

要知道,家庭不是战场,家人不是敌人。

愿我们以爱之名学会让步和包容。

遇小事不计较,遇大事不责难,难事来了一起扛,事情过了就放下。

唯有如此,才能把家庭经营得温馨红火。


点亮“在看”,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愿我们以爱之名学会让步和包容。

(收看收听更多《夜读》文章,请关注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下载新华社客户端。)

主播 |吴炜玲

来源:每晚pumpkin 来源:每晚一卷书(ID:JYXZ89896)

监审:于卫亚
监制:张越
编辑:王朝、张欢
美术设计:赵丹阳
实习生:武师宇、郭菁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

https://mp.weixin.qq.com/s/cCtdTsEEyVO7AuhbFsuUKw

2022,我打算这样过了

每个月,都有自己的语言与风格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季节心情与故事
在刚刚开始的2022年,送你12段月签
祝日日常喜乐,月月好心情

包下一年的月签——

《祝你好日常在》

一月

一月总是令人意气风发

想要远大的目标、风光的进击、瞬间的博学

想闪着斗志的金光去践行崭新的一年

但现实却告诉我们

年初的野心若要照进年尾的收获

需要交付出足够的耐心和漫长的努力

操之过急常常败北,时间是个慢性子

与其周旋久,才能将“我想要”收入囊中

二月

冬将尽,春可期

农历新年小步快跑地赶来

阔别了太久的家人、朋友

因忙碌见面也匆匆的恋人

即将在新旧交替的时刻重新连接

围桌而谈的欢乐时辰,灯笼映红的如花笑面

予我们最暖的安心最深的抚慰

三月

初春三月,大抵是一年中最富有生气

承载了最多希冀的时节

仅仅是陌上忽开的一朵小花

空气中最先回暖的一粒分子

就足以让人满心雀跃起来

此时的你我

如同那簇簇的枝叶,“正被未来的风触动”

舒展双臂吧,朝着光的方向

明亮而盎然地生活

四月

四月,将人间的温柔色

铺满山野、河流与漫步的小径

像是一场过于奢靡的浪漫

催着你赴约,去做与春天有关的事

去感受风的软,雨的轻,花的娉婷

去领受春天埋在万物里的教喻:

人的诗意最贵重

每当你在人间有闲愁

往自然深处里去,那里的一切可爱又自由

五月

天朗气清、微风不燥的季节

最适合耕耘与努力

不要把自己意志的消遁

归罪于生活的艰辛

做个笃定又自律的人

靠笨拙的勤奋和抵达的决心

实现一份高于想象的广阔生活

六月

翻开下半年的序篇

是“绿树阴浓,蝉鸣聒耳”的美卷

炎热蒸发掉不足道的小小情绪

疲累的自己,急欲寻找一片绿色

进山野追萤火之光

赴海边做夏夜之梦

“那些很热的日子”里蛰伏的欢喜

像记忆的高烧,总难忘却

七月

每个人的心中

都有一个不可战胜的夏天

有的,带来甜蜜的爱恋

有的,考验鏖战的耐心

有的,谱写浪漫的友谊

如果说这个流火喧嚣的季节

曾教会我们什么真理

应是坦荡,真诚,炽热,猛烈

带着101°的爱,生如夏花地活着

八月

一个人按时吃饭、睡觉

一个人穿着舒适好看的衣衫

踩着日落走进静谧的花园

听傍晚的风

看参差绽放的荷

在绿意流淌的季节

把自己染上温柔的颜色

九月

九月,本身就是一个辩证的存在

既有残夏的溽热,也透着初秋的微凉

时而困顿时而清醒的头脑

一边见证盛夏潦草收场

一边在心头悄做盘算

入秋后和谁喝第一杯奶茶

中秋的月饼吃怎样的口味

心有所盼,幸福才会不期而至

十月

心心念念的小长假

令人体会到幸福来敲门的悸动与欢欣

趁着喘息时刻

去打卡清单里沉睡的小小梦想

去收集很多很多快乐的瞬间

来调和、治愈开工之后的辛劳

十一月

会有一场缤纷的秋色

灿烂得无法描述

也会有一场凋零,使繁华褪去

让生命本真的脉络历历显现

晚秋时节,做个智慧却深情的人

少一方偏执,多一份宽容

在与时光的过招中

收获属于自己的云淡风轻

十二月

天越是寒冷

越要极尽可能地汲取温暖

让所有有闷闷不乐的旧事都被冬雪埋藏

于自己一方祥和热闹的小千世界里

等春风吹来消息


文 | 央视新闻《夜读》


其实
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天
都值得庆祝和珍待
祝你在2022的时间之书里
写出自己满意的故事


监制丨徐冰 主编| 王若璐
编辑丨李津婵

©央视新闻

https://mp.weixin.qq.com/s/t0chHo86XImIXwBXi6r3ng

2022年最好的打开方式:归零,重启,更新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倏忽间,我们已经踏入了2022年。过去一年,也许你曾踏足山巅,拥有花团锦簇的风光;也许你曾走入低谷,经历了一个人的兵荒马乱。但没关系,都翻篇了。

新的一年,愿你清零烦恼,重新启航,走在变好的路上,迎接2022年赠予你的惊喜。

清空自己,让心归零

生活从来都不容易,学业遇到瓶颈,工作多有不顺,都会让我们心生愁绪。这些烦恼都装进心里,快乐就被挤走了。

其实啊,很多事没什么大不了。那些让你夜不能寐的难题,过段时间再回头看,也就变得不那么严重了。过好当下的这一刻,无论多少不开心的事,请都把它们留在昨天。

很喜欢一句话:“我们以为所有的光都离我们而去。然而光还在,一直都在。只要我们把门打开一条缝,光就会涌进来。”往事清零,才好迎接新的明天。

愿你可以掸去2021年的尘埃,把坏情绪妥帖放下,把糟糕的经历看淡。往前走,往前看,相信一年有一年的惊喜,一站有一站的风景。

整理心情,重新启航

我们都曾有过艰难的时刻,在一次次打击中,你会伤心,你会沮丧。可这就是生活。人生这一趟旅途,总是要跌倒那么几次。

不过,即使日子再艰难,你也可以为自己找到排解的方式。不妨按下暂停键,做一桌拿手好菜,在烟火气中抚慰心灵;看一场痛快的电影,在哭哭笑笑中释放自己。

太过执着于过去的成功与失败,只会拖累前进的步伐。这世上没有跨不过去的坎儿,好好整理自己的心情,满怀希望,开启新的一年。

生活就像天上的月亮,这段时间缺了的部分,下段时间还会圆回来。别再在乎过去一年的得与失,2022年正等待着你的探索。

提升自己,更新生活

很多人抱怨生活在为难自己,但世间自有它的公平之处:你有多优秀,就能收获多少掌声。不满意自己的处境,就想方设法去改变;渴望获得更多东西,就去拥有相匹配的能力。

2022年,你要洒出更多不为人知的汗水,度过大把无人问津的时光。督促自己多读书,拓宽你的知识边界,那些变优秀的密码就藏在每一页里;克服自己的惰性,迈开步伐去运动,充沛的精力让你能与世事周旋。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点滴努力,会在日后开花结果,会在某一刻,突然让你看到坚持的意义。愿你活成一颗种子,静默地积蓄力量,有朝一日破土而出,惊艳时光。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2022年,请你尽情地起舞,热烈地活着,把每一天都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愿你从这一刻开始,不惧岁月颠簸,倾力拥抱生活的精彩和浪漫。


来源:洞见(ID:DJ00123987)| 作者:洞见ciyu | 主播:晴子

本期编辑:赵雅娇 实习生:赵诗楠

【夜读】人民日报 微信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yOJRoJaa8-Odb-30Og8d9Q

夜读丨你好,2022!

万事尽可期,期待尽成真。

1

时光匆忙,步履不停,2022年的第一天,即将和大家互道晚安。

人到了一定年岁之后会发现,时间真的好不经用。无论经历了什么,过得开心与否,时间都在一往无前地流逝,不会因任何人与事而停留。

所以,新的一年别再蹉跎年华,要珍惜值得珍惜的,放弃应该放弃的。

懂得取舍过去,才能坚定迈好当下的步伐,这是对未来岁月最好的成全。

我们过往所经历的一切,都会变成浩瀚云海里的一抹星光。它明亮过,也黯淡过,但它最终会指引着我们走向幸福的方向。

生活总是充满希望的,请相信一切不好的都会过去,就像笃信春暖花开的季节总会到来一样。

2

有人说:“因为凝视过深渊,所以我更热爱这充满烟火气的滚烫人间。”

生活这道选择题,给了我们很多选项,答案却总是单一的。很多人在面对选择时会迷茫、彷徨,可是生活早已备好了最佳选项,那就是你面对所有难题依然选择努力。

选择努力,是在为自己创造希望,打造价值。累就累点,有一天回头看,你会发现,一切都是值得的。

看过这样一句话:生活的意义不是原本就有的,而是经过自己的努力被赋予的。

你给生活什么态度,生活就会给你什么结果;你有多努力的现在,就会有多无惧的未来。

虽然努力的过程会很辛苦,但是跟那种通过自身奋斗一步步实现目标的成就感比起来,这点累也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选择努力向前,并非想以此来证明什么,更多时候,只是为了能在现实中为自己赢得更多主动权。

当我们真正做到能为过程而全力以赴时,就一定会在日积月累中收获更强大的自己。

3

生活里总有那些温柔的时刻,让我们觉得自己被爱着。

交警雨中执勤时,路过的一辆小汽车缓缓停下,从车里递出一把伞给交警,便匆匆离开;消防员执行完一场灭火任务后,一位路边的小朋友默默向消防员敬礼致敬,这名小朋友也收获了全体消防员给他的回敬。

双向奔赴的温暖最动人。我们都被温暖过,也成为过别人的温暖。

这大概就是:世间美好环环相扣,善良好意皆有回声。

请相信,你对别人释放的温暖和善意,最后成全的都会是你自己。当你对这世界怀抱温暖,世界定会以温暖回馈于你。

凛冬散尽,星河长明,新的一年,愿日子如熹光,温柔又安详,你我赤诚且勇敢,欣喜也在望。

日迈月征,朝暮轮转。

愿新年胜旧年,欢愉且胜意,万事尽可期,期待尽成真。

祝你平安,岁岁年年。


点亮“在看”,愿平安喜乐,诸事顺遂。

(收看收听更多《夜读》文章,请关注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下载新华社客户端。)

主播 | 杨扬

世界冠军、奥运冠军
前中国女子短道速滑队运动员
全国政协委员
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教科卫体委员会委员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运动员委员会主席
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副主席

新华社综合念念沐心(ID:nnsg1021)夜听(ID:yetingfm)

监审:于卫亚
监制:吴炜玲
编辑:王朝、王宜玄、何莉
美术设计:赵丹阳
实习生:陈小娇、姜龙庆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

https://mp.weixin.qq.com/s/oDJ8haDV_YXw_kvmWeP1bg

今晚,我想许下三个愿望

今天是元旦,2022年的第一天。告别2021,我们有太多的感悟;迎接2022,我们有太多的祝福。今晚,我想许下三个愿望,愿新的一年里,我们都能与美好不期而遇。

一愿,家人安康

小时候忙着学习、忙着玩耍,一天到晚不着家。工作之后,结婚生子,忙着赚钱养家。我们总是在忙,忙自己的事业和生活。可是,我们却总是忘记父母已经老去,更需要我们的陪伴与关爱。家是我们永远的港湾,父母在,家才在。不要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其实,人生不一定非要大富大贵,一家人和和睦睦、健健康康,就是最大的幸福。

新的一年,不要再把最好的脾气给了外人,而把最坏的脾气留给家人。不再总感谢请你吃饭的人,而忽略为你做饭的人。2022,希望我们都能多享受这样的时光:儿女环绕,父母安康,一家人平安和睦。

二愿,岁月静好

春花、秋月、夏日、冬雪。四季流转,是一年又一年的终结与开始。时间带走了许多,也馈赠了许多。一路走来,有悲有喜,有得有失。

岁月也许波澜万千,并不静好,但是我们却可以选择与岁月相处的方式。只要内心不曾灰暗,这世界便是晴天。新的一年,愿我们都能直面生活,接纳自己,拥抱变化。在变化中获得改变的勇气,在变化中保持内心的平静,在变化中超越昨天的自己。

2022,愿岁月静好,许时光温良,一切都是最好的模样。

三愿,初心不忘

生命是一场旅行,我们一路成长,一路失去。成长的是心智,失去的是简单。长大以后,我们好像已经忘了孩提时简单的快乐,心思越来越重,活得越来越累。

人生是一场长途跋涉,让人疲惫的不是路途漫漫,而是心找不到方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了自己为何出发。我们跋山涉水,抵达的不是远方,而是内心最初出发的地方。简单、真实才是生活的本色。

2022,愿我们还自己一份天真,还生命一段平和,保持一颗简单快乐的心。2022,愿我们少一些浮躁,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别怕走弯路,不要抄近路,一点一点向着目标靠拢。


来源:儒风大家(ID:rufengdajia)| 作者:儒风君 | 主播:晴子

本期编辑:李娜 实习生:龙彦辰

【夜读】人民日报 微信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3VApmczU-FPKT53NUC3DSQ

不设限的人生,可以有多精彩

她投身天文事业70载,是我国天文地球动力学的开拓者,也是中国首位女天文台台长,被誉为“北京时间之母”;
她在国际科学界享有盛誉,是国际天文联合会有史以来首位担任副主席的中国科学家,人们尊称她为“Madam Ye”;
她有一颗以她名字命名的小行星,虽然这颗小行星被她说成是“虚名”“奇形八怪的东西,一点意思也没有”;
她在应聘时被告知“我们只招收一名男性”,直接提笔给台长写信,一口气附上五个“不应该不用我”的理由;
她在95岁高龄流利地做全英文演讲,鼓励女性打破“玻璃天花板”,直言:如果你想要什么,就去争取……
她是今天这篇文章的主角——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天文台原台长叶叔华。
《夜读》元旦专栏,同时也是《我有国士,天下无双》系列第六期,带你去看叶老的不设限人生。

《叶叔华:人生不设限》

不设年龄之限

95岁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年龄?功成身退,安享晚年……这些都是很好的,可叶叔华偏不。

年龄对她来说似乎并不是一个“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限制,95岁的她只要不出去开会,依然每天来上海天文台上班,中午就在食堂吃,再打两个菜带回去当晚饭。在她看来,这种状态已经是“人生的一部分”。

总台《吾家吾国》节目主持人王宁见到她时,她刚从一个SKA的会议上下来。SKA是指巨型射电望远镜阵列,也是迄今为止人类计划建造的最宏伟的天文观测设备之一。叶叔华是世界上最早认可SKA重要性的科学家,在她的推动下,上海正在建设SKA亚洲数据中心。

她希望能在太空放两个30米口径的射电望远镜。宇宙到底是怎么起源和进化的?银河系结构到底什么样?95岁的叶叔华还在追问。

一个年过九旬的老人仍然如此勤勉,除了对天文事业的孜孜追寻,更有为年青一代天文人的考虑。几年前,叶叔华曾在一个演讲里说:“其实不是说‘我想做什么事’,我只能说‘92岁的我还能做什么’,我想给我们的年轻同志搭舞台,我们去敲锣打鼓摇旗呐喊,希望以后中国能在天文事业上,真正做出好项目来。”在她看来,年轻人是“没有开彩的彩票”,希望非常大,“中奖”的机会很多。

关于年老和年轻,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变老并不是一个悲剧,只要头脑保持灵活,世界的景象仍然吸引着你,好奇心没有衰退,青年和老年之间并没有一道深渊。

叶老的人生似乎就是这句话最好的证明。

不设性别之限

不久前,叶老谈女性如何打破“玻璃天花板”的话题登上了热搜,她在演讲里讲道:“如果你想要什么,就去争取。”这话也让许多网友深受鼓舞,说“这才是我们应该追的偶像”。

这段话之所以反响热烈,很重要的原因也许是它让大家看到了:一位95岁的女性用她一生的时间为她所钟爱的事业尽力争取,最大限度地突破了性别的天花板。

叶叔华坦言自己有时候是脾气很大的一个人,说到当年去紫金山天文台找工作的事情,她更是直言“气死了”,当时她和丈夫程极泰一起去,对方说只招一个男的,“我当时真是生气‘死’了,回去就写了一封信给台长,说你不该不请我,写了五个理由。”虽然后来仔细想了一下,觉得应该体谅对方的困难,但在她看来,“无论怎么难,你也不能说只招一个男的。”

后来,已经是天文台长的她去法国访问,离别的时候,对方说为女天文台长干杯。叶叔华听罢,“大言不惭”道:“可能若干年后,女台长跟男台长会一样多。这个话虽然说得太早了一点,但确实有做得很好的女台长,而且越来越多,到你们这辈会更多。”

在叶叔华看来,女性想要获得尊重,首先要具备的品质应当是独立,“你有一个思想,有一个向往的地方,有一个想要做的事。这个事不一定是学问,哪怕是扫地、洗碗,只要做得好,也可以受人尊敬。”

这大概也是叶叔华在国内外备受尊敬的原因。她的国际威望很高,其他国家的科学家尊称她为“Madam Ye”;上海天文台的同事则称她为“女中豪杰,我心中的偶像”。

叶叔华曾在一个采访里说:“现在是一个女人可以涉足任何不同领域的时代,所以我想为什么在天文学界,女人不能成为重要的参与者之一。但不得不说,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重要的是,因为越来越多叶老这样的女性,我们已经稳稳地走在了这条路上了。不是吗?

不设困难之限

说起天问一号、嫦娥探月、北斗卫星等这些工程,大家可能都听说过,但这背后的航天测控系统VLBI网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如果没有这个测控系统的精确护航,这些探测器就像没了眼睛。这项技术,简而言之,就是把几个小的射电望远镜分别放在北京、乌鲁木齐、西安、昆明,联合起来达到一架横跨几千公里的超大望远镜的观测效果。

在主持人王宁看来,叶叔华最牛的地方正是她超常的远见:“嫦娥一号”是2007年发射的,而在此之前的30多年,上世纪70年代,叶叔华就开始苦心布局、积极推动并最终建起了VLBI,那个时候,几乎没有人理解这一切。要把这件事做成,难以想象需要多少韧劲和智慧。

事实上,这件事的困难,是叶叔华自己想起来都害怕的程度,“我们平时用的设备也就十几厘米这么大(口径),你突然要25米,自己想想都害怕。”但彼时的叶叔华已经完全感到了技术革命时代的到来,如果还守着原来的东西的话,注定要被淘汰,“我觉得非干不可。”

为了做出口径25米的射电望远镜,叶叔华冒冒失失地跑到四机部,问能不能造25米的天线?对方头也不抬,说不行。叶叔华没办法,后退了一步站在那里,“当时想的申包胥哭秦庭,申包胥到秦国去请救兵,秦王不理他,他就站在那个朝廷上面哭了几天几夜,眼泪都哭干了,都哭出血了,后来秦王才答应他去救楚国。人家几天几夜都哭了,那你等一下就放弃了?”

叶叔华不肯就此罢休,她又站了一刻钟,直接问道:“我能不能见部长?”这个大胆的要求把对方也吓了一跳,但对方还是给安排了。等见了部长,部长很和气,听了叶叔华说的事情,一句话就答应了。

再回忆起这件事,叶叔华很感慨,“你做成一件事,关口很多,不顺的事情常常有,有时候我会觉得气‘死’了,晚上躺在那里就觉得别干了,后来慢慢想想看,这是对国家有用的东西,你是不是尽力了?还有一些地方没跑到吧?所以第二天起来,又起来再想再跑。”

大概正是因为这样,上海天文台的同事才会说:“叶先生是个帅才,但是她又是个急先锋,万事开头难,开头都是她打天下。”

就这样,先是上海,再是昆明、乌鲁木齐等,叶叔华带领同事们一点点建立起了VLBI,为我国的航天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

不设自我之限

“八五”期间,国家提出了攀登计划,这是一个基础领域里的重大科学项目,牵涉到四个部门,中国科学院,国家地震局,国家测绘局,总参测绘局,相当于团结了国内天文地球动力学的所有力量。当时大概给十个项目,但叶叔华知道的时候已经申请完了。

叶叔华那股不放弃的劲儿又上来了,她把章程拿过来一看,“我是完全适合的嘛,焉能没有我呢?”

在天文台搞地球动力学,质疑的声音很多,很多人说你天文台是干吗的?你是搞天还是搞地?但是叶叔华从来不跟人吵,她就是以理服人。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个项目叫“空间技术的和平利用“,叶叔华一个人到北京开会,同时写了一个提案,“亚太地球天文地球动力学计划”(即APSG计划)。

第二年,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会(IUGG)在美国召开,三四十位国际上有名的专家来听叶叔华的报告,很多人不相信,说这么大的计划你们能做吗?叶叔华的同事回忆起这一段,直言:“她是标准的舌战群儒,每个人的问题她一一回答。”

后来,国际大地测量学会作出决议,决议推进中国提出的APSG计划,并且推荐叶叔华当这个计划的主席,很多国家都参与了进来。要知道,当时由中国科学家领头的国际合作项目还寥寥无几。

这个激动人心的故事背后,却有一个让叶叔华心怀愧疚的“小插曲”,参加会议前,叶叔华的丈夫骑车摔了,当时没有其他看护的人,但这个会四年才开一次,重要性不言而喻,最终她还是在丈夫开刀三天后就出发了。回想起来,她觉得自己“真是太过了”,但她也坦言,如果再来一次,恐怕也是一样的选择。

结语

美国有一个天文台台长,用“执着”来评价叶叔华,他说她想做什么事情,就一定要做成。

但这个“一定办成”的“一定”是怎么来的呢?叶叔华有她自己的看法,她曾说:“要办成一件事情,如果有百分之四十的可能性,但你不去努力的话,百分之四十就变成百分之二十,甚至百分之零,你就做不成了。但是你去努力的话,百分之四十的可能性就会变成百分之六十,八十,百分之百,最后完成。”

叶老正是带着这份心劲和坚持,一步步探索和拓展着她所热爱的天文事业的。

新的一年,叶叔华已经95岁了,提到她心心念念的天文梦想,依旧可以在她眼中看到光,一如她所热爱的星河。


文/央视新闻《夜读》
图/除标注外均来自《吾家吾国》节目
资料参考/《吾家吾国》节目、主持人王宁手记
纪录电影《星河一叶》、央视《开讲啦》、叶叔华公开演讲等

监制丨李浙 主编丨王若璐
编辑丨杨瑜婷 校对丨高少卓

©央视新闻

https://mp.weixin.qq.com/s/ahepT5PvwqcJiatDgvxq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