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话,完全写出了我的心声”

人的感受是特别细敏和复杂的,常常很难为外人道,即使能表达,在把感受转成表达的过程中,也已经被削减了许多。但好的写作者,往往知道怎么缩短感受和表达之间的距离。
所以有人说:看的书越多,就越发现,生活缝隙里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感受,原来早就有人替我表达过了。
今天的《夜读》,邀你在文字里“共情”。

“我的表达能力好差,差得跟那什么似的……”
“什么?”

“你知道怎么形容那种感觉吗?就那种……”
“哪种?”

如果你也遇到过这种词不达意的情况,

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吧!

👇

这些微妙的心境,他们写出来了

你一定有过这种感觉,当你渴望找个人谈一谈的时候,他来了,可是你们的谈话成了两条歪七扭八的曲线,你敷衍着,笑着,装作很投机的样子,但是,你心里渴望他离去,让你静下来,静下来啃食那属于你自己的寂寞。

——罗曼·罗兰

我天性不宜交际。在多数场合,我不是觉得对方乏味,就是害怕对方觉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愿忍受对方的乏味,也不愿费劲使自己显得有趣,那都太累了。我独处时最轻松,因为我不觉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无需感到不安。

——周国平

期待着从生活中得到太多太多,自己却根本说不清自己期待的是什么,甚至说不清自己有什么愿望。

——陀思妥耶夫斯基

若能哭上一场该何等畅快,但不知为何而哭,不知为谁而哭。若为别人哭,未免过于自以为是;而若为自己哭,年龄又老大不小了。

——村上春树

孤独是整个地球都在放烟火,你有两张门票,想了想,选择一个人欣赏。而寂寞是整个地球都在放烟火,你有两张门票,你试了试,发现票送不出去,只能一个人欣赏。

——刘同

我在感情上的愚钝像是门窗紧闭的屋子,虽然爱情的脚步在我屋前走过来又走过去,我也听到了,可是我觉得那是路过的脚步,那是走向别人的脚步。

——余华

一句话的意义,在听者心里,常像一只陌生的猫到屋里来,声息全无,过一会儿“喵”一叫,你才发现它的存在。

——钱锺书

深怕自己并非明珠而不敢刻苦琢磨,又自信有几分才华,不甘与沙砾为伍。

——中岛敦

我其实并不孤僻,简直可以说开朗活泼,但大多时候我很懒,懒得经营一个关系。还有一些时候,就是爱自由,觉得任何一种关系都会束缚自己。当然最主要的,还是知音难觅。

——刘瑜

一个人,哪怕他愿意,也不可能完全满足另一个人的需要,唯一的办法就是令自己的需求适可而止。所以我感到对你的需要太过强烈的时候,我便会抑制自己,会想到贬低它,令它平凡一些,不致构成伤害。

——廖一梅

什么都不想做,就在床上懒着,但心里的某个地方,还在想着毫无进展的工作,急得不得了。这样的话起来干活不就得了,却又不想起来。纵容我的人是我,紧逼我的人还是我。

——山本文绪

看了一场看不懂的电影,四处张望,发现别人专注而陶醉,才忽然明白孤独是什么。

——幾米

事情往往是这样的,你生了一种病,然后发现到处都是同病者,你丢失了一只狗,随后发现满街都是流浪狗,却都不是你丢的那一只。人的境遇是一种筛子,筛选了落在我们视野里的人和事,人一旦掉到一种境遇里,就会变成吸铁石,把铁屑都吸到身边来。

——韩松落

你一定有过这种感觉,很多时候音乐就如同导演刻意安排的一样,在剧情最合适的时候响起。你所感动的,就是在之前的某一个时刻,有人替你说出了你所想说的话。你觉得每一句歌词都熠熠生辉,你希望每一句话都能让某人听到。

——一条热评

我觉得大部分人喜欢你,他们就想普普通通地喜欢你一下,和你在一起,摸摸你的叶子,亲亲你开的花,这时候你不能把地下盘根错节的根系都连根拔起,放到天光之下,放到他面前,说,你看一看吧,求求你连它们一起爱我,这才是我本来的样子呀。很遗憾,你就是不能这么做。

——@只是一只卷

讲个真,不担心你才思枯竭,怕你被众人捧杀,最怕尚在格局有限时,先被周围夸奖淹没。稍有姿色,稍有才华,也都是蛮尴尬的事,会有无数个时刻,你站在一级台阶上,以为窥见了天光。

文/央视新闻《夜读》整编


文字真好
道出所有这样的、那样的、模糊的心情
对想要表达那种心情的人来说
它是一种理解

文字真好
托起所有好的、坏的、说不清的情绪
对正在那种情绪里的人来说
它是一种安慰


哪段文字说出了你说不出来的感受?

监制 | 李浙 主编 | 王若璐
编辑 | 杨瑜婷 校对 | 高少卓
©央视新闻

希望这一刻,你的心情是想点赞!

https://mp.weixin.qq.com/s/Sj420GrhxkeNNqwpcrgBhA

【夜读】读书、运动、早睡,是性价比最高的自我投资

  好的人生,离不开对自己长远的投资。不管外界如何变化,你在自己身上倾注的时间和精力,都会让你永远保值。多读书、勤运动、早睡觉,坚持做好这三件小事,就是性价比最高的投资。

  • 读书,决定人生的高度

  读书,是拓宽视野的捷径,也是成本最低的自我投资方式。越是焦躁的时候,越要提醒自己静下心来看看书。你所读过的每一本书,都会丰富你的灵魂,影响你的思想。

  腹有诗书的人不会让自己囿于生活的鸡毛蒜皮,也不会困于一时的人生低谷。所有认真读过的书都会融进灵魂,沉淀成智慧,静静地待在心灵深处,只要被触动,就会喷薄而出。

  看过一句话,“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你在读书上花的每一分钟,都能赋予你勇敢前行的力量,都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回报予你。

  • 运动,决定人生的质量

  我们常常感叹有些人到五十、六十岁了依然颜值爆表、身材出众,其实这些都不是凭空而来。不管多忙,他们都会给自己留出运动的时间。如果你想拥有健康的身体、出众的身材,唯有付出努力的汗水才能得到。

  运动也是世界上最好的解忧药,一场运动大汗淋漓下来,你会发现,烦恼早就被抛在了天边。规律性的运动是对自己的投资,唯有坚持不懈怠、不偷懒、不放弃,才能感受到身体和心态的积极变化。

  坚持运动,也许不会立竿见影地看到效果,但持之以恒,你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改变。即使不能成为健身达人,也至少能让你整个人变得容光焕发。

  • 睡眠,决定人生的状态

  熬夜追剧打游戏,睡眠不够咖啡来凑,等到该学习和工作的时候,又耷拉着脑袋,打着哈欠,一脸没睡饱的疲惫。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身边许多本该是精力旺盛的年轻人,因为缺乏睡眠,连老年人的状态都比不上。

  其实,学会调整生活节奏,睡个好觉,远比把自己搞得头昏脑涨来得划算。如果实在烦闷,辗转难眠,可以试试喝一杯温牛奶,看一会儿书,听几首歌。然后关掉手机,不再胡思乱想,美美地进入梦乡。

  人生是一个不断提升自我的过程,你在哪里付出,就会在哪里收获。能坚持别人无法坚持的,才会拥有别人无法拥有的,一点点改变,好过一成不变。每天读书,锻炼身体,早睡早起,当你坚持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发现,你早已成为更好的自己。


来源:综合洞见、 国学文化等 | 主播:赵文龙

本期编辑:郑薛飞腾 实习生:赵欢、孙雨新

【夜读】人民日报 微信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YTzhEqa7IEfXXFiwq8wCFA

夜读 | 养成这三种习惯,人生会越过越顺

习惯影响行动。

一位哲人曾说:“习惯是一种顽强且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习惯影响行动,行动累积结果,结果决定命运。

好的习惯,会在不动声色间内化为一个人的气质,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从而能改变人的命运。

后半生,养成这三种习惯,人生才能越过越顺心如意。

读书的习惯

中国有句谚语:“活到老,学到老。”

学海无涯,唯有持续学习,坚持读书的人,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充实自己、提升自己最好的方式。

多一些见识,就多一些机会;多一些学问,就多一些底气。

你读过的每一本书,潜移默化中帮你抵挡世间浮华,助你应对人生风雨,为你答疑解惑。

所以,一个人的人生高度,就是他读书的厚度。

平日里多读书,也许一时半会看不出有什么大的改变。

但是日积月累,你的眼界和格局,你的内涵和言行,定会令人刮目相看。

你花在读书上的时间,都在默默塑造一个更好的你,不囿于一方天地,不困于一时低谷,在将来都会得到应有的回报。

断舍离的习惯

一个人,若是为物质欲望所累,背负太多,就会不堪重负,止步不前。

到了一定年纪,才明白,成长是给生命做加法,但是成熟,是要给人生做减法。

养成断舍离的习惯,断掉那些不必要的欲求,舍弃无用的社交,离开对杂物的依恋,越简单才能活得越轻松。

古往今来,多少哲人智者甘愿一箪食一瓢饮,身居陋室,粗茶淡饭。

归根结底,人生真正的快乐,并不是来自欲望名利,而是源于内心的智慧和境界。

万物之始,大道至简。

当一个人,经历许多,收获许多,但对后半生来说,断舍离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三两知己,几杯清茶,让生活回归朴素,将内心变得充盈,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早睡早起的习惯

人生如同一场马拉松,比的就是谁的耐力更持久。

年轻时,想要的太多,拿身体换物质的富足;到后来,才恍然大悟:身体健康,才是最大的幸福。

早睡早起,就是治愈身体最佳的良药。

所有的疾病,都不是意外,而是“蓄谋已久”,身体是在一次次消耗透支的。

人生最遗憾的也莫过于,醒悟太晚,明白太迟,所以别忘了,只有过好今天,才能过好今后的每一天。

不熬夜,坚持早睡,也别忽略了早起。

早起能给人带来精神的饱满和愉悦,做事也是事半功倍。

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往往就是不同的生活方式。

所以,规律作息,坚持每天早睡早起,不懈怠,不放弃,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变好变优秀。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后半生,愿你养成好习惯,再用习惯造就自己。

多读书,断舍离,早睡早起,将过去所有的遗憾,都化作未来惊喜的铺垫。


点亮“在看”,愿有一天,回首过往时,你我都能说一句:“岁月不饶人,我亦未曾饶过岁月。”

(收看收听更多《夜读》文章,请关注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下载新华社客户端。)

作者:樱桃 来源:京博国学(ID: jingboguoxue)
监制:张越、吴炜玲
编辑:李永锡、马骁驹、卿珊、杨慕茜
美术设计:赵丹阳
画家:吴镜汀,注重写生,
山水清新雅致,意境幽远。
实习生:赵跃泽、赵博闻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

https://mp.weixin.qq.com/s/pBXs8IsXb5rcxTfNET6dEg

是谁来自五湖四海,却囿于厨房与爱

“食物有多治愈?”
“吃顿好的,人生观都会改变。”
在那些失落、孤独、疲累的时刻,食物可以瞬间把你拉回热气腾腾的烟火人间,既温暖了胃,也熨帖了心。“说到底,人生在世,得失流离,到头来,真正能令人感到慰藉的,也无非就是朴朴素素求碗热汤喝。”

那些被食物治愈的时刻

01

加班,吃食堂夜间的炝锅面。一个“炝”字,火烧仓房,师傅用火势头自然熊旺,热油迫出葱蒜的香味,倒酱油,入清水,整锅褐海一般。撒上细面拌散,待锅中再次沸腾捞出。

这些都没什么稀罕,喜的是它的“门面”:师傅切番茄,总是弄出一个满圆的切面,旁边偎着两棵小青菜,齐齐整整的。每次点,都这般模样,最朴素,也最踏实。

吃完走出办公楼,外头依旧燠(yù)热,夜风没有骨头,脏器里都是抚慰下班人的温柔。

——图文/chan

02

弟弟辍学早,没什么学历技术,去年年初,来杭州跑外卖。有一天晚上下班回来,他兴冲冲地跟我说有东西给我,让我翻翻外卖箱。我打开一看,有杯奶茶。他说,今天送餐,天热,给一个客人送餐时对方给的。他没舍得喝,给我带回来了。又说,你看,得亏我没找女朋友吧,要不然,只有一杯奶茶,我是给你呢,还是给我女朋友呢?

我拿着奶茶,一瞬间各种情绪涌上心头,眼泪差点掉下来。

——佚名

03

2006年在广东潮州开了个小超市,孕期还一直坚持上货理货。也许是太累的缘故,预产期提前了一个星期,匆忙中打车到妇幼保健院,肚子痛得要死。因为事发突然,又是第一胎,且在外地,除了老公整晚陪在身边,没有半点准备。

挨到天亮,护士叫我们可以进产房了,但那时的我又困又饿,哪里还有力气生?隔壁床的婆婆端来一碗本来熬给儿媳妇的白粥,洒上一点味极鲜递给我。那是我这辈子喝过的最美味的粥!

——《夜读》读者@海棠(^_^)

04

说到被食物治愈这件事,一下就想起之前看过的一个故事。

有个姑娘是重度甜食爱好者,每天下班都会经过一家很贵的蛋糕店,因为实在太贵了,她从来舍不得买。有一天她失恋了,路过那家蛋糕店时,她终于第一次花500块钱买了一个小小的蛋糕。

她提着蛋糕回到家,一进门就开始大哭,但大哭之余也没有忘记那个很贵的蛋糕,于是边哭边吃。吃到一半的时候,她发现自己的眼泪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止住了,再吃几口,她发现自己的内心涌出一股抑制不住的喜悦,到最后,她甚至快乐得转起圈圈来——实在是太好吃了!

最后她总结说:“失恋算什么,我可是吃过500块钱蛋糕的人!”

这就是食物的治愈力吧,它能在某些时候,唤起你对生活的热爱,把你从痛苦中打捞出来。

——《夜读》读者@桃子

05

出门在外求学,最馋的就是家乡的味道,好在家就在省内,平时回去也算方便。大家有个约定俗成的习惯:每年开学带些家里自己做的菜来,借楼下阿姨的微波炉热了,摆上来大家分着吃。因此大学四年我吃了不少好东西:连云港的海鲜,靖江的蟹黄包,苏州的羊肉,南京的猪头肉,扬州的糕点……

我有位同学运气就没这么好了,他家是黑龙江的,回去一趟麻烦得很,加上家境不宽裕,寒假时就在学校周围勤工俭学。有一年寒假结束,刚回学校他就来找我们:家里寄了很多红肠来,你们来一起分了吃呗!

我们几个去超市买了些金针菇,大白菜之类,借阿姨的电磁炉做红肠火锅吃。那位同学吃着吃着就闷头不吭声了,再抬起头,已是泪流满面。

在我看来,来自舌尖的那么一点惦记,早已超脱了食物本身,承载了人的喜怒与悲欢。而这,正是食物给予人们最大的安慰。

——黄不会

06

很多被食物治愈的时刻,当下是意识不到的,就好像那种记忆大厦,只能在第二次经过时轰然倒塌。

我记忆里最好吃的食物,是炒酸菜,东北酸菜。我是东北人,奶奶爷爷也都是勤俭持家的东北人,哪怕对我再好,记忆中餐桌上还是很少见肉,经常都是豆角炖土豆,酸菜炖冻豆腐,我也早习以为常。如果我们不去,他们俩吃得更随意,一小碟咸菜丝就粥,便是一日三餐。

应该是我小学时的某个晚上,放学后我走了很长很黑的夜路,抵达奶奶家的平房。进到屋子里,奶奶将一碟酸菜炒热,让我就着米饭吃,当时只觉得非常非常香。

真正意识到那一晚的炒酸菜有多好吃,是二十年后。彼时,深爱我的奶奶已经去世十年,我也早就背井离乡,习惯了肚子饿了自己解决。我怀孕了,婆婆来我北京的出租房照顾我,一天晚上,她忽然给我端来一盘炒酸菜,让我就着米饭吃。

无法形容那一刻的感觉,小学那个走完漆黑夜路,饥肠辘辘的肚子被一盘香气扑鼻的炒酸菜治愈的夜晚,在二十年后,回来了。

记忆大厦瞬间重现又轰然倒塌,带来的震撼是无与伦比的。

奶奶去世时,我唯一能想到的形容,是我的天空塌了一角,但没人补天,我只能在漏洞的天空下行走。

再次吃到炒酸菜的瞬间,就好像那一角天空,忽然有晚霞出现。

——赵斯盖

文/央视新闻《夜读》采写、整编

写在最后

中国人对“吃”这件事有多执着?
“饿着肚子的时候总感觉自己很委屈,人都变矫情了。”
“心情好的时候,最先想到的是吃什么庆祝一下;心情不好的时候,最先想到的是吃什么安慰一下……”
“世界上没什么事是一顿烧烤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
“每天叫醒我的,不是梦想也不是闹钟,而是各种各样好吃的早餐!”
“一想到人间还有那么多美味没有尝过,就觉得一定要好好活,长命百岁地活。”

一个人,吃美了,便会生出一种满足感与安全感,无论遇到什么事,有这点满足感和安全感撑着,人世间就值得热爱和眷恋。
是谁来自五湖四海,却囿于厨房与爱。


分享
你被食物治愈的时刻

制片人 | 柴婧 主编 | 王若璐
编辑 | 杨瑜婷 校对 | 高少卓
©央视新闻

爱吃的,都点个赞

https://mp.weixin.qq.com/s/9RH42OFYFzrchBfT9JJUKw

【夜读】想要向上生长,必先向下扎根

  河流唯有深邃才能平静无波,树木只有扎根地底才能茁壮茂盛。人生也是如此,朝着目标大步前进的同时,别忘了沉淀自己。今晚,分享8个沉淀自己的方法,与大家共勉。

回顾目标

  人在向前奔跑的时候,不要忘记回头看看最初的目标。它为我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在内心徘徊时提醒我们不忘来时的道路、最初的梦想。愿你历经风霜,依然初心不改,坚定走在自己的路上。

接受不足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谁都有缺点,这并不是什么坏事。不要被人生中的不完美困扰,发现缺点才能进步,接受不足才能补足。要记住,修正自己比沉浸在焦虑中更重要,这是提升自己的必要阶段。

学会总结

  一个人思想的成熟,不在于年龄的大小、经历的多少,而在于能总结、善自省。每过一天就要有一天的收获,善于反思、归纳,才能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调整方向。如此,人生的经历才有它的意义与价值。

消化情绪

  一个人再愤怒,也不能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我们唯一能做的是改变自己的心态。正视自己的焦虑情绪,找到合适的方法处理它,该放的放下、该忘的忘记,才能看到生活中更多的美好,轻松前行。

保持专注

  成功者,往往都有较强的专注力。专注一个领域,能让自己变得更优秀;专心一件事情,能让问题解决得更漂亮。保持专注,抛却杂念,一个人定有广阔的未来。

持续努力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任何事情都需要时间。不能因为觉得过程枯燥就急于求成或轻言放弃,真正的高手都懂得久久为功。当你保持足够的耐心,持续为一件事努力时,就总会拥有从无到有、从低到高的收获。

积累经验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任何人的强大,都是在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由内而外的蜕变。走向目标的路上,每一小步都很重要,不断去做事、去实践,你终会完成人生的进阶。

坚持读书

  读书是汲取养分、获得智慧的最好途径。坚持读书,一个人才不会颓废,才能积极进步、探求未来。有时候,一个人,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

  生命因沉淀而厚重,人生因打磨更璀璨。从今天起静静蓄力,你想要的都将奔赴而来!


来源:儒风大家(ID:rufengdajia) | 作者:儒风君 | 主播:赵文龙

本期编辑:石磊 实习生:孙雨新、薛之韵

【夜读】人民日报 微信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19ot0NrATXrc5DkPfaxKw

夜读 | 对待生活不焦虑、不计较、不怀疑

生活总会给你另一个机会。

有人说:“最好的养生方式,是养心。”

情绪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却拥有着巨大的能量。

一个人,只有控制得住自己的情绪,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不焦虑

每个人都走在自己的时区里,人与人之间,是没有可比性的。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节奏。

如果总是用别人的节奏来要求自己,只会让自己焦虑不堪,最终在焦虑中迷失了自己。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成功的“季节”,很多时候,我们焦虑的根源,就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当我们行动起来,那些焦虑感自然就减少了;当我们行动起来,我们的心里,就会变得踏实多了。

所以,想要解决焦虑,首先要从认识上,明白人与人之间无需比较,只要跑好自己的“跑道”即可;其次就是“跑起来”,用行动,打败焦虑。

不计较

人生,是一个充满奇遇的旅途,又何必在乎一时的得失?

一杯浑浊的水,放在一旁,置之不理,自然会变得清澈。

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得多,而是他计较得少。

不计较,其实就是与生活和谈,与世界言欢。把不愉快的事过滤掉,不在无谓的小事上浪费过多精力。

人生的高度不是你看清了多少事,而是你看轻了多少事。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块福田,所谓不计较,其实就是拔除心灵上的杂草,才有富余的地方盛开幸福的鲜花。

经历越多,越能体会到: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面对琐碎的生活,要懂得善待自己,保持一颗平常心。

不怀疑

有时候,如果一个人经历了屡战屡败的打击,很容易产生自我怀疑,甚至认为自己是“低价值”的。

如此心态,便会大大消耗自己的斗志。

一个人的力量从哪里来呢?从自我肯定中来。

一个人如果自己否定自己,那么,又如何能经受得住外界的风风雨雨呢?又如何能劈波斩浪呢?

只要自己相信自己,即使身在低谷,也可以拥有绝地反击的力量。

看过一段话:“永远不要因为别人的言论而怀疑自己,也不要因为喜欢谁而看低自己。你所有的优缺点,都是为了能接纳你现在这个样子的人而准备的。要知道,谁都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但不代表现在的你不值得被爱。”

当你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对事情时,这已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世上没有什么不可能,只有想要不想要。

生活总会给你另一个机会,这个机会叫明天。不要怀疑自己,不要否定自己,你值得一切美好。


点亮“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收看收听更多《夜读》文章,请关注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下载新华社客户端。)

作者:龙靖 来源:哲学
监制:张越、吴炜玲
编辑:李永锡、马骁驹、卿珊、赵世芸
美术设计:赵丹阳
画家:张大千,四川内江人,
祖籍广东番禺,中国泼墨画家、书法家
实习生:赵博闻、吴林坤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

https://mp.weixin.qq.com/s/Qr_hgd0Qh215y9UhtXBtAQ

不要让5分钟不开心,就毁了23小时55分钟的开心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为一些事闷闷不乐——

一时找不到摆放的物品;

和亲密的人意见不一致;

被他人误解却无法解释……

这些事,说小也小,说大也可以左右很长时间的心情。我们都知道生气伤身,然而不得不说,生活中最难践习的是“豁达”二字。

《余生,多哄自己开心》

01

生气前,先给自己五分钟

生活中不少人有“易怒”体质,遇事不冷静,最擅长怒焰冲天。但人不是火柴,不能一擦就冒火。遇事冷处理,才是聪明人的做法。
所谓“冷处理”,不是不闻不顾,而是事情面前,不要着急回应,不要冲动,先让自己冷静下来,给自己和对方一个情绪缓冲的时间,再去处理问题。
因为:“愤怒之下所做的选择大多违背初衷;愤怒之下所说的话大多伤害了他人,甚至有可能是我们的至亲之人。”
下次生气前,试着先给自己五分钟的时间,在心头之“焰”上浇一点智慧的“冷”水,很多不必要的冲突也就迎刃而解。

02

不把抱怨当习惯

有没有发现,一个人一旦习惯了抱怨,就好像给周边加了暗灰的滤镜,看谁都不顺眼,对任何事都倾向不满。实际上,没有一种生活是完美的。
遇到不顺心的事儿,发发牢骚、吐吐苦水正常,但千万不要放任抱怨的情绪,被其裹挟以至心情崩坏,溺于其中无法自拔。
《荀子·荣辱》有言:“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
这句话的意思是:有自知之明的人不会抱怨别人,掌握命运的人不会抱怨苍天;抱怨别人的人无法摆脱困窘,抱怨上天的人无法立志进取。
不抱怨,是通透,是修养,是气度。少了怨气,生活才能添更多的运气。

03

宽以待人,闲气少生

我们常把“使自己不得开心颜”的缘由归于外界:是别人做事不周惹恼了我,是别人的话针对了我,是别人故意刁钻为难我……
我们以为生气、发泄,能达到“震慑”“反击”的效果,实际上情绪层面的较量常常会把事态推向更糟糕的地步,而对分歧的及时有效化解无补。
更何况,很多时候,我们烦恼和痛苦并不是因为事情本身,而是因为我们加在这些事情上的观念。
换个心境看问题,换个角度理解对方,情绪也会不同。不去苛责别人,心中就会少生很多闲气。即便真的错在他者,为了不靠谱的人和事,动怒不值得;为了有意伤你的人而动怒,更不值得。
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别人的言行,以成熟的心智判断人际间的是非,每一次选择“放下”,善待的都是我们自己的心。

04

快乐,也是需要练习的

网上有这样一句话:“不要因为5分钟的不开心,就耽误你23小时55分钟的开心。”
生活严苛,我们更应该学会照顾好脆弱的心灵,多去哄哄它,安慰它,告诉它一切都会好起来。遇到问题时,如果无可逃避,不如坦然;如果尽力无果,不如欣然;如果他人误解,不如释然。
不郁积愤懑、哀怨、委屈,心灵才会有更多的空间引光入室,驱散阴霾,照彻幽暗;不和琐事纠缠磨斗,糊涂一点,健忘一点,豁达一点,才更有机会接近简单的快乐。

这里有6个快乐的秘诀,需要的时候多来看看吧:

1 、早上起床后,对着镜子给自己一个大的微笑(对一天都有治愈的良效)。
2 、多仰望天空,多远眺碧水,多俯看丘壑,多接触小动物。让自然万物拓宽心的容量。
3 、当事情不尽如人意时,去接纳、拥抱不完美和缺陷,不要总是赌气较劲,设法控制和改变。
4 、不要把自己生活中最糟糕的一面和别人生活中最光鲜的一面作对比。生闷气是无能者的利器,允许自己做自己,也要允许别人做别人。
5 、精神烦躁易怒时,给自己找一些宁静的时刻,休息,放松,调整呼吸,给混乱的思绪按下暂停键。
6 、总生气是因为缺少智慧。多读书吧,阅读可以帮助你重修心性,书读得越多,越容易笑看风云,知道什么值得,什么不值得。


文 | 央视新闻《夜读》

跟大家分享一个让自己不生气的方法

监制 | 徐冰 主编 | 王若璐
编辑 | 李津婵
©央视新闻

点赞,今天的不开心止步于此

https://mp.weixin.qq.com/s/3gACEsyhvFhZK5eH1QMJyw

【夜读】最好的生活状态:有期待、有事做、有耐心

  一个人最好的生活状态就是有所期待,有事可做,不疾不徐。从现在起,认真过好当下的每一分钟吧,你对生活有多少热情,生活就会回馈你多少精彩。

有期待

  有所期待,就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从而努力去实现。如果你期待规律的作息,那就从今天起早睡早起;如果你期待更强健的体魄,那就从此刻开始管住嘴、迈开腿。你最大的动力,不是来自于他人的催促和群里的打卡,而是心里的那份期待。

  别因为害怕挫折和失败,而迟迟不敢迈出第一步。就算摔倒了那又怎样,拍拍身上的尘土站起来,希望依然在前方。别再有那么多的顾虑,与其等风来,不如追风去。心怀着期待,对每一件热爱的事物都全力以赴。  

  人生有许多节点,今天是未来每一个日子的开端,走好当下的每一步才会问心无愧。哪怕是平凡的生活,为了那份对未来的期待去折腾,也会热闹起来。有所期待,万物都可爱。

有事做

  曾看过一个提问:“无所事事是种什么体验?”有个回答很扎心:“对睡去没有欲望,对醒来没有憧憬,就像被世界抛弃了一样。”忙忙碌碌地做点事儿,其实是对生活的热爱。人一旦忙起来,就没那么多迷茫了。只要不懈怠,日子就有奔头。

  闲暇时可以读读书,借助书籍去看更宽广的世界;可以多学一项技能,要知道人生的淡定和从容都是从学到的本领修炼来的;也可以为自己做顿饭菜,在浓浓烟火气中感受生活气息,体会食物带来的幸福感。

  有事可做,做喜欢的事,让自己的内心充盈着喜悦,让现在的每一天都以自己喜爱的方式度过,就是一种幸福。

有耐心

  有的人看到身边的人超过自己,就心生焦虑、拼命追赶,到最后自己精疲力竭,也无济于事。要知道,南辕北辙地追逐并不适合自己的生活,结果只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所以,不要因为跟不上别人的节奏而感到无助,也不要因此焦虑自己怎么比别人欠缺那么多。人生本来就有无数种可能,有少年得志,也有大器晚成。多一点耐心,认真做好自己,踏实前行,所有美好定会不期而遇。

  不要被别人所干扰,客观、全面看待自己,多点耐心,方可行稳致远。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综合哲学、北叔有约等 | 主播:赵文龙

本期编辑:朱田恬 实习生:莫等娴、何美霖

https://mp.weixin.qq.com/s/f0QhNTf-azbWEZFeFCeUOg

夜读 | 你的人生应该由你自己决定

听从自己的内心。

看过一段话:“这个世界,没有任何一条规定,要你必须温柔开朗,要你必须善解人意。你就做你自己,奇怪一点也不要紧,做得不是很好也不要紧。因为做自己这件事,不会有人比你做得更好。”

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会被别人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 我们常常因为别人的评价或者看法,动摇自己内心的选择。

人生只有一次,该怎么过,应听从自己的内心。

不必因为别人的看法而耿耿于怀。不必在别人的世界里寻找自己。你的人生应该由你自己决定。

在人生的旅途中,不要被别人三言两语击倒,也不要被别人的看法裹挟前行。

请记住,你就是你!

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何惧他人目光,做你的清风,掠过重重的山岗,遇见只属于你的风景。这才是最美的人生。

这一路走来,有时也许会疲惫、迷茫、沮丧,但请坚定地做自己。

有本书里写道:“用一个下午的时间看蚂蚁搬家,等石头开花。小时候不期待结果,小时候的哭笑都不打折。”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辛苦地赶路,在人山人海里生存,习惯了早起叼着面包赶地铁,习惯了晚归面对生活的一地鸡毛,在为数不多的休息日里,还一遍遍催促自己弯道超车。

因为我们始终在热切地期盼着,期盼所有的付出都能有一个结果,写一份策划会希望得到肯定与采纳,发一条朋友圈会希望得到点赞与回应,看一部电影会希望有所感悟,读一本书会希望有所启发。

但不是所有的期盼都会付诸现实,如果实现了,你只会淡然一笑,因为它本就是你的预设;如果落空了呢?便妄自菲薄,自怨自艾。

我们被禁锢在一次次的期盼里,似乎已经很久都没有获得一份真正的快乐了。

可是我们也曾是无忧无虑的孩子,也曾坐在家门口,翘着小脚,终日看日升日落,盼星星月亮和午后的麻雀嬉笑,为搬家的蚂蚁指路。

或许,并不是每一件事都需要目的,不妨花一些时间尽情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比如在初春的微雨里静坐,在仲夏的蝉鸣中闲聊,在清秋的黄昏下散步,在暮冬的淡淡时光里数雪花片片。

我们终其一生不是为了一个特定的目的,而是要用人间烟火治愈这一生,虽然这世界有时很喧嚣,但希望你快乐就好。

人生,不要轻易交白卷。

一定要勇敢一点,想爱的人大胆地去爱,想要的生活大胆地去争取。

当生活给你100个理由让你哭泣时,你就拿出1000个理由笑给它看。

再疲惫,也别忽略欣赏沿途的风景,再迷茫,也别错过倾听内心的声音,再沮丧,也别忘记告诉自己:“你很棒,往前看,有人爱。”

任他风吹雨打,终将乘风破浪。


点亮“在看”,和朋友们共勉!

(收看收听更多《夜读》文章,请关注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下载新华社客户端。)

作者:酣月望、阿南、扶摇 来源:夜听(ID:yetingfm)
监制:关开亮 、吴炜玲
编辑:周喆、王宜玄、王雅璇
美术设计:赵丹阳
画家:赵无极,西方现代抒情抽象派的代表,
法兰西画廊终身画家,巴黎国立装饰艺术高等学校教授
实习生:罗庆文、阮思羽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

https://mp.weixin.qq.com/s/I8_aCAxBfMpo1PfpGQzEBA

【夜读】那是最平凡的一天

今天是大暑
回忆起小时候的炎炎夏日
那些清凉消暑的游戏
那些天真稚嫩的想法
都让人怀念

今晚
一起回到小时候
度过一个充满童趣的夏日

我们愿意回想起这些童年小事
是因为它们蕴藏的快乐
能给我们前行的力量
愿你带着美好的回忆勇敢前行
珍惜你正在经历的每一天
活出快乐的人生!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作者:@李彬BinLee(公众号:观花走马)
本期编辑:郑薛飞腾 实习生:何玉霖、张玉洋

https://mp.weixin.qq.com/s/xxBoW6w7aWJoN_irkmjd6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