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复杂的世界里,和简单的人在一起

与人相处,从来都是真心换真心,真情赢真情。

曾听过一句话:“胸中山水,妙在位置自如;世界万物,妙在可以取舍;做人境界,妙在简单如一。”

这一生,我们会遇到许多人。

有人坦诚相待,有人心机深沉;有人温暖善良,有人冷漠自私。

经历过无数人,和形形色色的人打过交道后,才发现:人生在世,最难得遇一简单之人,最轻松亦是遇一简单之人。

与其费尽心机,去应对复杂的人和事,你争我夺,勾心斗角,不如心存善念,多和简单的人相处,远离纷扰,收获至诚。

有句话说:“与善者交,其明如光;与君子交,其温如玉。”

与善良的人交往,就像暗室照进了阳光,温暖而又明媚;与谦谦君子相伴,如同轻抚光滑的玉器,柔润而有光泽。

在人生的旅途中,一定要和真诚善良的人同行。

和这样的人深交,我们无需防备,不必伪装,就像一股清泉,徐徐滋润心田。

人和人之间,靠的就是真心二字。你对我坦诚,我还你真心;你若曲意奉迎,我便收回最初的热忱。

与人相处,从来都是真心换真心,真情赢真情。

很多时候,我们决定和一个人交往,看的不是他的财富,而是他和别人相处时的态度。

网上有人提问:“为什么交了很多朋友,却仍然感觉不到快乐?”

看过一段话可以作为解答:“热衷于社交的人往往自诩朋友众多,其实他们心里明白,社交场上的主宰绝不是友谊,而是利益或无聊。因为真正的友谊从来都不喧嚣。”

这一生,我们无法选择遇见怎样的人,却能决定和怎样的人相处。

不必浪费时间在无意义的圈子,别以为踏进圈子就等于拥有人脉。因为这世界,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自己,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深交。

只有圈子简单了,才能专注于自己,将时间花在自己身上。

往后时光,多和圈子简单的人交往。

这样的人,能不被世间纷扰打扰,愿意沉下心去做自己的事情,去过想要的生活;这样的人,明白时间精力的宝贵,所以从不勉强自己,踏入不适合的圈子。

他们更愿意选择沉淀己身,修炼自我。

朋友虽少,真心就好;圈子虽小,舒服就好。

有这样一段话:“人这一生,可以选择的事儿很少,没法选择怎么生,也没法选择怎么死。我们能选择的只有两件事,这一生怎么爱,这一生怎么活。”

归根结底,这一生我们想要怎么活,和什么样的人交往,主动权在我们手中。

人生后半场,何妨潇洒点,让自己活得舒服自在。与其抱怨世界复杂,不如主动选择简单。

与处世简单的人相识,感受“一片冰心在玉壶”;与圈子简单的人相交,细品“人间有味是清欢”。

共听松涛,静观风雨。


点亮“在看”,愿往后的生活,你我都能与简单的人结伴同行。

(收看收听更多《夜读》文章,请关注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下载新华社客户端。)

作者:奕默&玩子 来源:有书(ID: youshucc)

监审:于卫亚
监制:周年钧、吴炜玲
编辑:伍越、王朝、张欢
美术设计:赵丹阳
实习生:马如玥、吴林坤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

与简单的人同行!

https://mp.weixin.qq.com/s/z_cQHFk3oT2IvmNWnAn29g

我们有个读者说她想当贾母,她闺蜜想当熹贵妃。

《关于你的夜读终于
又发起了线下活动这件事》

是这样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

因为读书这件事太迷人了,除了平日一些荐读,每年读书日我们也会花心思去设计一些好内容呈现给大家。今年的心意呢,必须不能输给往年。于是,《夜读》带着话题#你最想成为书中哪位人物#出门了!

我们在北京两座很有人气的书店,分别设立了留言互动展区,一周以来,采访了许多擦肩而过的读书人,得到了不少特别且珍贵的答案:

有人“想的美”, 想成为“退休”躺平的贾母、熹贵妃;
有人是“心软的神”,要变成史铁生,主动邀母亲去赏花;
还有人蛮酷,化身苏格拉底,坐在雅典广场喂喂白鸽,侃侃而谈……
当读书人与书中人相遇,我们得到了一部独一无二的《读书人有趣灵魂图鉴》↓↓

央视新闻《夜读》读书日特别呈现

你最想成为书中哪位人物

PART 01
浅赏一下
咱“读书人”的一些个烦恼。

我想成为TA,是因为TA没有我的烦恼呀。

-1-
我想变《猫武士》里的猫

因为他们不用上学,不用写作业,可以玩很久。🎩🐱

-2-
我想成为《哈利波特》的赫敏

因为我想知道学bà有没有烦恼。

-3-
我想当贾母
我闺蜜想当熹贵妃

-4-
我想成为哈利波特

用我的魔法消灭新冠病毒,换来旅行自由!✨✨✨

PART 02
谁说必须还当“人”呢?

反正是想想而已,当然是想当啥就当啥。

-5-
成为《西游记》的孙悟空

孙悟空,既有大闹天宫的反叛性,又有追随唐僧去取经的忠诚性。性格矛盾对比鲜明,我也是有一点像的。@陈晓睿

-6-
我想成为《夏目漱石》笔下的一只猫

每日陪伴在主人的书房,仰慕他,又时不时嫌弃他,把最温柔的爱都给他。希望我们都能成为爱人身边的一只“小猫咪”,或者你有幸正好有一只小猫咪,请好好爱护它。🐈

-7-
我想成为小狐狸,而不是小王子。
《小王子》一直都是我的最爱,没有书能够超越它。我希望自己能够像小狐狸那样懂得爱、会爱人。当小王子想要离开去做他想做的事时,狐狸很难过,但并没有因为我需要你,或者说我爱你,我要把你绑在我的身边,而是给予支持,给他很重要的“礼物”:只有用心灵才看得清事物本质,真正重要的东西是肉眼无法看见的。

PART 03
“经历无数种人生”的方法,
已Get!

大概一生都不会有这般经历,所以迷之向往书中人生。

-8-
林黛玉或刘姥姥

可以在大观园玩,可以住在潇湘馆,可以吃《红楼梦》里各种好吃的。

注:潇湘馆,林黛玉的住处。

-9-
我想成为黄小邪——黄蓉

她,似乎永远都那么有趣!

注:黄蓉,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的女主。

-10-
我最想成为《法医秦明》中的秦明

我觉得很多时候,活着的人是有很多机会去说话的,但是死去的人可能没有任何发言权了,所以想帮他们表达出真正想说的,还死者一个正义。

-11-
我想成为《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鲁滨逊

他,把荒岛变成了家园。@余铮灏

PART 04
向往,
那些活成了“人间理想”的人。

生命终将逝去,但你我之中,有人在书中永生。

-12-
如果只有一天,我想成为苏格拉底。

在雅典的广场跟人聊聊天,谈谈困惑,心满意足地回来。🕊️

-13-
想当陈景润

想感受一下“哥德巴赫猜想”的难度。

-14-
我想成为钱德拉赛卡

钱德拉赛卡是我的“狭义同行”,他做天体物理引力波,我也做天气物理和引力波,我几乎每天都要看他写的东西,我想经历他所处的上世纪六十年代经典广义相对论发展的黄金时代,更想体验他早年经历了非常大的人生挫折之后,依旧醉心追求学术之美的过程。

-15-
我就很想当一天我的偶像范仲淹

高中读《渔家傲》“将军白发征夫泪”时,我就很喜欢范仲淹,“布衣时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边疆为名将,在朝廷又为良相”,实在是人间理想!

-16-
我想成为《南渡北归》里的学者之一

“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

注:《南渡北归》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一批大师级学者群体(如蔡元培、王国维、梁启超、梅贻琦、陈寅恪、钱锺书等)命运颠簸风骨不失弦歌不辍的故事。

-17-
想像汪曾祺一样会吃会享受

印象最深的就是语文课本上的《端午的鸭蛋》,从小吃的是白洋淀的咸鸭蛋,殊不知在南方有一个地方叫高邮,那里的咸鸭蛋居然还承载了传统风俗,吃完还能掏空装萤火虫当灯用。说实话,因为这篇课文,我每到一个城市,必打卡当地美食。我想跟汪曾祺一样,走到哪吃到哪儿!

-18-
我想成为《撒哈拉的故事》里的三毛

回到属于自己的异乡,和心爱的人爱着,看沙漠下雨,和邻居斗智斗勇,坐在自己打造的小窝里,像个君王一样说道,无论生活是阳春白雪还是小葱拌豆腐,我都要来好好地走这一遭。

-19-
想成为李娟

去阿勒泰,每天看杂货铺,去河边,在草地上睡没有尽头的觉,去森林里采木耳,坐在摇摇晃晃的汽车上来回,在月光照耀的土屋里,等待开拖拉机的爱人来看我,然后就着月光吃一碗面片汤。

注:李娟,散文作家,阿勒泰的生活见闻是其作品主题,成名作《阿勒泰的角落》。

PART 05
永远追随:爱与良善。

再风靡一时,终究会过时,但有些事物在时间在外,比如爱、自由、善良与勇敢。

-20-
希望能成为简·爱

一生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做一个优雅的灵魂,与心爱的罗切斯特一起奔赴一场最盛大的爱情冒险。

-21-
《平凡的世界》田晓霞

其实也不是想成为,是喜欢,是欣赏。@窗子

-22-
我想成为史铁生

会主动提出与母亲赏花,与母亲一起在地坛游玩,会在冒着大雪去影院的那天告诉她:放心,我将来会过得很好。虽然对人生有诸多遗憾,但是有一天,我终会与自己和解,你可以放心我呀!

PART 06
世界上的另一个我。

-23-
如果可以,想做令狐冲。

他的侠义、他的隐忍让小学第一次看小说的我,印象深刻三十多年,尽管我是女子。

-24-
我想成为《那不勒斯四部曲》中的莉拉

永远拥有冲破桎梏的勇气和对生活充满感知的灵性,即使身处泥沼一般的生活,也有向上生长的顽强魅力。她是朋友眼中的天才女友,更是我心中的小英雄。

-25-
我想做一天《杀死一只知更鸟》中的阿提库斯

因为他有不被大多数人同化的勇气。

-26-
我想成为《小妇人》中的Jo

正如她所言,一个女生,可以做任何她想做的事,当然也可以成为任何她想成为的人。

PART 07
我还是只想成为我自己。

“这世上,也只有一个我呀。”

-27-
我什么也不想成为

不是英雄主义者,也没有个人崇拜,每个人都应赞美自己的存在。

-28-
最好的永远是未完待续……

也许我会感佩富兰克林、爱因斯坦的成就,羡慕林黛玉、薛宝钗的才情,会悯惜石黑一雄等大师笔下爱恨纠结的主人公们,但想来他们的人生都已经有定数了,甚至拥有结局,而我的生活仍在继续,仍充满着惊奇和不确定性,每一天都是崭新的一天,所以,我还是更喜欢面对未知的期待,更喜欢探索我自己。@蒋琪

📖

【写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

“是一名书迷,

又是生动的自己,

常常写点往事,

最后终有一本属于自己的故事。”

就让一位书友分享的这段话,

作为这个读书日的结语吧。

😊

祝你的人生,比书精彩。


特别感谢 | 北京万圣书园 Page one(北京坊)

对《夜读》读书日线下活动的大力支持

🐣

【一个“彩蛋”】

你最想成为书中哪位人物

制片人 | 马文佳
《夜读》读书日活动团队主创 | 柴婧 姜思彤 张乔雪 杨瑜婷 李津婵 王若璐 杨钰莹 赵盛杰 刘宁 李林松
编辑 | 王若璐
©央视新闻

https://mp.weixin.qq.com/s/hbgl50MrKLa3VAd89ba8DQ

王亚平重返地球后首次发文,曝光她的“作息表”

这是航天员王亚平

入队后的“作息表”

入队第一年
系统学习空气动力学、天文学
高等数学、航天医学等30多门课程

白天排满课程
晚上写作业、预习、复习

书桌上的台灯
从没在深夜12点前熄灭过

参加选拔体检期间

王亚平问杨利伟

“当航天员最难的是什么?”

杨利伟就说了两个字

“学习。”

  今天,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王亚平在人民日报刊文,分享读书与实践的心得,曝光了她入队后的“作息表”。今晚的夜读,我们和你分享这篇文章。

  从中国空间站的舷窗望向外面,蔚蓝的地球生机勃勃,它周围是深邃的宇宙,充满未知。除了看不够的美景,3次太空授课同样记忆犹新。我由衷希望通过意义非凡的太空课堂,激发青少年崇尚科学、求知阅读的兴趣。

  2013年第一次授课,短短40分钟,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科学之门”。返回地面后,我收到很多信,信中饱蘸童真童趣,洋溢着求知热情。有的说:“我也想飞向太空,探索其中的奥秘。”有的说:“请把接力棒交给我吧!”还有不少孩子问:“什么时候再有太空授课?”带着这些期待,经过8年不懈努力,“亚平老师”终于再次追梦成功,登上“讲台”。在神舟十三号任务中,我和翟志刚、叶光富完成了两次太空授课活动。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场景展示、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太空抛物实验……内容更丰富,科学设备更先进。

  有的同学听课后,给我写信上传到中国空间站,我高兴地回信:“只要敢于追梦、勇于追梦,就一定能够迎来自己梦想的发射时刻。”这种互动,折射出航天事业对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召唤和激励。正如科幻作家刘慈欣所说,“太空课堂”最棒的地方,是像一支画笔一样,为孩子描绘了一个与地球重力世界不同的太空世界。

  成为航天员,也是一个不断求知的过程。参加选拔体检期间,我在散步时偶遇杨利伟,好奇地问:“当航天员最难的是什么?”他就说了两个字:“学习。”之后,我深深意识到这两个字的分量。入队第一年,我们要系统学习空气动力学、天文学、高等数学、航天医学等30多门课程。知识储备就像盖房子,要一点一点来,没有捷径可走。白天排满课程,晚上写作业、预习、复习,书桌上的台灯从没在深夜12点前熄灭过。

  除了“硬核”专业知识,文学和朗读也很好地陪伴了我们的太空生活。我们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朗读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总序,被大家称为“从远方传来的诗意”。平日工作训练之余,我也会看电影来放松身心,尤其是科幻题材。每当看到银幕上的航天员经历,我的内心就会产生强烈共鸣。一边看,一边回忆自己在太空中的日子。走出电影院,仰望天空,不禁想到自己趴在舷窗口远远眺望地球的情景,心中油然生出对航天事业的热爱,那是一种刻骨铭心的陶醉。

  如今安全返回地面,我依然渴望带着孩子们的科学梦再次飞向太空,完成新的探索,用知识点亮浩瀚星空,继续书写中国和人类航天事业新的辉煌。


来源:人民日报(2022年4月22日 第20版) | 主播:吴迪

本期编辑:石磊,实习生:巩锦瑾

https://mp.weixin.qq.com/s/GXfIchZ2IAcVqP6sSoLcKQ

大家悦读课 | 陈彦讲述《装台》里的烟火人生

阅读发现美好,阅读创造价值。“大家悦读课”是由新华社与中国作协共同打造的5G价值阅读平台“悦读汇”推出的重点栏目。将邀请知名作家朗读经典原著、分享有趣故事、妙答网友提问。在这里你可以体验全新的沉浸式阅读,打开新时代阅读的想象空间。

长篇小说《装台》,讲述的是以刁顺子为首的舞台搭建者生活中发生的酸甜苦辣的故事,以一个装台人的视角,描写西京城里的人生百态。

今天,我们邀请到原著作家陈彦老师,朗读《装台》中的一个片段,现在,就让我们在陈彦老师的朗读中,品咂“下苦”的滋味,感受方言的魅力、地方特色的魅力,以及,那一份暖意。

顺子是这十几号人的老板,但从来也没人叫过他什么老板。顺子有个口头禅呢,就说:咱就是下苦的。谁能下苦,谁就跟咱干,下不了苦呢,你就趔远。这世上七十二行里啊,还不包括装台,装台是新兴行业,如果能列进第七十三行,在顺子们看来,大概就算最苦的一行了。

基本上没明没黑啊,人都活成鬼了,人家演出单位基本都是白天上班排练,舞台就得晚上装好。到了白天呢,你也闲不下,还得在一旁伺候着,那些导演们呢基本都是脏嘴,开口骂人就跟家常便饭一样。好多装台的呢,不仅受不了苦,而且也受不了气,干着干着呢,就去寻了别的活路,唯有顺子坚持下来了,并且有了名声。

现在呢,整个西京城,只要有装台拆台的活儿,给文艺团体装车卸车什么的,全都找他顺子去干,别人想插手都插不进去。这样呢,自己身边就聚集了一堆吃饭的人。也有不少人建议,让他成立个文化公司什么的,他也到工商部门办了执照,但从来不让人喊他经理啊老板啊这些名称,一喊,他就说是糟蹋他呢,他说他就是个下苦的。

顺子手下也没有中层啊这些架构,就是相对固定几个招呼人,分几个组,管的管灯光,管的管软景硬景片,多数时候呢是老王打狗,一起上手。反正啥他都带头干,账呢也分在明处,人家剧团给多少钱,大伙儿心里啊其实都明得跟镜一样,活儿都是靠他的名头揽下的,他多分几个呢,大家也都觉得是情理中的事儿。何况顺子也不贪,总说有钱大家挣,因此,跟着他的人呢,有好多也都是七八上十年的老人手了,他们把这一行干得精道的呀,连使一个眼色,都知道是要钳子还是要锤子,是上吊杆还是下吊杆。

瞿团长就老说:“我看顺子这帮人手啊,个个都能评高级舞台技师了,比咱团的那帮不吃凉粉占板凳的人要强多了。”顺子害怕引起团里那些人的嫉恨,就赶忙圆场说:“唉,咱就是下苦的,这点手艺,也还都是人家团里那些老师手把手教下的。反正啥事都只是下苦干,不抢人家任何人的风头。”瞿团长就常常笑着说:“你别看顺子,也算是天底下第一号滑头了。”顺子也总是笑着回应说:“下苦,咱就是个下苦的。”

陈彦在《装台》的后记中写道:

“有人说,我总在为小人物立传,我是觉得,一切强势的东西,还需要你去锦上添花?即使添,对人家的意义又有多大呢?因此,我的写作,就尽量去为那些无助的人,舔一舔伤口,找一点温暖与亮色,尤其是寻找一点奢侈的爱。与其说为他人,不如说为自己,其实生命都需要诉说,都需要舔伤,都需要爱。”

作家简介

陈彦,当代著名作家、剧作家。曾创作《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西京故事》等戏剧作品数十部,三次获“曹禺戏剧文学奖”“文华编剧奖”,作品三度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五次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创作长篇电视剧《大树小树》,获“飞天奖”。著有长篇小说《西京故事》《装台》《主角》。《装台》获2015“中国好书”、首届“吴承恩长篇小说奖”,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主角》获2018“中国好书”、第三届“施耐庵文学奖”和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5G价值阅读平台“悦读汇”
“码”上体验


来源:中国搜索

监审:葛素表
监制:吴炜玲、朱希琳、于卫亚
编辑:李昂、周喆、张艳红
摄影:李贺
美术设计:赵丹阳
校对:康宁

实习生:陈小娇、吴林坤、周汀兰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

如果喜欢,“码”上体验!

https://mp.weixin.qq.com/s/xmZ_UQVq15FpJhtWO1INDw

“允许自己做自己,也要允许别人做别人”

一直以来,《夜读》这个“树洞”接收过大家的很多“投稿”,关于学业、工作的种种压力,关于当下、未来的种种迷茫,甚至关于生活、情感的种种困扰……对于这些倾诉,《夜读》很难以一己之力悉数解答,但也许,在更广阔的人群里,能得到更丰富、更具智慧和建设性的答案。

我们从形形色色的问题中整理了一部分,并将这些问题抛了出去,征集来了一些回答。希望这些来自“陌生人”的解答,能带给你别样的治愈力。

《夜读》问答漂流瓶
第~1~期

01

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怎么办?

——希望能更自我的@小卡

小卡你好,

普通人的生活没有那么多观众,就算有,那些观众也不对你的人生负责。

祝大胆生活,无拘无束。

——有点“社牛”在身上的@可可西里

02

大家焦虑的时候都怎么解决的啊?

——昨晚又没睡着的@菜鸟花花

花花你好,

我的建议只有两个字——去做。

祝心平气和,迈开脚步。

——睡眠质量很好的@佩佩

03

孤独是什么?

——没什么朋友的@大野

大野你好,

我觉得孤独也可以理解成另一种自由。

祝独自自在,成为自己最好的朋友。

——觉得孤独没什么不好的@Linda

04

快高考了,可以鼓励一下我吗?

——爱看《夜读》的高考生@飞飞要高飞

飞飞你好,

借一句话送给你吧:“窗外有风景,笔下有前途,低头是题海,抬头是鹏程。”

祝高考顺利,得偿所愿。

——羡慕你正青春的@月亮有脸

05

看不惯一些人,看到就觉得烦,但又得天天和他相处,怎么办?

——最近心情很差的@罗密欧

罗密欧你好,

理智上我想对你说:“允许自己做自己,也要允许别人做别人。”但情感上我只想和你隔空击掌,因为我也有一个这样的同事。

祝我们都早日解脱。

——和你有同样烦恼的@林宝藏

06

有时候会想,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最近觉得有点无力的@石头

石头你好,

有人问过蔡澜先生这个问题,他说是为了把这一生处理得更快乐。供你参考。

祝快乐、有力、扎根大地。

——相信一切都会好的@略略略

07

去年有一个很好的工作上的机会,但最终还是错过了,大家都安慰我还有机会,但我不甘心,我放不下,我真的放不下……

——有点陷入死胡同的@马卡龙

马卡龙你好,

王尔德说:“为了自己,我必须饶恕一些事。因为一个人,不能夜夜起身,在灵魂的园子里栽种荆棘。”当灵魂受折磨,人是很难向前走的。

祝早日度过那些胡思乱想,容易失眠的夜晚。

——好像并没有帮到你的@星空

08

喜欢的人明确说不喜欢我,该放弃吗?

——失恋ing的@饼干

饼干你好,

“不要为交出的真心感到后悔,怎么看都是失去它的人更吃亏。”不记得从哪里看来的,但希望能安慰到你。

祝好好爱自己。

——被拒绝过三次的@彩色照片

09

小编有什么“亲测有效”的解压方式吗?求分享。

——亟需治愈的@Monica

Monica你好,

奉上《消减郁闷事物清单》,其中多项“亲测有效”,请你查收。

祝阅后即愈。

——这就来治愈你的《夜读》

有助于消减郁闷的40件小事

1.听音乐。
2.养一只猫或一条狗。(领养就最好啦)
3.扔垃圾。
4.和最了解你的人聊会儿天。
5.做一会儿运动。
6.找到一种适合你的解压方式,哪怕很怪,比如揉面团。
7.尝试一件没做过的事,比如对邻居笑一笑。
8.欣赏日出,日落,还有深夜时天上的繁星。
9.起风的时候,在海棠树下站一会儿,任由花瓣飘到你身上。
10.暂时脱离让你感到不舒服的地方。
11.闷头大睡一觉。
12.少玩点手机,控制刷社交软件的时间。
13.享受美味。
14.晒晒太阳。
15.好好和父母沟通。
16.下雨时在窗边听雨声。
17.太阳好的时候把被子拿出来晒。
18.路过花店的时候买一束花。
19.卧室里用暖光灯。
20.整理房间、衣柜、书架或料理台。
21.找到真正令你沮丧的原因,并尝试解决它。
22.适当放低期待,凡事尽力就好。
23.原谅自己。
24.赞美自己。
25.给想念的人发信息。
26.换季时买几件喜欢的新衣服。
27.不要抵触悲伤情绪,学习接受它。
28.保持感恩与满足。
29.有一个“不知道干什么的时候就去那里”的地方。
30.存些钱。
31.不用追求做每件事都有意义,多感受少评价。
32.停止拖延,尽量迅速地完成你应该做的事情。
33.看一会儿书,尤其睡前。
34.洗个热水澡,水温刚好。
35.躺在床上,什么也不想。
36.多喝水,多吃水果,包里备点糖或巧克力。
37.看一部好电影。
38.适当地虚度或浪费一点时间。
39.被一些时刻感动的时候,记录下来。
40.用我们所知道的最善的方式去生活。

文/央视新闻《夜读》采写、整编


今天,你会是提问者还是解答者呢?

监制 | 李浙 主编 | 王若璐
编辑 | 杨瑜婷 校对 | 高少卓
©央视新闻

为这些温暖的回答点赞

https://mp.weixin.qq.com/s/NWNw1LiFzDvd-8sT8lIFsQ

生活告诉我们这几个真相

生命,其实就是一场经历。

生活中真正重要的
是你记住了什么以及如何铭记的

生命,其实就是一场经历。

出生时,我们两手空空地来;离世时,我们同样什么也带不走。

唯一能在你脑中存在的是记忆。

重要的人、重要的事,怎样都不会忘,能忘掉只说明不够重要。

有人说:我们活一生,唯有你的经历是完全属于你,谁也拿不走。

我们笑着说再见
却知道再见遥遥无期

我们这一生,有多少遇见,就会有多少分别。

还记得大学毕业时,和同学们道别的场面吗?

那时候我们都很年轻,天真地以为分别之后,一定会有再见面的时候,一定会有再见面的机会。

可是,有的人分开之后,就再也没有遇见过。

有些再见,就是再也不见。

缘分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缘来时,天涯海角的人都可能多次相遇;缘散时,哪怕是住在邻街,也不再相逢。

不管是什么时候,什么境地,都要珍惜眼前人,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在意你。

不要错过机会
生命比你想象的要短

20岁时,觉得自己有着大把时间,何必要匆匆赶路呢?

可30岁以后,我们都会有一种急促感,觉得青春好像已经握不住了。

生命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般长,有些事情,等着等着,就成了一生的遗憾。

当机会摆在眼前时,不要再犹豫不决,一个人一生中的机遇就那么几次,如果每次都错过,就不要再怪上天不眷顾你。

漂亮的脸孔是给别人看的
而智慧的头脑才是给自己利用的

长得漂亮,不如活得漂亮。

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会发现,外表的光鲜只有短暂的吸引力,一个内心丰富的人,才有着最大的魅力。

相由心生,想要看起来年轻健康,首先要从心出发。

保持好的心态,拥有不断学习的热情,哪怕你相貌平平,也会给人一种容光焕发的感觉。

幸福的秘诀
可能是与孤独的体面约定

在成长的道路上,别人无法取代你。

有些事要一个人承担,有些路要一个人探索,有些时光,也必须是一个人度过。

很多人找不到平静的内心,那不过是因为,习惯了热闹,却不懂如何与孤独相处。

热闹中的清冷,颇具价值。我们总要学会享受孤独。

决定你人生高度的,不是热闹中的繁华,而是独处时的从容。


点亮“在看”,愿我们既能在人群中谈笑风生,亦能在独处时怡然自得。

(收看收听更多《夜读》文章,请关注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下载新华社客户端。)

作者:小婷半清 来源:时光的角落(ID:xiaotingbanqing)

监审:于卫亚
监制:周年钧、吴炜玲
编辑:周喆、李昂、刘在
美术设计:赵丹阳
实习生:尤伊湄、高阳、吴宇欣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

点亮“在看”吧!

https://mp.weixin.qq.com/s/HShvcwLrrY-vxEonT7dzdw

一个人正在走上坡路的4个迹象

不断在学习中提升自己✦

  听过一个精妙的比喻:“人的大脑如同仓库,外界的所有输入都变成了这个仓库里的存货。不爱学习、没有好奇心的人,这个仓库里是空的。”想要提升自己,离不开知识的灌溉。

有些人容易安于现状,从学校毕业后便不再学习、不再进步,也不愿去接触新领域和新事物。但优秀的人都会保持旺盛的学习力和求知欲,保持读书、学习的习惯,在日复一日的勤奋和坚持中,视野也会越来越开阔。

发自内心地爱惜身体✦

  有句话说,人一生会干很多蠢事,但最蠢的一件就是忽视健康。其实,健康才是人生永恒的财富。但我们常常把健康抛诸脑后,久坐不运动、熬夜透支身体……

  请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再以健康为筹码去换取别的事物。千万不要等到腰酸背痛,才意识到锻炼身体的重要性。更不要觉得现在身体还行,就可以毫无节制地熬夜酗酒。如果可以,请早起感受清晨温暖的微光,请给身体一些放松的时间。

长年累月地管理形象✦

很认同一句话:“管理形象不是肤浅,而是对自我的尊重和对生活的敬仰。”一个人真正的衰老,从来不是年龄的增长,而是丧失了对自我的要求。别跟生活认输,别向岁月低头。这世上最好的保养品,是你的自律和不将就。

  管理形象,就是在给自己强大的心理暗示。一个在逆境中不忘昂首挺胸,在平淡中衣着干净大方的人,更能攻克生活中的难关。自律,不仅仅要提升内在,也要注重内外兼修。

全力以赴地珍惜当下✦

  坚持自律的另一个名字,叫做把握眼前。身边有太多的人,总是觉得来日方长,今天完不成的任务拖到明天再做。可到最后,经常把易事拖成难事,小事拖成大事,到头来一无所获、一事无成。

  任何一份微小的努力,只要坚持365天,都会带来质的飞跃。只有你开始自律,把握住当下的分分秒秒,才有足够的能力为自己争取到更好的生活。不要总说着以后,不要总想着还有明天,我们人生中的每一寸光阴都不应该被虚度。现在自律努力,未来才会闪闪发光。


来源:小来早晚安(ID: zhulilaiye) | 作者:小来 | 主播:赵文龙

本期编辑:郑薛飞腾, 实习生:缪卓含

【夜读】人民日报 微信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EFGJhWi0fLxMwdVIXSX9dg

最好的友情:各自随意,彼此在意

感情需要在意,生活适合随意。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认识很多朋友。

有的人走着走着就散了,有的人相处越久感情越深。

看过一句话说:“感情需要在意,生活适合随意。”

成年人最深的友谊,从来不是相互捆绑、形影不离,而是各自随意,彼此在意。

最好的朋友,彼此忙碌,相互牵挂。

曾在网上看过一个提问:“你认为最好的友情是怎么样的?”

有一段回答说得很好:“不常联络,因为知道两人的关系,不需要靠常联络来维系;时常想起,因为不管在哪里,看到适合你的东西,看到美丽的风景,总想和你分享。”

年少时以为,真正的朋友需要朝暮相见,时刻相伴。

后来才发现,成年人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处理,可能来自工作,或是来自家庭。真正的朋友不必一直陪伴在身边,而是当我需要你的时候,你一直都在。

在各自的生活里过关斩将,却又笃定地知道有人牵挂着自己,便是最大的欣慰。

最好的朋友,不在身边,却在心间。

在任何一段感情中,我们最害怕的,不过是时间和距离。

因为时间会模糊许多的记忆,距离会冲淡彼此的情谊。

可是一生之中,总会有那么一个人,哪怕相隔千里,哪怕不常联络,也永远都在心里。

正如那句话所说:“能陪你走到最后的,不一定是那些惊艳了时光的人,而是那些温柔了岁月的人。”

真正坚定的友情,不因时间变迁而疏远,也不因地域分散而改变。

有一种默契,是即便没有太多的交集,对彼此依旧关心在意。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朋友,是嘴上说着互损的话,心里却比谁都明白对方的好;是相处时轻松随意,心里却比谁都在意。

听过一段话说:“人与人之间最舒服的关系,就是不用讨好。相处是轻松的,交往是真诚的,联系是自然的,两个人在一起,互相欣赏,越走越近;三观相合,越处越深。”

或许在外人看来,彼此之间毫无章法,各自随意。

可是实际上,内心深处却早已把对方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

有一句话说:“友情最好的状态,大概就是在一起时,自然和乐,不在一起时,各自安好。”

最好的友情,不一定要时刻联系,却能彼此惦记;不一定要形影不离,却需要心心相惜;不一定要相互讨好,却能够相处舒服。

朋友中的极品,便如好茶,淡而不涩,清香但不扑鼻,缓缓飘来,似水长流。

愿你的身边也有那个没事互不打扰,有事随时联系的人。


点亮“在看”,愿我们的友情,清淡如茶,却又甘醇似酒。

(收看收听更多《夜读》文章,请关注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下载新华社客户端。)

作者:洞见·纯香 来源:洞见(ID:DJ00123987)

监审:于卫亚
监制:周年钧、吴炜玲
编辑:李昂、周喆、赵世芸
美术设计:赵丹阳
实习生:阮思羽、尤伊湄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

你想起了谁?

https://mp.weixin.qq.com/s/U3ER1lOM4V0LJ5AtRdrtQA

我们终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意义

“我emo了”“什么都不想干,想躺平”……你的朋友圈可曾见到这样的话语?你是否也有一刻感到悲观、沮丧、绝望?今晚的夜读,听清华大学心理学教授彭凯平聊聊如何提升生活的意义感和幸福感。

  1. 学会重新认识自己

我们对自己的认知,很多时候都是来自社会比较,或来自周围人的评价。我们往往囿于别人的眼光,而忽略了真实的自己。

不妨去发现自己的优势,或许是你的球打得很好,或许是你有很多朋友,抑或是你能够在社工活动中游刃有余……用这些让你骄傲和自豪的高光时刻重新定义自己,你就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意义。

去重新审视自己和周围人的关系,父母的关怀、朋友的关心、老师同学的帮助都能带给你广泛的社会支持,给你踽踽前行时的底气。

  1. 学会坦然接纳失败

很多时候,我们迟迟无法做出选择的深层次原因,是害怕失败。可是,人生有很多因素是我们无法掌控和左右的,一味地追求最好,可能就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许多老者都会笑看过往的失败,因为他们走过来了,这些失败就和成功一样成为他们阅历中熠熠闪光的一部分。毕竟,人生最大的遗憾并不是尝试过后却失败了,而是我本可以却没有去争取。

成功不是人生的常态,坚韧不拔才是。学会与失败共生,才能从容跑完人生这场充满挑战的马拉松。

  1. 学会明晰快乐和幸福

幸福是什么?对你来说,可能是今天喝到的一杯奶茶、吃到的诱人美食、看到的美丽风景。但也会在这样短暂的愉悦后,渐渐感受到空虚,找不到意义感。

这种现象的出现“源于我们混淆了快乐和幸福的概念”。幸福是有意义的快乐。英文中快乐和幸福都可以叫做happy,中华文化其实有着深刻的理解。一个是快乐,一个是加上意义感的快乐,那就是幸福。

  1. 学会放下无谓的思辨,拥抱生活

很多人在做一件事的时候,总觉得要特意去寻找一个能赋予它意义的理由,但其实他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本身就已经存在意义。

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你会感到满足;做一件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你就会产生出责任感;做一件与他人产生联系的事情,你会在过程中收获一份友情……当我们放下一些无谓的思辨,开始真真切切地活过这一生,就已经赋予了它意义。

人生的丰饶,要用时间去体会。希望你能在这里,找到一点关于意义感的答案,破译幸福的密码。愿你在偶尔的迷茫中,也能找到继续奔跑的动力。

愿你在今天,以及今后的每一天,快乐,幸福。


来源:综合自清华大学(ID:THU1911-BJ)| 观点: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心理学系教授彭凯平,采写:詹萌、方佳 | 主播:赵文龙

本期编辑:刘杰 实习生:徐笑盈

【夜读】人民日报 微信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Jvpf55FpD5V1bB2DPuXGpQ

10年了,还记得你的第一条朋友圈吗?

  10年前的今天,2012年4月19日,微信朋友圈功能上线。10年间,我们在朋友圈记录青春、成长、梦想和陪伴,也分享着喜怒哀乐和琐碎日常。可以说,朋友圈承载着许多人的情感和回忆。今晚的夜读,我们和你一同分享朋友圈里的故事。


  2014年9月2日,我满怀欣喜地在朋友圈分享了一组照片。那是搬进新校区的“开学第一课”,面对环境优美的校舍,老师和同学们都很高兴。

  七年多时间过去,图上121班的学生,现在有的已经参加工作,有的即将大学毕业。而我的愿望很朴素,希望我能做到乐教于学,希望学生学有所成。

网友@小杨老师


  4月16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圆满完成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回到地球。第二天晚上,王亚平发了凯旋后的第一条朋友圈。“出差回家,半年不易!感谢大家的关注支持,感谢你们的日夜陪伴,回到地球回到家的感觉真好!”

  这是王亚平时隔半年再次更新朋友圈。2021年10月15日,她曾在出发执行任务前发过一条朋友圈,“出差半年……”

  网友纷纷留言:好想去她的朋友圈里点赞!


  高考结束后,妈妈告诉我,我可能会有弟弟或妹妹了。当时我并没有多么激动。心想,“好吧,比我小十八岁,我可不会和他争风吃醋的”。

  又过了大半年,我在另一座城市读大学。这天微信突然弹出来一个消息,“生了”,还有一张我弟弟的照片。看着照片上安静熟睡的他,这一刻关于我有弟弟这件事,我才真正有了实感。当时我一下子激动地叫了出来,那一刻的惊喜是压抑不住的,于是我迫不及待地在朋友圈分享了我有弟弟这事儿。

网友@李同学


  下午翻朋友圈看别人吃蛋糕太香了,就和老王提了一嘴想要吃提拉米苏,后来担心好不容易减下来的几斤被一块蛋糕毁于一旦,就不了了之了。

  晚上老王从地铁站带回来一块榴莲蛋糕,我假装生气怪他为什么带的不是提拉米苏。他解释说,他想买榴莲味的提拉米苏,但店员告知他提拉米苏没有榴莲味,于是就还是带了我一贯喜欢的榴莲蛋糕回来了。

网友@Kiva_焉


  朋友圈里有一个特别爱分享生活的老师,我对此的态度已经从“救命,我不想对你这么了解”,到了“可以毫无顾虑分享生活的人真的很幸福”。

  我之前每次发朋友圈,会屏蔽好多人。但逐渐地,我也愿意敞开心扉,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了。

网友@王茉莉的远方霸霸


你还记得
你的第一条朋友圈发了什么吗?
你还有哪些
关于朋友圈的故事?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中国新闻网|主播: 赵文龙

本期编辑:朱田恬 实习生:刘维德

https://mp.weixin.qq.com/s/-IbSExk46iIrBRbA1zlu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