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 | 家是最温暖人心的地方

我们只有一个家,要好好经营它。

  • 家,是什么?

有段话说:作为被人呵护的儿女时,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和一个人终身相伴时,两个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有儿女后,家,就是儿女在的地方。

  • 家,是什么?

家是父母、伴侣和儿女组成的港湾。

家,承载我们所有生活的记忆,有一日三餐,有春夏秋冬,有柴米油盐。

生活中,我们常常疲于奔波,但只要一回到家,心总会被奇迹般治愈。

家就像一个能量加油站,看着充满烟火气的厨房,阳光刚好洒落进来的客厅,飘满沐浴香味的浴室,温馨舒适的卧室,就算遇到再多困难,也总能瞬间充满力量。

  • 家,是什么?

家是剪不断的血脉亲情,是放不下的牵肠挂肚,是离不开的绵绵情意。

人这一辈子,无论我们变成什么样子,家始终都在那里,家人始终在我们身边,不离不弃,相伴相依。

  • 家,是什么?

家不是战场,不要动不动就吵吵闹闹,随便就对家人恶语相向。

这个世界,最疼爱我们的是家人,最包容我们的是家人,千万不要仗着感情深,就肆无忌惮。

这个世上,没有哪一种感情被伤了不会寒心,亲情也一样。

  • 家,是什么?

家在,我们就不是浮萍,家人在,我们就不会孤单。家是那个给我们温暖的地方,是延续爱和深情的所在。

有家,我们到哪里都有人牵挂,有家人,哪怕不能常相聚内心也不觉得孤单。

家,永远都是我们的港湾,家人,永远都是我们的后盾。

  • 家,是什么?

家是我们的根,有家,就有归处;家是我们的魂,有家,就有动力。

为了一个家,我们起早贪黑,不眠不休,也甘之如饴;为了一个家,我们辛劳一生,竭尽所有,也无怨无悔。

家,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最重要。

家,是需要维护和经营的,家人,是需要包容和理解的。

一家人有说有笑,只要家人在一起,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就是这一生最大的幸福。

家是我们一生的归宿,家人是我们一辈子的依靠。

不要觉得你为家付出了多少,而是要想一想,这个家给了你多少。

对家,要心存感恩,别总去抱怨。

家就是那一团炉火,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就有说不出的温暖;家是母亲的叮咛,永远围绕在耳畔;家是父亲宽广的背,温暖又有力量。

此生此世,我们只有一个家,一定要好好经营它。


点亮“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收看收听更多《夜读》文章,请关注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下载新华社客户端。)

主播 | 李林欣

作者:无铭 来源:无铭大叔(ID: wmds988)
监制:姜晨、吴炜玲
编辑:雷雯雯、李永锡、马骁驹、袁亨瑞
美术设计:赵丹阳
画家:田世光
实习生:张馨兮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

https://mp.weixin.qq.com/s/8srNskHMdsEIxMaUocr5ng

夜读 | 什么样的家庭可以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最好的教育,来自家庭教育。

身为父母,最大的期望,就是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最好的教育,实际上是来自家庭教育。

孩子能够努力学习,品行端正,最根本在于父母言传身教所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父母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教育方式和处世方式,都会对孩子的性格、心理和行为起着关键作用,并且会产生长期、深远的影响。

究竟什么样的家庭,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呢?

  • 父母品行好的家庭

这世间所有的关系,无论始于什么,最终大多都会落在人品上。

有人曾说过:“绝大多数对孩子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身的端正和完善上。”

孩子的成功与否,与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否正确息息相关。

好的品行,能对孩子成材大有助力。

人品的树立来自于榜样的力量,父母作为孩子的榜样是不能逃避的。

  • 懂得尊重的家庭

尊重孩子的前提,是信任。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无数种可能,而人生的选择权,属于自己。

父母该做的,就是相信孩子能够处理好自己的事情。

父母在孩子的生活中,应该是一个提供意见、善提意见的角色,应该是孩子的引路人、启发导师,而不是武断的决策者。

有位作家说:“要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要尊重儿童的天性和选择。”

健康成长中的孩子,除了有爱,更应该有尊重。这种尊重,不是溺爱般地让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也不是冰冷地说了不能做就是不能做。

让孩子在选择中成长、学会承担后果,而不是替他们规划人生,逼着他们去执行。

家长不仅要尊重孩子,更要尊重他人,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长大,不仅学会自尊,也学会尊重他人。

  • 懂得情绪管理的家庭

长期处于家长负面情绪下的孩子,一方面容易变得暴戾,乱发脾气;另一方面会因缺少父母理解而导致亲子关系疏远。

如果家长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让孩子成长在一个正面积极的环境中,那么,这个孩子多半也是一个会管理情绪的人。

当孩子面对问题时,他就会理智思考,而不是被情绪左右。

请相信,如果你给孩子带来的是忧郁和悲观,那么他们也会报之以忧郁和悲观;如果你为孩子献上欢乐与喜悦,他们也会报之以欢乐、喜悦。

  • 好好说话的家庭

有人说:“教育好不好,看父母的说话方式,就知道。”

温和的语言,是家庭中不可缺少的。对待孩子,更要言语温和、友好有礼貌。

家庭是放松与休息的场所,不要把在社会中的委屈和不满发泄到家人身上,给家人摆脸色。

懂得好好说话的家庭,孩子能在最友善的环境里成长。

  • 有规矩的家庭

家规不单单是针对孩子,而是针对家庭的每个成员,父母越是严格要求自己,越是给孩子做出好的榜样。对孩子来说,从小遵循好的家规,长大后就会成为习惯而不是束缚。

父母的一举一动,会深深地烙印在孩子的心底;家庭的环境,会最终反映在孩子未来漫长的人生路中。

培育优秀的孩子,光从孩子身上下功夫是不够的。

父母改变观念,做孩子的榜样,乐于同孩子一起成长,给孩子提供好的家庭环境,才是培养优秀孩子的好办法。


点亮“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收看收听更多《夜读》文章,请关注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下载新华社客户端。)

主播 | 沙青

作者:知子花 来源:知子花教育(ID:zhizihuajy)
监制:张越、吴炜玲
编辑:雷雯雯、周喆、王宜玄、王雅璇
美术设计:赵丹阳
画家:娄师白
实习生:柳润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

https://mp.weixin.qq.com/s/km8x3MRWo0Uifn4Cy4w18w

夜读 | 请给足孩子这5样东西

心中有阳光,眼中就会有风景。

  • 给孩子犯错的权利:让孩子像个孩子

让一个孩子变得胆小怕事,那就剥夺他的“试错权”吧。

如果孩子一旦犯了错就遭受批评、打骂,那么他以后就会丧失探索的欲望,成为一个看大人脸色的“乖小孩”。

应该放手让他们从试错中去获得经验教训。

当孩子发生过失或者犯了错误时,父母不应给予过多的批评,而应让孩子自己承受行为过失或者错误直接造成的后果,从而引起孩子自觉弥补过失,纠正错误。

孩子学会试错,人生才能走对。

父母在安全范围内适当放手,不以“为你好”的名义操控孩子,这样孩子才能在一次次探索中,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

  • 给孩子无条件的支持:让孩子专注于自己所爱

孩子会为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感到高兴。

比如找到喜欢做的事情,帮助朋友或同学,管理自己的时间,制订活动计划,加入喜欢的团队或组织。

如果孩子能够得到父母的支持,那他快乐的指数会翻倍。

专注于自己所爱,本身就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但带来的回报是无穷大的。

最好的教育就是让孩子成为他自己。父母能为孩子的热爱高歌鼓掌,这是对孩子来说极大的鼓励。

  • 给孩子乐观的心态:让孩子处在逆境仍心怀希望

乐观的孩子,运气一般都不会差。

如果父母面对生活积极向上,永远能看到事情双面性,遇到困境积极寻找出路,那么他们的孩子就会被这种乐观的态度所感染,不会轻易产生悲观情绪。

相比完美的父母,孩子更需要乐观的父母。生活即便有很多困难,在孩子面前,我们也要克制,学会微笑,反反复复地说“没问题,一切都很好。”

  • 给孩子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体会亲密关系的温度

一位教育家曾说:“一切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形成性格,在每个人的生命成长中,没有比家长更重要的老师,最好的家教就是夫妻恩爱。”

夫妻关系决定一个家庭的温度。父母相爱,是给孩子最好的亲密关系的范本,这会影响其未来与伴侣的相处模式,更懂得爱自己、爱他人。

有研究发现,与离婚相比,父母经常争吵更危险,与和谐家庭的孩子相比,这些孩子更容易情绪不稳定。

离异家庭的孩子不一定不幸福,只要夫妻双方保持应有的体面,相互尊重,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就可以。

  • 给孩子美的感受力:让孩子对生活充满无限的热情

不要因为急着赶路,而忘记出发的初衷。想要成为幸福的人,就去靠近美好的事情。

生活处处存在美,我们要引导孩子去发现美,创造美。

路边的一束花,草丛中的一只蝴蝶,日落时的一抹晚霞……都是孩子驻足观赏的美,唯有安静地守护,才不会打破这份动人的美。

父母创造仪式感,也会让孩子感受到生活的美。

童年被重视的孩子,将拥有强大的自信和底气。

有了父母给予的信任感、安全感、仪式感、接纳、乐观这5个成长能量,一个孩子走到哪里都会释放幸福力,他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内心丰盈、生活充实。


点亮“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收看收听更多《夜读》文章,请关注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下载新华社客户端。)

主播 | 吴炜玲

作者:小石榴 来源:知子花教育(ID:zhizihuajy)
监制:关开亮
编辑:雷雯雯、周喆、卿珊、马骁驹、张欢
美术设计:赵丹阳
画家:白雪石
实习生:柳润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

https://mp.weixin.qq.com/s/ett9RvwqM8enldL0VznJ4Q

【夜读】善待父母,是我们一生的功课

  今天,是国庆假期的最后一天,许多网友踏上返程旅途,开始新一段忙碌的生活。我们常常在忙,忙自己的事业和生活,而父母也在慢慢老去。在忙碌的同时,也别忘了多花一点时间陪伴和关爱他们。

  看过这样一句话:“深入到骨子里的教养,是不对亲近的人发脾气。”可现实往往是,我们面对父母的时候毫无顾忌,什么话都说得出口,但是面对陌生人和朋友却谦逊有礼,言辞得体。

  总有一些人,遇到不顺心的事就朝父母发脾气。一些伤人的话也瞬间脱口而出,丝毫不顾及父母的感受。

  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但,爱,不是我们伤害的借口,更不应成为我们失控的理由。

  对父母和颜悦色,才是为人子女该有的尊重。而所谓的孝顺,也包括和他们好好说话,多些耐心,多些陪伴。

  有人问:“为什么每次教爸妈一些技能他们总学不会的时候,我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想要发火?”一个回答这样说:“我们和父母生气,气的不是他们学不会什么,而是气他们不该成为那个看起来‘笨拙’的人。”

  我们总是觉得父母不完美,却不知道他们为了得到我们的认可,已经在背后默默付出了很多。当我们逐渐长大,也该逐渐接受父母只是一个普通人的事实,并慢慢懂得他们的不易。

  学会放下对父母苛刻的衡量标准,学会接纳父母的不完美,给他们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包容。

  当父母老了,要像他们爱我们一样去关爱他们,要理解他们,不要日后空留遗憾。

  对父母来说,我们不经意间说的某句话,可能会像一根刺,狠狠地刺痛他们。当他们慢慢老去,我们应该多一些细心,多一分耐心。

  世上,再也没有人能像父母那样爱我们,他们甘愿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只为了让我们能过得更好。父母年纪大了,面对他们不理解的,我们要有耐心跟他们解释,多一些体谅。

  时间太瘦,指间太宽。总有些事,在你推脱之后,就再也没有了做的机会;总有些时光,你还来不及珍惜,它便将你推向了未来。

  世上最爱我们的人,最懂我们的人,最心疼我们的人,就是父母。余生一定要善待父母,这份人世间最珍贵的爱,别空留了遗憾。


来源:哲学人生网 | 作者:阿命 | 主播:赵文龙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
本期编辑:郑薛飞腾 实习生:董畅、丁弋原

https://mp.weixin.qq.com/s/iunPnLSpNjgcU9avQgd9BA

夜读 | 一个家庭:沟通是标配,陪伴是高配,理解是顶配

家是一切的起点。

有人曾说过:“家,是唯一不需要理由就可以回去的地方,是让你觉得不管变成什么样都能接纳自己的地方。在这个世上,一个有爱的家庭,不仅能让身体得到依靠,也能让心灵得到歇息。”

想要把家庭经营得和睦美满,离不开沟通、陪伴和理解。

  • 沟通是标配

沟通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是促进人与人之间感情进一步融洽的润滑剂。对一个家庭来说,缺乏有效的沟通,只能让彼此的隔阂越来越大。

有位心理学家说:“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而是对方是怎么感受的,要永远记住,沟通在亲密关系中是最重要的。”

遇事若一味指责、抱怨,只会让家庭分崩离析。

好好说话,用心交流,相互之间的表达越顺畅,一个家的凝聚力才会越强。

与亲人相处时,多点善意的沟通,才能让家里充满爱与温暖。

  • 陪伴是高配

一个家庭若缺少陪伴,满足不了彼此的情感需求,最终可能会相互疏离。

在家庭中,最怕的不是遇见风雨,而是当风雨来临时,自己身边却无人可依。

唯有相互陪伴,彼此依存,才能让家庭关系更加亲密和谐。

正如一句话:“陪伴很温暖,它意味着在这个世界上有人愿意把最美好的东西给你,那就是时间。”

人生路上坎坷重重,但只要有家人相伴,你就有了世上最坚硬的铠甲。

亲人是只有一次的缘分,无论这辈子会相处多久,一定要珍惜共聚的时光。

下班之后多抱抱你的伴侣,周末多陪陪孩子,节假日多回家看看父母。

正所谓: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人生最欣喜的事,莫过于有家可回,有人在等,有盏灯为你留守。

  • 理解是顶配

看过一个问题:一个家庭里,什么最重要?

有人回答:“不是锦衣玉食,也不是大富大贵,而是相互理解,彼此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家人在一起,想要长久地幸福和睦,离不开彼此间的耐心与体谅。 ”

理解,才是家庭关系中顶级的配置。

有人说:“所谓好的关系,都是源自一个人的包容和迁就。”

不幸的家庭,家人之间总是充满指责、埋怨和争吵。

幸福的家庭,一定是包容多于苛责,理解大于指责。

在家庭中,亲人比道理重要,感情比计较重要。

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难免会有磕磕绊绊,但只要肯为对方想一想,无论多大的矛盾,也能如冰雪消融。

少点计较,多些包容,一个家才能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将日子过好。

一位诗人说:“要想建立爱的家庭,必须先有爱家的思想。”

家,是讲爱的地方,而不是战场或棋盘,不需要争高低论胜败,也不需要小心翼翼,处处提防。

在这个小天地里,需要及时沟通和陪伴,更离不开相互尊重和理解。

唯有彼此共同添砖加瓦,家庭才会和顺幸福。

漫漫人生路上,家是一切的起点,也是我们永远的避风港。


点亮“在看”,把最好的情绪,最多的真心,留给最亲的人。

(收看收听更多《夜读》文章,请关注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下载新华社客户端。)

主播 | 沙青

作者:每晚yebo 来源:每晚一卷书(ID:JYXZ89896)
监制:姜晨、吴炜玲
编辑:雷雯雯、李昂、伍越、杨慕茜
美术设计:赵丹阳
画家:潘天寿
实习生:赵跃泽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

https://mp.weixin.qq.com/s/iq2UUePjz026e1aIe4P7Lg

【夜读】一个家庭最好的相处模式

  经营家庭,不仅是在一起,更需要有智慧。遇事“三七分”,就是与家人最好的相处模式。

  • 三分沟通,七分包容

  好的感情,既要有相互沟通的技巧,又要有彼此包容的耐心。

  再亲密的人也未必完全了解对方。面对不同,我们需要的是沟通,为彼此懂得创造条件。沟通和说服不一样,讲究平等和互让。好的沟通莫过于,也许彼此的观点不同,但愿意用爱去包容对方。

  放下对家人苛刻的要求,学会感恩、凡事体谅,是基本的教养。所谓家人同心,不过是一个懂得、一个大度,一个不抱怨、一个不指责。

  • 三分清醒,七分糊涂

  曾有人问:“幸福家庭的终极秘诀是什么?”一个高赞的回答是:“难得糊涂。”

  与家人相处时间越长越感觉到,生活中,不是每件事情都要分个对错。哪个家庭不存在一些磕磕碰碰?可家终究是个讲道理更讲感情的地方,如果事事斤斤计较、互相责备,只会让人心越来越远、矛盾越来越深。

  生活里的大风大浪毕竟是少数,那些融在柴米油盐的温暖才最令人动容。大事清醒些,小事糊涂些,才是一个家庭幸福的秘诀。

  • 三分建议,七分尊重

  听过这样一段话,觉得很有道理:“要学会和我们的父母亲密无间,倾听而不唯命是从;和我们所爱的人唇齿相依,紧密而不混淆;和我们的孩子亦师亦友,慈爱而不包办。”

  好的家庭关系,都自带分寸感。彼此关爱,互不干涉;彼此独立,保持尊重。

  对一个人好,必须要用对的方法。许多看似善意的干涉,打着关爱的旗号,实则是越了界。保持合适的距离,不过度插手,才能拥有温馨的家庭氛围。

  • 三分爱己,七分付出

  对待家人,陪伴胜过语言,行动胜过承诺。真正爱你的人,或许不会说很多爱你的话,但一定会做许多爱你的事。

  它是天气转凉时的一声问候,下雨时的一把伞,开心时的一起大笑,难过时的舒心安慰。家人之间,三分爱己,七分爱人,正是刚刚好。

  家,是爱和温暖的港湾。和家人相处,相互包容、真诚付出、永远尊重,才能久处不厌、幸福美满。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综合洞见、渡兰 | 作者:Allergy、渡兰君 | 主播: 赵文龙

本期编辑:石磊 实习生:张玉洋、董畅、马涵诗

https://mp.weixin.qq.com/s/CvxjjgQGf5b9TNpnAB2wzg

夜读 | 家庭最好的相处模式

经营家庭,不但要有心,更需要智慧。

经营家庭,不但要有心,更需要智慧。

遇事“三七分”,就是与家人相处的智慧。

  • 三分沟通,七分包容。

好的感情,既要有相互沟通的耐心,又要有彼此包容的智慧。

再亲密的人也未必完全了解对方,我们需要的是沟通,为懂得彼此创造条件。沟通和说服不一样,沟通是平等的,是心平气和的。也许彼此之间的观点不同,但愿意用爱去包容对方。

有人说,一个家,包容越多,越兴旺。

真正好的家庭关系,是家人之间都学会“三分沟通,七分包容”。

凡事多包容,矛盾不过夜,再大的冲突也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 三分清醒,七分糊涂。

曾有人问:“幸福家庭的终极秘诀是什么?”

有个高赞回答只有简单的四个字:“不争对错。”

年岁渐长才懂得,不是每件事都要分个对错输赢。

人生,三分清醒,七分糊涂。

哪个家庭,不存在一些磕磕碰碰?

家不是讲理的地方,如果总是斤斤计较,互相责备,只会让矛盾愈演愈烈。

幸福家庭的所谓不争对错,并不是一家人没有正确的准则,而是彼此的包容,因为他们明白,家人的幸福远胜过所谓的对错,人与人之间本就不可能所有观点都一致、所有口味都相同,即便一家人,也有不同的个性。

生活里的大风大浪毕竟是少数,那些融在柴米油盐的暖才最令人动容。

大事清醒些,小事糊涂些,才是一个家庭幸福的秘诀。

  • 三分建议,七分尊重。

有位作家说过这样一段话:“要学会和我们的父母亲密无间,倾听而不唯命是从;和我们所爱的人唇齿相依,紧密而不混淆;和我们的孩子亦师亦友,慈爱而不包办。”

好的家庭关系,都自带分寸感。彼此关爱,互不干涉;彼此独立,保持尊重。

真正的爱,从来不是改变对方,而是彼此尊重。

  • 三分爱己,七分付出。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贝勃定律”。

意思是说:当人们经历强烈的刺激后,再施予的刺激就会变得微不足道。

家人之间,三分爱己,七分爱人,才是刚刚好。

情付七分,留下三分爱自己,是最好的体面与自尊。

有位哲学家说:“一个人能和家人和睦相处,这是人生的重大成就。”

人到了一定年纪,就会懂得真正决定生活质量的,其实是家庭。

和家人相处,相互包容,适当付出,永远尊重,才能久处不厌,幸福美满。


点亮“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收看收听更多《夜读》文章,请关注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下载新华社客户端。)

作者:洞见Allergy 来源:洞见(ID:DJ00123987)

监制:姜晨、吴炜玲

编辑:雷雯雯、李永锡、王宜玄、马骁驹、刘在

美术设计:赵丹阳

画家:俞致贞

实习生:罗庆文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新华社黑龙江分社

https://mp.weixin.qq.com/s/wMmLCl18rsObXp1B-krWAA

夜读 | 家庭教育的三个阶段:陪伴、教练、尊重

家庭教育决定孩子的人生。

家庭教育决定孩子的人生,孩子未来的成功,也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打底。

好的家庭教育,不是照本宣科,不是盲目听从谁说的话,不是盲目借鉴成功者的经验,而是懂得因材施教。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是在成长路上,都要经过这三个阶段:

强烈依赖阶段,能力形成阶段,自我意识阶段。

根据孩子这三个阶段的特点和需求,父母也要相应地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

第一阶段:好的教育,离不开用心陪伴。

幼年时期,是父母陪伴教育孩子的黄金有效期。

在这期间,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是无所不能的,可以信赖、可以依靠、可以托付一切。

孩子6岁前,也是心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是孩子性格养成的关键期。

这个时期,父母传递给孩子的价值观,产生的影响是最深刻的,也是最直接的,这个时候父母给予孩子的教育,孩子会无条件地接受,并且能很快得到反馈。

同时,这个阶段也是孩子安全感形成的重要阶段。

每个人从孩提时代起,最需要的两个礼物,就是安全感和确认自己的重要性。

简而言之,就是被爱和爱的需求。

有位心理学家说:“孩子最需要知道的,是他们对父母很重要,永远都被爱围绕。”

只有心理健康的孩子才能真正成为幸福快乐的人,没有安全感的孩子,他会一直都被自卑包围着。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不在于挣了多少钱,给孩子买了多少东西,只在于孩子生命初期陪伴的多少。

我们陪孩子共同度过的每个瞬间里,都藏着他的未来。

第二阶段:好的教育,都懂得成就孩子。

青少年时期,是父母培养孩子能力和素质的重要时期。

父母对教育的态度,决定了孩子未来的高度,家长的认知高度,直接决定了孩子的认知,也几乎决定了他人生的下半场。

教育不是放任,更不是包办一切,而是如同教练一般,引导孩子自己掌握能力,鼓励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成为孩子精神和心灵上的领路人。

这个时期的父母,最不能怕麻烦,怕一次,孩子的学习机会就少了一次,需要有充足的耐心去培养孩子。

从生活中的每一个小细节去养成孩子的好习惯,用包容的态度允许孩子试错,让孩子从错误中成长,在叛逆期来临之前给孩子种下规矩的种子。

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每一位有远见的父母都应该明白,独立,才是伴随孩子一生的技艺。

最好的父母从来不是让孩子离不开自己,而是在孩子离开自己之前,让孩子掌握足够的能力,让孩子有充足的底气,去踏上未来属于自己的旅程。

第三阶段:好的教育,都能够尊重孩子。

青春期,是孩子自我意识觉醒的阶段,也是孩子开始推翻父母教导,渴望挣脱一切束缚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孩子,有强烈的领地意识,迫切地希望能和父母保持距离,以此证明自己已经长大。

父母的管教和过多的建议反而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引发亲子矛盾。这个时候的孩子需要的是像任何一个成年人一样被尊重,被当成“一个大人”看,而不是“小孩子”。

所谓尊重孩子,不是说不打骂就是尊重了,而是在父母和孩子的意见发生冲突时,父母能认真地体悟、理解孩子的感觉及需求。

只要不是大是大非的问题,父母都要尽可能地给孩子充分的自主权,尊重孩子的选择,哪怕你知道这个选择会让孩子走上一条更曲折的道路。

你要做的不是阻止,而是提醒,是守候,是兜底,因为成长路上,孩子总要走点弯路,碰碰南墙,才会真正成长。

好的家庭教育,既能在孩子小时候给他无微不至的爱和安全感,在成长过程耐心培养孩子,又能在孩子逐渐长大的过程中,及时撒手,让孩子自己走。

孩子在成长,父母也要成长,不合时宜的教育方式,只会成为孩子的束缚,顺应孩子成长的教育,才是孩子最大的福气。


点亮“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收看收听更多《夜读》文章,请关注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下载新华社客户端。)

作者:超妈 来源:超级父母(ID: edu809)
监制:周年钧、吴炜玲
编辑:王宜玄、周喆、杨慕茜
美术设计:赵丹阳
画家:于非闇
实习生:阮思羽、罗庆文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新华社黑龙江分社

https://mp.weixin.qq.com/s/j_4UtI4QDIQu-BLRLcn7Xg

夜读 | 一个家最好的相处模式:怀感恩心,说舒心话,做体贴事

家庭的经营,需要方法,更需要智慧。

家庭的经营,需要方法,更需要智慧。

一个家最好的相处模式,莫过于:怀感恩心,说舒心话,做体贴事。

  • 怀感恩心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犯这样的错误:

对于陌生人,哪怕给予我们一丁点儿帮助,我们会感激万分;

而对于我们身边最亲近的人,却认为一切的付出都是理所当然。

一段感情,最害怕的就是把对方的付出都看作“应该的”。

对身边的亲人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彼此的关系才能温暖而绵长。

很多时候,夫妻因为相处久了,把彼此看作最亲近的人,就不会把感谢放在嘴上。

其实,每个人都有被认可的需求。当我们付出之后,潜意识里都希望得到肯定的回馈。

所以,一句谢谢,可能就能让彼此的心房暖流涌动。

让对方知道,原来我做的一切你都看在眼里,都懂得。

有人说过:婚姻里,你们之间除了爱,还有肝胆相照的义气,不离不弃的默契,以及铭心刻骨的恩情。

学会感恩,才能将平淡的生活演绎得暖意融融。

  • 说舒心话

生活中,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家人,多用舒心的话语去宽慰对方。

有的人常常对陌生人语气温和,回到家中却对家人的关心表示不耐烦。可事实是,陌生人根本不关心你说了什么。但家人不一样,因为他们爱你,关心你,所以才在乎你说的每一句话,会把你说的话放在心上。

有人说:“不好好说话,伤害最多的就是你最亲密的人。他们才是最爱你的人。”

当我们开始对家人好好说话,你会发现,很多琐碎的摩擦都会在无形中化解。

更重要的是,一番温柔的言语说出了口,不仅家人的眼角眉梢会荡漾着笑意,家庭氛围也会变得和睦温馨。

家人之间,常说舒心话语,这个家一定会越来越好。

  • 做体贴事

有句话说:最好的婚姻,是你体谅我的辛苦,我懂得你的不易。

我们常说,家庭是温暖的港湾。

其实,家人存在的意义就是相互取暖。

困境时有人懂得,逆境时有人牵挂,绝境时有人理解。

婚姻的纽带,说到底,是彼此的心疼和关怀。

无助的时候,有人做你的拐杖,脆弱的时候,有人扳直你的脊梁。

只要一家人能互相体谅,再多的疲惫都会被悉心拂尽,再大的难题也会被顺利化解,日子自然会越过越好。

有位作家说:“幸福无非四件事:一是睡在自家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菜;三是听爱人讲情话;四是跟孩子做游戏。”

幸福的家,就像一壶陈年老酒,需要每一个成员,用心去酿造。

经营好家庭,是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重要的事业。


点亮“在看”,让家庭更加和睦,让关系愈发绵柔,让生活变得熠熠生辉。

(收看收听更多《夜读》文章,请关注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下载新华社客户端。)

作者:Leyla 来源:每晚一卷书(ID: JYXZ89896)
监制:周年钧
编辑:李永锡、李昂、马骁驹、刘在
美术设计:赵丹阳
画家:陈半丁
实习生:赵跃泽、阮思羽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

https://mp.weixin.qq.com/s/QvSYuNHCut_Nzoeh00_09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