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2022上半年最后一周,10个词送给不甘平庸的你

  转眼,2022上半年只剩最后一周,年初许下的愿望都实现了吗?无论过去如何,未来都是崭新的。今晚的夜读,分享提升自己的10个词,起身行动,为上半年画上圆满句号,以最好的状态迎接下半年的来临。

  1. 行动

怨天尤人、得过且过,只能让自己的生活愈加痛苦。想做的事情,请尽快着手去做;想见的人,请踏上奔赴的行程。即刻出发,才不辜负时光。

  1. 努力

努力,不一定产生好的结果;但不努力,一定会产生坏的结果。一次又一次的努力,会不断激发你的潜力,促使你成长为自己期待的样子。

  1. 改变

世界在变,周围环境在变,只有学会改变,才能跟上时代步伐。每一天都是新的,改变自己能让我们用更新鲜、更恰当的目光看待事物,难题自然迎刃而解。

  1. 学习

人生不是一场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唯有不断学习,才能始终保持竞争力,发现更广阔的天地。保持始终学习,丰富内心,遇见更好的自己。

  1. 目标

人生的大方向就是由一个个小目标组成的。有了目标,奔跑便有了方向。哪怕走得很慢也没关系,只要一点一点靠近,终有一天能登上你期盼已久的顶峰。

  1. 勇气

责备自己一无是处,只会跌落无底的深渊,有勇气认同现在的自己,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愿你拥有坚如磐石的信念,还有无问西东的勇气。

  1. 归零

若一味沉浸在过去的回忆中,那么今天的时间,就是昨天的重复。我们不能改变过去,却能改变未来。

  1. 热爱

对生活满怀热忱的人,不需要让自己去做什么,内心的渴望就会让人充满动力。希望你能找到热爱的事物,在最富有激情的领域,开拓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1. 宽容

宽容自己与对方的不完美。容言,则日有所进;容事,则事无不成;容人,则人无不和。宽容待人,也能被世界温柔相待。

  1. 感恩

当别人帮助你做事时,比起“称赞”的俯瞰视线,“感谢”的平行线更能让对方愉悦。不吝啬说感谢,心里充满感恩的人更能体会生活的美好。


来源:综合人民日报微博、樊登读书、国学生活、十点读书等 | 主播:赵文龙

本期编辑:刘杰 实习生:莫等娴、薛之韵

https://mp.weixin.qq.com/s/73ADPmX6APYYQ3iJF9LZ_A

夜读 | 别和自己过不去

迎接一个全新的自己。

俗话说,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人生下半场,我们最好的活法就是——别和自己过不去。

接受了不完美,你就释怀了。

这世界上本就没有事事完美,与其凡事都求完美,不如图个问心无愧。人生中许多痛苦,其实都是我们在和自己较劲。

有人问:“你觉得真正完美的人生,应该是怎样的?”

高赞回答是:“可以不完美。”

有人说:“生命怎么活都会有遗憾,关键在于你怎么去领悟,给这个遗憾的部分更崇高的向往,然后尊重、包容它,反而会把这个遗憾的部分变成一种生命力的圆满。”

所以,面对无法改变的结局,你要坦然接受缺憾,与自己和解,只需记住: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

白天会被一堆事情困扰,心烦意乱。晚上躺在床上胡思乱想,无法入睡。

有的人,总为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劳力伤神,越想越焦虑,越想越心烦。

世间万物,终究抵不过时间,与其把精力浪费在锱铢必较,不如学会释怀。

烦恼天天有,不捡自然无。把目光放长远点,不囿于当下,用更大的格局去衡量对待一件事情,那些所谓的烦心事会变得不足挂齿。

一位诗人说:“不可受芝麻绿豆小事所累。”余生,别为芝麻小事耗力气,别去钻入牛角尖。

生活中多数的烦恼,都源于内心的计较。

抛弃烦心的事情,你会快乐许多。

有这样一个话题:“你做过最幼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有人这样写:“执念太深,紧抓着失去的东西不放,明知道无法再得到了,却还是不肯放手,不断地消耗自己,让自己变得筋疲力尽。”

有位作家说:“人生有两大痛苦,一是得不到,二是已失去。”

人生之苦,苦在执着;人生之难,难在放下。

有句话说:“幸福永远不取决于你拥有多少,而取决于你看淡多少。”

人生之苦,苦在权衡取舍,就像那句话说的:“人生海海,正是有权衡过后的舍弃,有反思过后的放下,才会有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和千金散尽还复来的畅快。”

生命是需要及时减负的,背负越多失去越多。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看淡得失,一切随缘。

很喜欢一句话:“假如你是一棵树,别人对你的态度就是一阵又一阵的风,如果你总是很在意,随便一阵风都会把你剧烈摇动,甚至将你吹倒。”

所以,有时候不是忧愁选择了人,而是人主动选择了忧愁。

你什么心态,就什么命。一个心态好的人,人生肯定不会太差。

从今天开始,不如放下对完美的执念,把心中的烦心事及时清理一遍,把得失看淡一点,生活才会轻松自在。

以一个美好的心态去面对世事,恰到好处地活着,你的幸福感会提升许多。

学会归零,让坏的不影响未来,让好的不迷惑现在。

万物都在更新,我们的思想也该如此,需要打破一些惯性思维,迎接一个全新的自己。


点亮“在看”,愿你我都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收看收听更多《夜读》文章,请关注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下载新华社客户端。)

作者:北木南 来源:夜听(ID:yetingfm)
监制:周年钧、吴炜玲
编辑:李永锡、马骁驹、卿珊、赵世芸
美术设计:赵丹阳
实习生:赵跃泽、赵博闻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

喜欢就点个赞吧!

https://mp.weixin.qq.com/s/Eq2viJjIhriZPp9-EEIEMg

“你最大的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成器。”

这个六月,对毕业季的学子来说,校园时光正在落幕,未来的邀请函正在路上。然而,有一些感悟,读书时也许体会不深,唯有以“过来人”的身份再看来路,方能有一份更深的“懂得”。

哪些道理,毕业后的你才明白?

《有哪些是你毕业后才明白的事?》

No.1

过去以为高考结束人就可以解放了。后来明白解放的意义在于——别人铺的路走完了,该亲自铺路向前了。(网友@袁野)

No.2

努力读书能证明什么?证明了:
在之前至少十年的时间里,你知识的积累,你坚持主动学习的能力,你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的能力,你耐得住寂寞沉淀下来的能力,你抗拒诱惑的能力,你吃苦的能力,你长久自律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这些能力,会融入你的习惯,不是在将来三分钟热度的努力奋斗就可以得来的,也不是一朝一夕的松懈就会消失殆尽的。你在学校漫长时光中修炼出的素质,对往后工作生活的影响潜移默化。(网友@韩东燃)

No.3

曾经,你翻书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你诵读时,太平洋的海鸥正掠过城市上空;你思索时,北欧的极光正交相辉映……
走出校门,很快,你就会发现,你将要见识的世界,远比你想象的更为丰盛,新鲜与挑战,应接不暇。毕业,不是让全世界看见你,而是让你看到全世界。(网友@佚名)

No.4

“自己适合的究竟是什么?”
这件事情你早晚都得想明白。
越早规划职业道路越好,晚纠结不如早思考。一旦明确了方向,取舍就会容易得多,尤其是在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上。(网友@古灵)

No.5

重要的事必须循环说!学精一个技能,好处无穷!不要只是嘴上说你喜欢这个喜欢那个,而是真的能把其一修炼到可以和别人切磋的程度。(网友@威尔斯利)

No.6

参加工作后,偶然读到胡适先生写给毕业生的话,深有同感:
离开学校之后,大家总是寻个吃饭的职业。可是你寻得的职业未必就是你所学的,未必是你所心喜的,或者是你所学的而和你性情不相近的。在这种情况之下,工作往往成了苦工,就不感觉兴趣了。为糊口而做那种非“性之所近而力之所能勉”的工作,就很难保持求知的兴趣和生活的理想主义。
最好的救济方法只有多多发展职业以外的正当兴趣与活动……有了称心如意的活动,日子就不枯寂了,精神也就不会烦闷了。(网友@海盐)

No.7

为了达成一个心愿,究竟可以做到多拼命?对自己多狠?高考,是我脑海里蹦出的第一个答案。参加工作后,如果能拿出学生时代的拼劲做事,会成就很多。遗憾的是,人一旦在温水中安逸下来,想找回那种感觉太难了。(网友@张凯)

No.8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原地踏步已是退步。尤其毕业三四年后,同一起跑线的光环逐渐褪去,同窗之间的差距会逐渐拉大。那些更能快速适应变化,更能积极拓展自我,更注重培养处事效率的人,相较慵慵沉迷不前者,会亮出完全不同的风貌与成绩。(@纵马)

No.9

等买了专业的笔记本,我就可以认认真真学习编码了,现在的电脑太烂,一点学习的劲都没有;等我配齐了一整套运动装备,再去跑步锻炼吧,穿的不入流,肯定坚持不下去的;等我再优秀一点,颜值上去了,再去和喜欢的TA告白吧,现在还配不上呢。
等吧,等吧,等吧。为了追求所谓的完美,一步步地推迟自己行动的时间,到最后常是什么都没有做。(网友@曾少贤)

No.10

回头看,学生时代真是一种享有特殊优待的生活啊,幼稚一点,任性一点,嘻嘻闹闹也都过去了。但进入社会,没有人会特别地惯着你、包容你、宠着你,你的娇气在那强烈的社会炉火里,往往经不起长时间的烤炼就熔化了。(网友@Viemen)

No.11

读书时,我们总是习惯性地以为好分数就意味着一切。但多年后回过头看就会明白,分数只是决定了高考后,接下来三四年里你要去什么地方生活,而三四年之后,你要去哪里、会经历什么,又能走到什么样的位置,都是未知数。
考场很小,世界很大。有些人在考场上黯然折戟,却依然可以通过努力后来居上、逆风翻盘。真实的人生并不存在一条既定的跑道,它更像一个小径丛生的森林,只要步履不停,无论有多少条分岔路,都会找到出口。(网友@何了了)

No.12

易卜生说:“你最大的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成器。”每个人铸器的工具不同,但追求知识的热心、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一颗正义善良有爱的心,是我们共同的、永久不锈的利器。(网友@小然)


文|央视新闻《夜读》整编

毕业后,你最深的感悟是?

制片人 | 张天宇 主编 | 王若璐
编辑 | 李津婵
©央视新闻

有你同意的,点个赞 ↓↓↓

https://mp.weixin.qq.com/s/uO5aKN7hjdesCEp0i0cCLg

【夜读】“其实,我最在意的不是你的成绩”

  近期,多地高考成绩陆续公布,有人欢喜有人忧。今晚的夜读,我们想分享一封父亲写给孩子的信,愿你读完能够不惧未来,勇敢前行。

未来还有很长的路
要自己摸索向前

  在准备高考的过程中,你或许受过许多打击,也或许会抱怨:“怎么那么累啊?”但未来回头再看,会发现高考不过是人生的一道小关,未来还有无数的关卡等着你去闯。你会面临艰难和迷茫的时刻,甚至迟迟找不到解决困难的钥匙。   

  这时你可能会怀念,那些曾经安排好的课程,安排好的作业,安排好的目标。但是,这就是真正的生活,没有人能为你指点迷津讲解标准答案,也没有人能为你遮风避雨扛住一切困难。你只能一点一点尝试,一步一步摸索。未来这条路,只有靠你自己慢慢走。

之前的努力
是为以后积累一些勇气

  其实,高考真正的意义,不在于考了多少分,是失败还是成功,而在于你为其付出的努力、流下的汗水和花费的时间。多少个万籁俱寂的夜晚,你忍受着困意,挑灯夜战;多少个天色微明的清晨,你对抗着倦怠和无聊,反复诵读。

  但正是这些时光,锻造了你的灵魂,淬炼了你的精神,教会了你坚持的意义。那些读过的书,都会在未来铺就你脚下的路;学过的每一点知识,都会在某一天,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回馈到你身上。那些夜以继日的奋斗,终将让你养成持续努力的习惯,成为你追求梦想的勇气和力量。

不论成败
爱你的人永远会给你温暖的港湾

  在这一路上,你可能背负了很多期待。但和最终成绩相比,爱你的人终归是希望你健康快乐。而在未来的道路上,你也将承担更多的责任。你必须去努力,去学习,去成长,让你瘦弱的肩膀逐渐宽厚起来。你要记得,爱你的人永远会给你一个温暖的港湾,而你也要努力成为他们的依靠。   

  我们的人生不是只有成功和失败两个词,坚持和奋斗同样有意义。希望你能收拾心情,重整行装,在人生的考场上,继续书写篇章,努力交出让自己最满意的答卷。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综合每晚一卷书、有书 | 主播:赵文龙

本期编辑:郑薛飞腾 实习生:缪卓含

https://mp.weixin.qq.com/s/Mn0nP3rkNKS4bprGpsqu8Q

【夜读】毕业多年后再看高考,惊觉比分数更重要的4条人生铁律

  1. 这个时代犒赏的,是终身成长者

提起高考,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触:高三可谓是自己知识储备的巅峰,上知天体运行原理,下懂有机无机反应;可等考试一结束,就立马丢掉了学习的习惯,放松了自律的要求。事实上,成长远不止于高考,它是一场终身的修行。

在这个创新的时代,学历标示着过去,学习能力决定着未来。无论是读一本书、听一门课,还是学一门技能,都是在为自己筑起向上的阶梯。把学习当成习惯,持续精进自己的专业,刷新固有的思维,拓展自身的眼界,一个人才会一直充实、永远有趣。

  1. 你的心理韧性,决定你的人生上限

分数公布,几家欢喜几家愁。生活亦是如此,有比金榜题名更幸福的甜,也有比考试失利更挫败的苦,我们无法预测,也躲避不了。有的人碰到不如意就像一击即碎的玻璃球,短暂挣扎后便一蹶不振;而有的人却能对命运的刁难照盘全收,在磨难中历练出强大的内心。

能扛得住事,就是你了不起的才华。一个人可以被生活打败,但不能被打倒。无论遭遇什么,都别灰心丧气,乐观地面对它、积极地解决它,明天才有更好的故事可说。

  1. 比做题更重要的,是深度思考能力

这两天,常听人提起一段话:“真正的人生难题不会像考卷那样,会自动跳出ABCD四个选项,有且只有一种标准答案;而是会有EFGH等等岔路,只有能从A想到XYZ,人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

高考后,就要学会换一种学习模式,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培养深度思考的能力。遇事多问“为什么”、少说“不可能”,通过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一个人才能倍速成长,实现认知突围。你在大脑中走得越远,在生活中走得就越稳。

  1. 高考是重头戏,却非一考定终身的战役

读书时,我们总是习惯性地以为好分数就意味着一切。但多年后回过头看就会明白,分数只是决定了接下来三四年里你要去什么地方生活,而三四年之后,你要去哪里、会经历什么,又能走到什么样的位置,都是未知数。

考场很小,世界很大。有些人在考场上黯然折戟,却依然可以通过努力后来居上、逆风翻盘。真实的人生并不存在一条既定的跑道,它更像一个小径丛生的森林,只要步履不停,无论有多少条分岔路,都会找到出口。高考是一个终点,更是人生的新起点,你尽管走在自己的时区里,未来的一切都值得期待。


来源:樊登读书(ID:readingclub_btfx) | 作者:何了了 | 主播:赵文龙

本期编辑:石磊 实习生:莫等娴、李婧涵

【夜读】人民日报 微信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I0M3aieUtgRaC8BzvLVpMg

夜读 | 有一种幸福是一屋,两人,三餐,四季

静享生活淡淡的喜悦。

幸福有千万种形态,其中有一种,大概就是一屋,两人,三餐,四季。

人在年轻时喜欢出发,喜欢千山万水,随意行去。

但后来才知道,遇到对的人时,就会喜欢停留,喜欢长久,喜欢有一个小家。

什么是家?

它不是冰冷的房子,不必很大,不必华丽。当房子里住进了在乎的人,家就有了烟火气。

万家灯火,不及小家人间烟火,看似平淡,却也欢喜,能够与所爱的人在一起,连光阴都是美的。

这世间最幸运的事,莫过于,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

世界越是复杂,越是想要简单的感情,携一人之手,从青春到暮年,相濡以沫,安稳一生。

有句话说:“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都只够爱一个人。”

爱情最深情的告白,是细水长流的携手到老,即便粗茶淡饭,修篱种田,只要那个对的人陪伴就好。

有人说,成年人的爱情,不再只是你侬我侬的浪漫,而是厨房餐桌旁,柴米油盐的琐碎温暖。

有爱的家,厨房里时常热气腾腾,不管外面的风多大,推开家门,就能闻到饭菜的香味。

清晨,去熙熙攘攘的早市上,挑选新鲜蔬菜,归家开火做饭。

那些细碎的爱情,就流淌在一日三餐、一蔬一饭中。

漫长的岁月里,爱情总会以美食的名义,让我们明白这人世间只有经历过酸甜苦辣咸,才能找到更重要的滋味。

一蔬一饭,皆是生活,一勺一菜,都是爱,和爱的人每天一起吃饭,就是最好的陪伴。

用温柔当佐料,保持对生活的热忱,把那些两个人的平凡日子,过得热气腾腾。

岁月两个字,写起来简单,听起来幽远。

花开有姹紫嫣红,花落有润地无声,一年四季,各成风景。

看过这样一段话:“当我们老了,就住在一个小院子里,远离喧嚣,吃着粗茶淡饭,春天看花秋赏月,夏夜观星冬赏雪。院子里,有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有种的花草,有养的猫狗,有欢声笑语,有闲适时光,这样的日子,光是想想都幸福。”

阳光不浓,微风不燥,每一天都这么好,阳光与我们爱的人同在,便是生命中一种幸福。

生活不是偶像剧,所有浪漫都将归于平凡。一生这么长,有个人做伴,把真实的生活过完,也是一种幸福。

走过红尘岁月,看尽人世繁华,回归平淡人生,静享生活淡淡的喜悦。


点亮“在看”,一屋两人,三餐四季,认真相爱,简单生活,这些足以在你的世俗土地上,开出一朵玫瑰花来。

(收看收听更多《夜读》文章,请关注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下载新华社客户端。)

作者:美物计 来源:美物计(ID: huanqiukanke)
监制:周年钧、吴炜玲
编辑:王宜玄、李昂、杨慕茜
美术设计:赵丹阳
实习生:阮思羽、吴林坤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新华社黑龙江分社

温柔地点个赞吧!

https://mp.weixin.qq.com/s/VPp835eIbAJ9mLRMf7r59Q

到了一定年纪,拼的是扛事的能力

人生最清晰的脚印,往往在最泥泞的路上。

那些一再试探你的痛楚和失败,那些让你陷入迷途惶惶不知去路的时刻,那些削弱你的斗志企图打垮你的人与事,某种意义上,是你生命中最有力量的老师。

挫折是
另一种意义上的“老师”

01

你真正能做成的事
往往隐藏在你的挫败感中

有人问作家郑渊洁:快乐是什么?

他回答:“是两次痛苦之间的中场休息。”

与短暂的欢乐相比,挫败感更像我们的朋友。这个世界上,也许会有幸运的人,不需染太多风霜即可抵达目的地,但顺风顺水者终归寥寥,多数人需要通过在痛苦与挫败的不断试炼中,用重复的、不知是否有意义的努力去兑换未来。

村上春树曾经写过一段话,很好地诠释了挫折的意义:年轻的时候经历这样一些寂寞孤单的时期,在某种意义上是有必要的。这就和树木要想茁壮成长必须抗过寒冬是一样的,如果气候老是那么温暖,一成不变的话,连年轮都不会有吧。

挫折不会主动说话,却常在暗中助你成长。敲你以警醒,学会用深刻的视角审视生活,知晓人真实的境况,不被表面的热闹迷失自我;奖你以成事的机会,尽快走出舒适圈,去风雨里修炼务实的本领;赋你以真正的自信:眼前虽是一片触目的废墟,但是,只要站起来了,此后再没有人,没有任何事情,轻易能把你推倒、打败。

挫折更是一种增士气的预言:昨日的你,承受的有多深;来日的你,荣耀就有多高远。

02

允许一切发生,接纳生命的全部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成长,要有一种平常心,叫“我愿意接受命运全部的波折。”轻微沉重,起伏跌宕,都能坦然处之。

这份接受,不是随波逐流、任由安排的自暴自弃,而是经历了一些事情、积淀了一定经验后,拥有了更强大的处理、化解事情的能力,进而建立起对生命更深层次的认知:我允许任何事情的发生。我允许,事情是如此的开始,如此的发展,如此的结局。我不再以“为什么”一遍遍质问命运,企图索要一份能够被安慰的答案;不再声嘶力竭地抱怨发泄,以期获得他人的怜悯与同情。

“人生在世,注定要受许多委屈。若想让自己的生命获得价值和炫彩,就不能让它们揪紧你的心灵,扰乱你的生活。”

挫折来临时,浪费情绪不如笃志力行,抱持“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旷达超逸,把痛苦涵容进生命经验,而后,带着乐观豁达的心,继续走好脚下的路。

纵是前方崎岖坎坷也不怕。再难,低谷中的每一步,也是向上的一步。

03

一时,并不决定人的一生

人的一辈子是长途马拉松,不是短跑,某一段路走慢了不代表一生都会失败,某一段路跑得快也不代表最终一定能拿到好名次。如电影《功夫熊猫》里的台词所说:你的人生故事,开头也许充满坎坷,不过这并不影响你成为什么样的人。关键看你后来的人生路,选择怎样走下去。

如果此刻的你,挑灯夜战却只换来中下成绩,工作中使出浑身解数却收效甚微……请不要在郁郁丧气中怀疑人生,更不可就此放弃。“且视他人之疑目如盏盏鬼火”,调整状态,蛰伏蓄力,不在情绪的死胡同里打转,积极寻求走出困境的方法。以智慧、以意志、以骄傲的心气熬过这段暗夜的时光。

一时不如意,不代表来日无风光。只要耐得住考验,你承受的所有痛苦,都会成为对抗困难的利器。当你回头再看,会哭会笑,会想要说一声“谢谢”,给万难当头依然撑下来的自己。

借一段网友的热评送给每一颗此时低落的心:“把所有的夜归还给星河,把所有的春光归还给疏疏篱落,把所有的慵慵沉迷与不前,归还给过去的我。明日之我,胸中有丘壑,立马振山河。”


文|央视新闻《夜读》

你最近有什么不开心?我们互相打气

制片人 | 马文佳 主编 | 王若璐
编辑 | 李津婵
©央视新闻

用这个赞,告别你的不开心!

https://mp.weixin.qq.com/s/4lgEKY4i59M2s2SL_zcnOQ

夜读 | 关系长久的秘诀,是保持分享欲

高质量的分享,是情感的助推器。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往往藏在日常的分享里。

在实际沟通中,要想与对方成为朋友,就要学会分享各自的思想和情感。

一段关系长久的秘诀,其实很简单,就是永远保持分享欲。

懂得回应,是对感情最好的维系。

有人曾说:“舒服的感情是你聊起任何话题,对方都能聊得下去,不是因为对方见多识广,而是对方极其感兴趣。”

在乎你的人,一定会跟你相处舒服,懂得珍惜彼此的感情,及时回应你的付出。

有人说:“分享和回应,是建立感情的防腐剂。”

任何一段关系,有回应才有回响。

我懂你分享时的心情,理解你分享背后的深情;还你从不缺失的回应,赠你最真诚的心。

感情便在你来我往中,越来越深;心便在频繁交流中,越靠越近。

人生海海,珍惜那个不管多忙,都愿意倾听你的人;维护好那段不管怎样,都有回应的感情。

生活中,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无话不说的朋友,因为各自忙碌,交流得越来越少,想要分享的心情一次次被冷落,最后便相忘于江湖;

亲密无间的伴侣,如果一方总是敷衍地生活,日子便会越过越失望;

朝夕相处的亲人,如果失去分享生活的兴趣,家便失了温度,人心也会涣散。

生活中最残忍的莫过于,我跟你分享喜怒哀乐,你却无动于衷;我对你无话不说,你却无话可说。

第一次不回信息,第一次没有时间,第一次不想和你分享,便有了未来无数次的不想沟通。

而人心往往很脆弱,来而不往的分享,有问无答的交流,便足以毁掉一段感情。

即便再亲近的两个人,也会变成渐行渐远的陌生人。

失去分享欲,是任何一段感情走向终点的预告。

长久的关系,是保持分享欲。

彼此接纳、关爱、欣赏、倾听和支持,感情就能更加积极,更有活力。

当别人跟你分享时,丢掉一些漫不经心的敷衍,多一点走心的回复。

只有真心被感知,才能收获心心相惜的感情。

没有人喜欢听一个人总谈论自己关心的话题,去探索两个人共同的爱好,才能激发交流的欲望。

分享,永远是双方的你情我愿,而不是一方的鸡零狗碎。

但即便再亲密的两个人,也需要一段安静不被打扰的时光。

学会去理解和包容,不过度分享成为对方的打扰,才能赢得对方的尊重和感情。

高质量的分享,是感情的助推器。

而一段彼此滋养的感情,足以温暖一生,抵御万千。


点亮“在看”,愿你所有的奔赴都是双向的,身边永远有愿意跟你分享的人,常常拥有“事事有回应”的小确幸。

(收看收听更多《夜读》文章,请关注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下载新华社客户端。)

作者:切尔西 来源:碧读好书(ID: renshengbidu)
监制:关开亮、吴炜玲
编辑:周喆、王宜玄、张欢
美术设计:赵丹阳
实习生:周汀兰、鲍佳艺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

喜欢这篇文章就点个赞吧!

https://mp.weixin.qq.com/s/q7AUaTSashNY40eUfEEAEg

【夜读】高考成绩出来了:无论结果如何,请坚定站在孩子身边

  今天起,多地高考成绩陆续公布,有人欢喜有人忧。无论结果如何,请心平气和地看待那串数字。

  如果孩子考得好,请抱抱他。毕竟他稚嫩的肩膀,也扛过了十多年的日落月升。他们得到的每一分,都浸润着汗水,见证过他们起早贪黑全力以赴的拼搏。

  如果孩子考得不好,更要抱抱他。因为他的压力并没有比谁更小,在你看不到的地方,也许他已经独自哭过。

  无论结果如何,请坚定地站在孩子身边。

  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一名刚高考完的学生说自己考试考砸了,不敢回家。刚看时觉得挺不可思议,没想到的是,下面的评论区里有很多人表示感同身受。

  不可否认,有一些家长把孩子的成绩当成自己的面子,把孩子的人生和自己的人生绑在了一起。但我们的孩子终归不是我们的面子,他们是人格独立的人,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

  高考成绩出来了,考砸的孩子,他们会委屈、自责、不甘……这个时候请你抱抱他,为他做一顿好吃的饭菜,带他出去散散心。

  告诉他,比起你的成绩,爸爸妈妈更关心你的情绪,大不了从头再来;告诉他,世间之路千万条,人生还有很多选择;告诉他,无论做出什么选择,爸爸妈妈永远给你坚实的臂膀,做你身后温暖的港湾。

  高考,是人生的分水岭,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如果孩子考试成绩不尽如人意,请不要灰心,也不要着急。人生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高考的输赢只是一时的,而非一世的。把人生拉长了看,才会发现高考只是一段旅程,是成长中的一个路牌。

  未来路上,孩子们还要面临更多的考验:步入社会、成家立业、处理社会关系……在漫长的闯关路上,还有无数的障碍等着他们去跨越。高考只是人生的中间站,而非终点站。

  把眼光放长远了看,孩子的品质其实远大于孩子的成绩。孩子能实现自己的期待固然是好,但能接受孩子的平凡,才体现为人父母的智慧和修为。

  世上成功之路千万条,成功的定义也不尽相同。人这一生最终极的追寻无非是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热爱,并一生为此付诸努力。

  高考重要吗?重要。它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舞台,让很多人实现梦想。高考不重要吗?不重要。因为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它只不过是一小段旅程的站点。

  父母的使命,是教会孩子拼搏,事与愿违之时,又教会孩子承受。当他拥有鲜花掌声,我们在台下默默注视。当他跌入谷底,我们给他触底反弹的勇气。

  好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摆渡人。考试成绩出来后,请坚定地站在孩子身边。请告诉他,无论结果如何,前方有光,身后有我。


来源:洞见(ID:DJ0012398)| 作者:安娜贝苏 | 主播:赵文龙

本期编辑:朱田恬 实习生:缪卓含

【夜读】人民日报 微信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_BeZ_ilz7NAxOW5CbmhgtQ

高考查分,可比高考紧张多了

今天开始,全国多地高考成绩陆续公布,可以查分了。很多人说,高考那几天都没慌,查成绩时却是“手抖抖,心怦怦,两眼一闭不敢睁”。无论如何,都希望你能取得理想的成绩,得到努力后的犒赏。
你还记得高考查分那天的心情吗?

犹记得,高考查分那天

《夜读》读者专场

优秀如你的你

❤️《夜读》读者@熊有成竹:
我们是早上十点开始查分,头一天晚上我睡不着,翻来覆去好久,迷迷糊糊进入了梦乡,醒来时,已经早上十点半了。我从房间里出来,爸妈已经焦急等在门口,我把手机背对着他们,输入准考证号和密码,点击查询,然后等待绿色的进度条从左边滑到右边。
703,还算满意的成绩。
我爸看我面无表情,小声地问了一句:“多少分?”“703。”我平静地答道。一秒钟之后,他们尖叫了起来。
最后,欢迎报考清华大学!

❤️《夜读》读者@Vivian:
我在出分前的那晚做了个梦,梦到考了640分,第二天查出成绩是642分。

❤️《夜读》读者@cosmos:
记得是晚上十二点查的分,因为心里没底,所以拿了一张明信片挡住眼睛,感觉已经有显示了,才把明信片慢慢移开。看见全省排1400,心中的石头算是落了地,兴奋得一晚上没睡好。

❤️《夜读》读者@王子HA:
那天,为了淡定,还吃了雪糕,看了《泰坦尼克号》,然后成绩发来了,600多!瞬间泪目,努力没有白费。

❤️《夜读》读者@蔡威:
那是一个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了,用的手机还是摩托罗拉8088,编辑好自己的准考证号和密码后,发送给一个现在已经记不起来的号码,“滴滴”的短信提示音响起,我深吸一口气,使劲按下中间的确认键,嘴里小声喊着“走你”,接下来就是“啪”的一拳锤在桌子上,超级大声地喊了出来:“漂亮!”
新的命运之门真的是从那一刻开启的,感恩那些回不去的岁月,那些人,那些事!祝福未来因未知而分外美丽的同学们。——85后的叔叔留

越战越勇的你

❤️《夜读》读者@侯佩龙:
山东考生,2006年第一次高考,562分,考上海南大学,没去上;2007年第二次高考,603分,报考吉林大学,被调剂到四川农业大学,没去上;2008年第三次高考,641分,去了厦门大学。

❤️《夜读》读者@萤木流夏:
高考是13年前的事了。第一次进网吧就是为了查成绩,却不会操作,正着急的时候,老妈寒着脸进来了,一句话把我吓傻了:怎么能考得这么差!
接着,班主任、数学老师、政治老师接连打电话来劝我复读。其实,对很多人来讲,我的分数可能已经很好了,但对抱着巨大期望的老师家长来说,的确是差强人意。
我最终选择去距离北大清华只有一站路的北航。我不知道当年不复读的决定是对是错,但是我不后悔在母校北航度过的4年青春。希望今后我能够不负母校教诲,做个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人!

❤️《夜读》读者@刘修勇:
第一次高考444分,复读一年603分,终生难忘。

“逆天改命”的你

❤️《夜读》读者@王长勇:
我考了一个渣成绩,上了一个很普通的大学,但人生还是要靠自己努力,一次失败不会击倒你。今天的我,有属于我的另一番成功。

❤️《夜读》读者@Pure-Ch:
过来人告诉大家,高考分数的高低,并不对人生起决定作用。2014年,我同学刚过二本分数线,上了个普通学校,可是人家肯努力,考研考到211的学校去,接着又去了985学校读博。分数低的,人家选对专业,毕业后考了公务员,也发展得很好。
考得差可以难过,但不用觉得人生完了,人生还有无限可能。

❤️《夜读》读者@终有弱水替沧海:
成绩出来的那一刻,我妈吓得一瞬间失声。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因为那个发挥失常的分数自暴自弃。想过复读,但最终还是选择去上大学。
七年过去,虽然也有一些遗憾,但是从未停止过奔跑。毕业一年了,现在的我以选调生的身份扎根在祖国基层,同其他青年人一道,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精彩的人生。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征途漫漫,惟有奋斗。

穿越苦痛的你

❤️《夜读》读者@庭燎:
高考分数是我爸替我查的,查完后他一脸凝重地把我拉到一边,颤抖着给我看了成绩……我当时眼泪“唰”地就下来了,比最后一次模拟考低了60分。
好长好长一段时间,我都不太敢和同学联系……那些快乐是他们的,我是那个夏天里失败的小孩。
后来日子过呀过,我又度过了三个夏日。现在又是夏天了,我也终于能心平气和地和同学讲高考,不再是那副欲语泪先流的凄惨状了。
要感谢我的亲人朋友还有老师,在那个夏天里,他们祝贺过别人的成功,也照顾过我的苦痛。

❤️《夜读》读者@欢:
高考失利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个巨大打击。作为年级里的风云人物,我高三一整年从没有跌出过年级前5,所有人包括我自己都认定我是要去北大的。查完分,我的天塌了:分数刚过一本线。
我没有勇气复读,没脸面对熟悉的同学老师,最后在浑浑噩噩中去了一所南京的二本学校。我和所有人断了联系,每天窝在家里流泪,既敏感又暴躁,动不动就跟爸妈吵架。
大学的头两年,我完全变了个人,再没有高中的意气风发,周围的一切都刺痛着我。大三开始,我意识到自己再不能这么过下去,我拼了命努力,目标仍然是北大——它太耀眼了,我无法不被它召唤。
确定自己考上那一天,是个天气很好的春日,我大哭了一场,四年来不时隐隐作痛的那个伤口,终于结痂了。
我为我自己感到自豪,哪怕晚了四年,我仍然摘到了我的星星。

❤️《夜读》读者@msy:
记得很清楚,当时高考成绩提前出来了,我在地铁上突然收到短信,一看,577,比我平时模拟低了近100分。之后我进入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自我怀疑,但事实就是这样。
距离高考已经十年了,我还是忘不了看到分数的那一刻。但现在回想起来,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转折,即使考差了也可以后续继续努力,也可以考研,通过好的工作塑造自己。
它不是全部,不是终点,只是人生的一段旅程,以及另一个全新的起点。


不是只有考得好的孩子才能被祝福,

不是一场高考就会决定你的未来,

考得好或不好,

你都可以拥有属于你的璀璨人生。

前路浩浩荡荡,万事尽可期待。

最后,一定要大声说:

我们的读者真的都太棒了!


你是哪年高考的?

还记得自己查分那天的心情吗?

监制 | 李浙 主编 | 王若璐
编辑 | 杨瑜婷 校对 | 高少卓
©央视新闻

用这个赞,祝福少年未来可期!

https://mp.weixin.qq.com/s/IgjNZxY2HqXZJrKB5Er2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