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啦!

5月5日20时26分,迎立夏。

在古代,迎接立夏的仪式隆重,是件大事。在今日,喜欢夏天的人,迎接夏天到来的雀跃,也是不会输给夏的热情的。
头顶树荫,耳边蝉鸣,肩侧晚霞,轻着短袖,手捧西瓜,脚踩流光,迎面心动,立夏,是大地四时送给你的祝语:愿此生,如夏花盎然。

立夏 · 一隅

执一笔纯真,画一隅烟火,赠你一方生趣。

立夏 · 槐柳荫浓春去也

作者 | 谈正衡
节选自《节气的呢喃与喊叫》

立夏,夏季的首个节气。

古书有云:“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假”者,“大”也,是说春天出土的小苗都已经直立长大了。

立夏至,余春尽,农作物进入旺生旺长的时段。从此“一夜薰风带暑来”“绿树阴浓夏日长”,头戴草帽,披件家织的白土布小褂,卷着裤管在地里干活,夏天的存在感一下就出来了。

在古人传说中,夏季归祝融管辖。每年此时,天子要到南郊七里之外去祭祀祝融,祈求保佑一夏平安。祝融是火神,前去祭祀的人都要穿朱衣,乘红车,骑赤马。

回到朝廷后,掌管冰政的凌官早已让人打开地窖,取出切成小块的冰,由天子亲自赏给大臣,作为消夏的提前预演。只是,估计这宝贝疙瘩捧不到家,半路上就化成水从指缝里溜掉了。

大片大片的槐花,似乎一个早晨就忙乎着全开了出来,村里村外,一树树白花在风里招摇,老远就闻到醉人的清香。

有小贩从炕坊里盘来毛茸茸的小鹅小鸭,放在那种叠码几层的巨大扁圆竹篮里,用长扁担挑了四乡叫卖。

满地跑跳的小公鸡已经长成半大小子了,身上羽衣一天比一天鲜艳烂漫。

初夏河水暴涨,柳树的半截身子没入水下。几日后水退,树腰干上便长出许多嫩红的茎须,易招芽虫,柳莺有时就飞下来横着身子在那里啄食。

水面上,有大群白鹅和麻鸭,船队一般游过。

夜晚浸透了草木的清凉,月牙儿高挂,星空远茫。蛙鸣仍旧急促而嘹亮,中气十足,蝼蛄还有别的一些不知名的小虫子,也纷纷亮开嗓门:“唧唧吱,唧唧吱——”“唧吱——唧吱——”叫声忽高忽低,时长时短,嘈杂而繁密。被近前脚步声惊扰,青蛙“扑通”“扑通”跃入水中,躲进高高低低的水草丛里。

微风吹过,树影幢幢,细缈的泥腥气和绵绵不绝的庄稼的甜润味,就会飘入鼻孔,进到肺腑里。

农谚“立夏看夏”,此时小麦丰穗,菜籽鼓荚,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豌豆立了夏,一夜一个杈,摇曳的藤蔓上,开满一簇簇好看的蝶形白花。

立夏后三个月(孟夏、仲夏、季夏)被称为“三夏”,是农事较忙的时候。

棉花地里杂草疯长,来势汹汹,锄头一刻不能歇,“一天不锄草,三天锄不了”。种田就是这样,庄稼捂不住的地,杂草便来抢占,庄稼长得旺,杂草就蔫了势头……真是节气不等人,一刻值千金。

蚕房里的蚕,已是三眠之后,铺满几只大簟子,吃起桑叶一片沙沙声响,像是下雨……河道两旁桑园里,都是打桑叶的人。

水塘边,翠鸟像一个孤独的隐者,常常一动不动,仿佛粘在新荷的箭苞或水边木桩上,缩着脖子静静地盯着水面……往往就在一眨眼的当头,一支宝蓝色的箭矢射入水中,待你定睛去看时,只剩水面荡漾的波纹和兀自晃动的枝头了。

天地始交,万物繁茂。立夏见三鲜,为尝新之俗。三鲜各立门户,苋菜、蚕豆、笋子为“地三鲜”,樱桃、枇杷、梅子为“树三鲜”,河豚、银鱼、鲥鱼为“水三鲜”。

什么样的水照什么样的影子,什么样的土地产什么样美食;梅子和竹笋仰俯皆是,而最朱圆亮润、最有喜相的樱桃,出在南京玄武湖樱洲上。

康熙南巡,江宁织造官曹寅用白瓷大盘盛了献上,此等红宝石一般尤物,皇上实在不忍独享,遂命快马千里加急连夜传送京城。

初夏时一场又一场的雨水,让俗称“水栀子”的栀子树叶腋下结满花苞,像是一枝枝翠绿的短簪,三两日一过,就开成白花花一片,香气浓得能把人浮起来。

旁边的扁豆们,更是蓄足力量,依形就势,盘旋蔓延,不多日就千丝万缕,将整个篱墙变成一片浓绿。

立夏 · 民俗

立夏三候

立夏一候“蝼蝈鸣”,感知到夏意的蝼蝈,按捺不住地奔走相告。立夏二候“蚯蚓出”,深居地下、最晚结束冬眠的蚯蚓,挑准好日子,这才懒洋洋、慢悠悠地出现在人们视野之中。三候“王瓜生”,虽言王瓜,但泛指藤蔓类植物,由花花草草,到枝枝蔓蔓,从初春时的绿痕,到初夏时的绿荫。

立夏“秤人”

立夏颇有趣味的是:“秤人”之俗。“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古人在这天轮流称体重,看秤人大声报数并添上吉祥话。比如秤老人,会说“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姑娘坐上去,便言“一百零五斤,员外人家找上门”。酷暑之下,大汗淋漓,正是减肥好时节。到立秋再秤,看经过苦夏瘦了多少。

立夏驱困

古人说:“四月谓之初夏,气序清和,昼长人倦。”白昼长了,人会感到疲倦,而且这只是开始,漫漫长夏,劳作一辛苦,就汗流浃背,还食欲减退,难以入睡。所以,很容易患上“疰zhù夏”。这时,要注意调节好起居方式和生活节奏,夜卧早起,晨练午休,保持心志安闲,注意戒躁戒怒。饮食上,忌辛辣,少贪凉,多食果蔬谷薯清淡类食物。

内容参考 | 朱伟《微读节气》宋英杰《二十四节气志》

立夏 · 草木人间

能不能给自己一个夏天的时间

视频《迎接夏天的花》
央视新闻《夜读》X 科普博主@一方见地
特别呈现

金银花、山银花、荔枝花、

龙眼花、菠萝花、柿子花、

柚子花、芹菜花、芫荽yán sui花、

金樱子、小果蔷薇……

不问阴晴,

不在乎田间路边还是山谷崖上,

不管有没有人注意到,

此刻,它们忠于生长,忠于花期,

在天地一隅盎然地静静地绽放着,

在自己最该盛开的时节。

花有风骨,花有吉时,

你能不能也为自己的心心念念

痛快盛放一回,就算无人欣赏?

你能不能给自己一个夏天的时间,

去等一个人,去追一个梦?

有些事,那是快不了,急不得,

愁不来,强扭不来的,

你只管好好生长,

如花开,如果结。


歌里唱:
“窗外的麻雀 在电线杆上多嘴
你说这一句 很有夏天的感觉 ”
对你来说 哪一句“很有夏天的感觉”


制片人 | 张天宇

编辑 | 王若璐 校对丨高少卓

立夏动物视频主创团队:

制片人 | 王颖 蔡建元 主编 | 李雪溦 编导 | 王聪

©央视新闻
这个赞,给你喜欢的夏天!🤗

https://mp.weixin.qq.com/s/3v2e4UASLcf9k9MvhxR7gA

让这8句青春座右铭,陪你勇敢前行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青春要如何度过?青年又该是怎样的面貌?今晚的夜读,我们摘选8句青春座右铭,愿你在前行路上永远年轻,永远朝气蓬勃。

  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
——李大钊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鲁迅

  过去的,让它过去,永远不要回顾;未来的,等来了时再说,不要空想;我们只抓住了现在,用我们现在的理想,做我们应该做的。
——茅盾

  我知道,未来的路也不会比过去更笔直,更平坦,但是我并不恐惧。我眼前还闪动着野百合和野蔷薇的影子。
——季羡林

  我做科研,成功的经验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知识、汗水、灵感和机遇。
——袁隆平

  我们的年轻人,不单要有理想,而且要有梦想;我们不单要有要求,而且要有追求;我们不单要有志气,而且还要争气;我们不单要有热情,而且要有激情。
——钟南山

  如果立志要做一件事,那件事的成功尽管在很远的将来,而那件事的发动必须就在目前一顷刻。
——朱光潜

  你必须有定力,不管周围怎么样,不管同寝室的人怎么样,人各有志,你自己心里要有数——我就是要扎扎实实地把底子打好。
——钱理群


你的青春座右铭是什么?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综合 | 主播:赵文龙

本期编辑:郑薛飞腾,实习生:刘维德、徐笑盈

https://mp.weixin.qq.com/s/6tYiWmSLiUXgFs0kfDbHlg

先好起来的是自己,然后才是生活

相信美好的你,终会遇见美好。

一部电影中有一句经典台词:“生活就像一块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会是什么味道。”

对于主人公而言,尽管从小到大屡遭挫折,但在任何处境中,他都选择相信下一块巧克力是甜的。在他的记忆中,也永远只有那些令他感到安慰与美好的回忆。

相信美好的事情会发生,时刻怀揣着希望,让自己看到无限可能性,这是平凡如你我所能拥有的最大的能量与信念。

一年四时,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各有各的精彩,各有各的使命。人生亦当同此理,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历练,其实都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我们都品尝过喜悦的滋味,也有过深夜黯然落泪的伤感。但不管怎样,都要好好生活,把每一份经历,都当作是岁月赐予的财富,然后带上信心与希望,更坚定地走好脚下的路。

努力做一个向阳而生的人。难过时,要多给自己一些盼头,一份念想,多于生活的细微处发现快乐,感知温暖,寻找美好。

只有不负当下,相信美好的你,就终会遇见美好。

朋友年前因为家里突遇变故,身为独生女的她一下子成了父母的顶梁柱。初始的慌乱过后,原本个性柔弱的她,竟慢慢地变得坚强起来。

用她的话说,以前凡事都有父母为自己遮风挡雨,现在自己得长大了,要变成那个屋檐,再也无法寻找地方躲雨。

生活不会一直对谁和颜悦色,总有一段糟糕的日子得靠自己独撑。但这恰恰也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开始。

很喜欢这样一段话:“上天抛给你的东西,用自己的双肩去承受,不管抛给多少先扛着,扛着的目的是为了让你的身体更加坚强,双臂更加有力。”

每个人或许都曾有过寄望他人的时候,有一天,是生活以某种姿态教会了我们,该如何去承担与承受。

只是不必为此而悲伤,既然不能后退,那就迎难而上。你务必要相信,自己可以扛过任何困难,自己的双手能够改变命运。

愿你更懂自己的珍贵,从内至外,做一个充满力量的人。

学会为自己负责,学会勇敢和担当,我们所迈出的每一步,都将通往幸福。

你是不是有这样的困惑,虽然听过很多人生道理,也知道该怎么做,可落实到行动上,却又总是忍不住心生抱怨,觉得现实似乎处处都在为难自己。

然而,到底是生活辜负了你,还是你一直在敷衍生活,答案其实在我们自己心里。

很多时候,你的努力之所以看不到回报,是因为你总是太着急。你栽下一颗种子,就想收获一座花园,却忘了,它需要漫长时间的孕育。

不要害怕付出,不要急于失望。

所有今日的付出,都是为了明日的花开。

当你用心坚持、诚恳付出,当你不再因为遇到一点困难而退缩,你所想要的,时间都会给你。

无论当下的处境如何,只要相信美好,相信自己,相信生活,一切都将会是最好的模样。

让我们一起,用一颗温柔的心,去爱去努力,去和幸福撞个满怀吧。


点亮“在看”,相信美好,才能遇见美好。

(收看收听更多《夜读》文章,请关注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下载新华社客户端。)

作者:念念 来源:念念沐心(ID:nnsg1021)

监审:于卫亚
监制:张越、吴炜玲
编辑:王宜玄、李昂、张欢
美术设计:赵丹阳
实习生:赵博闻、尤伊湄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新华社黑龙江分社

点亮“在看”,终遇美好!

https://mp.weixin.qq.com/s/rTSpnq5R0Sz_Xy6Ny8R66Q

青年人答青年人:愿我们“只是向上走”

又到了五四青年节。青年一词,自带蓬勃朝气,如鲁迅先生言: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古往今来,过来人给予青年的建议和忠告甚多,但其实,对于许多青年的困惑茫然,青年自己也可有答案。“五四”到来之际,《夜读》推出特别策划“青年人答青年人”,采访10位青年之士,以循环问答的形式,展现当今青年的关心和思考。

《夜读》会作为首个问题的发起者,第一位青年在回答后,给下一位青年留一问题,下一位青年作答,如此循环,以作交流。

《夜读》问答漂流瓶·五四特别策划

青年人答青年人

发起

《夜读》问青年:

你理想中的当代青年是什么样子的?

01

【魏风】答【夜读】:
我理想中的当代青年应该:智慧且勇敢。
对我来说,智慧和勇敢都是极其稀缺的品质。智慧是“有所用有所长”,青年人智慧,可做国之栋梁,拓土开疆贡献力量,与国家一起蒸蒸日上。勇敢是“有胆量有担当”,青年人勇敢,面对生命中的重量和挑战,才会不畏缩不逃避;面对生活里不平与不善,才会勇于发声力求改善。
很惭愧,这两点我自己做得并不好,但我想那至少是努力的方向。

我想问下一位青年:
在信息庞杂、自媒体泛滥的时代,我们如何不被它吞噬和左右?

02

【何延】答【魏风】:
每个人应对信息的方式不同,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守住内心秩序的定力,坚实地站在大地上,不要被胡乱吹来的大风刮跑。

我个人的建议是不要犯懒,养成溯源的习惯,更不要一看到复杂的信息,就说“懒得看,等总结”或“看大家怎么说”,这种简便有一种隐蔽的坏处:容易让我们习惯性迁就他人,弱化自己的思考。

我想问下一位青年:

你现在做着的是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吗?如何面对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03

【好奇先生】答【何延】:
因为到这个年纪了,试错成本越来越小,但还在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算是不改初心吧,还挺自豪的。现实和理想之间的落差永远都会存在,纯粹的理想几乎是一个没法到达的目标,但如何在这当中找到一个“锚点”,沉下心不至于完全向现实妥协,保持持之以恒的努力就已经是理想的一种可能性了。

我想问下一位青年:

回望过去十年,你觉得什么事情最让你无悔骄傲?

04

【黄小刀】答【好奇先生】:
我觉得是对爱好的一种坚持。

过去的十年里,我把爱好正式转变成了工作,并且努力做好它,用它来赚钱糊口。这十年里,围绕我的工作也出现过很多的波折和失落,但我坚持下来了,而且渐渐有了起色。我个人觉得这是很值得骄傲的一件事,不但骄傲,还是一件很酷的事,且无怨无悔。

我想问下一位青年:

和以前相比,你现在对情感的诉求有变化吗?

05

【语笑嫣然】答【黄小刀】: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是一个很享受单身的人。不是不期待遇到一个有趣的灵魂,与之共鸣,只是觉得这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不做强求。把一个人的生活过得轻松而坦然,就是我认为对的事。

后来,很意外的,我认为的小概率事件在我身上发生了。我遇到了我一直期待的那样一个人。

如果你问我情感诉求有无变化,我觉得,有,但也没有。

有,是因为我的人生计划发生了改变,我的人生里面多了一种期待,我期待可以和这个人坚定而稳定地走下去。做很多事情,我开始计划“我们”,而不只是“我”。

但也可以说没有,因为我不管在遇到他以前还是之后,都是独立而完整的,我依旧要把我“一个人”的生活过好,从而才能把我们共同的生活也过好。这个诉求,和我个人一样,是独立而完整的,是不变的。

简单说,好好生活,是我永恒的诉求。

我想问下一位青年:

网上的年轻人常说一句话:当你开始回忆,就意味着你开始老了。你同意吗?

06

【七月】答【语笑嫣然】:
我今年22岁,应该还不算太老,但我就特别喜欢回忆,对我来说,回忆是一次淘金之旅,让我从漫漫度过的那些时间里,筛出最重要的东西,比如某个被爱的时刻,某个真正勇敢的时刻……所以,与其说回忆意味着老去,我更愿意说,回忆意味着我们开始意识到什么是生命中真正珍贵的东西,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早点开始回忆也没什么不好。

我想问下一位青年:

现在有一种青年叫“斜杠青年”,你觉得“斜杠”意味着什么?

07

【梅子菁】答【七月】:
几年前我出过一本书,编辑在腰封上介绍我的时候,用的便是这四个字。如果说斜杠青年是指做过很多事,有很多身份,那我大概确实是斜杠青年:我做过老师,开过公司,写过书,干过影视,现在还在经营文化会所……但我想,“斜杠”还指一种过人生的态度:我希望我永远好奇,永远保持探索的热情,始终为我的生命寻求一种丰富的、不设限的可能。

我想问下一位青年:
(如果你刚好养了猫或狗的话)

为什么如今都市的青年男女里,这么流行养猫或养狗?

08

【大野】答【梅子菁】:
我觉得可能都市里的青年会相对更孤独一点。我和我的一个好朋友阿莹都是2020年8月开始养的猫,巧到就差了一天,之前都没商量过。我那阵子情绪特别差,甚至陷入焦虑和抑郁的状态,当时就特别想养个猫,养了之后查资料才发现,养猫就是治疗抑郁的科学方法。阿莹养了猫之后说,每天晚上回家打开门,一只有生命的小猫会喵喵叫着在脚边走,就觉得自己不是孤身一人。

我想问下一位青年:
你和你父母关系好吗?

09

【三三】答【大野】:
以前不大好,现在不错。他们是那种对我寄予厚望的父母,所以至今仍对我的人生有些微微的不满,我也觉得他们应该少操些心,更自由地享受他们自己的生活,但我们也都知道,很多事情上,我们已经很难改变对方了。

最近几年,我基本上会每天给他们发一条微信,随便说点什么,也不用他们回,他们跟我打电话的时候,也不再谈以前那些容易让我们吵架的事情,生活琐碎多些。因为爱,我们都服软了,因为这种服软,又感受到了更多的爱,挺好的。

我想问下一位青年:
在那些不得不跟世界妥协的时候,你会怎么办?

10

【小星】答【三三】:
我觉得,生活很难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来,多少会有需要妥协的时候。但我希望,或者说要求自己:保持善良、真诚和坦荡,在做任何选择和决定时都要记得自己曾经设过的底线。

这样,在每个夜晚来袭的时候,我都能磊落心安;在任何时候,我都能对自己说:我过着一种无愧于心的生活。


文/央视新闻《夜读》 转载请注明出处

制片人 | 柴婧 主编 | 王若璐

策划 编辑 | 杨瑜婷

©央视新闻

点赞的不管多大都是青年!

https://mp.weixin.qq.com/s/9gzPjmewj570qE9ZEgD-nw

20多岁的年纪,做什么将来才不后悔?

20多岁,正是一个人最好的年华,此时应该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又该做些什么?今晚的夜读,和你一起聊聊“青春”应该是什么样的。

✦✦

1 拒绝眼前的安逸

20多岁时,很多人正处于大学时代。最近这几年,高校清退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的事件屡有发生。这些行动发出了信号:如果你还以为进了大学就可以不再努力,那就大错特错了。

在该奋斗的年纪,你悠然地选择了安逸,就要为此付出代价。要知道,这个世界最真实的法则就是:今天你混日子,明天日子一定混了你。

✦✦

2 在该奋斗的年纪好好努力

20多岁时,正是一个人最好的年华。这时候你的记忆力、学习力、好奇心、想象力都在顶峰,可以敢闯敢拼。在这个阶段,好好读书,好好工作,你的人生就算没有巅峰,也不至于滑落到谷底。

说到底,人生就像四季,春华秋实,夏雨冬雪,自有规律。在该奋斗的年纪好好努力,你会发现人生皆是春夏秋冬的馈赠。

✦✦

3 在磨砺中锻炼心性

20多岁时,是最容易自信爆棚的年龄。刚刚起步的工作,每天都是新鲜和进取;刚刚恋爱的人,每天都是甜言和蜜语;子女尚未出生、父母尚未老去。但生活从来不会一直这么容易,未来你可能要承受千百倍的磨砺,而那时你再也不能拿年轻当借口。

我们能做的,不是在被打压过后苦苦哀求,而是在面对生活的磨难时,修炼出一副铠甲,锻炼心性,学会和苦难共处,自信又从容地前行。

✦✦

4 相信日积月累的力量

20多岁时,已经不再是孩子。我们应当定好目标,并持之以恒。该学习的时候,继续深造;该就业的时候,塌下心来。不好高骛远、不懒散懈怠,兢兢业业、不弃不馁!

要知道,每个人的成功,无一不是通过朝夕积累和努力得来的。你要相信,世界上有两种力量,一种如璀璨烟花,一种如流深静水,前者短绚弥散,后者涓涓不息。每天努力一点点,经年累月后,你定会收获惊喜。

来源:综合自富书(ID: kolfrc)、小琳木子(ID: lzlin517)| 主播:赵文龙

本期编辑:刘杰,实习生:李婧涵

【夜读】人民日报 微信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IayMisHADMV2xtwefi0Lrg

真正的自律,不是间歇性努力

真正的上进心,是持续不断的努力。

有时,我们会被他人的成功激励,开始想自己其实也可以做到。我们也会羡慕他人取得的成绩,想自己也要去努力。我们也讨厌自己的懒惰和颓废,想要彻底去改变现状。

事实上,刚开始确实可以做到早起,但只是坚持了一两天;也做到睡前读一会儿书,但只是三分钟热度;下定决心去锻炼身体,但坚持不超过半个月,就会放弃。

许多时刻,我们常常拿间歇性的努力去欺骗自己。以为只要努力那么一下,就证明自己还是有上进心,但真正的上进心,是持续不断的努力。

你以为自己做不到坚持,是因为时间太少、工作太忙、压力太大,事实上,坚持是不讲任何理由和借口的。

人跟人的区别,不在于努力或不努力。

也许,努力总比什么都不干强。可是只偶尔努力、偶尔上进、偶尔拼搏,给人带来的成长和进步,不仅是微乎其微的,甚至反倒是退步的。

普通和优秀之间最大的鸿沟在于,是否可以做到不间断地努力。

每个人都渴望变好,希望自己能有一个焕然一新的改变。偶尔努力,会给自己制造一个还没彻底放弃的假象,便又心安理得地去做那一个长期不努力的自己。

如果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中,努力就不再是为了自我提高和完善,而是作为不努力的挡箭牌。

其实,努力是这个世上,看起来最简单,但又最不简单的事。

它并没有任何条件的限制,只要愿意,任何人在任何时刻、任何地方,都可以立马去努力。

但大多数人或许可以做到偶尔努力,却很难日复一日去坚持。

一天和每一天之间,看似仅仅差了一个字,但真正差的是整个人生。

一天的努力,或许是突然想要为自己的人生去拼搏一次。

但每一天的努力,这股源源不断的力量却来自一个人内在的动力,不需要他人的掌声或激励,就能独自朝着目标坚定不移地前进。

有一句话说:“只要努力了,就有可能去拥有你想要的人生。”

事实上,只有偶尔的努力,是不会让人真正变好的。一个人前进一步,再退几步,这样周而复始的结果,就是一个人看起来仿佛在进步,其实是在退步。

唯有不断地、日复一日地去努力,才能让自己不断往前走。只有坚持更长的时间,走更远的路,才能获得更大的进步,离更好的自己越来越近。

所有间歇性的努力,都是在自欺欺人。唯有长期性的努力,才能给我们带来收获和改变。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区别,大概就是在努力这件事上,谁坚持得更好,谁又坚持得更久,谁就会离自己想要的人生更近一步。


点亮“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收看收听更多《夜读》文章,请关注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下载新华社客户端。)

作者:李思圆 来源:温暖的女子(ID:wennuan-312)

监审:于卫亚
监制:周年钧、吴炜玲
编辑:王宜玄、李永锡、郝瑞
美术设计:赵丹阳
实习生:阮思羽、周汀兰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

去拥有想要的人生!

https://mp.weixin.qq.com/s/V51zwzwPLw3ZPhAUlWiczQ

没有边界感的人,为什么会让人不舒服

不管生活里还是职场中,不管是亲情还是友情,我们或多或少都遇到过“边界感”薄弱的人:自觉跟你很熟,于是不经问询就随便拿你的东西;非常“关心”你,并用关心之名对你的生活指手画脚;管理不好自己的负面情绪,总是一股脑儿倒给你……
在现代生活中,如果没有一定的边界感,即使是爱,也可能会变成消极的东西。如何保持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呼吸感”,是一个挺重要的课题。

一些让人不太舒服的无边界感行为

01

之前在机场写稿子,坐我旁边的人一直在看,我一直写她一直看,然后还问东问西,“写什么的?”“是作家吗?”“能赚到钱吗?”之类的,后来我就不写了……

@黄不会

02

我是杂志社的编辑,这个身份好像让我的一些亲戚朋友觉得,写稿、改稿、发稿对我来说是一件轻而易举的小事,所以经常有以下行为:某位叔叔的儿子要参加市里的征文比赛,要我“帮忙看看”;某位阿姨的女儿写了篇散文,问我能不能发在杂志上;甚至我爸也会把他同事的竞聘稿发给我,要我“润色润色”……一次两次还行,多了真受不了哇。

@不辞风雨过溪来

03

朋友失恋后,一直跟我哭诉,前后持续了一个多月,有时候凌晨也会接到她的电话。

其实我知道,她是把我当作很信任很亲近的人,才会跟我分享,但时间一长,对于一直接收她的负面情绪,并且还要对此做出适当的反应这件事,我也实在觉得有些疲累和压力。有时候我自己心情也不好,或者当时我手上有其他要处理的事,但因为考虑她心情脆弱,会选择把自己的情绪压下去听她说。但我想,这些压下去的情绪,说不定会在未来哪天爆发,成为我们关系破裂的导火索。

总之就是希望能有一个适当的度。

@蜀地葵

04

去年回家的时候亲戚聚餐,闲聊时我随口说了一句在北京工作生活压力确实挺大的。有位不算太熟的长辈听完加了我的微信,自那之后便一直跟我说她觉得我应该回家工作,给我转发各种家乡的招聘信息,跟我讲在老家生活的各种好处和便利,还会举各种很详实的谁谁谁又怎么样了的例子。

她好像对我的生活生出了一种矫正的“责任感”,不能忍受我在外面“受苦”,一定要让我过上她觉得正确的生活。

后来我实在有点不胜其烦,直接跟她说我觉得自己挺好的,让她别操心了。结果还弄得有点不愉快,唉。

@子惠

05

大学的时候,我和室友是很好的朋友,我们俩都喜欢化妆,化妆品七七八八买了一堆。

有一次我收拾东西,翻出来好多用不着的小玩意儿,都是我用过一两次就闲置的。我就一边收拾,一边时不时问她一句:这个你要不要?这个你又要不要?

结果到第N次的时候,她突然有点生气地对我说:别问我了,我不是收破烂的。

我一下子愣住了,然后猛地意识到了我的问题:虽然我的本意是好的,觉得对方说不定能派上用场。但是这种好意太唐突、太潦草、太没有边界感了。因为在不知情的对方看来,那些可能就是“扔了可惜才转头送人”的东西。

如果换作是我,也一定会觉得被冒犯了。我至少应该先提前说明情况,问问对方的意见才行。

那其实是件很小的事,后来也完全没有影响我俩的感情,但那件事给我上了一课,就是再亲密的朋友、再铁的关系,也要保持一段温柔的距离。

这个距离,是礼貌、是尊重,是一段感情里最体面的成分。

@姓氏乔

一些让人感觉良好的有分寸感行为

01

我的室友们就很有分寸感,因为疫情我现在还没返校,她们在寝室。有一次她们要用我没拆封的香油,还特意来问我,说卖给我们吧。我最后也没有要钱,但就觉得,问一下真的很好。

@梦游银河系指南

02

买东西的时候,不会一直跟着我要给我推荐;剪头发的时候,不会一直跟我强行聊天问我老家哪里做什么工作;打视频前,会先发条消息问我现在方不方便;在公共场合,听音乐或看视频会戴耳机;不会提超出关系范围但一方碍于情面不好拒绝的要求……

这些都是我觉得有分寸感的行为。可能,所谓分寸感,也可以说是一种懂得顾及他人的教养吧。

@林雪园

03

很多时候,边界感在家人和爱人之间特别容易被忽略,比如父母可能会说“我不敲门怎么了”,另一半可能会说“夫妻情侣间看看手机怎么了”。但其实,关系再亲密,也是需要空间的。

我对象这点就做得挺好的,有一次,我心情特别不好,他问我怎么了,我说烦着呢不想说,他就真的没问,也没有生气。过了一段时间后,他突然问我:你之前心情不好,是有什么事吗,现在愿意说了吗?就是,在你不想说的时候完全尊重、给予空间,但不会真的漠不关心,心里一直记着你的事呢。

@白夜放歌

04

我觉得帮助他人也需要经过对方同意,并且最好按对方的需求来进行。“看不得别人受苦”是一种善良,但也不要一味把自己的“助人情结”加到别人身上,如果别人不想让你知道他的苦呢?如果别人想保护自己的自尊和秘密呢?如果别人不想“被教做事”呢?

这种情况下,直接戳破和过度热情对对方来说可能反而是一种残忍。等他们自己主动提起后,再想办法帮助可能会更好一些。

对不是很熟的朋友如何保持分寸感,我觉得有一句话很合适:我不问别人的故事,除非他自己愿意。

@大嘴鱼别跑

文/央视新闻《夜读》采写、整编


现代人越来越重视个人空间和社交距离,某种程度上更凸显了边界感的重要。一个有分寸感和边界感的人,会懂得换位思考,也懂得适当拒绝,既能尊重他人,也能保护自己。“不探私隐,不当众揭短,不强人所难;懂方法,看时机,留余地,巧回避。”

但分寸感和边界感,并不是要你在人与人、心与心之间筑一道高墙,变得冷漠自私,失掉情谊的本真;不是要你关闭心门、放弃关心他人和世界,而是希望你能更多地考虑对方的感受,让你们之间的关系多一点空气,能更畅快地呼吸。

愿我们都既能保护好个人小世界的喜怒哀乐,也能接纳爱与被爱、需要与被需要的真心真情。


最后

无论今天你度过了怎样的一天

都希望你能学会与烦恼握手言和

因为,如果你正青春

那这就是仅有一次的青春啊

5月3日21点

来央视新闻直播间《青春之梦》

这里或许有你的专属答案

也有无数个晚安故事温暖你

在工作学业、生活情感中

你的困惑、彷徨,或是治愈瞬间、高光时刻

你来写 我来读

我们愿成为你心灵的树洞

祝你晚安好梦


监制 | 徐冰 主编 | 王若璐

编辑 | 杨瑜婷

©央视新闻

觉得分寸感重要的,请点赞

https://mp.weixin.qq.com/s/JBgAJl2FjBtgVtSzvUxX3g

内心强大的人,都有这6种习惯

  我们时常会感叹,人生起起伏伏,需要练就坚强的内心,去面对各种纷纷扰扰。养成下面这6个习惯,可以让你的内心变得更强大。

01 学会专注成长

  成长永远是每个人不可回避的人生关键词。但有时,我们可能只是三分钟热度,想考研继续深造,翻了两天书就没有后续;想要学习摄影,买了一堆设备就开始打退堂鼓……看似努力过,实际都是蜻蜓点水。

  真正的高手,其实都是长期主义者,善于把专注发挥到极致。当保持足够的耐心,专注投入某件事时,你就会拥有从无到有、从零到一、从低到高的收获。

02 学会迎难而上

  谁的人生,没有经历过深夜崩溃,没有遭受过生活的锤炼。不是每一个梦想都能坚持,但是走到最后的,必定是强者。

  一个人强大的起点,其实就是迎难而上。当你的心变强了,困难就变弱了。勇敢一点,自会为我们的内心铸起铠甲。

03 学会独立思考

  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心中没有力量。

  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拥有充实的精神世界,才能释放出自由的灵魂,活出自己真正的模样,也更容易接近人生的方向。

04 学会规律作息

  《庄子·让王》中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说的是,按照世界的自然法则做事,才能有一个好心情。一个人如果能真正做到早睡早起、规律作息,他的内心也会很健康。

  规律的作息,会让身体处于更稳定的状态,情绪也会更加平和。精神状态好了,做事效率也会提高,整个人都会充满能量和生机。

05 学会控制情绪

  坏情绪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反而会带来更严重的问题。而控制不住自己情绪的人,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就会伤人害己。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真正让人佩服的,是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他们言行温柔,举止从容,带给人安全感。更重要的是,他们不会放任不良情绪肆意发展。

06 学会把握当下

  从我们来到人世间的第一天起,就注定了没有回头路。即使偶尔走了错路、弯路,最后方向也是始终向前的。若一直沉浸在懊悔中,忘记抬头,就只能错过当下珍贵的风景。

  人生最好的时刻,永远是当下。为眼前的每一分每一秒去努力,专注内心的丰盈,把握当下的幸福,才能拥有美好的未来。

来源:十点读书( ID:duhaoshu) | 作者:十点小嗲 | 主播:赵文龙

本期编辑:王萍萍,实习生:缪卓含

【夜读】人民日报 微信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SR_2hPSKG-58X36A1lfknQ

换位思考、换位做事、换位做人

人与人之间,最暖不过一场将心比心。

我们的人生,从来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是非对错。

懂得“换位”,就会发现,一切皆有不同。

很多时候,我们都习惯性地站在自己的立场看待问题,试着换位思考,多替对方想一想,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结局。

成功的秘诀,在于把自己的脚放到别人的鞋子里,进而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人与人之间最可贵的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换位思考。

所谓,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你替别人考虑,别人也自然会为你着想。

毕竟,人心都是相互的,将心比心,才能收获更多的真心。

学会走出自己的世界,懂得站在别人的立场,替别人解决问题,这不仅是生而为人的善良,更是为人处世的格局。

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避免不了矛盾和冲突。

遇到问题时,如果只考虑自身的利益,不考虑别人,只会让双方的关系越来越紧张、问题越来越难以解决。

如果大家都懂得换位,互相让步,就能化干戈为玉帛,让矛盾得到化解。

看过这样一段话:换位思维不是道德忍让,而是一套复杂的思维技术体系,让你大概率地知道别人在想什么、会做什么,并以此为逻辑起点展开自己的推论和行动。

在我们很多人看来,换位无非就是同理心,能够体谅别人。

其实,这是比较片面的。

别在自己的位置上看别人,要多在别人的位置上看自己做人,要懂得换位做事,善待别人。

换位做事,归根结底,是为了寻找最好的方案去解决问题,既能做到理解和尊重他人,也能保有自己的一些立场。

如果只是一味地站在别人的角度,向别人妥协,那就变成了“讨好”,就不是真正的换位了。

很多事情,我们没经历过,但不代表它不存在。

特别是当我们站在道德制高点,理直气壮地去评判一件事时,很容易困在自己的偏见里。

虽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没有人能真正做到感同身受,但没有经历过他人所经历的事情,我们真的没资格去指责任何人。

如果我们能给予这个世界更多的善意,相信身在冰冷中的人,也一定能够感受到我们带给他的暖意。

人与人之间,最暖不过一场将心比心。

多一分理解,就少一分冷漠;多一分体谅,就少一分伤害。

有人说:人字两笔,一笔写自己,一笔写他人。

活着,不仅要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同时也要懂得换位,把别人放在心上,让别人过得好。

如此,我们的人生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圆满,也才能真正地把“人”字写好。

愿余生,我们都能成为一个有格局、有智慧、有温度的人。


点亮“在看”,让我们一起成为温暖世界的那道光。

(收看收听更多《夜读》文章,请关注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下载新华社客户端。)

作者:饼子 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

监审:于卫亚
监制:周年钧、吴炜玲
编辑:王宜玄、周喆、何莉
美术设计:赵丹阳
实习生:高阳、马如玥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

点个赞,多给予一些善意!

https://mp.weixin.qq.com/s/iMq2i4cf3m0ycxT4mnzhlw

生活是起伏的,音乐永远能治愈

4月30日至5月4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国内20家交响乐团连续5天推出《音乐传递温暖 坚持就是胜利—“五一”云上音乐会》。千余名演奏家共同演绎三十余首中外经典名曲,为抗击疫情中的人们传递温暖与祝福。

音乐是解药,治愈了艰难时刻的心灵。而在万千乐音中,古典音乐流着每个时代都需要的,经久不衰的鲜活血液。今晚《夜读》择取了本次云上音乐会几首经典曲目,愿我们能在永恒的旋律中,抵达精神的共鸣。

总有一天
你会想要听的古典乐

01
贝多芬《d小调第九交响曲》
第一乐章

毋庸置疑,这是贝多芬笔下一部伟大而永恒的杰作。一个失去听觉、饱尝苦难的悲剧英雄,在生命的末年,谱写了这曲昂扬着“力量与希望”的赞歌。他通过音乐,把一个富有哲学意味的命题,抛向了普罗群众:

面对命运的磨难,你会怎么办?
是任其摆布苟且偷生,
还是扼其咽喉奋勇出击?

贝多芬给出了他的答案:
那就是人类寻求自由的斗争意志,他坚信最终一定以人类的胜利而告终,人类必将获得欢乐和团结友爱。

02
莫扎特《G大调小夜曲》

这个世界,莫扎特是从不过时的。他像个孩子一样,把无尽的欣喜、热情与美好写进音符。音乐中的莫扎特“从不透露他痛苦的消息”,只借旋律表现轻盈、平和与天使般的温柔。听莫扎特,就是听“纯真的愉悦”,那旋律,仿佛来自夜晚宁静的讯息:

无论你此时是快乐还是忧愁,
去在暗夜里抬头吧,
星星的光芒明亮而璀璨,
一切都会过去,只要你相信。

03
德沃夏克《e小调第九交响曲》
第二、四乐章

一首回望岁月的乡愁之作。整个乐章有一种神圣的情感和光环笼罩其中,既抒情又悲美,既深沉又忧伤。如果你是一个远离故土的异乡人,你会发觉自己就是那个“曲中人”,你的依恋与怀念都潜伏在音符的表达中。

感谢德沃夏克,
他让故乡在人们心中地位更加厚重。

04
马勒《D大调第一交响曲》
第一乐章

撩人的鸟语,低吟的蝉鸣,涓流的溪水,大自然从漫长的冬眠中苏醒。听众如同置身于森林中,被自然界和所有绿色美好的生命形式环绕。

这就是马勒为你创造的金色梦境。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一篇关于“青年时代,花卉,果实,荆棘”的乐章。人生尚未有愁云密布的压力,一切欣欣如初。在森林酝酿的欢愉中,我们似乎听到了这个星球上美好存在的音乐证明。

05
勃拉姆斯《c小调第一交响曲》
第四乐章

在生活中,常常有人因为听勃拉姆斯,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他的音乐总能精准地捕捉到人的孤独,与我们每个人的处境相连。

《第一交响曲》是他最富盛名的作品之一,也是他“从草稿到最终完结”耗时21年的心血结晶。作品充满了烦恼、苦闷,失意等七情六欲的交织,是遍历人世沧桑者最伟大的精神安慰。

06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有人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梁祝》的绝唱。其小提琴协奏曲更被誉为“民族的交响音乐”。

这么久远的传说,为什么时至今日,仍有人继续聆听并阐述它?爱情,就是那个最通俗而有力的答案。

愿为一人“十八相送”的深情,
愿为一人“生不能同衾,死亦同穴”的忠贞,
无论在哪个当下,
爱都能穿越阻隔,撩动人最柔软的心弦。

07
钢琴协奏曲《黄河》
第二乐章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每一个中国人听到《黄河颂》,都会沸涌起一种入髓的感动。这种感动,不同于一般赞颂山河的那种情绪,而是立于我们民族共同记忆与苦难之上。黄河哺育了我们,也见证了我们。

是“远上白云间”的它,是“九曲回肠万里沙”的它,是“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它,哺育了华夏的气度、胸襟与存世的风骨。

用音乐传递温暖

听古典音乐,不仅是为了欣赏人类文明里的杰作,更是听见音乐里的希望、悲伤、喜悦、痛苦,甚至是怒吼。命运的一切都在里面。

是什么让我们和作曲家跨越时间重逢?因为人生的严苛,让我们领略了疾病、孤独、迁徙、无常的滋味,而所有困扰我们的,也是那些伟大的作曲家们曾经遭遇并思考的命题。这种共情,被他们写进了曲谱里,跨越时间,在演奏中传递给了今天的你。

音乐让我们彼此相连,而这正是此刻我们最需要的,从永恒的旋律中找到重启生活的勇气与力量。

像交响乐最后的章节,总是迎来前所未有的乐观和明亮,艰难中的我们也会等来拨云见日的阳光。

当我们最终走出来,我们会更加理解对方,更关心彼此,更在意世界。

当我们最终走出来,每个人都会在心里留一隅柔软的角落,去盛放那些艰难揉碎后绽放的花朵!


文丨央视新闻《夜读》

改变你生活的一首音乐

监制 | 李浙 主编 | 王若璐

编辑 | 李津婵

©央视新闻

彼此温暖,人生就不难

https://mp.weixin.qq.com/s/VxEL7mN5ClBk6wQMmkfO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