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天,加油!

一个不提不要紧、一提心一颤的提醒是:7月19日,就是全年第200天了!

有人失意,时光是小偷,偷走青丝,遗憾一地;有人如意,时光是神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你的第200天,有何感想?

分享一篇雕琢时光而成的“神奇推文”,愿每一次点击“跳转”,都抵达惊喜,都有收获与治愈,都蕴着来日可期的伏笔。

《写给2022年第200天的你》

又名:央视新闻《夜读》过往200天推文精选

凡带书名号的烟蓝色文字,

皆为标题,点击会跳转直抵推文。

成长,
就是生活在问你要答案。

为什么同样是200天,同样是24小时,各人所得所获却截然不同?

时光是最不会骗人的,也不会偏袒任何人。你把心思放在哪里,你把时间花在哪里,你的成长就在哪里。

其实,生活有解,你是答案。

《为什么你经常会感到累?》
这是身心在释放信号,提醒你“内存将满”,是时候删繁就简,断舍离于损耗你的人与事,为自己减负,去过一种更松弛、更具活力的生活。

《你才20多岁,为什么就感觉自己老了呢?》
别让一时的低谷,轻易定义了你的黄金时代。当你在听到“认输吧”“认怂吧”“认命吧”时,还有一股子“不甘”“不服”“不屑”,你就没有老去。只要你眼里尚有光,还愿为所爱所向披靡;心里有火,还愿为生活风尘仆仆,你就没有老去。

在信息庞杂、自媒体泛滥的时代,我们如何不被它吞噬和左右?
有青年答: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守住内心秩序的定力。个人的建议是不要犯懒,养成溯源的习惯,更不要一看到复杂的信息,就说“懒得看,等总结”或“看大家怎么说”,这种简便有一种隐蔽的坏处:容易让我们习惯性迁就他人,弱化自己的思考。《青年,愿我们“只是向上走”》。

《为什么有些人不会好好说话?》
不好好说话的人,大抵都是没长大的孩子,不懂得和风细雨就能表达自己,不懂得和颜悦色也能达到目的,不懂得友好的交流气场里就藏着你的运气。所以,《有一种高情商,不说“你连这都不知道?”》;有一种高情商,将心比心,悦人悦己,知道相处难得,相爱宝贵,好好说话,才是相处“捷径”。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从朋友圈消失了?》
因为,真正的人世间,远比朋友圈更为精彩更值得流连。我们可以“云生活”一阵子,但终究要脚踏实地一辈子:要穿过大街小巷,要招呼邻家小狗,要关心他人眼泪,要走向晚霞星辰,要为今日心动,要为来日疾驰。

生活,就是你在问号与句号之间,所做的一次次摆渡,一次次努力。当你从一个疑问出发,终于苦过痛过熬过,觅得了自己的答案,抵达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时,你就得到了一次蜕变成长。成长,就是当你觉得“问题”不再是问题的时候。所以——

《“以后有什么打算?”“好好工作,好好生活。”》

成长,就是三部曲:
心碎有时,领悟有时,改变有时。

以前,《“下雨的时候,别人在等伞,我在等雨停”》,觉得自己被孤独扼住是个闹心的事儿;现在,晓得《一个人待会儿,挺好》,独处时光也可以是从喧闹中逃离的“回血时刻”。

以前,只爱听好话,《最近,我想通了一件事》:《有些话,有点扎心却很真实》,哪怕不那么悦耳,却能够让你正视自己,其中之一就是:你最大的靠山,就是你自己,也只有你自己。

以前,怕落于人后,怕自己输在所谓的起跑线上,紧赶慢赶,现在,深信:《你最大的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成器》,《你不是不优秀,只是还没等到你的时间》。《如果你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希望你能与自己和解,不理旁人小觑眼光,落落大方走自己的路,放自己的光。

以前,饭菜被操劳的母亲端上餐桌,还嫌不够丰盛,换上父亲打工钱挣来的手机,还嫌不够新潮,总把家人亲友对自己的好当作理所应当,总觉得他们不够理解自己,总有《相爱的人为什么那么近,又那么远》之感;现在,穿越病老生死才明了,不曾好好珍惜相守是多大的悔,推倒心墙,《突然不想设置“朋友圈仅三天可见”了》,《可以的话,和爱的人多见面吧》!

以前,三十而立已惧怕起岁月无情,焦虑随年龄陡增,现在发觉,《到了一定年纪,拼的是扛事的能力》,与其黯然神伤,不如努力在当下做出一番成绩,给自己多一份未来可期的底气。《人真正的衰老,从来不是年龄的增长》,愿你一如仲夏,盎然无敌。

成长,
就是修炼成一个“美好捕手”。

“大人者,不失赤子之心”,其实还有一个趣解就是,再忙,也不应该丢失能像孩子那样享受生活乐趣的能力。
如果你曾抱怨过:为什么越长大越不容易快乐了?那是你,忘了像小时候那样去捕捉快乐了。要知道,我们时刻都能从身边采得美好,只要你愿意重新帮自己找回有趣的灵魂。诗人说,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这里还有一层意思是,你我凭此微身,便可以把万物之美尽收眼底心底。你想,这是多无垠的快乐。

如果你此刻心情有点糟糕,《你站着别动,我来温暖你》。

如果你发现自己还不太善于“捕捉”,予你25个生活的温柔切面,《从今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如果你已经很久没有为什么而心动了,予你一些他人行走人间的动容时刻,《被打动,实在太重要了》!

如果你懊恼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予你《10个“意外之美”,第一个就有点惊艳》,藏在日常琐碎中的万千浪漫,皆是生活馈赠。

如果你正在路上,每一次对窗外的凝视,也是对美、对远方、对烟火人世的触达,《当车窗结雾时,我会写下你的名字》,带你一起抵达诗与远方。

如果你觉得时间只是分秒的堆砌,予你十二个月流转的美好,《2022,我打算这样过了》!愿你夏雨倾盆有人撑伞,愿你霜秋抱得硕果,愿你凛冬大雪有人暖手,愿你在春日长安。

如果你以为π只是一串数不尽的数字,再予你一个甚为浪漫的解读,《3.14 1592 6535 8979 3238 4626 4338……》,“你的手机号码,你曾经取得的分数成绩,各种你为之雀跃或黯然的节日、纪念日,你这辈子行经的世界半径,你与所爱之人共度的难过的可爱的每一刻每一秒……都蕴藏在这一个有着无限可能的数字宇宙里了,也就是说,都被安放在π的某处,在一个圆中。”

如果你觉得心灰意冷了,《呐,攒了一把暖给你》,这些藏在生活里的糖果,别忘了去捡起。

还有,很多时候,你可能总在想“要是能成为xxx那么好的人就好了”,但其实,别人可能也是这么想你的。《“成为你有什么好处?”20个出乎意料的答案》,愿你也成为美好、温暖与有趣本身。

成长,
就是揽他人为镜,自照自省。

有一种豁达,叫苏东坡。
“他落笔,我臣服,臣服于他句句写在我心坎上,臣服于他次次踏着荆棘,不改乐天。《纵前路漫漫,谁怕?我有苏轼》。”

有一种重彩,叫萧红。
她的一生不精明,短暂而粗粝,带着未脱质朴的野性奔跑人间。《她,比烟花还寂寞》,像一件才气与传奇串起的珍珠衫,闪耀过;也似一首低语的凄婉的歌谣,令人惋惜。

有一种经典,叫丰子恺。
先生的画作观照现实生活,简笔成趣,溢着古典情怀,沾着稚拙童真,哪怕作于战乱板荡之际也不失人文关怀,入眼入情入心,《我们爱看的,是这样的插图》。

有一种有趣,叫读书人。
读书这件事太迷人了,问“你最想成为书中哪位人物”?《我们有个读者说她想当贾母,她闺蜜想当熹贵妃》,还有个人酷酷地说,我什么也不想成为,每个人都应赞美自己的存在。

有一种可爱,叫爸爸妈妈。
《我妈每次回我短信,都是:“零K”》,很多时候,不是爸妈不了解我们,而是我们对他们所知匮乏,又习惯拿刻板印象去定义他们,其实,他们不经意流露出的可爱与才情,足够让我们想象他们年轻时的模样,足够让我们“自愧弗如”,深感“时光欠他们一次机会”。

有一种人间美好,叫温柔的人。
《“我可太喜欢温柔的人了”》,知识和信息密度远大于你的人,愿意俯下身来和你交流,尊重你,鼓励你,引导你,这便是温柔。

有一种顶天立地,叫无名的人。
你记不住他们的名,但刷新闻时被触动过:是“最艰难流调”中的打工大哥,是飞身救下轻生者的外卖小哥,是常年为夜归人点着一盏灯的小店老板……你见与不见,他们都在奋斗辗转着:把楼盖起,把坑填平,把快递外卖送到你门口。《若你也被他们打动过》,下次擦肩而过,请报以敬意。

成长,
就是不放过任何令自己变更好的机会。

此刻可贵,与其费力取悦别人,不如好好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一个人最令人惊喜的状态莫过于:悄悄努力,而后惊艳所有人。不必羡慕谁,不必依赖谁,你自成风景,进一步自有进一步的踏实与欢喜。
最后,分享一些能帮助你提升自我的推文。希望你无声的日子,正是你蓄力起飞前的蛰伏。

给高考过后的你:《高考之后值得做的11件事》

这个暑假是寒窗苦读之后的犒赏,也是不可多得的自我充值黄金期。如果没想法没规划,不知所措的活法就开始了。不如与那些能涵养你的技能、兴趣、爱好为伍,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给有兴趣学几句各地方言的你:《中国人的方言,可真的太有魅力了!》

如何在10秒内学会说山东话、河南话?用普通话念“1893”,你就学会了山东话的“一把旧伞”。用普通话念“一把旧伞”,你就学会了河南话的“1893”。图片

给有意提升口才的你:《人为什么要多读书?一开口你就晓得了》

当你想说:“这是我男神”,你还可以说,“翩翩我公子,机巧忽若神”。当你想说:“我看开了”,你还可以说,“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给想要文笔更好的你:《能写出这种句子的人,都是被文字偏爱的》

形容“风起”,木心说,风把地上的落叶吹起来,像是补充了一句话。

给想要见多识广的你:《这可能是最昂贵的一条推文了》

带你盘一盘咱“种花家”的国宝,见宝如晤。我们祖辈所到达的至高的巧思、浪漫、心意、绝技、雄心、夙愿都在里面了,我们绝不能丢的根、魂和定不负所托的奔头也在里面了。

给正在走“上坡路”的你:《10个生活建议,请收!》

偷懒时,奋起。失败时:复盘。困难时:坚持。难过时:溜达。

迷茫时:读书。低谷时:蓄力。烦恼时:睡觉。无聊时:夜读。

给想要好心态的你:《古人的8个好心态,看了宽心》

取“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祝你坚定地守住良善走下去。


💌
2022年第200天,你有何感想?

监制 | 李浙
编辑 | 王若璐 校对 | 少卓
©央视新闻

给第200天的自己,加个油!🤗

https://mp.weixin.qq.com/s/0JnBq8_BUtzdejYVK4fKbg

作者: 《夜读》分享

《夜读》分享非本文作者。通过阅读自我提升!分享微信公众号“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的《夜读》,版权属于各版权所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