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 | 一个人需要具备的能力:事过翻篇

轻装前行。

手机用久了,需要清理垃圾才能不卡顿;同样,人也需要及时清理“心中的垃圾”,才能让自己摆脱羁绊,轻装前行。

  • 放下过去的成败

一个不断进取的人,不会过分留恋过去,对于他们来说,最好的成绩,永远在未来。

所以,他们总是能不断地突破自我,日益精进。

有人说:“如果不忘记许多,人生便无法再继续。”

有的人 ,总是沉浸在过去的失败中,妄自菲薄,自暴自弃。

如此做法,只会让自己白白浪费了大好的光阴。

一个人的失败,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蹶不振,不去分析失败的原因。通过分析,如果发现是客观原因,又何必妄自菲薄、止步不前呢?

如果发现是主观原因,那就去“修正自身的不足”。自身的不足修正了,事情自然就容易做成了。

沉溺于过去的成功、失败中,或者懈怠,或者颓靡,都是不可取的。

只有放下过往的成败,行动起来,方可步入崭新的人生境界。

  • 放下过去的伤害

有人说:“你要感谢曾经伤害过你的人,是他们让你变得强大。”

有的人,在经历过伤害之后,会变得更加坚强;有的人,在经历过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之后,却会变得敏感脆弱。

伤害就是伤害,根本不值得去感激。但是,我们却需要放下过往的伤害。

选择放下,不是为了宽容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而是为了放过自己。

一个人,如果总是揪着过往的伤痛不放,那么,就是在延续过往的伤害,让自己沉浸其中,痛苦不堪。

有人说:“如果我选择放下,那不就便宜了曾经伤害过我的人了吗?”

事实上,选择“紧紧揪着不放”,只会让自己在过往的伤害中,不能自拔。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学会了爱自己。

放下过往的伤痛,不再“自我伤害”,才是爱自己的表现。

  • 放下过去的错误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我们常常用这句话来宽容别人的过错,却对自己的过错,耿耿于怀。

一个人,适当地批评自己,能够激励自己进步。但是,过分自责,会让自己产生极大的愧疚感,失去前行的力量。

面对过去的错误,我们需要做的,不是不断自责,而是去分析自己犯错的原因。

发现了犯错的原因,保证自己今后不在同一个地方摔倒。

过去的已经过去,无论我们再怎么责备自己,都无济于事,人,要学会向前看。

只有卸下过往沉重的“心理包袱”,方能看见生活再次抛过来的机会,以弥补过往的失误。

一个人要学会做减法,让过去的事情随风而逝。

所谓“舍得”,有舍才有得。

舍弃过期的、无用的东西,才能得来崭新的、有价值的东西。

愿你我,都能拥有“事过翻篇”的能力。


点亮“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收看收听更多《夜读》文章,请关注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下载新华社客户端。)

作者:龙靖 来源:哲学(ID: zhexue867)
监制:关开亮、吴炜玲
编辑:雷雯雯、李永锡、马骁驹、卿珊、刘在
美术设计:赵丹阳
画家:吴冠中
实习生:高阳、赵跃泽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

【夜读】写给开学季的你

九月至,又是一年开学时。此刻的你,也许将要迈入新的学校,也许是要升入更高的年级。无论是哪一种,你都将开启一段新生活。新的学期,新的征程,这些话想要送给开学季的你。

  1. 关于读书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会觉得读书无用。但越是见过世面的人,越是明白读书的重要性。比如,可以通过读书拥有更多选择人生的机会和权利。

那些觉得“读书无用”的人,往往终其一生都生活得庸庸碌碌,没有更高远的目标。他们眼前见到的、脑中能想到的,就只有当下这一种人生。

而读过书的人眼界会开阔许多,他们见过世间的多样性,最终选择的更可能是自己想要的、认可的生活。因为读过的书能够给他们底气,让他们无论在何种境遇中都更能游刃有余。

  1. 关于吃苦

学习苦不苦?可能有些同学会说:“我们每天埋头苦读,嗓子背哑了,手写字都写酸了,能不苦吗?”

诚然,读书和学习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但这却是你通往未来的路。如果现在吃不了读书的苦,将来就会遇到比读书苦百倍的事。

相比起来,年轻时吃的读书的苦,其实并不算苦。那些成长的磨砺、奋斗的汗水,都将化作你的底气和格局,累积成你向上攀爬的阶梯,支撑着你看到更高处的风景。

  1. 关于时间

时间是最公平的,每个人一天的时间都是24小时。有的人拿这有限的时间去学习,去运动,去获取知识增长见识,为自己以后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地基;有的人却整天刷着手机、看着剧、玩着游戏,虚度光阴。

也许有人会说,人生还长,以后肯定能补回来。殊不知,时间是补不回来的,浪费了就是浪费了,永远都不可能再追回来。当你在游戏里厮杀、在网剧里神游的时候,别人正在悄悄进步,早就把你甩得十万八千里远了。

也不要总觉得自己还年轻,还有许多个明天会到来。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如果不把握好当下,一生都把希望寄托在明天,那你也将错过很多很多机会,最终一事无成。

  1. 关于心态

人生就像坐过山车,起起落落是常事。不是每次考试你都能一马当先,也不是每次努力都会标注上辉煌。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你若盛开,蝴蝶自来。该做的你都做了,该流的汗你都流了,时间自会给你奖赏。

无论听了多少忠告,你的人生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去创造,靠自己去领悟,靠自己去努力,靠自己去坚持。

新的学期已经开始,愿你带着新的希望,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来源:家长必读(ID:jiazhangbid),综合读者(ID:duzheweixin)| 主播:赵文龙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

本期编辑:刘杰,实习生:马涵诗、孙雨新、董畅

https://mp.weixin.qq.com/s/Ney90MPSB3XjSGKbkj5Dgw

夜读 | 调整生活状态的三种方法

先改变自己,再改变人生。

人越是感觉艰难时,越应努力自我调整。

先改变自己,再改变人生。

  • 收回分散的精力

很多时候,我们习惯把注意力放在外界的人与事上。

向优秀的人学习靠近,本身是一件有助于进步的事。

只是需要明白自己才是自己生命的主角,否则,过度关注他人,只会适得其反。

人的能量场是一个整体,若心思不在自己身上,特别在本身自信不足的情况下,分散的精力会让人的状态不断下滑,变得越来越消极。

有句话说得好:世上只有两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

分得清这个界限,自会消除很多无谓烦恼。

当一个人不再把眼光放在别处,将精力都集中在自身成长上,会发现,原来生活,真的可以回归简单自在的模样。

  • 拒绝被消耗

凡是让人觉得不舒服的关系,都是错的。

可往往身处这样的关系中时,我们很难做出准确判断,反而会陷入反复的矛盾纠结中。总会担心,是不是自己做得不够,是不是自己要求得太多,是不是自己的感觉出了错。

事实上,这些都是被消耗而不自知的表现。

对于自己在乎的感情,会留恋不舍,患得患失,是人之常情。

想摆脱这种状态,要停止自我怀疑,敢于直面自己真实的感觉,敢于对让自己觉得不舒服的事说“不”。

不喜欢就拒绝,不开心就说出来。

不用刻意讨好的方式去挽留任何人,不用委曲求全的代价去维系任何关系。

好的关系会滋养人,坏的关系会消耗人。

若真心换不来真情,懂得如何止损,其实就已经是一种胜利。

  • 去做你一直想做的事

如果有些事是你一直想做却没有付诸行动的话,大概率上,是因为害怕失败。

那何时适合开始呢?答案是,在你对生活感觉困顿迷茫,找不到方向的时候。

反正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现在这样,又有什么好迟疑的呢。

命运把人抛入最低谷时,往往就是人生转折点的开始。

人在低谷时,束手以待,只会不断消磨斗志与信心。

人生起起伏伏,很多现实的事情我们无法改变,但可以改变自己从而改变结果。

无论经历了什么样的挫折伤痛,只要坚持自我调整,我们就不会被困在原地。

好的生活状态,是失意时扛得住,得意时稳得住。

愿我们,都能积极乐观地面对生命中的风风雨雨,勇往直前,活出不同状态下最好的自己。


点亮“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收看收听更多《夜读》文章,请关注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下载新华社客户端。)

作者:念念 来源:念念沐心(ID:nnsg1021)
监制:张越、吴炜玲
编辑:雷雯雯、李永锡、马骁驹、卿珊、张欢
美术设计:赵丹阳
画家:李可染
实习生:高阳、罗庆文、张馨兮、侯潇扬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

https://mp.weixin.qq.com/s/D8G5aKqa_t83Z3fMOArw1Q

【夜读】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就在这4句话中

对时间的态度
强者惜时,弱者等待

  时间最公平,给任何人都是24小时;时间也最偏私,你抛弃了时光,时光就会抛弃你。能否高效用时,是人与人之间的一道分水岭。

  要想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应该学会利用时间,而不是无为地等待,被时间利用。定目标的时候,配套拟定好分阶段实施计划,然后给自己一个明确的期限。在执行的过程中,少空谈、多行动。日积月累地坚持,你就慢慢走在了别人的前面。

  珍惜时间最好的方式,是用时间成就更好的自己。没有人能两次度过同一个小时,真正的高手都能高效地利用时间。

对挫折的态度
强者改变,弱者抱怨

  生活高低起伏,谁都免不了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真正大格局的人,不会动辄生气抱怨,更不会让坏情绪肆意蔓延。

  很喜欢一句话:“抱怨深处黑暗,不如提灯前行。”工作中得不到赏识,那就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能,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感情中付出没有回应,那就把精力用来好好爱自己,你总会遇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当你跳出负面的思维框架,多用积极的心态思考,自会发现难题的出路。

  人生如同浪潮,每一次触底,都是为下一次反弹蓄力。只要我们直面挫折,做出改变,不断提升自己,下一次就能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对他人的态度
强者搭桥,弱者筑墙

  人与人之间都是相互的,你让人心生欢喜,别人也会欣赏包容你。彼此成就的心态能消除隔阂,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入良性循环。

  反观有的人,无论你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方法和他沟通,试图达成一致,他都有一套极端逻辑回应你。这种习惯无助于解决问题,即便能带来一两次暂时的妥协,也终究无法赢得众人的信任与好感。

  有句话形容得好:“生命的意义,在于人与人的相互照亮。”真正睿智的人,懂得借助别人的力量,照耀自己的人生。

对成长的态度
强者自洽,弱者自卑

  很多时候,我们常常看轻自己,用别人的想法和标准左右自己的人生。其实,人活着最要紧的不是取悦他人,而是丰富自己。

  生活千种,人各百态,别总盯着别人的生活看,学会理性地控制自己的人生。遇到烦心事的时候,送自己一份小礼物,取悦自己是最幸福的事情;有空多读书、培养一个爱好、每日睡前复盘……在时光深处,过好自己的人生,才是人生该有的模样。

  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往往不是突然拉开来的,而是在日积月累中逐渐拉开的。愿你不断提升自己,珍惜时间、勇于改变,在与人为善的同时,也懂得欣赏自己。共勉!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综合人民论坛网、十点读书、樊登读书 | 主播:赵文龙

本期编辑:石磊 实习生:薛之韵、安泰金

https://mp.weixin.qq.com/s/P_daK509CvkdX4ziHC1juQ

夜读 | 想念的人,要常联系

常联系,才能亲密如初。

在时间洪流的冲刷中,大多数人的淡漠疏离,都是因为长时间没有联系。

或许,日常我们会偶尔想念,但因为长久不联系,生怕贸然地关心会让彼此尴尬;也或许,平时我们心里是在意的,但因为好久没有了联系,生怕突然间的问候成了生分后的打扰。

要知道好的感情,要常联系,才能亲密如初,才能稳固长久。

成年之后,我们忙于求学或是工作,只顾着埋头向前走,却忽视了身后的父母在翘首以盼,他们在奔忙的岁月中悄然老去。

现在的我们,离家的日子很长,联系的频率很少,总是忽略了父母一直在家静静守候,深深牵挂。

朋友说起一件事,一次他回家,在家门口看到妈妈在剥花生,就想和妈妈开个玩笑,于是发信息问妈妈在干嘛?

他看着妈妈拿出老花镜,远隔着屏幕,一笔一划地手写输入文字,一句话发了两分多钟。

当时他就红了眼眶,因为他想起了曾经对妈妈说过的一句话:“自己工作不方便,让妈妈多发文字少发语音。”

我们都在忙着自己的人生,忙着自己的生活,却因此忽略了父母也需要我们的温暖和陪伴。

所以,我们若不能时时陪在父母身边,就给他们多点时间和耐心。

想家人了,就多一些联系,语言能够传递思念的温度,联系能够拉近彼此的距离。

看过这样一句话: “再合适的两个人,不去关心慢慢就陌生了,再深的感情,不去呵护慢慢就淡了,彼此不说话,慢慢的就没话可说了。”

一段感情,往往因常惦记而互相吸引靠近,也会因为久不联系而渐行渐远。

彼此之间,没了交流,便没了关心,便没了交集。

所以经营一段感情的最佳方式,就是彼此勿忘承诺,常思量,多挂念。

离家久了,想念了,就主动联系,别让对方等,别让对方猜疑,感情从来都是在不间断的联系中日渐升温。

余生不长,趁爱还未远,多多联系;趁情还未冷,好好珍惜。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有一个不离不弃、相濡以沫的爱人在身边相守余生。

一位作家写道: “我们匆忙赶路,却逃不掉孤独疲惫;我们豪情万丈,却藏不住遍体鳞伤;我们回首想念,朋友已各自走远。”

真心的朋友,不是需要时才去找,真挚的感情,别等失去后才懂对方的好。

朋友之间,常联系的感情,背后代表着的意义,无非就是在乎两个字。

且行且惜,不要总想着等下一次有空,再好好联系对方。

要记住这世间没有什么来日方长,只有离别时的猝不及防,我们能做的就是多联系,珍视每一次相聚的机会和时光。

如我们留不住岁月,那就让我们珍惜当下。

有空了,多问候;想念了,多联系。

即使相距遥远,也别让爱和关心在我们的生活中缺席。


点亮“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收看收听更多《夜读》文章,请关注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下载新华社客户端。)

作者:北叔 来源:北叔有约(ID:beishu2016)
监制:关开亮、吴炜玲
编辑:雷雯雯、王宜玄、周喆、刘在
美术设计:赵丹阳
画家:陆抑非
实习生:罗庆文、王娴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新华社黑龙江分社

https://mp.weixin.qq.com/s/u9b6WbPgBEUhiBWvIbbpaw

【夜读】真正的自律,就是把这两件事做到极致

  • 做不喜欢但应该做的事情

我们每个人都有惰性,也有潜力。如果没有一点压力,人就会变得十分懒散,做事拖拖拉拉、得过且过。而施加了适当的压力之后,不断向一个目标努力,潜力才会被激发出来,从而取得更大的成就。

自律的人,都会给自己适度的压力。他们每天都会去做一点舒适圈以外的、但对自己有益的事情,以此来磨砺自己的心性。

换句话说,就是通过刻意练习,让自律成为习惯。

轻松和舒服的事情大家都喜欢,但越有用的事情,做起来越不舒服。优秀的人会坚持去做那些对自己有用的事,这样才能将自身潜在的才华和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

只有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和功夫,你才能在一次次磨砺中,变得闪闪发光。

  • 不去做喜欢但不应该做的事情

自律的人,懂得克制约束自己过分的欲望。

人最终的高度,取决于对自我要求的高度。对自我有高要求,并严格去做,正是最好的自律。

为什么大家都知道自律的重要性,但现实中有些人却做不到?因为自律意味着你必须有所放弃,放弃自己的偏好、放弃自己的惰性。

你想要保持完美的体型、健康的身体,就必须和垃圾食品说再见;你想要提高考试成绩,就不能每天玩游戏;你想要拥有自己的事业,就必须多花时间钻研自己感兴趣的领域。

人唯做到以上两件事,才是真正的自律,达到“从心所欲,不踰矩”的高明境界。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综合京博国学 | 主播:赵文龙

本期编辑:李娜,实习生:张玉洋、何美霖

https://mp.weixin.qq.com/s/NqfQ_uMHoK7mJSZEo_YJGA

夜读 | 成熟的人生,懂得做减法

有所失,也终有所得。

听过一句话:越是高级的旅者,行装越轻便。

或许我们都曾以为生活需要不停地做加法,才能趋于圆满。

殊不知,很多时候,人之所以活得累,正是因为背负得太多,承受得太多。

真正的成熟,应该是一个不断做减法的过程。如果你总是容易对生活感到失望,不妨从现在开始,学会减掉这三样东西。

  • 对他人过高的期待

人在日渐走向成熟后,就不会轻易再对他人失望。因为开始懂得,自己的人生,需要由自己来负责。

古语有云:“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如此深情厚意,当然是每个人都渴望拥有的。但这样的关系,终究可遇不可求,它需要的不仅是彼此真诚的付出,更是惺惺相惜的珍视。

如果你的期待得不到理想中的回应,那就放下它,然后提醒自己,别让期待变成压力与指责。

人生起起落落,充满着太多变数。

也许往后的生活,我们还需要独自面对许多风雨,但真正安稳而踏实的幸福,只能靠自己来创造。

  • 减去对自己过多的要求

你有没有过类似的感受:希望自己可以做得更好,但现实偏偏总是难以尽如人意,可到底怎么样才能让自己满意,可能连我们自己都没有标准。

我们只是知道拼命给自己施加压力,催促自己向前奔跑,却忘了,很多事,物极必反。

过多的要求并不能让自己更上一层楼,反而还会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使我们离目标越来越远。

听过这样一个小故事。

有几位垂钓者一起在岸边垂钓,大家心里都在暗暗较劲,想要比谁钓的鱼更大。但其中有一位,却对此毫不在意。

相反,每次钓到大鱼的时候,他都会再放回海边,只把小鱼收入蒌中。众人百思不得其解,就问他为何舍大而取小。

对此,他给的回答是:“我家里最大的盘子只不过有一尺长,鱼太大,钓回去,盘子也装不下。”

这才是充满智慧的人生态度:不强求事事做到最好,只在意适合与否。

  • 减去追求事事完美的执念

世事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但人的矛盾之处就在于,我们经常会把眼光盯在那些不如意之事上,并为此耿耿于怀。

其实人生有缺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的人总执着于错失的过往,却忽视了很多本已拥有的美好。

世间没有什么东西是完美的,包括我们每个人。

是让这些不完美之处,成为阻碍幸福的屏障,还是孕育珍珠的砂砾,只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它。

生活需要有接纳缺憾的智慧。坦然面对种种得失,放下无谓的执念和妄求,你终会发现,有所失,也终有所得。


点亮“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收看收听更多《夜读》文章,请关注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下载新华社客户端。)

作者:念念 来源:念念沐心(ID:nnsg1021)
监制:关开亮、吴炜玲
编辑:雷雯雯、周喆、王宜玄、张欢
美术设计:赵丹阳
画家:娄师白
实习生:赵跃泽、吴宇欣、张卓君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

https://mp.weixin.qq.com/s/-YszC6IXXiRLtSLFqIZDRQ

【夜读】内心足够强大的人,遇事都会这样做

一个人处事的态度,藏着他的见识修养,也决定着生活走向。今晚的夜读,和你分享3种处事方式,愿你我都能做到事前不忧、事来能扛、事过翻篇。

  1. 不为没来之事忧虑

生活总会给你答案,时间未到,如何明了?替未来还没发生的事感到忧虑,纯属是自寻烦恼。

未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未来总抱有焦虑。如果一味忧心变幻莫测的明天,反而可能会忽视眼前要紧的事。

每个人内心都会充满愿景,但我们终归是今天的自己。只有一步一脚印,我们才能卸下千斤包袱,轻松踏实地通向明天。

请相信,只要我们活在当下,努力做好了手边的事,生活就不会亏待我们。

  1. 事情发生了,就用力扛住

“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谷底的反弹力。”当遭遇生活的打击时,能扛得住重压并且反击回去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这个世界,总有很多令我们崩溃的事。区别在于,有人在伤痛里沉沦,放弃余生,也有人扛住命运起伏,迎来了新生。

扛住了,你会发现苦难不过是磨砺的另一个代名词。

人应该像蒲公英的种子,生活的风把我们吹到哪里,我们便在哪里落地生根。这是坚韧的生命力,也是一个人了不起的自愈力。

  1. 事过翻篇,放下遗憾

有的人,面对痛苦的往事,总是念念不忘,心怀怨恨;有的人,面对自己曾经的遗憾、过错,总是耿耿于怀,自我攻击。

有人说,“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错过繁星。”适当的自我批评,有助于改正自身的错误;过度的自我埋怨,只会让自己失去前行的勇气与动力。

如果始终抓着过往的痛苦不放,那么伤害的,可能不是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而是我们自己。

人,只有放下过往的包袱,才能走得更快、更轻松。只有放下“昨日种种”,方可迎来新生。

来源:人民论坛网,综合励志语录、洞见 | 主播:赵文龙

【夜读】人民日报微信

本期编辑:刘杰,实习生:何美霖、张玉洋、马涵诗

https://mp.weixin.qq.com/s/fxLSt0njhOf4rBzUmvSThg

夜读 | 做人的四个境界

活出精彩人生。

  • 把自己当别人

你可曾有过这样的经历:遇到一个机会,明明近在咫尺,却总是犹豫不决,最终眼睁睁看着机会旁落他人;进行某项尝试,别人都说你可以,你却反复纠结,总能找到各种理由证明自己不行。

看清世界,首先是看清自己。

当一个人总是囿于自身的视野,缺乏由外而内的客观评价,便容易迷失自己。或者妄自尊大,带来不必要的失败;或者妄自菲薄,充满遗憾和错过。

唯有跳出自我,以别人的身份来审视自己,有了内外参照,个人的优劣长短才会慢慢清晰起来。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生活多迷茫,就把自己当成别人,换一个角度看待人生,看待自己。

  • 把别人当自己

看过这样一段话:你是顾客,觉得商家暴利;你是商家,埋怨顾客挑剔;你是孩子,觉得父母啰嗦;你是父母,埋怨孩子调皮。

人人各执己见,由此对错难分。

仅以自己所见到的世界去揣度他人的生活,其实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相反,当你站在别人的位置,就会发现许多问题无需争论对错,只需循着对方的思路去考虑,看似无解的局面也可能别开生面。

一件事孰是孰非,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标准。

人生最大的智慧,不是让别人信服自己,而是尝试去理解别人。

把别人当成自己,才能同频交流,共同进步。

  • 把别人当别人

有句话说得好:“最好的关系,不是不分你我,而是熟不逾矩。”

没有边界感,是为人处世的大忌。

尊重每个人的独立性,才是人与人交往的基本礼仪。

和人相处,要给彼此留一线余地。靠得太近,打着为对方好的旗号,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在改变别人的同时,也在将别人逐渐推远。

离得太远,彼此宽慰少了、隔阂多了,最终也会渐行渐远。

该进场时进场,该避让时避让。

既彼此独立又亲密有间,互不打扰又守护彼此。如此,一段关系才能持久,进而彼此成就。

  • 把自己当自己

曾看过一些人,流行某样东西的时候,都一窝蜂地去模仿,即便根本不了解其中的风险;看着别人买某个产品,自己也要跟风,根本不考虑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

可能他们都犯了一个共同的错误:害怕自己不合群。

然而,一个真正优秀的人懂得把自己当自己,不但能在别人的评价中保持清醒,更能耐得住寂寞,在纷繁世事中守住自我,沉稳地思考,不断地成就自我,逐渐向着理想迈进。

人生在世,养的是心性,修的是心态。

往后岁月,愿你摆正自己,见天地之大、众生之广,行稳致远,活出精彩人生。


点亮“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收看收听更多《夜读》文章,请关注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下载新华社客户端。)

作者:姜榆木 来源:有书(ID:youshucc)
监制:周年钧、吴炜玲
编辑:雷雯雯、李昂、王宜玄、王雅璇
美术设计:赵丹阳
画家:于非闇
实习生:赵跃泽、鲍佳艺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

https://mp.weixin.qq.com/s/ekvOMGxZSKrRwUnWXUGobA

【夜读】顺境不傲,逆境不忧,绝境不慌

  生活中,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面对种种人生境遇,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态,方能行稳致远。

01

顺境不傲

  看过一个概念,叫“顺境管理”,说的是人在特别顺的时候,一定要稳住自己的势头。

  当一个人顺风顺水时,容易得意忘形。一旦变得不踏实,极有可能误入歧途。

  一路顺风,自然是福,但在顺境里太久,就会忽略潜在的隐患。

  生活中最难的,是在高光时刻还能做到不狂不傲。顺境不傲、满而不盈,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大智慧。

  越是一帆风顺的时候,越要低调谦逊。不要刚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

  有时最大的敌人,不是难为你的人,而是不冷静的自己。

02

逆境不忧

  逆境,是我们都要经历的人生。

  有的人,遇到挫折便心烦意乱、一蹶不振;而有的人,却能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人在逆境,就像吃一碗难吃的面,越品越不是滋味。

  但有时,打败我们的不是坎坷,而是充满负能量的心态。

  有人说:“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击,唯有内心强大,方能越挫越勇、迎来峰回路转。

03

绝境不慌

  谁也无法保证自己一辈子都风平浪静,而那些不轻言放弃的人,即使被逼到悬崖边,也不会慌慌张张、自己先认输。

  看过一段视频:一头角马的后腿被鳄鱼死死咬住,它拼命挣脱,渐渐精疲力竭,被鳄鱼一步步拉向水中。角马感到绝望和无助,但它仍不甘心,使出浑身力气,继续与鳄鱼僵持着。这时,有两头河马路过,似乎感受到了角马求生的意愿。于是,河马出手对抗鳄鱼,角马终于获救。

  人生亦是如此,你自己不放弃,别人才有机会帮你。

  有人说:“生活可能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好,但是也没你想的那么糟。”没有暗无天日的绝境,只有甘愿认输的自己。

  怀有绝地反击的勇气,才能冲破迷雾,迎来柳暗花明。

  人生无论处于何种境地,至少我们可以把握住自己的心态,不张狂,不退缩,不慌乱,始终保持积极的状态。

来源:儒风大家(ID:rufengdajia) | 作者:莞尔一笑 | 主播:赵文龙

【夜读】人民日报微信

本期编辑:郑薛飞腾、方梓祎,实习生:何美霖、安泰金

https://mp.weixin.qq.com/s/-Jb3X-nNLiyE3Edrx1jq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