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太喜欢温柔的人了”

有人说:“年轻的时候,以为温柔只是一种温雅柔顺的性格,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个人特质,后来才明白,温柔其实是一种能力,一种自行消化负面情绪的能力,温柔也是一种心态,一种以最大的善意理解对方的乐观的心态。”
春天是个温柔的季节,该有温柔的人、温柔的话与它相配。

我有幸见过温柔的模样

01
有种温柔是尊重

发现我有不懂的地方,总是能够温和地讲解,而不是借此嘲讽以抬高自己,这种人的魅力真的让人难以抗拒。

—@Navi—

不在某一方面用优越感压制别人,理解每个人在阅历方面都有各自的盈亏,是我在一个普通人身上能看到的神性。

—@姓氏乔—

02
有种温柔是不忍

在其他地方看到一个问题:如果有一个机会,让你跟电影里的某个人物交换几天人生,你会选谁?

有位网友的回答让我印象深刻,他说他会选松子(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的女主角,家庭和爱情都非常不幸),因为他有一个很幸福的家庭和一份很美好的爱情,他希望松子在过他人生的那几天能够快乐。

这位网友真的好温柔啊。

—@沈林申—

03
有种温柔是“你可以”

看到一段好温柔的话:

“我可以再哭一会儿吗?当个合格的大人有点难。”

“你当然可以,可是宝贝,人一辈子的难过是没有尽头的,悲伤也是没有尽头的,但你要开心呀,不是一定要当合格的大人,我们当任性的小孩吧,小孩的眼泪流干了,大人的你变得高兴些吧。”

—@云上的日子—

你可以喜欢一样东西而不了解它的每一面,你可以喜欢一部电影而不知道所有演员,可以喜欢一本书而不知道每一页的内容,可以喜欢一款游戏而不知道所有彩蛋……

喜欢不应该成为你的一种负担。

—@DailyWally—

04
有种温柔是包容

我觉得人们常常忽略两件事:人是不断成长的,以及,犯错了也可以被爱。

—佚名—

05
有种温柔是肯定

以前,精神内科医生对我说过的话里,印象非常深刻的一句是:一定起码要有一个谁都不会否定你的场所。指的不一定是夫妻、恋人、家人或者朋友,网络上匿名的联系也好,真的只要有一个就行了。有的话,无论遭遇多大的痛苦,我们好像都能意外地坚持下去。

—@delta0401—

06
有种温柔是陪伴

很久以前看过一个故事,讲一个女生失去了至亲,家里人来人往都是治丧的人,那是个冬夜,她一个人跑到院子里,对着院里的一棵柿子树发呆。一位平时不相熟的男同学看见了,过来一言不发陪她坐了好久,最后开口时,问的却是:“这柿子甜吗?”

他们开始顺着这个问题聊起关于那棵柿子树的种种,包括今年结的果怎么样,来年春天何时发芽、需不需要修剪嫁接之类的。直到离开时,他也没有说一句“节哀顺变”这样的话。

我觉得这是另一种温柔,不是言语上的安慰,是陪你坐一会儿,是跟你聊一聊春天,是在你心里种一粒小小的种子。

—@何似—

07
有种温柔是不争

“温柔并不是没有自己的思想,只会一味地顺从,被动或无能为力,这是大家对温柔最大的偏见和误解。”

我经历过一个很好的女朋友,吵架的时候,我常常会很愤怒,但是她几乎不会和我争吵斗气。所以不论我的态度有多么坚定,在她的冷静之下,我也会慢慢冷静下来。她让我觉得即使在吵架的时候,坚持自己的时候,她还是会考虑和照顾我的感受。

但这并不意味着她会放弃自己的立场,气氛平静下来后,她会以温和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态度,她会选择时机。

当我冷静下来倾听她的需求和立场时,她会鼓励引导我指出她的问题,并会耐心地向我解释自己。当我能更好地理解她背后的心理过程时,我就能对她有更多的信任和更少的怀疑。我觉得她是我生命中的榜样。

—佚名—

08
有种温柔是浪漫

一些文科老师的温柔浪漫:

☪️我会给你们两次逃课的机会,一定会有什么事比上课重要。比如楼外的蒹葭,或者今晚的月亮。(江苏大学周衡老师)

🌆我印象最深的是我的高中语文老师,高考前最紧张的那段时间有一天晚霞特别漂亮,紫粉紫粉的,阳光空气都很好,老师说今天我们不上课,我请大家吃炸鸡看晚霞,于是我们整个班的同学跑到屋顶,喝着老师请的可乐吃着炸鸡,看着晚霞聊着人生。老师说他这辈子没有孩子,我们就是他的孩子,他希望我们都快乐。(@胡耳朵的大图图)

大一时一个男生写请假条说: “老师,一个女孩告诉我她们学校的海棠花开了,我想,风花诗酒茶总要占一个吧。”

老师同意了,写了一个“親”字,说:“不能相见怎能相亲。”(@Zzzsamin)

09
有种温柔是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近日,深圳,有游客专程去看花展,但花展前一天已经结束,部分园区不能进入,一名义警捧起落花让游客带走弥补遗憾。

有些人,比春日更温柔浪漫。

10
有种温柔是人间

日落皆是浪漫,人间皆是温柔。

奉上前几天北京的草莓橙子味晚霞。你看,这是世界在用温柔讨你欢心。


文/央视新闻《夜读》整编

分享你遇见过的温柔

制片人 | 马文佳 主编 | 王若璐
编辑 | 杨瑜婷 校对 | 高少卓
©央视新闻

如果你也喜欢温柔的人,请点赞!

https://mp.weixin.qq.com/s/1wx–rUQ8JTuYhkL0cGZkA

早睡、运动、读书,是性价比最高的自律

什么是自律?网上有这样一个回答:“最健康的自律是早睡,最实用的自律是运动,最丰盈内心的自律是读书。”早睡养神,运动养身,读书养脑。坚持把这三件事做好,你就已经超越了很多人。

1 每天早点睡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夜深了,躲在被窝里默默刷手机,说好要早睡的,却总是忍不住熬夜。白天我们在快节奏中奔波忙碌,到了晚上,很多人因为工作烦恼、生活压力、感情不顺等原因而辗转难眠。

但长此以往你会发现,熬夜不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会使精神状态大打折扣。每天早点睡,给身体留一点富裕的时间,给生活留一份从容的姿态。照顾好自己,才能用饱满的热情,去追求那些你想追求的未来。

2 有空多运动

一个人想要延缓衰老,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强体育锻炼。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你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也会让你的身体充满弹性和活力。

同时,运动也是一种很好的解压方式,一场酣畅淋漓的汗水之后,那些困扰你的负面情绪往往也能随之消散。规律性的运动是对自己的投资,唯有坚持不懈怠、不偷懒、不放弃,才能感受到身体和心态的积极变化。

3 平时勤读书

常有人问,一个人读书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其实,无论是驱赶迷茫,还是对抗平庸,读书都是一剂良药。

在书中,你可以见识到不同的人,也可以看到不同的生活,还可以得到不同的生命感悟。这些会一点一滴地滋养你、改变你,让你找到前行的方向。你在书本上花的每一分钟,都会在某个时刻回报你。你读过的书、增长的见识、内心的涵养,是谁都拿不走的。

一个人最大的自律,就是能走好日常的每一步。不妨从今天起,坚持早点睡、多运动、勤读书,你定会发现不一样的精彩。


来源:综合国学文化(ID: gxwh001)、 温暖的女子(ID: wennuan-312)、时光的角落(ID: xiaotingbanqing)| 主播:赵文龙

本期编辑:刘杰 实习生:巩锦瑾

【夜读】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6ftayR19nsxZ_uAGwXQPVw

真正长久的关系,不是只做自己,而是相互成全

懂得成全他人,其实也在成就自己。

俗话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人与人之间,有来有往才是最好的状态。成全他人,其实也在成就自己。

长久的关系,是懂得相互成全,彼此成就。

每个人生长环境不同,思维方式、个人喜好也不相同,若认为自己的喜好就是对的,未免有些太过片面。

君子和而不同。

一段长久的关系,应当是彼此包容,我坚持我的喜好,也尊重你的不同。

就像这个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人与人之间,也一定存在差异。

不强求对方改正,懂得彼此尊重,才是与人交往的最佳准则。

一个有修养的人,不会强行给他人灌输自己的观点,不片面地去衡量别人的对与错,不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他人的是非。

眼界越宽,越懂得尊重他人的“不同”。只有这样,才能彼此更融洽地相处。

看过一句话:“我尊敬任何一个独立的灵魂,虽然有些我不认可,但我可以尽可能地去理解。”

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就是“分寸”二字。

内心有分寸,不会轻易评价;懂得进退有度,则不会肆意伤害。

古人说:“凡事过则损,需要把握分寸。”

有了分寸,才知道进退有度,明白适可而止,彼此关系才会更加稳固,相处才能更加和谐。

与人相处,不随意跨越彼此的界限,是一种能力,也是为人处世的道理。

这样的人,做事懂进退,说话知分寸。

他们知道,过犹不及只会反生事端,只有把握其中的分寸,才能让彼此相处轻松愉悦,关系融洽适当。

分寸感是成熟的爱的标志,它懂得在人际交往中,遵守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

真正厉害的人,懂得在相处中把握分寸,进退有度。

因为只有这样,才是维持一段感情走向长远的最好方式。

位置不同,看待世界的角度,就会不同。

学会换位思考,站在他人的立场看事情,才会拥有不同的答案。

很多时候,并没有所谓的是非对错,只因位置不同,角度不同,所以拥有不同的观点、看法。

做人,要懂得换位思考。因为这世界,本来就有很多的不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与处事原则,谁也没有资格去评判他人的是非对错,无法强求他人与自己做到一致。

有人说:“懂得换位思考,能真正站在他人立场看待问题,考虑问题,并能切实帮助他人解决问题,这个世界就是你的。”

人生在世,难免与他人产生矛盾。

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仅能够更快地解决问题,也是一个人高修养的体现。

每个人都有缺点,用宽容之心对待身边的人和事,才是与人相处最大的善良。

量人先量己,责人先问己。

遇人遇事,只有冷静自省,才能更正确地认识自己。

单线不成丝,独木不成林。

人与人之间,贵在彼此成全,相互成就。真正长久的关系,不是只做自己,而是相互成全。

当你懂得与他人共同携手,也就离成功更进一步。

与人相处,尊重他人的不同,做到进退有度,懂得自我反省,明白换位思考。


点亮“在看”,往后余生,用一颗成全之心面对他人,巩固感情。当你学会成全他人,生活自然也会成全你。

(收看收听更多《夜读》文章,请关注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下载新华社客户端。)

作者:玩子 来源:有书(ID:youshucc)

监审:于卫亚
监制:于卫亚
编辑:王朝、周喆
美术设计:赵丹阳
实习生:满兴莲、陈小娇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

成全之心面对他人!

https://mp.weixin.qq.com/s/IdbIYm4I55U4iDP6o4QvSQ

这5个微习惯,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更好

及时整理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用完东西随手一扔,没有及时归置起来,等真正要用到时,总是会花很多时间去找。如果我们学会将物品分类管理,每次用完都能把东西放回它该有的位置,不仅可以节约时间,你的生活也会变得更加有条不紊。

设置提醒

  如今,很多人的生活都是多任务进行的,稍不注意就容易忘记许多事。好脑子不如烂笔头,无论是用笔还是手机,最好将待办的事项记下,并设置提醒期限。例如,亲人的生日、重要的会议、回复重要邮件等。每一件小事,看似微不足道,但当你真正把它们放在心上时,便会避免和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尴尬和麻烦。

做好记录

  不知你是否有这样的体会:当你走进超市时,却忘了想要买的东西;当你接完一个重要电话后,却记不清某个重点的信息;当你曾有一个好灵感,事后却忘得一干二净。为了避免这些情况出现,不妨培养自己及时记录的习惯,把一些记忆压力分担给纸笔或便捷的工具。

提前准备

  许多人都有一个习惯,总是不自觉地把事情拖到最后一刻。真到赶时间时,心里又慌又急,还会出问题,但其实许多小事都可以提前做准备。例如,如果第二天有重要的面试,头一天晚上睡前可以把要穿的衣服熨烫好;同时,把所需要带的东西也都提前归置检查好,以防出门前丢三落四。当你准备就绪,一切都在有条不紊中进行。

定期清理

  有时候,我们只关注了买东西的瞬间,但却不注意定时清理。像不用的东西过了期,占用很多地方和空间;一些老旧的杂物堆积,总是显得房间乱糟糟。有时,你清理的不仅仅是多余的东西,也同时清理了所处环境,这会让我们整个心情都更加舒畅。


来源:温暖的女子(ID: wennuan-312) | 作者:李思圆 | 主播:郭珮瑶

本期编辑:王萍萍 实习生:金婧

【夜读】人民日报 微信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ubyyTXp_5Qfa2Pt6bdukoQ

可以回头看,但一定要往前走

雷霆过后,自有晴空。

看过这么一则故事。

沙漠里,驴遇见了穿越沙漠的骆驼。

驴问骆驼:“你是怎么做到穿越沙漠的?”

骆驼说:“一直走。”

驴又问:“还有呢?”

骆驼依旧回答:“一直走。”

说完,骆驼抬起带血的脚,继续朝着沙漠深处走去。

这一路走来,骆驼也并不是没受伤,只是伤口会痊愈,它也依然要赶向属于自己的远方。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也或多或少会遭遇来自生活的打击。

只是有人背负伤痕潦倒一生,而有些人,却能勇敢面对过去断舍离,让伤痕开出美丽的花。

很喜欢一句话:“日子不是老盯着伤心事盯出来的,是昂首挺胸朝着朝阳一步步走出来的。”

你要学着忘记过去的种种不幸,因为习惯了悲伤的眼睛,看不到绝美的风景。

你可以回头看,但一定要往前走。

把万千苦恼留在身后,雷霆过后,自有晴空。

曾看到有个提问:“有哪些你当时觉得自己过不去了的时刻?”

一位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父亲重病动手术,几乎花光了家中的积蓄。之后,家里生意亏了个底朝天,欠了几十万的债务。

那段时间,他要愁家中的日常开支,还要应对响不停的催债电话。

三十多岁的男人,几乎在一夜之间白了头。有一段时间,他借酒消愁,烂醉如泥。

直到有一次,他听见自己的女儿悄悄问妻子,“爸爸是不是快离开我们了,那我们怎么办?”

孩子天真的发问,犹如当头棒喝,他于是挣扎着起身,勇敢直面生活。

那阵子,他干过建筑工人,摆过街边小摊儿,做过日结发传单的工作。

就这么日复一日地忙碌着,没过几年,渐渐还清了欠款,父亲的身体也有了很大的好转。生活,终于给了他一丝光亮。

人生,少的是如意和幸福,多的是辛苦和磨难。

逆境不悲观沉沦,而是默默自愈的人,渐渐地都活成了生活的强者。

有这么一句台词:“不会有过不去的夜,不会有停不下的雨,只要心中有太阳,我们就可以没有迷茫地活下去。”

最能体现生命波澜壮阔的,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在逆境时的坚韧。

风来,随风飘摇而不屈心中之志;雨来,就当对灵魂的洗礼,等待时机涅槃重生。

人生境遇无常,遇到困难是裹足不前,还是逆境重生,全在我们自己的选择。

当阴霾的日子逐渐过去,和煦的风会再次吹拂大地,带来蓬勃的生机。

这世界,很多东西都是守恒的。想要得到,必须有所付出。

很喜欢这么一句话:

“你我皆凡人,没有金手指,不可能点石成金一生顺遂,但生活总会让你学会自愈,推着你前进,把你变成无所畏惧。”

生而为人最了不起的地方,不在征服什么,而是承受什么。

生活本就是一个不断克服困难,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坚持下去,生活自会许你深邃辽阔。


点亮“在看”,愿你在平凡生活中,一往无前。

(收看收听更多《夜读》文章,请关注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下载新华社客户端。)

作者:洞见·安娜贝苏 来源:洞见(ID:DJ00123987)

监审:于卫亚
监制:周年钧
编辑:伍越、王朝
美术设计:赵丹阳
实习生:宋书扉、尤伊湄、赵博闻、高阳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

一定要往前走!

https://mp.weixin.qq.com/s/7ngWir2um5AXzG7Klqz8rg

今晚,我们回赠99束“花”!

春日负暄,赴的是花,赏的是花,拍的是花,闻的是花,画的是花,写的是花,吃的还带花!花儿们仿佛以不入你眼誓不罢休之势在说,喂喂喂,看不到我开得这么惊心动魄吗?🌸😝

为了不负这人间繁花,不负这毫无保留的春意,就带你跟一些时下开得正热闹的花儿一一照面!

花式互动:凡是留言上墙的小伙伴,《夜读》会回复花儿一束,虽是“云相送”,心意不减,愿你见花如面,愿你有个好心情,愿你前程如花似锦!

我是春天里最为迟钝的事物
等春天一个个都来齐了
我才想多识些草木虫鱼
以便在禁不住心跳的时候
胆怯 但能喊出它们的名字

海桑

01
🎐 桃花·夭夭

在“桃园三结义”中你演什么角色

我演桃花

木心

02
🌸 樱花·风动心动

我以为樱花正是好时候,杜鹃花紫藤花都开得烂漫,大风忽起,粉红的散瓣飞舞成阵。
真的,还是这样好,对蹲在路边,地上多的是樱花瓣,捧起来相互洒在头上,不笑,不说话,洒了又捧,又洒……

木心

03
🌷 郁金香·琥珀光

我想和你一起生活
在某个小镇,
共享无尽的黄昏
和绵绵不绝的钟声。

在这个小镇的旅店里——
古老时钟敲出的微弱响声
像时间轻轻滴落。

有时候,在黄昏,
自顶楼某个房间传来笛声,
吹笛者倚着窗牖,
而窗口大簇郁金香。
此刻你若不爱我,
我也不会在意。

〔俄〕玛琳娜·茨维塔耶娃

04
💜 紫藤萝·瀑布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宗璞

05
☔ 丁香·千千结

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宋代〕王雱

06
🕊️ 玉兰·白羽堆云

不要急于相见
等庭院盛开温馨的玉兰
温馨的玉兰
举杯把盏 花好月圆

不要急于相见
既然已分别了很久很久
平安便是夙愿
离愁终有尽 相思诉不完

汪国真

07
🍐 梨花·月瓣弯

都说梨花像雪,其实苹果花才像雪,雪是厚重的,不是透明的。
梨花像什么呢?——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

汪曾祺

08
☺️ 婆婆纳·请你笑纳

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它们很温暖,我注视它们很多日子了。

汪曾祺

09
海棠花·未眠

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
发现花未眠,我大吃一惊。
花在夜间是不眠的。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可我仿佛才明白过来。凌晨四点凝视海棠花,更觉得它美极了。
人的一生中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是很有限的。这是我的实际感受,也是我的感叹。
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自语道:要活下去!

〔日〕川端康成

因为你要做一朵花,
才会觉得春天离开你;
如果你是春天,
就没有离开,就永远有花。

顾城


😍

你最喜欢什么花

你那里什么花开得正盛

监制 | 徐冰
编辑 | 王若璐 校对 | 高少卓
©央视新闻

祝你幸福像花儿一样🌸

https://mp.weixin.qq.com/s/qzzz76q2NEKhpv8Df5H8Lw

学会过减负的生活

成长是做加法,成熟是做减法。

人生的大风浪中,也许我们无法彻底摆脱压力,却可以为自己的身心减负。

有一句话说:“成长是做加法,成熟是做减法。”

一个人成功的关键,是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而不是什么都做。

人生真正宝贵、必要的东西,其实寥寥无几。

应该把每一分每一秒都用在“真正想做的事”和“真正重要的事”上。人到了三十岁以后,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

如果你什么都想要,最终可能一事无成。

与其在过多的欲望中不断挣扎和纠结,不如学会删繁就简,做好真正想做的事。

有位作家曾写道:“我避开无事时过分热络的友谊,这使我少了负担和承担。我不多说无谓的闲言,这使我觉得清畅。”

让自己的圈子简单,生活才能变得简单。

有人说:“25岁以后,你的时间越来越宝贵,不要分给不值得的人。”

不必把多余的人,请进你有限的生命里。

有位作家讲述,他曾经很爱交朋友。

但凡有敲门声,他就去开门,甚至一边从书房跑出来,一边还高兴地喊着:“来了来了!”

可是当他开门后却发现,这些人来看他,根本就不是为了建立友谊,而是别有目的。

有的人请他去捧场,有的人请他帮忙走后门。

于是,他只能没完没了地陪他们,完全没有自己的时间。

后来,他决定没有预约就坚决不开门。

如此,他才得以专心地读书和写作,而不必受太多外界的叨扰。

在年轻时,我们总想用更多的社交,来帮助和强大自己。

等到成熟后才发现,多余的圈子,不仅不会帮你排忧解难,还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困扰。

保持必要的距离和界限,才可能还自己一份清净和自在。

听过这样一句话:“当你想要的越多,缺的东西就越多。”

有时,多余的物质,只会让人陷入不见底的深渊和黑洞。

有人曾说:“一个人的富有程度,与他舍弃之物的数量成正比。”

面对财富和积蓄,越去挥霍,越会放纵自我。越能节制,越会成就自我。

只有从膨胀的物欲中摆脱出来,才能把心思放在真正有价值的事上。

有时,比拥有什么更重要的是,自己能为他人带来什么。

有一句话:“什么都无法舍弃的人,什么都改变不了。”

生活中,我们有太多的束缚和羁绊。此时的你,更要学会卸下身心的负累。

不要让多余的人和事,扰乱自己的脚步和心思。

轻车简从,才能活得更自在从容。


点亮“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收看收听更多《夜读》文章,请关注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下载新华社客户端。)

作者:洞见·李思圆 来源:洞见(ID:DJ00123987)

监审:于卫亚
监制:周年钧
编辑:伍越、周喆
美术设计:赵丹阳
实习生:吴林坤、陈小娇、宋书扉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

轻车简从更自在!

https://mp.weixin.qq.com/s/mzaVlRq-qVWsMWqS48YDlA

今天,被毕业论文的致谢感动到了

  今天,话题“被毕业论文的致谢感动到了”登上热搜。西安科技大学一位毕业生在毕业论文致谢中写道“希望我努力的成长能赶上你们变老的速度”让母亲感动到哭。今晚,我们想跟你分享三篇同样让人印象深刻的毕业论文致谢。

“我能做的就是不辜负”

  山东科技大学副教授仲济涛的家乡是山东半岛东部的一个小农村。在他上小学三年级时,为了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也为了他这个弟弟将来的学业,长他7岁的大哥以自己的前途作为代价选择了中专,可以少交几年学费,早点工作。

  在他高二那年,父亲病倒,刚工作不久的大哥承担起了所有的重任。而彼时,他是坐在温暖安静的教室里学习。回想起这些经历,他深深为自己的自私和狠心内疚。

  他在博士论文致谢中写道,大哥曾在回复他的一段文字中说,我们是父母生命和精神的延续,好好做人、好好奋斗就是对父母最好的报答。“看到这句时,我泪流满面。我知道这是大哥对我的安慰,也是对我人生的指引。我能做的就是一定不辜负那些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对我的殷殷期盼,是的,一定不辜负。”

“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

  黄国平出生在一个小山坳里,母亲在他十二岁时离家,父亲在他十七岁时因交通事故离世。同年,和他住在一起的婆婆病故。

  从乡村小学、镇中学、县中学、市中学,到重庆的西南大学,再到中科院自动化所,“一直盼着走出大山”的他已记不清有多少次因为现实的压力而觉得快扛不下去了,他的信念很简单:“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

  受益于国家、政府、学校、社会以及老师和爱心人士的帮助,他终于学有所成。他在《致谢》结尾写道:“理想不伟大,只愿年过半百,归来仍是少年,希望还有机会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不辜负这一生吃过的苦。最后如果还能做出点让别人生活更美好的事,那这辈子就赚了。”

“我从来不曾优秀过,也从来不曾放弃过!”

  青年科普作家赵序茅,大学考研被调剂,硕士考博士再次被调剂。到了博士,因和导师不和,退学了。他来到北京工作,发现并不是他想要的,于是在北京4平米的小屋里,一边打工,一边复习考博。终于过了初试,可是目标导师不要他,他只能调剂……

  绝望之中,赵序茅偶然间得到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李明的垂青,可科研之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在导师指导下辛苦研究了滇金丝猴群的赵序茅又开始了漫长的“投稿拉锯战”。经历了反复被拒稿和反复修改,文章终于被接受。

  他在毕业致谢中写道,“凡事要有始有终,给自己一个交代,也给别人一个交代。”最后,他用这句话勉励自己,“我从来不曾优秀过,也从来不曾放弃过!”

  毕业论文致谢,通常被看作是论文中最具情感浓度的部分,是温柔的,也是特别的。它是对过往奋斗经历的总结,是对给予过我们关心帮助的人的铭记,更饱含对未来的希望。正在写毕业论文的你,会怎么写致谢?已经毕业的你,又曾在致谢中感谢过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 | 主播:赵文龙

本期编辑:石磊 实习生:徐笑盈

https://mp.weixin.qq.com/s/fTbmPHaLLBwTSoUfsXFKYg

遇事最重要的4种能力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问题,如何处理这些问题最能反映一个人的水平。真正有智慧的人,在遇到麻烦时往往都有这4种能力。

1 持续学习的能力

  成绩代表过去,学习力才代表未来。今天你所在的位置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未来,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持续成长。人生的赛场上,拼到最后才发现,往往是那些持续学习的人能够跑得更远。

2 控制情绪的能力

  当一个人被情绪所控制时,所做的决定很有可能是错误的。能控制好情绪,才能更冷静地处理好事情。遇事别着急,按捺好自己的情绪,静心思考、从容做事。如此,才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主导自己的人生。

3 找准问题的能力

  能找准问题也是一项重要的能力。有时,清晰地找到问题所在,是破局的关键。能把问题清楚地写下来,事情已经解决一半。顺着问题揪出根结,对症下药,困难方可迎刃而解。

4 懂得变通的能力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位农夫从他家去市集的路有两条,一条在屋前直通市集,但是被一块巨石挡住;一条路在屋后,曲折盘绕,要走好几个钟头才能到。起初,农夫决定移开屋前的巨石,可是努力了很久,却没什么进展。有一天,儿子突然说道:“既然移不走这块大石头,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家搬到石头的另一面呢?”

  遇见人生的拦路石一味死磕,很可能会耗时耗力,却事倍功半。“在路走完的时候,并不意味着到了尽头,而是提醒我们是时候拐弯了。”真正聪明的人,明白拐弯也是一种智慧。


来源:人民论坛网(ID:rmltwz) | 主播:陈文杰

本期编辑:王萍萍 实习生:缪卓含、刘维德

【夜读】人民日报 微信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zSF4swPjKD2beeH58JjF8Q

不断投资自己,不断增值自身

人生要出众,就要有投资自己的思维和行动。

有一种投资好过其他所有的投资,那就是投资自己。在自己身上的投资,没有人能夺走,只会不断增值。

想要获得成长,改变命运,靠的不是别人,而是对自己的投资。

人生要出众,就要有投资自己的思维和行动。

投资自己,也许不会立竿见影。但只要持之以恒,就能够集腋成裘,实现自己想要的人生。

如果说这世上有稳赚不赔的生意,那么有且只有一条,就是投资自己。

投资自己,是一辈子需要做的事情,是从物质到精神,从内在到外在,可终身受益,持续增值。

想起一句台词:“没有任何人可以成为你今生今世的避风港,只有你自己才是自己最后的庇护所,再破败,再简陋,也好过寄人篱下。”

人生,从来都是靠自己成全。与其奢望别人相助,倒不如在自己身上多花点时间,不断经营自己。

唯有去学习、去改变、去不断地为自己投资,才能真正抵御住漫漫人生的风霜雪剑。

我们终其一生的追求,是想要遇见更好的自己,遇见更好的人生。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对自己的投资,离不开自己的努力。

但要明白,没有健康,一切归零。

比起其他东西来说,健康永远是最重要的。人生最大的成功,就是健康地活着。

对健康的投资,是对抗岁月最好的武器。

而投资健康,不只是身体层面,更要有精神层面。

有人说:“倾囊求知,无人能夺。投资知识,得益最多。”

要不断学习新事物,不断增加学识见识,不断打开眼界格局。

只有不断给大脑注入营养,人生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置身更高层次。

这种营养可以是读书学习,也可以是看展览、看风景,和不同的人聊天,见识不同的生活方式。

人人都应有一种深厚的兴趣,以丰富心灵,为生活添加滋味。

兴趣爱好可以点亮我们平凡的生活,让枯燥的日子也能过得妙趣横生。

当我们被生活所困时,兴趣爱好就是我们的避风港,可以缓解压力,可以带来成就感。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投资的过程,在哪里投资就会在哪里产生结果。

不论你身处在人生的哪个阶段,此刻就是投资自己的最佳时机。

从现在开始,设目标、定策略、去行动。

3个月回头看,就会有显著的进步;3年再回头看,人生会有极大的改观;10年后再回头看,就会跟当初的自己有着云泥之别。

不断投资自己,不断增值自身,从小处开始改变命运。


点亮“在看”,愿我们都能从现在开始,一路坚持,一路成长,一路收获。

(收看收听更多《夜读》文章,请关注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下载新华社客户端。)

作者:樊登读书 · 超然 来源:樊登读书(ID:readingclub_btfx)

监审:于卫亚
监制:周年钧、吴炜玲
编辑:伍越、王朝、刘在
美术设计:赵丹阳
实习生:尤伊湄、马如玥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

从小处开始改变命运!

https://mp.weixin.qq.com/s/-VhfbK8oLlAy2upxxN-7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