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撂不倒的,就是那个不认输的你

熬下去,站起来,前方总有光。

1

有人说:“谁都会有自己的伤心事,成熟不过是善于隐藏,沧桑不过是有泪无伤。”

很多人说过最大的谎,就是“我没事”。

在负重前行的每一天里,即使生活已经狼狈不堪,也要在别人面前假装无事;即便感觉天快塌下来了,也不会在别人面前叫苦连天。

我们可能永远不会知道,那一个个微笑的背后,隐藏着多少无奈的心酸,那一个个沉默的背后,隐藏着多少难熬的艰难。

但是生活撂不倒的,是每一个不认输的人。

有人说过:“生活坏到一定程度就会好起来,因为它无法更坏。努力过后,才知道许多事情,坚持坚持就过来了。”

累的时候就歇一歇,难过的时候就哭一会儿,但记得哭完擦干眼泪,继续往前走。

2

很喜欢一部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主人公克里斯在人生跌入谷底时,凭着自己的努力、不懈的坚持,最终扭转了命运的轨迹。

人生的路上总是充满荆棘,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克里斯和我们一样,有过质疑和动摇。但好在,他从未放弃,始终以蒲苇般坚韧的心态对抗着生活所带来的厄运。

克里斯的经历其实是很多成年人的缩影,生活的拮据、事业的低迷、婚姻的危机,这些困境,我们并不陌生。

而克里斯在人生的至暗时刻,苦苦支撑,熬过了一次次艰难,跨过了一次次坎坷,最终迎来了幸福的曙光。

这一切,不就正应了那句话:“生活哪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就意味着一切。”

要知道,困难再多,你不认输,生活就撂不倒你。

成年人的勇敢,从不是无坚不摧,而是一边流着眼泪,一边继续逆风飞翔。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黎明不会到来,熬下去,站起来,前方总有光。

3

一位作家曾说过:“成年人身上谁没有疤痕,有些你看得见,有些你看不见。”

人这一生,如海里泛舟,难免会遇上狂风暴雨。

但你要相信,没有捱不过去的暗夜,没有不停歇的雨。

所有的经历,都是一种锤炼;所有的伤痛,都是一种成长。

就像有人所说:“我曾遍体鳞伤,伤口长出的却是翅膀。”

那些软肋,会变成盔甲;那些懦弱,会变成坚强;那些吃过的苦,受过的累,终会变成光,照亮脚下的路。

生活撂不倒的,就是那个不认输的你。

成年人的生活,从来没有容易二字,不过都是笑着说“我没事”而已。

但愿有一天,当你站在时光中回望,能带着尘土,带着伤疤,带着过往,带着云烟,然后轻轻说一句:

“这一路走来,我并不后悔,纵然辛苦,但我依然还是会选择这种滚烫的、生生不息的、苦乐掺杂的人生。”


点亮“在看”,对人生有规划,对生活有彩排,对命运不认输。

(收看收听更多《夜读》文章,请关注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下载新华社客户端。)

主播 | 吴炜玲

作者:清欢 来源:夜听(ID:yetingfm)

监审:于卫亚
监制:于卫亚
编辑:周喆、王宜玄、刘在
美术设计:赵丹阳
实习生:陈小娇、满兴莲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

https://mp.weixin.qq.com/s/PhOeEYg_ExTbphoDmRt4nQ

管理好自己,是一个人最大的本事

每年这个时候,我们都在盘点过去一年的经历与收获,并为接下来的日子做着规划与准备。其实,与制定具体的计划相比,我们更需要做的是管理好自己。毕竟,我们自己才是计划的实施者。

有人说:“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家企业,我们就是自己这家企业最好的管理者。”这四条自我管理的法则,相信能够帮到你。

提升能力

不论何时何地,我们首先要学会静下心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因为它能给予生命持续不断的力量。正如那句话所说:“不要追一匹马,你用追马的时间去种草,待春暖花开时,能吸引一批骏马来供你选择。”比起到处寻找人脉,你更需要做的是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等到你有足够实力的那一天,和你具有相同能力的人就会与你同行。很多真正值得交往的朋友,都是在各自的道路上奔跑时遇见的。

管理身体

这一年,想要保持健康,选择坚持运动再合适不过。运动,能治愈你的疲惫,让人越活越年轻。我们身边就有许多人,因为健身而收获了优美的体态、强壮的身体、愉悦的心情,由此也变得越来越乐观,越来越自信。

好习惯滋养一生。不管你此前是否有这样的习惯,从今年开始,去运动吧,现在运动时流的每一滴汗,都不会辜负未来的你。当你开始爱上运动时,快乐和健康也会爱上你。

找寻快乐

快乐其实很简单,就从小事做起,慢慢地就能看到改变。比如将房间粉刷成喜欢的颜色、挂一幅美丽的窗帘、在墙角做一个书架、给灯泡换一个温暖而温馨的灯罩、换个新发型、认识新朋友等等,都会让你收获不一样的快乐。

唯有懂得给自己快乐,拥有让自己幸福的能力,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人心就是一个容器,快乐装得多了,烦恼自然就少了。

保持善良

古人云: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你送出去的爱,从来不会白费,它们会以另一种方式回到你身上。你如何对待别人,别人便会如何对待你;你付出的善良里,藏着你未来的路。善良,是做人之本,人生路上那些惊喜和好运,往往就来自于你积累的温柔和善意。

相信通过有效的自我管理,在接下来的日子中,一定会有一些积极的变化,发生在你的身上。

最后,愿你,无事绊心弦,所见皆如愿,做自己的太阳,与山川湖海为伴,善良勇敢,奔赴自己的热爱。


来源: 不二大叔(ID:dashu259)(ID:)| 作者:不二大叔 | 主播:赵文龙

本期编辑:赵雅娇 实习生:罗明旭

【夜读】人民日报 微信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IkXkaOCFSAvLNPdUiSLIOw

“以后有什么打算?”“好好工作,好好生活。”

不想上班,对工作没有热情和动力,态度消极,感觉压力山大;

逃避工作中的人际交往,对工作中接触的同事、客户等十分冷漠;

工作效率变低,表现变差,难以集中注意力;

总是感觉疲劳、缺乏精力,即使休息后也仍然提不起劲;

身体上和心理上都觉得不适,会腰酸背痛,会焦虑抑郁;

有情绪耗竭的感觉,常常觉得很累很烦,情绪麻木……

以上这些症状,都是“职业倦怠”的表现,如果你在自己身上有所察觉,那也许是时候引起重视了。

仔细想想,

我们在生活中的“吐槽”,

有多少是和工作相关的呢?

吐槽它的重复机械,

吐槽它的繁重压力,

吐槽它对身心的消磨,

吐槽它对休息的剥夺,

吐槽和它相关的人与事,

吐槽它的回报与付出不相匹配……

其实,

几乎没有工作是不委屈的,

倦怠和疲累也很正常,

哪怕不是这个时代的人,

哪怕是那些蜚声中外的作家,

说起工作来,同样愁肠百结,

吐槽之犀利更是不遑多让。


又是一年将尽了,想起这一年中间的工作来,心里很是伤心。
(郁达夫)

早上八点开始工作,到晚上七点、七点半、八点、八点半……天啊!我站在通往办公室的狭长走廊上,每天早上被绝望侵袭。
(卡夫卡)

一想到要面对蜂拥的人群,喧嚣的交通,无休止的排队等等,我就万分沮丧。
(伊恩·麦克尤恩)

我二十几岁的青春,在市场待价而沽,在办公室里昏厥,在打字机上痛哭。
(艾伦·金斯伯格)

到星期一灵魂就像是一片白雾,星期二它醒了转来,发现仍旧在囚笼里,便又要苦闷了。
(朱生豪)

把“回家去的时间”当作唯一等候着的事情,今天也这样工作了。
(石川啄木)

工作就是这样钩住了你:只给你足够的钱维生,但从来不够让你能逃脱。
(布考斯基)

工作就是有尊严的疲惫。
(阿兰·德波顿)
‍ ‍ ‍ ‍

1858年9月19日:很愉快。决定了,应当爱,应当劳动!就这样。
1858年9月20日:很累。不想爱了,也不想劳动了。
(托尔斯泰)

1932年9月23日:早晨只是上班,坐得腚都痛了。
1932年9月30日:早晨班,屁股都坐痛了。晚上也没有什么东西,懒病大发,瞪着眼看桌子,却只是不愿意看书。
(季羡林)

我认为我休息一下是合法的。
(契诃夫)


晚上十一点仍在电脑前奋战的人,

凌晨三点爬起来改方案的人,

天没亮就为生计奔波的人,

边哭边吃饭然后继续工作的人……

这些人,你见过他们吗?

或者,你就是他们?


致努力的你

如果工作是如此令人疲累,那你为什么还在努力?

有人说:“因为想去的地方很远,想要的东西很贵,喜欢的人很优秀,父母老去的速度很快,只有不停地努力,才能攒好足够的勇气,跨过人生的每一场冒险。”

有人说:“因为世人慌慌张张,不过图碎银几两。偏偏这碎银几两,能解世间万种慌张。保老人晚年安康,稚子入得学堂,你我柴米油盐五谷粮。”

你看,这就是工作的某种意义,也是我们哪怕如此疲累也依然努力的原因之一——它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让我们在世界上安身立命。

但它的意义又绝不仅限于此,它还是一个人才华能力的施展,社会价值的体现,以及人生理想的寄托。

它也许让人有些疲累,但它所承载的理想却始终在照耀和驱动着我们,那些为理想奋斗的人,常常也是享受工作的人,既可以享受工作的过程,也可以享受工作的结果,对他们来说,这是双重的快乐。因为这种快乐、成就、满足,哪怕他们都曾有过某些崩溃的瞬间,也从来没有停止努力。

可是,努力归努力,工作归工作,别让它“掏空”你,如果已经明显感到不堪重负的压力和厌倦疲累的情绪,一定要及时调整,正如马特·海格说的:当你感觉忙得没时间休息,就是你最需要找时间休息的时候。


以下是几个缓解职业倦怠的小建议:

一,增加掌控感:控制能控制的,放手不能控制的。可以试着将精力和注意力更多地分配到可控的部分,在能控制的范围内尽量把它做好。

黄永玉曾说:“人活着的时候,好好工作,很可能白干,没有任何价值,但不要紧,不要把自己的意义看那么大,人这辈子,过日子平平常常就好,有的有意思,有的没意思,不要什么都找意义。”

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但不一味追求完美和所谓意义,如果能多抱一点这样的心态,也许精神和心态上就能少些紧张,多些松弛。

二,试着从其他方面找回在工作中丢失的意义感。比如意义感来自创造,可以尝试一些创造性的活动。

为了不让工作中的情绪填满我们整个人,我们也许需要找到工作之外的另一个焦点,找到工作与生活之间的窗口。所以,一个人有点自己的爱好,就显得非常重要。

三,学会休息和放松。在选择休息方式时,要分清楚娱乐和真正的放松,可以选择那些在结束后让你感到肌肉松弛或者内心平静的活动。

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是,休息有“储存的休息”和“释放的休息”两种。“储存的休息”通过休息来储存体力和活力,比如睡觉、泡澡;“释放的休息”则通过做喜欢的事情来释放平日累积的郁闷和压力。“储存的休息”不足时身体会坏掉,“释放的休息”不足时精神会崩坏。希望你两者兼顾。


努力的你

请好好休息

好好工作,好好生活


文/央视新闻《夜读》
建议部分参考自:KnowYourself


分享今日上班感受


监制丨李浙 主编丨王若璐
编辑 | 杨瑜婷

©央视新闻

https://mp.weixin.qq.com/s/S4pJTQfx0oighkLjn_mHGQ

成年人最好的社交方式:一半,一半

看淡得失,远近随缘,爱恨随意。

1

一半是理解,一半是算了。

前阵子,朋友跟我说起一件事。

他和团队加班加点赶出来的方案,被自己的项目经理抢了去。

朋友满心愤懑,要去找经理讨个说法,却在路过茶水间时,听到经理在小声打电话。抬眼一看,经理正在悄悄抹泪。

后来朋友才得知,经理家中母亲病了,需要一大笔手术费,他情急之下,才抢了自己的功劳,只为了那笔丰厚的奖金。

过了一段时间,经理竟然主动找到他,把原属于他的提成,全数还给了他:“兄弟,我对不住你,我现在要这些钱也没什么用了。”

经理沉默半晌,才哽咽着说,自己的母亲,前段时间,已经因病离世了……

朋友再看眼前这个曾经意气风发的男人,头发几乎白了一半,整个人仿若霜打过的茄子,蔫下去了半截。

朋友说,在那一刻,他想起了自己曾经的黑暗时刻,虽不能达到感同身受,但是内心已全然释怀。

一位作家说:“宽容不是一种道德,而是一种基于对世界、人性深刻认识的基础上的了解和体谅。”

每个人活在世界上,各有各的心酸,各有各的难处。

理解别人,是一种善良,说一声算了,是一份宽容。

2

一半是积极,一半是随缘。

曾在网上看过一个问题:“你生命中有过很费心经营,却无疾而终的感情吗?”

有个高赞回答说:“不仅是有,而且很多。小时候以为什么事情通过努力都可以得到,长大后才明白,人生聚散,最是难以安排。”

人生这条长路,有遇见,就会有离别。

不对等的关系,自然经不住时间的考验,选择不同,自然会走向道路的两端。

人生是条长长的河,无论我们从哪个时段汇聚,最终会流入不同的河道,走上自己的征程。

成年人的世界,一半要积极,一半要随缘。

用心经营关系,才能让情谊随时间越发醇厚。失去的朋友,也无须伤怀,要感谢彼此曾经共度的时光。

缘来时,珍惜;缘去时,释然。

3

一半是淡然,一半是静默。

人们常说,看清一个人,不必翻脸,这并非是隐忍,而是一种智慧。

成年人的成熟,一半是淡然接受,一半是学着静默。

对我们好的人,尽力回报,用心珍惜。对那些不好的人或事,无须理会,自己默默强大。

余生,不必将太多人请进生命里,人活到一定年纪,是往回收的,收到最后,三两知己,一杯浅茶。所有的社交,本质都是在经营自己的生活。

人生路上,有些感情,半近半远;有些伤害,半放半忘。

关系,总是有远有近;人情,总会有浓有淡。学会看淡得失,远近随缘,爱恨随意。


点亮“在看”,从此看淡人情反复,在随缘中,安守生活。

(收看收听更多《夜读》文章,请关注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下载新华社客户端。)

主播 | 董千齐

作者:安娜贝苏 来源:每晚一卷书(ID: JYXZ89896)

监审:于卫亚
监制:张越、吴炜玲
编辑:李昂、王朝、张欢
美术设计:赵丹阳
实习生:陈小娇、梁江燕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

https://mp.weixin.qq.com/s/vAAoFy_u9PLpkBW_PR6Ssw

提升幸福感的16件小事

有句话说得好:“你不要总希冀轰轰烈烈的幸福,它多半只是悄悄地扑面而来。”每个人都渴望幸福,但幸福其实就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今天,与你分享16个提升幸福感的小妙招。

关于心情状态——

心若阳光,一切都灿烂

1.多跟朋友联系

  很多时候,我们总以为友情是一直深厚的。事实却是,任何一种感情都需要用心呵护。朋友之间彼此珍惜,才不会生分;常来常往,关系才能更加稳固。

2.偶尔奖励自己小礼物

  遇到烦心事的时候,送自己一份小礼物,给自己一个开心的理由。取悦自己是最幸福的事情。如果没有人爱你,你要记得爱自己。

3.忘记一些事情

  那些让你痛苦的回忆和经历,与其一味计较,不如选择忘记。人情世故不简单,但你可以简单过。把烦心事丢掉,才能腾出地方摆放鲜花。

4.少比较,会知足

  生活千种,人各百态。别总盯着别人的生活看,学会理性地控制欲望。当生活变得简单而有格调时,心情自会跟着明朗积极起来。

关于生活方式——

经营岁月,美好自会向你而来

5.早睡早起

  再昂贵的护肤品和保健品,都不如早睡早起。早睡,有助于恢复精力,让你身体健康;早起,让你有更好的状态迎接新的一天。早睡早起,才是最好的养生。

6.自己做饭

  闲暇的时候,试着做几顿饭。在翻炒中感受食材的变化,体验烹饪的乐趣,为生活增添几分色彩。

7.整理房间

  定期收拾房间,处理旧物。房子可以不大,但要干净明亮。在整洁的环境下生活,心情自会变得清爽。

8.偶尔独处

  留一处安静的角落,给自己一些独处的时间和空间。独处能让我们停止无意义的消耗和透支,还自己一份清净、一份纯粹。

关于个人习惯——

自律自爱,在喧嚣中寻找从容

9.保持容貌整洁

  容貌,是一个人最直观的名片。干干净净,能让人感到一种尊重;谈吐儒雅,体现的是见识与教养。

10.坚持锻炼

  除了进健身房,你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锻炼身体。比如少乘电梯,多走楼梯;管住嘴,迈开腿。坚持锻炼,你的身体和状态会改善很多。

11.勇于创新

  我们也许无法抵挡年龄的增长,但不能早早就换上一颗衰老的心。无论何时,都要保持年轻的心态,勇于创新,去探索新鲜的事物,去发现更好的生活。

12.懂得倾听

  张口说话很容易,好好沟通却不简单。好的沟通不是只有诉说,更需要倾听。想评价别人时,先学会成为一个倾听者。学会理解他人,是有效沟通的第一步。

关于自我提升——

在时光深处,修炼最好的自己

13.有空多读书

  读书,是这个世界上成本最低的投资。你可以在浩瀚的书籍中汲取充足的精神养料,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也可以在广袤的书籍中汲取到超群的智慧,开阔思维和格局。

14.培养一个爱好

  培养一个工作之外的兴趣爱好,比如画画、唱歌、游泳,或是学一种乐器,学一门手艺。兴趣,是你平淡生活里的调味剂、增色剂。

15.每日睡前复盘

  每天入睡前花10分钟左右的时间,回想下这一天是怎么度过的。有哪些做得不好的地方,有什么事情让你有了新的感悟和思考。只有不断反思,才能不断成长。

16.少抱怨,多努力

  抱怨是会上瘾的,但沉溺于抱怨并没有用。只有停止抱怨,才能集中精力解决问题。惟有多加努力,才有赢的可能。


来源:夜听(ID:yetingfm) | 作者:鲸落 | 主播:晴子

本期编辑:石磊

【夜读】人民日报 微信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eVMMxCtm7vg3aoOaAmOOHA

从今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生命中某些珍贵的片段,其实都来自于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能在生活中发现并抓住这些小事,就可称为幸福。
今天起,请你——做幸福的人。

爱生活本身,而非生活的意义。

予你

25个生活的温柔切面

01

予你

一道岁月静好的悠然目光

羡慕街边咖啡座里的目光,只一闪,便觉得日月悠长,山河无恙。(余秋雨)

02

予你

一阵缀满花香的笛声悠扬

有时,傍晚,自楼上某个房间传来一阵笛声,吹笛者倚着窗户,而窗口是大簇郁金香。如果那时你不爱我,我也不在意。(茨维塔耶娃)

03

予你

一段萌宠在旁的静谧时光

当你爱抚一只狗,或听一只猫的呼噜声时,思绪会沉淀一会儿,接着,你的内心会升起一个宁静的乐园,生命之门就此打开。(埃克哈特·托利)

04

予你

一盏熨帖身心的融融灯火

有时候想,这人间有一户灯火是我亲自点亮的,柴米油盐齐全,瓜果蔬菜新鲜,爱有伴侣,困有暖床,纵然简淡,也心生喜欢。(一条热评)

05

予你

一件人人可享的隆冬乐事

隆冬风厉,百卉凋残,晴窗坐对,眼目增明,是岁朝乐事。(汪曾祺)

06

予你

一个粥温火暖的风雪之夜

屋外暴风雪,卧房,炉火糖粥。暴风雪,糖粥,因为一个我。所有的幸福,全是这样得来的。(木心)

07

予你

一个食饱睡足的懒散清晨

宿鸟动前林,晨光上东屋。
铜炉添早香,纱笼灭残烛。
头醒风稍愈,眼饱睡初足。
起坐兀无思,叩齿三十六。
何以解宿斋,一杯云母粥。
(白居易《晨兴》)

08

予你

一个日光淋落的心软午后

我拿本书,在长椅上晒太阳,心变得软软的,容易流泪,像个多愁善感的老头。(北岛)

09

予你

一个金黄辽远的落日黄昏

傍晚的光线金黄而辽远,四月的清爽如此温情,你迟到了许多年,可我依然为你的到来而高兴。(阿赫玛托娃)

10

予你

一场不易察觉的心随月动

有个词叫moonquakes,意思是月震。据说遥远的月亮每年都会发生约1000次月震,月亮轻颤,地球上的人却浑然不知。这真浪漫,就像当你站在我的面前,我的心在crush(心动),只是那些heartquakes(心震)你永远不会知道。(佚名)

11

予你

一声温软呢喃的睡前耳语

我愿陪坐在你身边,唱歌催着你入眠。我愿哼唱着摇你入睡,睡去醒来都在你眼前。我愿做屋内唯一了解寒夜的人。我愿梦里梦外谛听你,谛听世界,谛听森林。(里尔克)

12

予你

一场绵延四季的“风花雪月”

春宜花,夏宜风,秋宜月,冬宜雪。四时佳兴,可与人同。(汪曾祺)

13

予你

一把用来浪费的惬意时光

我想和你虚度时光,比如低头看鱼
比如把茶杯留在桌子上,离开
浪费它们好看的阴影
我还想连落日一起浪费,比如散步
一直消磨到星光满天
我还要浪费风起的时候
坐在走廊发呆,直到你眼中乌云
全部被吹到窗外
(李元胜)

14

予你

一场重振心情的解忧之雨

忧来无方,窗外下雨,坐沙发,吃巧克力,读狄更斯,心情又会好起来,和世界妥协。(托尔斯泰)

15

予你

一株深夜未眠的美丽海棠

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未眠。如果一朵花很美,那么,有时我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要活下去!”(川端康成)

16

予你

一座玫瑰盛放的葱郁花园

我想逛逛旧书店。我想小时候就认识我的人在街上跟我打招呼。我想自己的房子后面有个围起来的花园种玫瑰。(毛姆)

17

予你

一场抚慰人心的人间烟火

古龙在《多情剑客无情剑》里写过一个故事,大意是说:一个人如果走投无路,心一窄想寻短见,就放他去菜市场。那意思,一进菜市场,此人定然厄念全消,重新萌发对生活的热爱——这话夸张些,但意思是对的。(夜读《爱逛菜市场的人,比较不容易垮》)

18

予你

一个梦里萦回的疗愈故乡

满镇开着桔梗,蒲公英飞得比石榴树还高,一直飘进山脚的稻海。在大多数人心中,自己的故乡后来会成为一个点,如同亘古不变的孤岛。(张嘉佳)

19

予你

一抹守望等待的雀跃心情

如果你说你在下午四点来,从三点钟开始,我就开始感觉很快乐,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来越感到快乐。到了四点钟的时候,我就会坐立不安,我发现了幸福的价值。(《小王子》)

20

予你

一种心无挂碍的简单快乐

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钱钟书)

21

予你

一场浅吟低唱的诗酒年华

喝淡酒的时候,宜读李清照;喝甜酒时,宜读柳永;喝烈酒则大歌东坡词。其他如辛弃疾,应饮高粱小口;读放翁(即陆游),应大口喝大曲;读李后主,要用马祖老酒煮姜汁到出怨苦味时最好;至于陶渊明、李太白则浓淡皆宜,狂饮细品皆可。(林清玄)

22

予你

一串誊写封印的温柔想念

写信真是一件温柔的事,细腻的小心思就藏在横竖撇捺之中,像是一只害羞的小兽躲在情意绵绵的字里行间,被火漆封印起来,等着解封的那一刻蹿出来,跳进启信人眼底的柔波里。(佚名)

23

予你

一些“无家可归”的人间极美

凡是美的都没有家。流星,落花,萤火,最会鸣叫的蓝头红嘴绿翅膀的王母鸟,也都没有家的,谁见过人蓄养凤凰呢?谁能束缚着月光呢?一颗流星自有它来去的方向,我有我的去处。(沈从文)

24

予你

一些令人愉快的琐碎日常

电影院灯光暗下来时,
腿上放着一桶温热的爆米花。
音乐。爱。不加掩饰的情感。
正在工作的加湿器。言之有物的文章。
有阳光空气干净的早晨,
有散步的行人,车很少的早晨。
长跑后喝水。
以为自己得了病, 最后发现是虚惊一场。
接到在等的电话。
(马特·海格)

25

予你

一众不期而遇的小小惊喜

晒完的蓬松而暄软的被子,新买的有淡淡墨香的书,留在牛仔裤里的五块钱,下雨有人送来一把伞。
热天午后的冰淇淋和可乐,冬天寒夜的烤红薯和栗子,刚刚更新的番剧,猫咪肉肉的爪子。
妈妈做的菜,好友间不设防的畅谈,老板的表扬,每天都不断的一句“早安”。(@枕衾)

予你
此篇所有美好的集合

愿你
成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文/央视新闻《夜读》整编、撰写


分享那些让你觉得幸福的小事


监制丨李浙 主编丨王若璐
编辑 | 杨瑜婷 校对 | 高少卓

©央视新闻

https://mp.weixin.qq.com/s/I4A1xo20dVC28c88u9HTsw

比勤奋更能决定人生的是成长型思维

从失败中找到出路,才能迎头赶上。

1

生活中,类似这样的声音是不是经常围绕在你的周围:“人生不公平”“都是某某人的错”“所有人都看不起我”……

有些人遇见一点困难就想赶快撇清一切,最终陷入抱怨——失败——再抱怨——再失败的死循环中。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一位心理学家将人的思维分为两种模式,即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

拥有固定型思维的人拒绝改变,他们想时刻证明自己的能力,却不会从失败中学习,甚至容易将自己定义为失败者;

相反,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相信自己的能力是可以发展的,他们热爱挑战,相信努力,面对挫折仍可以重新站起来。

虽然即使拥有成长型思维也不一定保证百分之百的成功,但相比于固定型思维那漫无目的的努力,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会变得越来越优秀,也更容易取得成就。

正如有人说的那样:“所有的成功与否,最重要的要素都归结于我们的思维习惯模式。”

2

人生最大的遗憾不是“我不行”,而是“我本可以”。

我自己之前就是典型的固定型思维模式者。

写文章只写一种风格的,即使朋友三番五次地劝说我尝试另外类型的文章,我都不敢涉足。

“我不行。”“那太难了,我真的做不到。”

渐渐地,我开始不自信起来,我真的适合写文章吗?别人都做得到,为什么只有我这么差劲?

后来我尝试着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遇到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不急着否定自己,抱着学习的心态,勇于尝试。虽不能说取得多大的成功,但至少每当面对一些从未尝试过的事时,我会把它当作一种学习方式,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不少提升。

天赋、勤奋会让一个人走得更高,而成长型思维模式则让一个人可以走得更远。

3

如何成为成长型思维的人?

首先,要拒绝“标签效应”。这个标签,无论是好是坏,它都会给我们强烈的心理暗示,使我们想成为或者被迫成为标签所标定的那个样子。

当失败找上门时,先别急着否定自己,换种角度想想,这不正是自我提升的好机会吗?

从失败中找到出路,才能迎头赶上。

改变,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需要不断地反思自己曾经的过错,然后战胜自己的懦弱,不被固定型思维模式控制,才能迎来全新的自己。

当一个人深陷困境的时候,换种思维方式,也许就能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改变思维模式很难,成长型思维也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但是当我们咬着牙走过很远的一段路后,回首发现,已经抛却了曾经消极、胆怯的自己,成为一个可以决定自己未来方向的人。


点亮“在看”,做好随时成长的准备,挑战人生路上的难题,你总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收看收听更多《夜读》文章,请关注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下载新华社客户端。)

主播 | 吴炜玲

作者:辛弃子 来源:樊登读书(ID:readingclub_btfx)

监审:于卫亚
监制:张越
编辑:李永锡、李昂、杨慕茜
美术设计:赵丹阳
实习生:陈小娇、满兴莲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

https://mp.weixin.qq.com/s/2VUvUINFtIz2kZfV9586fg

从现在起,你要停止对自己做的10件事

看过这样一句话:“影响人生的并不只是你选择去做什么,还在于你选择不去做什么。”下面这份“人生不为清单”,送给渴望变得更好的你。

01

不要沉溺于过去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经历。过去的事情,无论好坏,都不能代表你的未来。时间一直都在向前走,如果总是沉溺于过去的种种,反而会迷失自己,失去方向。笃定前行,过往终会化作身后的风景。

02

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眼光

人活着,不必太过在意别人的眼光,给自己徒增痛苦。众口难调,没有人能做到让所有人都满意。不论何时何地,做到心怀坦荡是最重要的事。

03

不要太过依赖他人

遇到问题时,先问问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应该怎么去做,而不是随时随地将友情、爱情等当成避难所。如果总是把希望寄托到别人身上,自己就会失去成长的空间,也将永远无法体会到自我独立的价值。

04

不要总是怀疑自己

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每次定目标的时候,就预先认为自己做不到,潜意识里就只想到了最坏的结果。大多时候,不是外在的原因导致了你不行,正是因为你心中总是想着不行,不敢挑战自我,才导致了自我放弃。

05

不要害怕拒绝

面对别人的请求,说“不”是不是难以启齿?答应下来,自己是不是又会后悔,内心煎熬?内心强大的人都懂得合理拒绝。做不到的事情,就要果断拒绝;触碰底线的时候,就要明确指出。

06

不要总是抱怨

抱怨一时爽,却解决不了问题,甚至会放大消极情绪,导致更糟糕的结果。学会把消极的东西转化为积极的思想,是所有人的必修课。

07

不要不修边幅

我们也许无法拥有好看的脸庞,但我们都可以拥有干净整洁的外表和让人舒服的气质。毕竟,人们第一眼看到的是你的外表。给别人留下一个好的第一印象,不是一件坏事。

08

不要太贪心

你在做选择的时候,会很纠结吗?怕选了这个失去那个,怕选了那个又无法获得这个。别太贪心,别什么都想要,不懂得取舍的人,到头来可能什么都得不到。

09

不要过度追求完美

过于追求完美,给自己设定一个难以完成的目标,反而会适得其反,不仅不能激励自我,还会挫伤自己做事的积极性。不论做人还是做事,给自己设立一个合适的标准,很重要。

10

不要害怕失败

因为害怕失败,所以总是犹豫,做起事情来反而畏手畏脚,不能发挥出全部的实力。其实,一次失败并不代表“人生失败”,只是帮你发现这条路走不通而已。别害怕失败,你只管怀揣希望,努力前行,剩下的,时间自有安排。

来源:张可粒(ID: gh_3acd001fafa9)| 作者:张可粒 | 主播:赵文龙

本期编辑:赵雅娇,实习生:贾婷

【夜读】人民日报 微信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Ma9qAX4QxXOq5UBnC9eSgA

真正要战胜的,不是困难,是自己

心态一变,人生就全变了。

1

不知你是否有这样的感受:

曾经解不出一道题,解出来后,觉得也没那么难。

曾经写不好一篇文章,写好后会发现,写文章也并不难。

曾经学不好英语,当可以流利地说出时,就会发现学英语也不难。

同样一件事,一个人在会以前和会以后,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这并非因为事情真的变简单了,而是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提升了。

所以,当你遇到暂时战胜不了的困难时,不要过早放弃,也不要有退缩心理。

在这个世上,事情远没有难易之分。你觉得它难,是因为还没有打败它。你觉得它轻松,是因为你的能力已经提升了。

从某种意义上讲,无论做任何事,到最后我们真正需要战胜的是自己,而并非困难本身。

只要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和耐心,付出足够的努力和坚持,再难的事,也会慢慢变得简单。

2

或许,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曾有过一些难以释怀的经历和遭遇。

它们让人耿耿于怀、彻夜难寐,甚至走不出内心的阴影和伤疤。

可后来发现:一些人,也许可以伤害我们一时,但可以伤害你一世的,却是自己的纠缠和抱怨。

也许,我们无法改变他人如何对待我们,也无法改变事情最终的走向和结局, 但我们至少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和状态。

人这一生,并没有谁可以过得一帆风顺。所有的解脱和释然,无须向外求。

没有过不去的事,只有过不去的人。当你学会了放下和看淡,也才真正放过和善待自己。

3

有一句话说:“心态一变,人生就全变了。”

有些难,原本是不存在的。之所以觉得难,是因为自己的能力,还不足以支撑内心的梦想,所以就会觉得,是困难刻意对自己刁难。

有些苦,原本是不存在的。之所以觉得苦,是因为自己始终不肯放过那些过往的人和事,深陷其中。

我们人生中遇到的坎、遭遇的难,很多是自设的陷阱和囚笼。许多时刻,你真正应该去突破和战胜的,不仅是自己的能力,还有自己的心态。

不要去抱怨事情做不好,不要去记恨那些糟糕的经历。

当一个人学会凡事从自身找原因、从自身想办法、从自身去求解脱时,一切都会渐渐变好。


点亮“在看”,没有人会知道下一秒将发生什么,只要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就有可能出现奇迹。

(收看收听更多《夜读》文章,请关注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下载新华社客户端。)

主播 | 沙青

作者:李思圆 来源:温暖的女子(ID:wennuan-312)

监审:于卫亚
监制:周年钧、吴炜玲
编辑:王朝、张欢
美术设计:赵丹阳
实习生:宋书扉、孙誉宁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

https://mp.weixin.qq.com/s/H0TUZcFbDww9fbLaao64zw

有人问你粥可温,有人陪你到夜深

明天是腊八节

这是农历年的收尾

也意味着要拉开春节的序幕

“小孩小孩你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的食物

有酸,有甜,有苦,有辣,有咸

仿佛于味蕾间让我们

再次咂摸生活的味道

不论你是否喜欢

都要学会接受、体验

尝遍万千滋味,才更靠近真实的人生

腊八粥

一碗腊八粥

红豆、核桃、枸杞、葡萄干……

数不清的杂粮干果

在慢火中炖成一锅甜蜜粘稠的粥

旧时的北京城这一天

走在路上都能闻见腊八粥的甜香

一大早吃碗腊八粥

让自己在甜蜜中沦陷

是一天最美味的打开方式

腊八蒜

腊八节这天

许多人也要做腊八蒜

他们把紫皮蒜剥了皮

装罐,用米醋淹没它们

等到除夕夜一打开

一颗颗蒜头碧绿如玉

蒜辣与醋酸交织

脆香与提神齐飞

有困意的冬天

味蕾才是叫醒人的法宝啊

腊八醋

腊八腌制的醋

听说能经久不坏

多是拿来泡蒜头

蘸一口饺子,拌一盘凉菜

大快朵颐,大快人心

大年初一蘸素饺

寓意“新的一年素素净净”

有了这酸爽

再简单的生活也不觉乏味

腊八豆腐

安徽黟县的人

这一天会做腊八豆腐

他们给豆腐块抹上盐水

中间挖个小洞填上盐

放在太阳下晾烤

变成一块块金黄、松软、咸香的豆腐

可生吃、炖、炒

时间酝酿的好味道

是冬天下饭的好伙伴

腊八冰

“腊七腊八,冻掉下巴”

腊八前一天

人们将河流之冰舀起装盆

腊八这天

将冰脱盆敲成碎块

男女老少不怕牙冷舌冻

如吃冰糖一样嘎巴嘎巴

吃下肚去

寓意消病除灾

一年肚不生疼


《冬月寒,粥温暖》

文 | 央视新闻《夜读》

小时候,总有一抹记忆,和粥事有关。

腊八节,天色未明,大人很早地起来,在“云雾缭绕”的灶台边忙活。火舌在锅底轻轻跃动,粥在锅里噗噗微滚,五颜六色的食材吸收着水分汩汩涨开,空气中弥漫着令人心安的气息。

小孩子耐不住性子,巴巴地围着灶台转,不时催问进度。但经验老到的大人,总要等足了火候,才肯掀开锅盖,巨大的白色仙气升腾起来,扑得人脸暖暖的。待雾气散尽,锅里的粥面才渐次清晰起来:金黄的小米、饱满的糯米、牙白的莲子、圆润的红枣、暗褐的桂圆、青绿的葡萄干……挤挨在一起,全是温柔软糯的胖嘟嘟模样。

大人用一只大勺呼啦呼啦划过几下,各色豆子星星点点地跟着旋转起来,在黑色锅底的映衬下,像斑斓的“银河系”。验收完毕后,会按家中人口,分碗盛之。这个时候不得不感佩掌勺人的智慧,每个人的碗里,都能分到数量相当的食材,免去了小孩间“争食”的麻烦。

长大后,粥事的记忆并未湮没,反而在他人的文字描述中,一次次被点亮唤醒。很有一种,原来“你我都是粥中人”之感。

《红楼梦》中说:“世上的人都熬腊八粥。”金庸在《侠客行》里写到,看似不食人间烟火的武林高手在腊八这一天,也要去那侠客岛上吃上一碗饱腹的腊八粥。

至于缘由,沈从文先生给了一种很“甜”的说法。他写到,提到腊八粥,无论是小孩子,还是嘴巴上长出了许多白胡胡的老孩子,口上立时会生一种甜甜腻腻的感觉。任谁,也是不肯轻易错过的。

而在梁实秋的记忆里,腊八粥更象征一份特殊节点的乡土人情。早晨,每人都要领一大碗粥,尽量加红糖,稀里呼噜地喝个尽兴。家家熬粥,家家又送粥给亲友,东一碗来,西一碗去,很是热闹。

最有趣的当属老舍,他见粥里所蕴丰富,有各种的米,各种的豆,与各种的干果,琳琅满目,遂用一贯的幽默写到:“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都说喝了腊八粥,新的一年便会顺遂,会诸事“粥”全,这是附着在“粥”上面的美好寓意。而我们心里真正在意的,是由“粥”蒸腾出的家之温度与所爱之人的暖意……

粥本是寻常之物,却以它的清简朴素,抚慰着我们的身心,温暖着寻常的生活。那些能将一碗寻常粥熬得有滋有味的人,一定也是可爱且懂得生活的人吧。

粥也给奔波的人带来稳定,某种意义上,它重新定义了守旧这个词。它像是一只温暖的大手,把你一直往前奔的那个身体拖住了,拽一拽,拽回来,然后,轻轻对你说:再忙也要对自己好一点,喝口热粥再出发吧。


说说:记忆里最难忘的一碗粥


监制丨徐冰 主编丨王若璐
编辑 | 李津婵

©央视新闻

https://mp.weixin.qq.com/s/LiJsYSZimQIzRG6WZ4XQ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