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错过后,才明白来不及

人生有很多东西,是经不起等待的。

人这一生,总是得失相伴,得到的同时也在不可避免地失去。而许多遗憾,往往正是来自于在拥有的当时并不懂得珍惜。

正如诗中所云: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生命中有很多珍贵的人和事,在当时只会以寻常的面目出现,命运也不会给我们以额外的提示。

但也许就在转瞬间,那些你曾以为触手可及的拥有,就会成为再也无法重回的过去。

有人说,幸福就是寻常的人依旧。在晚餐的灯下,一样的人坐在一样的位子上,讲一样的话题。早上挥手说“再见”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来了。

生活节奏有时变快,每个人,都是辛苦的忙碌者。然而,很多时候,这样的忙碌,早已违背我们的初衷。

有一种悲哀,是你为了所谓的目标和远方,没有时间去看喜欢的风景,没有时间去看最好的朋友,甚至没有时间伸出双手去拥抱自己最爱的人。

正如有人所说:有生之年,最大的不幸并不在于曾经遭受了多少困苦挫折,而在于终日忙碌,却不知道自己最适合做什么,最喜欢做什么,最需要做什么,只在迎来送往中匆匆度过一生。

真正能让我们幸福的,无非是眼前的人,身边的情。我们穷尽一生,能抓住的,也不过只有眼前和此刻。

有这样一句话:开始是等待,后来我发现,等待已经成为了习惯。

很多时候大家都习惯了等待,可人生有很多东西,偏偏又是经不起等待的。

你让朋友等太久,慢慢地就会变得无话可说;你让爱人等太久,最后可能就是渐行渐远的结局。等等,再等等,等到最后,只会等成遗憾。

多少来日方长,最后都变成了后会无期。

而人生最大的错误,就是认为自己有时间。因为你永远不会知道,在每一个看似平常的日子里,将会有什么意外发生,会有什么人要离你而去。

所以,你打算什么时候,去珍惜那个你应该珍惜的人呢?

也许,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别再说等待。

不要在等待中度过本可以相聚的日子,不要在等待中失去最后的机会,更不要所有的希望和向往,成为永生的遗憾。

余生不长,别等岁月渐老,再来感叹人生潦草。

生活不在远处,就在脚下。

幸福也一样,看似遥不可及,实则一直都在身边,只等着我们用心去感知去发现。

人生到最后,无非就是一屋两人,三餐四季,油盐柴米。把这些寻常时日中的点点滴滴组合起来,也就触摸到了幸福真实的模样。

余生,愿你我都能做知福惜福的人,不辜负生命中一切美好的相遇和陪伴。

当我学会珍惜,而你还有我在身旁,这就是我所能想到的最好的幸福。


点亮“在看”,珍惜拥有的幸福。

(收看收听更多《夜读》文章,请关注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下载新华社客户端。)

作者:念念、沐心 来源:念念沐心(ID:nnsg1021)

监审:于卫亚
监制:于卫亚、吴炜玲
编辑:李昂、王宜玄、杨慕茜
美术设计:赵丹阳
实习生:马如玥、陈小娇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黑龙江分社

学会珍惜!

https://mp.weixin.qq.com/s/_n25GOHa1y9vh8xp2CXseg

原来清明不只是“清明”。

一个“很巧”的提醒:

4月3日-5日,是清明小长假。

巧的是,这三天,我们连着过了三个节。

4月3日,三月初三,是踏青游春的上巳节,
就是微醺的王羲之写下《兰亭集序》之日。

4月4日,寒食节(冬至后105天),
不同于上巳“信可乐也”的氛围,
这一天“路上行人欲断魂”,是祭扫悼念时。

4月5日3时20分,清明至。
清明,既是一个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

今时今日我们口中的“清明”,
其实是清明节气、上巳节与寒食节
三个时节交汇融合而成。

清明 · 一隅

执一笔纯真,画一隅烟火,赠你一方生趣。

清明 | 水气清 菜花黄 又见一年柳如烟

作者 | 谈正衡
节选自《节气的呢喃与喊叫》

清明,天地一派澄澈隽永,气清景明,万物皆显。

二十四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冬至在历史上曾经也是,后来掉落了。

早先,还有一个上巳节。上巳节就是“三月三”,是春天庆典日,翻到《诗经·郑风》,仍能听到青春的歌唱:“士与女,方秉蕳(jiān)兮……”(秉:执,拿。蕳:一种兰草。)人们欢会游春,聚在水边盥洗驱灾、啸歌招魂,青年男女则谈情说爱,互赠芍药幽兰,你侬我侬,忒煞情多。

到宋元时期,一个全民参与的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上巳踏青活动与寒食风俗相整合的清明节,正式定型。

三月初三,油菜开花一片黄。村子都淹没在金黄色海洋里,浓郁的花香渗入空气,随风飘散在旷野间,引来蜜蜂嘤嘤嗡嗡忙碌,大大小小的叶蝶子飞来飞去。有的狗看见这铺天盖地的油菜花,都会发癫疯,跑得整天见不到影子。

水凼子里,有一窝窝旋动的黑团,是成千上万新生的蝌蚪。

小鸡出苗了。刚出壳的小鸡身上潮潮的,怯怯憨憨站也站不稳。从田里拔来小鸡草,捋下籽实加碎米粒喂几天,小鸡就换了模样,一团鹅黄的细绒,配上红红的喙🐤,粉嫩的脚丫,以及涉世未深的纯洁无瑕的眼睛,实在惹人怜爱。

老鸡领着孩子们到处转悠,这里扒扒,那里划划,稍有动静,便迅速张开翅膀让小鸡钻到里头藏起来。

早上起来,折一段柳枝插在大门两旁,谓之插“清明柳”。

柳易活,人说插根棒槌也生根。如果这棒槌是柳做的,不用插,横扔在那里都能长根。一些育苗的秧床或刚栽下秧的田头也插着柳枝,更像是一种导向和祈祝。

林木扶疏,芳草连天鲜碧,这显然又是一个令人容易伤感的季节。各种草木疯长,思念也在雨中滋长……

清明一雨数千年,雨中,牧童骑在牛背上,抬手一指,酒旗就斜飘在忧郁的风景里,醉倒了古往今来多少行人!

清明是上坟祭祖的大日子。大姓宗族,由族长带领族人到祖墓团祭,更多的是各家各户自往先人茔地跪拜祭祀。

青团是清明上坟祭品,也用来自食或款待亲友。将雀麦草汁和糯米粉一起舂合,然后包进豆沙、枣泥等馅料,垫上芦叶蒸。蒸熟出笼的青团,香气扑鼻,色泽鲜绿。

“清明螺,赛老鹅”,清明前后,螺蛳肥壮,味道极好,让人为之倾倒。这天用针挑出螺蛳肉烹食,叫“挑清”。全家团圆吃晚餐,饭桌上少不了炒螺蛳和老藕。这都是养蚕人家立的规距,据说,把吃剩的螺蛳壳往屋顶瓦缝里抛,声音能吓跑老鼠。同时,毛毛虫会钻进壳里做窝,不再出来骚扰蚕。那么老藕哩,是不是断后能拉出更长的丝来?

稻种播下秧畦二十八天,就长到近尺把高了,绿汪汪的,满怀喜悦在风里一仰一俯,像是待嫁的新娘。

当遥远的北方从“猫冬”中醒来,刚刚开始耕作时,江南已是一片禾苗青青。

清明 · 民俗

清明三候
古人描述的清明物候为,一候桐始华:白桐花开,美好如约而至。二候田鼠化为鴽(rú):字面意思是老鼠变成了鹌鹑那样的鸟儿。其实在说喜阴的田鼠回到地下洞中,喜阳的小鸟来了。三候虹始见:雨过春深,则见虹霓,七彩霓虹定格春日胜景。

祭扫踏青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是天朗气清的清明,也是踏青寻春的清明,更是情深追思的清明。上巳·寒食·清明三节合一,清明的民俗内涵相当丰富:扫墓祭祖和踏青郊游是其中两大主题,还有插柳戴柳、放风筝、荡秋千、拔河等闲趣闹趣流传于今。
此外,对农家来说,正是春耕、春种、春管的大好时节。这一天,有诗情画意,也有泥土气息,更有浓郁的人情味。

清明大晴
未来三天,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步步攀升,北方多地气温有望创下今年以来新高。4月5日清明这一天起,北京、石家庄、郑州、西安、合肥等地最高气温或将超25℃,甚至接近30℃。
天气一转暖,细菌病毒极易滋生,为了早日战胜疫情、无病无忧,请一定要戴好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扎堆、不聚集。对花粉过敏的小伙伴,出行注意防护。此时节可适时晚睡早起,多吃时令多汁蔬果多饮水,清肺润燥。

清明·草木人间

这个节气起,
除了开篇的一隅水墨插画之美,
我们还会为你新呈现
一个自然科普短视频版块
【 草木人间 】

每个节气,

花点时间去认识去问候

一些身边的花草树木小动物,

也是很重要的小事。

不单因为——

为我们呈现节气流变之美的,

是这一花一枝的舒展,一虫一鸟的吟唱。

还有,

当你学会与一朵花问好,

与每一株草握手,与一棵树对话,

才更能领会宇宙之磅礴、生命之可贵、

生活之多姿、时间之伟力。

当下清明春正盛,除了漫天樱粉桃红,

路边不知名的小花也开了。

我敢打赌,这个视频里,

绝对有你很是面熟却叫不上名字的野花!

视频《春天里的小野花都叫什么名字》
央视新闻《夜读》X 科普博主@一方见地 特别呈现

看完就算认识了,
以后见面跟它们打个招呼吧!😊


监制 | 李浙 编辑 | 王若璐
©央视新闻

祝你安好 越来越好🌱

https://mp.weixin.qq.com/s/0aH9KxzhEWEV64Wl5QzwmQ

为什么要过清明节,这是我听过最好的回答

清明,教会我们不忘本

  曾问过一位年长的伯伯:“您年纪这么大了,为什么还要每年坚持清明祭扫呢?”伯伯说了一句话,令我感触颇深:“人这一辈子如果没有根,走到哪里都是漂泊。只有站在这里,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将往何处。”

  在中国人的思想里,“根”是祖先,是亲人,是故土。清明时节寻根问祖,其实是提醒我们做人不能忘本——既不要忘记自己从哪里出发,因何而出发;更要遵循父母的教诲,传承先辈的精神。

清明,教会我们在爱中告别

  网上有个问题:“祭祖扫墓,真会得到祖先的庇佑吗?”有人回答说:“祭祖,相信的并不是鬼神,而是相信亲人对我们的爱是不会消失的,他们在我们心里留下的回忆也不会消失。”

  死亡,只是改变了生命的状态,并未结束我们与亲人的联系。在这场年复一年的仪式里,最好的缅怀是记得,也是放下。那些有关生死的话语,教会我们在爱中学会告别。

清明,是一个有关“传承”的日子

  我有一个同事,每年清明去陵园,一定要带上自己的小孩。他说,这种一年一次的经历,会让小孩慢慢知晓血脉的延续,体味责任、礼仪和感恩,这比言传一百遍更有效。

  因小见大,由此及彼。这可能也是岳姓族人非要去杭州忠烈祠,两岸三地非要去黄帝陵的原因吧。清明,是一个有关“传承”的日子,有哀思、有纪念,是责任、是感恩。不论家教传承,还是家国情怀,都寄寓在这四月的叩拜之中。

勿忘清明,且惜当下

  清明节落在一年中最美的时节,却也是所有节日中最伤感的。当我们急匆匆地行走时,别忘了停下脚步,回头看一看。人生终有别离,但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

  天清气明,杨柳泛青,愿你不负时光,珍惜当下,带着所爱之人的嘱托,勇敢而从容地过好每分每秒。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综合有书(ID:youshucc)、你的景和我的桥(ID:jing6qiao)|作者:有书曾小鱼、景桥 | 主播:赵文龙

本期编辑:石磊 实习生:金婧

https://mp.weixin.qq.com/s/WO4MHvPc_xmh7neR10EM7Q

人生,不是向外诉求,而是向内生长

通透的人生,是向内探寻深度。

遇到困难时,从自身寻找原因和方法,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途径。

成熟的人明白,人生,不是在向外诉求,而是在向内生长。

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抱怨社会不公,抱怨处世艰难。其实,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反躬自省。

抱怨既浪费了时间,又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毕竟,快速走出困境,才是对麻烦最好的抗争。

遭遇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把过错一味地归咎于别人。

有人说:“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

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自省的能力,他就看不到自己的问题,更不能自救。

真正优秀的人,都懂得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遭遇困难时积极面对并及时调整,才能造就自己的辉煌。

曾经,我们期盼外界的认可,甚至会为了外界的赞许,将自己内心的向往生生压下。

如今才明白:人生这趟旅途,他人的喜恶与自己真的无关。

有位作家写道:“只要你的心灵是活泼的、敏锐的,只要你听从这心灵的吩咐,去做能真正使它快乐的事,那么,不论你终于做成了什么事,也不论社会对你的成绩怎样评价,你都是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创造性的人生。”

人的一生,是摆脱他人期待的过程,是找到自己、成全自己的过程。

智者悦己,愚者悦人。

只有遵循自己的内心,不追求他人的期待,坚定自己的步伐,才能活成最精彩的自己。

伴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人经历家庭、事业、生活的诸多洗礼,已经不能再向外继续抱怨诉求了,而是要向内生长,了解真正的自己。

真正能够解决问题的答案,其实都在你的心中,不断向内探寻才是根本之道。

通透的人生,不是向外延伸的广度,而是向内探寻的深度。

一个人拥有的越多,就越容易被牵绊;放下越多,就越能够看清自己的内心。

只有脱离对外物的执念,回归生命的本真,不牵绊,不执拗,方可窥见自己的心性,获得真正的自由。

一个人,向外追求的越少,负累就越少,就越容易获得快乐;一个人,向内探寻的越多,内心越丰盈,就越容易获得幸福。


点亮“在看”,愿我们都能减少向外诉求,专注向内生长,活出自己的别样人生。

(收看收听更多《夜读》文章,请关注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下载新华社客户端。)

作者:茗小芷 来源:樊登读书(ID:readingclub_btfx)

监审:于卫亚
监制:于卫亚、吴炜玲
编辑:王宜玄、李永锡、赵世芸
美术设计:赵丹阳
实习生:陈小娇、宋书扉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

向内生长!

https://mp.weixin.qq.com/s/1Q2dQQdyRxvnLKXR1e6VVw

真正的断舍离,是整理自己的内心

让自己的人生进入游刃有余的状态。

有人收到朋友赠送的礼物,是一件精美华丽的睡袍。他非常喜欢,连忙扔掉自己的旧长袍,穿着新睡袍在家里踱步。

可是,他总感觉哪里不对劲:一会儿觉得书桌破旧,一会儿嫌弃地毯粗糙,仿佛一切都无法匹配这件做工考究的睡袍。他扔掉旧家具,更换新地毯,将家里里外外翻新了一遍。

原本以为自己会因此变得更开心,没想到只剩下了疲惫。这时他才发现,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

人们拥有了一件物品后,会不断配置更多物品与其相适应,以期达到心理平衡。要想时刻保持内心的坚定,就不能被冲动裹挟。因为一味追求,只会徒劳消耗自己的精力。

你占有物品时,物品也在“占有”你。

不知不觉,你的钱财在流失,时间被消耗,可是由此获得的幸福感并没有叠加。

物质需求上,有自己的选择,而不是人云亦云,被外在的标准捆绑自己;生活追求上,有自己的方向,而不是左右摇摆,被他人的声音影响自己。

当你能清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能守住自己的初心和重心,就能排除外在干扰,活出真正的自在。

如果一个人的欲望都放在物质上,精神或将变得贫瘠荒芜;如果一个人的精力都放在名利上,身心或将变得疲惫不堪。

相反,一个名利随缘的人,不会分散注意力到多余和无用的事物上,就能始终轻装上阵,活出清爽、达观。

提到断舍离,很多人想到的就是大刀阔斧地“扔扔扔”,毫不留恋地“丢丢丢”……

其实,这并不是断舍离的真正内涵。

如果内心没有规划,生活没有条理,随手扔掉的一件物品也许不会减少负担,反而徒增烦恼。

断舍离是通过收拾物品来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内心的混沌,让人生进入舒适的行为。

真正的断舍离,不是简单地舍弃物品,而是聚焦在自己身上,让自己的人生进入游刃有余的状态。

要让日子过得舒适简单,离不开科学规划,否则一天东忙西忙,内心却不会有收获感。不妨借助“清单”来明确生活内容,当你聚焦了一天的安排,也就能保持专注,不为其他事情而分心。

对我们来说,面对繁杂的安排,要先找到自己的“大石头”,也就是当下最重要的事情。只有把握住重心,建立轴心思维,减少外界的影响,才能专注在当下,持续获得成长的能量。

一个人最大的魅力,从来都是走在适合的路上,活出真实的自我。

很喜欢一句话:“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幸福的生活往往很简单,那就是聚焦在当下,专注在当下。

当你不把时间浪费在无关的事情上,不把注意力消耗在外部干扰上,自然就能活出自律,活出闪亮人生。


点亮“在看”,愿朋友们学会聚焦,智慧舍弃,过上更加轻盈的生活。

(收看收听更多《夜读》文章,请关注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下载新华社客户端。)

作者:许小猫 来源:有书(ID: youshucc)

监审:于卫亚
监制:于卫亚、吴炜玲
编辑:王朝、伍越、袁亨瑞
美术设计:赵丹阳
实习生:马如玥、满兴莲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

专注当下!

https://mp.weixin.qq.com/s/Mv7vYtkRiaWOl01jaOx2Mw

这15句话,有点扎心却很真实

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人会成长和成熟,会越来越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有些话,哪怕不那么悦耳,却能够让你正视自己。
正视之后,会有更多思考,更多直面的勇气,更多做更好的自己的决心。

有点扎心却很真实的15句话

01

诸事皆顺是很美好的祝愿,
但人生很难真的一帆风顺。

我并不期待人生可以过得很顺利,但我希望碰到人生难关的时候,自己可以是它的对手。(加缪)

02

一劳永逸的事几乎是不存在的。

没有一劳永逸,永远要重新开始,重新进入动荡,重新寻找,重新赢得欢喜。(是枝裕和)

03

小聪明也许能让你一时受益,
但长远来讲是没有大用处的。

小聪明可以积合大聪明再提升为智慧吗?并非如此,决不如此,从来没见如此。(木心)

04

许多人活得并不像他们自己。

(他们的)思想是别人的意见,生活是别人的模仿,情感是别人的引述。(王尔德)

05

绝大多数时候,
你所感受到的冷淡、忽视、不在意,
都并非错觉。

我始终认为,人对重要的事物,是不会随意对待的。(佚名)

06

理解和丰富是好事,
但也会带来一些痛苦。

理解得越多就越痛苦。知道得越多就越撕裂。但他有着同痛苦相对称的清澈,与绝望相均衡的坚韧。(勒内·夏尔)

07

我们很难拒绝成长和变化,
不管我们对过去有多留恋。

花环会变黑,地壳板块会移动,深层洋流会涌动,岛屿会消失,房间会被遗忘。你必须感受潮水的变化。你必须与变化相随。(《奇想之年》)

今年的我们不同于去年的我们,我们爱的人也是如此。时刻在变化的我们若是能继续爱着另一个变化了的人,这是一件幸运的事情。(毛姆)

08

很多时候,
活着是一件与痛感相随的事。

如果你感受到痛苦,那么你还活着。如果你感受到他人的痛苦,那么,你才是人。(列夫·托尔斯泰)

09

读书这件事,
也许并不是你在理解书,
而是书在理解你。

事实上,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书籍只不过是一种光学仪器,作者将其提供给读者,以便于他发现如果没有这本书的帮助他就发现不了的东西。(普鲁斯特)

10

越软弱,会越弱。

人一旦迷醉于自身的软弱,便会一味软弱下去,会在众人的目光下倒在街头,倒在地上,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米兰·昆德拉)

11

你不快乐的原因可能是:
你不再去感受快乐了。

幸福的反义词是什么?是不幸吗?我觉得是麻木。当一个人对幸福的感知力越来越少的时候,就很难体会到幸福。(陶勇)

12

你的鼓励,
对另一个人来说也可能是压力。

碳要经过高压才会变成钻石,而面团要静置一阵子才烤得出松软的面包,请别忘了人人皆为不同的个体,能激励你的东西或许会彻底压垮另一个人。(佚名)

13

许多所谓的“救命稻草”,
其实根本无法托住你。

在绝望、失望中,就随便抓住一个别的当作希望。这里,最容易产生盲目、意气和冲动。(张中晓)

14

有过很多爱情,
并不意味着就有爱人的能力。

今天很多人所谓的爱情,没有建立起生命关系,只建立起一个消费关系,新鲜劲没了就再换,他就渐渐丧失了爱的能力,他只能一辈子追那个新鲜感去了,所以搞得最后疲惫不堪。我觉得,新鲜感不是和许多人经历第一次,而是和同一个人经历很多第一次。(梁永安)

15

你最大的靠山,
就是你自己,也只有你自己。

一个人活着其实仅仅是一个人的事,生活关照型的朋友可能了解我身上每个痣,不一定了解我的心,精神交流型的朋友可能了解我的心,却又常常拂我的意。快乐来了,最快乐的是自己,苦难来了,最苦难的也是自己。(贾平凹)

文/央视新闻《夜读》整编

写在最后

这些“扎心”之言,不是要你沮丧、怀疑,唯愿给你多一个视角,多一重思考。

生活有且永远有极美的一面,却也难免苦涩艰难的时刻,认识和理解这一点,我们能更好地像建筑房子一样建筑自己——风和日丽时,可引光入室;风雨来袭时,能屹立不倒。

当我说:希望你万事胜意岁月风平,希望你永远快乐不懂眼泪,希望你无病无灾一世被爱,希望世上所有的风雨都绕过你,希望你与世间美好环环相扣……这是真的。

可是,我还会说:如果你不甚如意,希望你能有力量把自己拔出泥地;如果你不甚快乐,希望你总有办法找回笑声;如果你不得不与命运较量,希望你能用你的勇敢智慧去博得赢面……这也是真的。

如此,在某天不得已要面对人生的某些“扎心”时,我们就可以多一点坚韧的东西。


你最近被哪一句话戳中了?

制片人 | 张天宇 主编 | 王若璐
编辑 | 杨瑜婷

©央视新闻

有戳中你的,点个赞

https://mp.weixin.qq.com/s/wlee96MdQMYKK9j3tTLldQ

提升幸福感的10件小事

  幸福,不必轰轰烈烈,也无需苛求完美。幸福,就藏在生活点滴中,当你用认真的态度对待生活,幸福自会与你不期而遇。10件小事,提升生活的幸福感,今天就做起来吧。

1 学习一项新技能

  学习新技能,能让自己拥有更强的竞争力,掌握人生主动权。别给自己的人生设限,别让自己的时间荒废。即便从零开始,只要稳扎稳打、脚踏实地地向前迈进,总有一天,你能突破自我,赢得人生更多的选择权。

2 偶尔奖励自己

  “学会奖励自己,才能事半功倍。”在完成目标的路上,给自己设置一些小奖励。也许是一杯奶茶,也许是一束鲜花,也许是一个小摆件,也许是一顿心仪已久的美食……这份礼物,是为了给自己带来愉悦和满足的同时,激励我们更好地走向下一段旅程。

3 每天抽出半小时读书

  “读书的真正目的是追求智慧, 而非单纯的知识。”在这喧嚣而浮躁的世界,不妨静下心来,每天抽出半小时阅读。读书多了,日积月累,心灵便会变得更加丰盈。

4 坚持锻炼身体

  爱运动的人,身体都不会很差。坚持运动,也许不会立竿见影地看到效果,但持之以恒,你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改变。战胜惰性,定期锻炼,你流下的每一滴汗水,都是在帮助你成就更好的人生。

5 给家人做顿饭

  生活的浪漫,从不止于风花雪月,还有柴米油盐。给家人做一顿饭菜,在浓浓烟火气中感受生活气息,体会食物带来的幸福感。每一种美食背后,都是平凡人生的写照。将一生一世的细水长流,浓缩在简单的一蔬一饭里,也是一份长情的告白。

6 随手拍下美丽的风景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河边的柳枝,脚下的石头,天边的夕阳……遇见这些不经意的美景,不妨拿出手机,拍下这些平淡时光里的惊艳碎片。记录下美好瞬间的同时,也给生活增添色彩。

7 把房间收拾整洁

  杂乱无章的房间,不仅会带来负能量,也会影响自己的情绪。而窗明几净,井然有序,却会让人一见倾心,倍感愉悦。处理掉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多余的废物,当你把房间收拾干净,生活也会变得明亮、温馨。

8 保持充足睡眠

  曾看过一句话:“一个人最好的状态,是每个晚上能心安理得地入睡,每天早晨能精力充沛地醒来。”最好的养生,莫过于作息规律,好好睡觉。这是对生命的尊重,是对健康的重视,也是对自己负责。保证睡眠,让身体得到有效休息,自己才能在人生路上更有冲劲地往前走。

9 记录快乐瞬间

  有人说:“你不要总希冀轰轰烈烈的幸福,它多半只是悄悄地扑面而来。”快乐其实没有那么难,从今天开始,记录下让自己开心的时刻:被他人夸奖,听到喜欢的歌曲,买到喜欢的衣服,品尝到渴望已久的美食……时间久了便会发现,那些你曾经渴望的幸福与温暖,其实就藏在日常生活当中。

10 培养一项爱好

  试着培养一项你乐于坚持的爱好。画画,书法,钓鱼,跳舞……这样做,可以让我们在不断的学习中,修身养性;在忙碌的生活中,多一份轻松自在。当你沉浸其中,你便会感到怡然自得,生活也会因此更加趣味盎然、活色生香。


来源:有书(ID:youshucc)|作者:有书奕默&玩子 | 主播:赵文龙

本期编辑:王萍萍 实习生:徐笑盈

【夜读】人民日报 微信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YWOCo5UD3nb3OEMGQLAheg

为什么你经常会感到累?

一整天看似没干什么,但情绪和精神上却是高负荷的状态。这是你最近的感受吗?当一个人心理的紧张与焦虑持续存在,便是身心在释放信号,提醒你内存将满,是时候开启“低耗能”模式,去过一种松弛的、更具活力的生活。

《从今天起,过“低耗”的生活》

人的心是很容易有挂碍的。比如一条手机里不想回应的消息,一次社交上不能回拒的邀约,甚至向别人解释一件很小的事情,都需要消耗一定的心理能量。所谓低耗,就是删繁就简,为生活减负,让内心回归清和安宁。

放下不必要的情绪

有人说:“我们所有的痛苦,都是因为我们不善于过滤。”

陷入情绪内耗的人,就像“情感磁盘中包含着大量的缓存和文件碎片,哪怕待机状态都不断消耗着情绪资源。”日子久了,心力一点点被耗竭,人就会疲乏不堪,精力丧失。可见负面情绪对人的磨损,不比筋骨劳累少。

如何不让自己陷入情绪的“苦战”呢?

细想下,生活中很多烦恼,都来源于“想太多”和“走不出”。比如亲密关系里的争执,他人对自己的不正确评价等。在处理这些问题时,我们可以要求自己更多地聚焦在事实层面,而非衍生不必要的情绪枝杈。

把时间线拉长,人生是一场修炼。所谓“养心贵以静,淡泊宜于性。”做好情绪调节,不让心力被情绪透支,生活才能更加轻盈自如。

走出无意义的关系

如果你盲目地扩大自己的朋友圈,却收效甚微;在觥筹交错中左右逢源,却身心俱疲。不妨停下来思考,这样刻意构建的社交,是否真的适合自己。

一段好的关系,好的感情,包括友情也是一样,不应该彼此消耗,彼此灌输负能量,而是双方都自带光芒,相遇迸发出更亮的火光。糟糕的关系,就像两个咬齿不同规格的齿轮,在一起持续磨损对方,而无力提供积极的情感力量与支持。

与其在飘忽若浮云的关系中流连,不如在静谧中丰富自己,用有限的时间,去做想做的事,去陪值得的人。

留下自己真正需要的

梭罗曾说:“一个人的富有程度,与他能舍弃之物的数量成正比。”

当我们把生活囤积得满坑满谷,无形中也把自己缚于其中,不得洒脱。因为没有无成本的占有——你所占有的东西,同时也在占有你。

断舍离的实质,就是要通过整理物品来整理内心,通过判断物品的去留,来厘清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保留最需要的东西,物尽其用,舍弃不需要的东西,一身轻松。通过取舍,回归生活最本真的样子。

而简单的空间,不被物质奴役的日子,反过来也会给心灵以环境的滋养。

对身体好一点

在现实中奔波,我们耗损最多、辜负最深的常常是自己的身体。

身体的零件是需要呵护的,你总是用它,不保养,不休息,等到零件转不动了,疾病也会趁虚而入。那时,生活就不得不按下暂停键,用来弥补以前的消耗。

不要等到身体出现危机,才惊觉生命的脆弱和健康的可贵。充足的睡眠、规律的运动、合理的饮食,才能赋予我们更好的状态进击人生。

此生征程不是短跑冲刺,身体好,才有机会成为最后的赢家。好好爱自己,就是对自己最好的投资。


文|央视新闻《夜读》

你在什么时候会感觉累?

制片人 | 张天宇 主编 | 王若璐
编辑 | 李津婵

©央视新闻

同意,点个赞

https://mp.weixin.qq.com/s/OtvCHZ2aFVUWxfY0Ed5_vw

12条小经验,送给处于低谷期的你

  身处人生的低谷期,你会如何迈过去?今晚,我们分享12位夜读读者写下的留言。如果你也正在经历一些艰难的事情,希望能给你迎难而上的力量。

01

不要停下手头的工作
努力过好当下,困难会给你让路

  努力使自己静下来,评估一下最坏处到了什么程度,只要不是致命的结果,就继续努力做好手头的工作,让自己忙起来,困难会给你让路。

@每一颗榛子都有一个故事

  正在坐月子的我,每天都在适应当妈妈,每天都在学习带娃,每天都在哭泣,也每天都在告诉自己,加油!

@会跳舞的文艺青年💃

  最艰难的时候,别老想着太远的将来,只要鼓励自己过好今天就好。其实过着过着不知什么时候就挺过来了,后来想想,这就叫坚持吧。无论结果如何都请你相信,那些你努力游上岸的日子,都有它的意义。没有人能把努力发光的你,拉进黑暗里。

@y y n

02

别总是自我否定
给自己信心,你很好,你很值得

  我在低谷期里躲在被窝里痛哭一场,眼泪浸湿了枕头,然后默默地告诉自己:坚强些,会过去的。

@明月清风

  经历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被辞退,怀疑是否是自己能力有问题,其实不然,在工作的两个月时间中一次也没有受到批评,经常获得客户的肯定,还自学了很多东西。有反思整个事情,不要全盘否定自己,我可以!附上此前收到的晚安短信,暖心——“今晚,我想告诉你3件事:1、你已经做得很好了;2、一切都会过去的;3、你很值得。晚安!”

@笛

  要相信所有事情最后都是好事,如果不是,那就还不是最后。

@丁玉强

03

有沉淀才能厚积薄发
以前迈不过去的坎都会变成平地

  低谷期就是充电期,虽然那个时候想开心也开心不起来,但只要来块酥糖,洗个热水澡,积极面对现实,就能做好迎接高峰期的准备。

@冬天就在春天旁边

  迷茫了就读书,难过了就跑步,孤独了就找朋友聊聊。朝着阳光生长,黑夜就不再漫长。

@浅深

  随时检查自己的内心不被负面情绪所控制,用积极的状态应对一切,保持微笑,乐观豁达。

@任中群

04

破局才能走出僵局
只要你还在继续,就是上坡

  今年就要高考了,做不完的试卷改不完的错题,看不到分数的提高,只有一个个孤独的夜,很气馁、很无力。但我还是想再拼一把,我就是想看看自己到底能走多远。

@做题家小千

  当处于人生低谷,每一步都是上坡路。前方很苦,但只要方向正确,就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我走得很慢,但我绝不会后退”……听着这些激励,我从一个低谷走了出来。

@殇之浅夏

  如果你停止,就是谷底;如果你还在继续,就是上坡。

@思

如何度过人生的低谷期

你还有哪些经验或建议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 | 主播:吴迪

本期编辑:胡洪江,实习生:赵诗楠、刘维德

https://mp.weixin.qq.com/s/eHl64nafxHRp2m0eqbLuHw

在一个领域深耕下去

躬身深耕者,是任何时代的王者。

看过一张图片:两个人同时钻井寻宝,一个人在某个地方挖一点,见不到宝石,就赶忙换地方,接连换了好几个地方依然没有挖到宝石。另一人就盯着一个地方持续不断地深挖,如愿以偿挖到了宝石。

那些认准了某个领域,持续努力的人,大都得到了命运的馈赠。

有的人,哪个行业赚钱就从事哪个行业,从来不会沉下心来在某个领域深耕。

有位朋友因为喜欢数学,大学攻读数学专业。毕业后,金融投资行业形势一片大好,无数年轻人投身其中。他也心动了:“时代奔涌向前,明明有这么多机会,我为什么要舍近求远、舍快求慢呢?”

于是,他放弃了在数学领域继续深造的机会,转行做了金融行业。可是他非专业出身,工作一段时间后并没有获得想象中的很大成功。而彼时,大数据、云计算却悄然兴起,成为热门的行业。

这些热门行业,恰恰都是以他所学的数学为基础的,他顿时陷入了疑惑:“为什么我随风而动、追逐时代潮流,反而错过了机遇呢?”

他后来对我说:“时代越走越快,风越刮越大,可是风刮得再大,人应该站得越稳,唯有一以贯之,才能行而致远。”

一个人围着一件事转,最后全世界都可能围着你转;一个人围着全世界转,最后全世界都抛弃你。我们可以给自己一些试错的机会,但人生不能一直用来试错。

只有认准方向,在一个领域深耕下去,才可能挖到人生的宝石。一个人如果只深挖一个点,把事情做到极致,就可以成事。

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可能不是智商,不是情商,不是人脉,而是毅力。

有个年轻人,22岁大学毕业后,进入动画公司工作。

在这里,他从事最基础的原画,薪水很低,新颖的想法也总被否决。

同事聚会,大家都在抱怨说:“这样耗下去有什么意义,还是转行吧。”

很多同事都转行以后,他非但没有离开,反而将所有精力和时间都用在了绘画上,经常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

当时的动画有盛行的风格,他不喜欢跟风,坚持最传统的手绘,被人认为是个不上道的家伙,同行都嘲笑他是个异类。

家里人也纷纷劝他不要做这一行了,换个行业吧,但他不为所动,继续拿着铅笔涂涂画画。

就这样,他坚持了整整16年,从脚本、分镜、原画到场景设计,他对动画制作的各个环节烂熟于心。

38岁的他好不容易做出了自己的第一部动画影片,结果票房惨淡,没有人再敢找他拍片。

但他并没有气馁,又开始做漫画连载,这一坚持又是5年。

没想到作品一下子火了起来,紧接着被拍摄成电影,轰动一时。他也成为了著名动画导演、动漫大师。

从籍籍无名到被人熟知,他在动画领域,默默坚持了整整21年。

他说过这样一句话:“生活坏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好起来,因为它无法更坏。努力过后,才知道许多事情,坚持坚持,就过来了。”

很多事情,做了不一定马上有结果,但坚持下去就会看到希望。

任凭怎样脆弱的人,只要把全部的精力倾注在唯一的目标上,定能有所成就。

如果什么都做,有可能一事无成。最好聚焦于一个领域,让自己成为独一无二的专家,而不是什么都干的“通才”。

深耕细作是聚焦、是精进,是在一个领域内创造无可替代的价值,让自己成为独一无二的高手。

躬身深耕者,是任何时代的王者。


点亮“在看”,从今天起,集中所有精力深挖你的那口井。

(收看收听更多《夜读》文章,请关注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下载新华社客户端。)

作者:洞见muye 来源:洞见(ID:DJ00123987)

监审:于卫亚
监制:张越
编辑:王宜玄、李永锡、郝瑞
美术设计:赵丹阳
实习生:陈小娇、武师宇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黑龙江分社

深耕自己的领域!

https://mp.weixin.qq.com/s/7zcl0NlzbAxBuhaSMU7v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