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名字,是我见过最短的情诗

最近,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发布《二〇二一年全国姓名报告》。根据报告,2021年出生并已经进行户籍登记的男性新生儿中,使用频率最高的10个名字依次为:沐宸、浩宇、沐辰、茗泽、奕辰、宇泽、浩然、奕泽、宇轩、沐阳。女性则为:若汐、一诺、艺涵、依诺、梓涵、苡沫、雨桐、欣怡、语桐、语汐。
看到这些名字,网友们笑称“要注意避让”,还说“果然当年爱看小说的那一波人已经当家长了”。
名字伴随人的一生,不可谓不重要,许多人起名的时候都会从经典古籍中汲取灵感,向来也有“男《楚辞》,女《诗经》,文《论语》,武《周易》”的说法。前两部《夜读》均有分享,今天就继续带大家去看看“那些取自《论语》的绝美名字”。

问:

如何不动声色地夸一个人?

答:

“你的名字,是我见过最短的情诗。”

20个取自《论语》的名字

若虚

出自《论语·泰伯篇》: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

“有才能的向没有才能的人求教,知识多的人向知识少的人求教;有学问像没有学问一样,满腹知识和没有一样空虚。”

“若虚”强调的是为人的谦虚之态。写出旷世名篇《春江花月夜》的唐朝诗人张若虚,大家一定不陌生。

凤至

《论语·子罕篇》:

“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凤凰没有飞来,黄河也没有图画出来,我这一生也就这样了。”(古代传说,凤凰是一种神鸟,祥瑞的象征,出现就是表示天下太平。又说,圣人受命,黄河就出现图画。)

孔子晚年的这句慨叹取其反意,便成了个好名字。

立本

《论语·学而篇》: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君子应当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道理原则也就有了。”
叫这个名字的有唐代画家阎立本,著名的《步辇图》便出自他之手。

九思

《论语·季式篇》: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君子有九件事要认真考虑:看的时候要考虑是否明白,听的时候要考虑是否清楚,脸色要考虑是否温和,容止要考虑是否谦恭,语言要考虑是否忠诚,做事要考虑是否谨慎,有疑问要考虑如何向人请教,心里不平时要考虑会有什么后患,得到利益时要考虑是否符合道义。”

这九点是儒家关于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学说,用在名字里亦寄托着美好的期盼。

纯如

《论语·八佾篇》:

“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音乐是可以掌握的:开始演奏时,翕翕然和谐;继续演奏展开之时,音调纯正,节奏分明清晰,抑扬不断,这样,一部乐章就完成了。”
这是孔子对于演奏音乐的看法,“纯如”也寓意品性纯正。叫这个名字的有著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她用一本《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使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得到西方主流社会的关注。

以安

《论语·宪问篇》:

“修己以安百姓。”

“修己”是修养、提高自己的意思,“以安”则给人岁月静好之感。

乐山

《论语・雍也篇》: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明智的人喜欢水,仁德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喜欢动,仁德的人喜好静;明智的人乐观,仁德的人长寿。”
叫这个名字的有翻译家董乐山。此外,取这句的“仁静”也不错。

尽美

取自《论语·八佾篇》: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孔子谈到《韶》乐,说它不仅曲调是完美的,内容也是完美的。
叫这个名字的有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王尽美。

思齐

《论语·里仁篇》: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对照他反省自己是否有和他一样的行为。”
见贤思齐大概是中国人最崇尚的学习精神之一了。

安仁

《论语·里仁篇》: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仁德的人安于仁道,与心相安;聪明的人知道仁的好处而去行仁。”
西晋文学家、有“古代第一美男”之称的潘岳(即潘安)的字便是安仁,潘安姿仪出众,年轻时驾车走在街上,连妇人都为之着迷,用水果往他的车里丢,都将车丢满了。“掷果盈车”的典故由此而来。

伯达

《论语·微子篇》:

“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

这里介绍的是周朝的八位贤达名士。除“伯达”外,其他名字也可参考。

北辰

《论语·为政篇》: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治理国家必须实行德政。道德的教化,就像北极星在它自己的星座上,漫天星辰都拱卫环绕着它运行。”
“北辰”这两个字,既朗朗上口,又寓意美好。

退之

《论语·先进篇》: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孔子对于不同弟子的同一个问题回答却不同,他说这是因为“冉求秉性柔弱退让,所以激励他进取;仲由莽勇,所以要抑制警戒他”。
唐朝著名诗人韩愈的字,便是退之,韩愈也叫韩退之。

从周

《论语·八佾篇》: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周朝借鉴了夏商两代的礼仪法度,使其礼制变得多彩而完善,所以孔子崇尚周礼。“从周”也自然带有向好看齐的意思。

敏行

《论语·里仁篇》: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要做到话语谨慎,行事敏捷。”
如果希望孩子是个实打实的行动派,这个名字是个不错的选择。

朝闻

《论语・里仁篇》:

“朝闻道,夕死可矣。”

“早上得知真理,哪怕晚上就死去也没有遗憾了。”
人生,就该不断探索和追求真理,尽量不留遗憾。叫这个名字的,有著名美学家、雕塑家王朝闻。

忠恕

《论语・里仁篇》: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说:“我的学说贯穿了一个基本思想。”曾子说:“是的。”孔子出去后,别的学生问曾子说:“这是什么意思呢?”曾子说:“他老人家的学说,就是忠恕之道罢了。”
忠厚宽恕这种美好的品质,可以说是仁的基本精神了。

弘毅

《论语·泰伯篇》: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宽广的胸怀,刚强的毅力,这是古人对“士”的要求,也是今人向往的境界,虽然任重道远,却是毕生所求。一个可爱的小插曲:“弘毅”不仅可作人名,去年我国首辆火星车全球征名活动的初次评审里,“弘毅”还和麒麟、哪吒、赤兔、祝融、求索、风火轮、追梦、天行、星火一起入选了。

谨言

《论语·乡党篇》: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庭,便便言,唯谨尔。”

“孔子回到家乡,非常恭顺,好像不善言辞的样子。而他在宗庙祭祀或朝廷政议的时候,却雄辩滔滔。但是他的言辞谨慎明确、合乎礼仪。”
“谨”字意为谨慎、恭谨,常见于名字。

有朋

《论语·学而篇》: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一句,大概是所有人都熟悉的,用作名字也甚好。冬奥会快来了,便借这一句,欢迎来自各国的运动员吧!

文/央视新闻《夜读》整编

杨绛曾说:
“四书”我最喜欢《论语》,因为最有趣。
读《论语》,读的是一句一句话,
看见的却是一个一个人,
书里的一个个弟子,都是活生生的。
一个一个样儿,各不相同。

其实,
经典之妙用何止在起名,
不管是修身、为人,还是交友、论理,
它都在不断给予我们新的养分。


说说你名字的来历和寓意


监制丨徐冰 主编 | 王若璐
编辑 | 杨瑜婷
©央视新闻

https://mp.weixin.qq.com/s/KkqCZCKllC2f_p_-3PFYUw

让你格局越来越大的5个建议

  人们常说,心胸有多宽广,舞台就有多大。一个人能取得多大成就,往往取决于拥有多大格局。新年将至,如何提升格局,看见更加广阔的世界,以下五点建议或许能对你有所启发。

1

脚踏实地

  有格局的人,往往会以脚踏实地的态度做好眼前每一件事。你要相信,只要脚踏实地,就可以仰望星空。有时,你或许会觉得是自己能力不行,做事经常没成果。但你要知道,世上没有白费的努力,也没有白来的成功。你积蓄了多少能量,日后才能爆发多大的力量。哪怕眼下成长的速度慢一点,在日积月累之下,也能得到岁月的馈赠。

2

懂得宽容

  宽容的人,会更容易欣赏别人长处。这样的人,不仅对人有善意,还会去学习别人的优点,让自己变得更好。要知道,谁都不是生来就完美,每个人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每个人也都有长处和短处。记人恶,伤自己;记人好,利于己。待人宽一分是福,懂得宽容的人,格局也会更大。

3

保持自律

  打磨自己的过程总是充满了艰难和迷茫,但只要你在朝前走,朝着更优秀的方向拼搏,即使最后失败,也是难能可贵的经历。要相信,自律的人,总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亮光。每天锻炼一小时,时间长了,身体素质会不断和他人拉开差距。每天读书一小时,坚持一年半载后,谈吐、气质和思维也会发生变化。你只有不断坚持、不断克服困难,才能慢慢体会到自律给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

4

尊重他人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观点,难免习惯从自己的立场出发看问题。格局大的人,懂得尊重别人的不同。有了这份尊重,不管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就多了一份难以磨灭的坚韧。当你学会了以更加包容的心态去对待他人和这个世界;当你懂得尊重别人的喜好、习惯和处事方式,包容别人的差异和不同;当你不再总以自我为中心、总想着去改变别人,而是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那么恭喜,你的格局变大了。

5

有涵养

  人的格局越大、阅历越多,越会懂得跳出自我的局限性,以客观的心态看待世间种种。这也正是一个人的涵养所在。俗话说,“在上不傲人,在下不卑人。”个人自身的涵养层次,体现着格局的高低。真正的涵养,来自大格局,来自内心的强大,来自足够的自信。不要让情绪的阴霾,遮盖了自己的晴空,这也是一种格局。

  新的一年,愿你不断前进,遇到更好自己,也看到更加绚烂多姿的世界。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综合:皓然成长、念念沐心、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等 | 主播:赵文龙

本期编辑:朱田恬 实习生:龙彦辰

【夜读】人民日报 微信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tZjAQVRFJRcxYIPI4gDCcQ

童年的春节

这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1

我童年的生活中,不光是海边山上孤单寂寞的独往独来,也有热闹得锣鼓喧天的时候,那便是从前的“新年”,现在叫做“春节”。

那时我家住在烟台海军学校后面的东南山窝里,附近只有几个村落,进烟台市还要越过一座东山,算是最冷僻的一角了,但是“过年”还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过年的前几天,最忙的是母亲了。她忙着打点我们过年穿的新衣鞋帽,还有一家大小半个月吃的肉,因为那里的习惯,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是不宰猪卖肉的。

我看见母亲系起围裙、挽上袖子,往大坛子里装上大块大块的喷香的裹满“红糟”的糟肉,还有用酱油、白糖和各种香料煮的卤肉,还蒸上好几笼屉的红糖年糕……当母亲做这些事的时候,旁边站着的不只有我们几个馋孩子,还有在旁边帮忙的厨师傅和余妈。

父亲呢,就为放学的孩子们准备新年的娱乐。在海军学校上学的不但有我们的堂哥哥,还有表哥哥。真是“一表三千里”,什么姑表哥,舅表哥,姨表哥,至少有七八个。父亲从烟台市上买回一套吹打的乐器,锣、鼓、箫、笛、二胡、月琴……弹奏起来,真是热闹得很。

只是我们挤不进他们的乐队里去!我们只能白天放些父亲给我们买回来的鞭炮,晚上放些烟火。大的是一筒一筒的放在地上放,火树银花,璀璨得很!

2

记得我们初一早起,换上新衣新鞋,先拜祖宗——我们家不供神佛——供桌上只有祖宗牌位、香、烛和祭品,这一桌酒菜就是我们新年的午餐——然后给父亲母亲和长辈们拜年,我拿到的红纸包里的压岁钱,大多是一圆锃亮的墨西哥“站人”银元,我都请母亲替我收起。

最有趣儿的还是从各个农村来耍“花会”的了,节目大多都是“跑旱船”,和“王大娘锔大缸”之类,演女角的都是村里的年轻人。鼓乐前导,后面就簇拥着许多小孩子。

到我家门首,自然就围上了一大群人,于是他们就穿走演唱了起来,有乐器伴奏,歌曲大都滑稽可笑,引得大家笑声不断。耍完了,我们就拿烟、酒、点心慰劳他们。这个村的花会刚走,那个村的又来了,最先来到的自然是离我们最近的金钩寨的花会!

我十一岁那年,回到故乡的福建福州,那里过年又热闹多了。我们大家庭里是四房同居分吃,祖父是和我们这一房在一起吃饭的。从腊月廿三日起,大家就忙着扫房,擦洗门窗和铜锡器具,准备糟和腌的鸡、鸭、鱼、肉。

祖父只忙着写春联,贴在擦得锃亮的大门或者旁门上。他自己在元旦这天早上,还用红纸写一条:“元旦开业,新春大吉……”。

3

新年里,我们各人从自己的“姥姥家”得到许多好东西。首先是灶糖、灶饼,那是一盒一盒的糖和点心。据说是祭灶王爷用的,糖和点心都很甜也很粘,为的是把灶王的嘴糊上,使得他上天不能汇报这家人的坏话!

最好的东西,还是灯笼,福州方言,“灯”和“丁”同音,因此送灯的数目,总比孩子的数目多一些,是添丁的意思。

那时我的弟弟们还小,不会和我抢,多的那一盏总是给我。这些灯:有纸的,有纱的,有玻璃的……于是我屋墙上挂的是“走马灯”,上面的人物是“三英战吕布”,手里提的是两眼会活动的金鱼灯,另一手就拉着一盏脚下有轮子的“白兔灯”。

我家门口的“万兴桶石店”,平时除了卖各种红漆金边的伴嫁用的大小桶子之外,就兼卖各种的灯。那就不是孩子们举着玩的灯笼了,而是上面画着精细的花鸟人物的大玻璃灯、纱灯、料丝灯、牛角灯等等,元宵之夜,都点了起来,真是“花市灯如昼”,游人如织,欢笑满街!

元宵过后,一年一度的光彩辉煌的日子,就完结了。当大人们让我们把许多玩够了的灯笼,放在一起烧了之后,说:“从明天起,好好收收心上学吧。”我们默默地听着,看着天井里那些灯笼的星星余烬,恋恋不舍地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惆怅寂寞之感。上床睡觉的时候,这一夜的滋味真不好过!


主播 | 魏翔

演员、导演,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

作者:冰心

《童年的春节》(节选)

监审:于卫亚
监制:张越
编辑:王朝、周喆、杨慕茜
美术设计:赵丹阳
实习生:马如玥、宋书扉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

https://mp.weixin.qq.com/s/6kFZ7Att8e3XYI1RVOXvoQ

小年,小念,小欢喜

今天是腊月二十三

北方小年

而对南方大部分地区的人们来说

则会选择腊月二十四过小年

但不管是哪天

“小年”可都不小

这天以后

人们开始进入准备过年的阶段

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大肉

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小年,不小》

「 祭 灶 」
回顾一年的得与失

小年这天祭灶
是民间流传很广的传统习俗

古人奉灶王为督察人间善恶的司命之神
一年过去,人的德行和过错
都会被灶王爷看在眼里
并要回天庭向玉帝汇报

为了欢送他
并让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人们陈列酒食瓜果以作祭品

虽为民俗
却也透着好玩的人情趣味
回首过去的一年
你是坦荡还是有所遗憾
比灶王爷更清楚的
是我们自己的内心

「 掸 尘 」
扫除时光里的积尘

小年,民间掸尘的日子
这一天家家户户得起个大早
扫房擦窗,洗衣清物,刷锅涮瓢

因“尘”与“陈”谐音
故掸尘又指与陈旧之事挥别
连同旧岁中所有的不快

如果这一年你负重前行太久
不妨借这次机会来一次清理
把滞留心间的不安和忧愁
盘踞脑海的执念和焦虑
统统打扫
心有空地,阳光才能落脚

「 吃 糖 瓜」
给平凡的生活一点甜

「二十三,糖瓜粘」
糖瓜以麦芽、小米熬制而成
冬日里放在屋外
糖瓜外表凝固得坚实
内里却含有微小的气泡
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

大人也好,小孩子也罢
不管背负的工作、学业压力有多大
甜甜黏黏的一口糖瓜
总会把人从低气压的情绪里拉扯出来
很多时候
一点点甜,就足以调和生活里的苦
让你有望有盼,向明天欣喜地迈步

「 贴 窗 花 」
为平凡的日子增亮色

每到冬天,一过腊月二十三
有种花就开始悄然地登场
惊艳了家家户户的窗户

喜鹊登梅
鸳鸯戏水
鹿鹤桐椿
犀牛望月
……
这些词单看着就很美
更不说剪出形象
使万物生灵都活起来

以明窗为背景,更衬其好看
红红火火的
年的味道与神韵立时就藏不住

记忆里
窗花,是一抹特别的红
经古老又灵巧的剪艺
一个个葳蕤烂漫的春天跃然纸上
成为冬天单调日子里的明媚之色

「 沐 浴 、理 发 」
以好姿态迎接好明天

小年到
除了家里要焕然一新
民间也有洗浴、理发的习俗
意在褪去过往的晦气
开启新年吉祥顺利的好兆头

一次舒心的沐浴
一次剪去烦恼丝的理发
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神清气爽
更是一份自我尊重
以好的仪表,去迎接扑面的日子
在光阴里留下体面

「 写 春 联 」
对人生的祝福从不疏忽

大门上的对联
是一家的门面
民间讲究有神必贴
每门必贴
每物必贴
大红的纸,黑亮或金灿的字
分贴门旁,或大气,或秀气
或对偶工整,或设词精巧

“春野花涛,身安心乐”
“慎言节饮食,信道守诗书”
不同的文风
象征不同的精神气质与生活追求

心中祈福纳祥瑞
总把新桃换旧符
一副春联
承载了心中良愿与情感密码
是人们写给岁月的红色情书

「 过 小 年 」
一起等待春天的来临……

节日是什么?

“在日复一日的时间河流里,
节日就像一个个停泊的码头,
人们徜徉其间,体味某种特定的情景,
把情绪调到兴奋的波段,
尽情释怀,使平淡的日子有了起伏。”

小年的停泊,正是年的启动

无论此刻的你
是收拾行囊,奔赴故乡的路
还是客守异乡,独自打拼
都记得呵护好身心
去享受一个有滋有味的年


文 | 央视新闻《夜读》

制片人丨张天宇 主编 | 王若璐
编辑 | 李津婵 校对 | 高少卓
©央视新闻

https://mp.weixin.qq.com/s/IGwp6cNfx1OVdE9rFMgJGw

小年夜,这篇夜读送给我想感谢的人

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三,很快就要过年了。小年夜,这篇夜读送给我生命里的这些人,感恩一路有你,感谢一路陪伴。

感谢父母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意思是,父母年纪,不可不知,一是为父母长寿而欢喜,二是为父母老去而恐惧。年纪越大,越能体会这句话背后的重量。印象中父母还是身强体壮,可他们两鬓斑白的头发却在提醒我们:父母又老去了一岁。

光阴似箭,但父母对我们毫无保留的爱,却不曾有丝毫改变。这一年,渐渐懂得:无论经历了什么,家里总会有一盏温暖的灯,为你点亮。推开家门喊一声爸妈,就是最幸福的时刻。多一些陪伴、多一点耐心、多一份惦记,就是给父母最大的慰藉。

谢谢你们,我的父母。

感谢爱人

茫茫人海,过客匆匆,相遇就已不易,而两个人能够相爱相守,更是一种幸运。人生起起落落,但无论何种境地,总有一个人无条件地陪伴你、信任你、支持你。在你委屈的时候,把温暖的怀抱留给你;在你疲惫的时候,帮你挑起一个家的重担。

这一年,渐渐懂得:爱情是风花雪月,两情相悦;婚姻是相互扶持,不离不弃。多一些理解、多一点包容、多一份尊重,就是给爱人最好的礼物。

谢谢你,我的爱人。

感谢朋友

朋友是没有血缘的亲人。全世界都觉得你矫情时,只有他陪你彻夜难眠;所有人仰望你的成功时,只有他懂你这一路有多么不容易。真正的朋友,在风雨中并肩前行,在生活上互相成就。朋友让我们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并不孤单。

这一年,渐渐懂得:朋友不在多,三两知己,足以抚慰平生。没事勤联系、平时常分享,让情谊在岁月中生香。

谢谢你,我的朋友。

感谢孩子

我们常以为,自己对孩子无微不至,却忽略了其实是孩子一直在包容和理解我们。他们对我们的爱和给予,一点也不比我们的少。 感谢孩子,丰富了我们的人生,让我们遇见更好的自己。感谢孩子,一路的陪伴和支持,让平淡的生活变得生机盎然。

这一年,渐渐懂得:父母和子女之间,是相互成全。新的一年,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苛责,多一些陪伴、少一些要求,要学会和孩子一起成长。

谢谢你,我的孩子。

感谢守护我们的人

这一年,别忘了他们:因为有坚守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我们才得以安心工作生活;因为有驻守祖国边疆的战士们,我们才有平安和团圆。还有消防员、民警、各行各业的志愿者们……他们都在默默守护着我们的幸福生活。这些来自陌生人的温暖和善意,是这一年最美的遇见。

谢谢你们,默默守护我们的人。

感谢自己

这一年,要感谢的人很多,可千万别忘记,我们最应该感谢的人是自己。谢谢那个努力的自己,既能仰望星空,又能埋头苦干;谢谢那个勇敢的自己,一路踏平坎坷、奔赴理想;谢谢那个达观的自己,笑对每一次难关,积极乐观地生活。

谢谢你,奋勇前行的我自己。

即将过去的一年,感谢每一次相拥、每一次大笑、每一次落泪,感谢拥有的一切。即将来到的新年,愿你所求皆如愿,遇见最好的自己!


来源:有书(ID:youshucc) | 作者:曾小鱼 | 主播:赵文龙

本期编辑:李娜,实习生:赵诗楠

【夜读】人民日报 微信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0kdzQDZ3XaAtTYog7o-CCw

说实话,一想到过年,我就——

1月25日(腊月二十三)起,

迎小年!

还有一周,就过年啦!

01

一想到过年,我就——

在小年这一天,生出小欢喜!

因为小年,是「春节的序曲」。

年味,是从小年开始浓起来的。

民间《腊月歌》有云:

二十三,糖瓜粘(祭灶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

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话说,小年也有南北差异,

还没问过,你家小年在哪天?

02

一想到过年,我就——

希望自己永远停留在可以

(理直气壮)收压岁钱的年纪!

小时候,想要的是压岁钱的「钱」,

仿佛有了这些「钱」就能买到全世界。

长大了,想要的是压岁钱的「压岁」,

因为晓得了,再多钱也换不回那年那日。

03

一想到过年,我就——

秒回春晚,

忍不住模仿的“艺术细菌”在躁动!

不信?

我只发文字,你句句都能帮着补全音效!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

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

“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

这酒怎么样,听我给你吹!”

“观众朋友们,我可想死你们啦!”

“你摊上事儿了!你摊上大事儿了!”

“打败你的不是天真,是无鞋(无邪)。”

“都是千年的狐狸,你给我玩什么聊斋啊?”

“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

想你时/你在天边/想你时/你在眼前”

“难忘今宵/难忘今宵/不论天涯与海角”

不得不承认,春晚流行语,

真的是刻进国人DNA里的声音啊!

04

一想到过年,我就——

想请七大姑八大姨行行好!

饶了我吧!

别问了,问就是——

总结一下“应对指南”:

礼貌地“装傻”,认真地“敷衍”,

选择性“失聪”,机智地“回应”,

既不破坏阖家欢乐的氛围,

又能见招拆招,尽快“脱身”。

虽说长辈亲戚过度关心,有点招架不住,

但转念一想,他们多数也是关心则乱,

平日少了走近你的渠道,

才把憋了一年的问题尽数问出,

或许话还没说完,下次见面又要等一年。

如果可以,

今年不妨好好回答他们几个问题吧。

越觉得不被理解,

才越要好好沟通,对不对?

05

一想到过年,我就——

替你急!怕你拜年叫人时嘴瓢!

是时候,再放出这张宝藏图解了。

有了「亲戚称呼全攻略」,

爸爸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卡壳了!

还有不会喊的?

统一喊:过年好!

06

一想到过年,我就——

馋!!!

对家的思念蚀心,

也在冲撞着味蕾,

有一种彻底的治愈,叫妈妈的味道。

正如梁实秋所言说,

“我想一般人都会同意,

凡是自己母亲做的菜永远都是最好吃的。”

最抚凡人心的,

果真还是自家烟火味。

灯火可亲,家人围炉,

大快朵颐,神仙不换。

等垂涎已久的——

糖醋排骨水煮鱼可乐鸡翅红烧肉鱼香肉丝红烧鸡腿四喜丸子黄焖鸡块卤肉腊肉酱鸭烧鹅宫保鸡丁油焖大虾鱼香茄子小炒肉麻婆豆腐蒜泥白肉土豆炖牛腩玉米排骨汤西红柿炒鸡蛋炒土豆丝以及私房小菜小面饺子……

一一下肚,得偿所愿,

这郁积了一年的乡愁,才算散尽了。

每逢春节胖三斤,真不是开玩笑的!

07

一想到过年,我就——

想起那双朴实却长在泪点上的手。

大快朵颐之后,

不知道你有没有好好端详过一双手?

最早醒来,最后收尾,

操劳不停的,总是这双手,

褶皱是岁月布下的花纹,

被生活磨得像件艺术品,灵巧且耐用。

置办年货,打扫角落,洗衣叠被,

炒菜,剁肉,包饺子,贴春联,

张罗不停的是这双手;

拨电话问你几时回家的也是这双手;

最后,像接住了幸福那般,

稳稳地接住了你的,

给了你一个家的,还是这双手。

目之所及,

皆落着她花去甚多的心思与年华,

在爱你这件事上,她才不会计较成本。

谁说这双手的主人,

不是千千万万个勤劳中国人的缩影?

为着心之所爱,奔着心之所向,

单凭一双手,就能幻化奇迹,惊艳时光。

08

一想到过年,我就——

想到老家好久不见的你。

作家韩松落说,我的朋友里,

有很多人不喜欢中学同学聚会,

我恰恰相反。我很爱他们,

因为我们是彼此青春的见证者。

他们在,往日时光似乎就还在,

就还没化为泡沫幻影。

春节的故乡,

像一块硕大的磁场,

将命运紧紧相连的人聚在一起:

至爱亲朋、昔时伙伴、

旧交老友、左邻右舍……

如冯骥才所说,“虽然过年,

我们是辞旧迎新,迎着春天往前走,

但我们享受到的更多的情感却是怀旧。”

故乡的老友老铁老同学,

让旧日的留恋有迹可循,

让此刻的惦念有地可落。

说别来无恙,

要真的别来——无恙啊!

照顾好你的胃,

你的血压,你爱笑的眼眸,

还有你的发际线!

这样,我们彼此才有旧可怀,有新可聚。

09

一想到过年,我就——

怕你拜年送祝福时词穷了!

祝福语到用时方恨少,

所以,提前送一些虎年吉祥话给你!

🐯

祝你:

虎虎生威,步步登高,

年年有余,蒸蒸日上!

🐯

愿虎年,生龙活虎,

每一天都能行走在自己的热爱里。

🐯

愿我们今年、明年、年年,

甜蜜幸“虎”!

🐯

日子如诗,愿少年,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

金虎纳福,祝您,

如虎添翼,如虎添“亿”!

🐯

祝你,福虎临门,

财气处处存,喜事朝朝来!

🐯

祝,虎虎生威,事事(柿柿)如意。

🐯

祝你,虎头虎脑,没有烦恼,

嗷嗷可爱,呜呜动人,嗷呜~

🐯

祝,身体健康壮如虎,八方来财腰包鼓!

🐯

新的一年,

出则龙腾虎跃,入则卧虎藏龙,

行则虎力全开!

🐯

虎年大吉,平安喜乐!

只生欢喜不生愁!

🐯

虎年吉祥话!


监制丨李浙
编辑 | 王若璐 校对 | 高少卓

©央视新闻

https://mp.weixin.qq.com/s/QSC_0Qnr5xNtKGujWaAPmA

最好的“贵人”,是努力的自己

别人想帮你时,起码要看得见你的手。

1

听过一句话:“别人想帮你时,起码要看得见你的手。”

小然刚毕业时,从事的是一份销售工作。但她的心中,一直希望做培训讲师。

销售工作之余,她努力锻炼自己的表达与口才。

有一次,她去参加读书会,并踊跃地上台发言。

缜密的思维、有力的声音、稳健的台风,赢得阵阵喝彩,也引起了台下一位公司人事主管的注意。

故事的结局是:小然如愿成了一名培训讲师,并在10年后创办了自己的口才培训机构。

一面之缘,从此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有句话说:“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该出现的人,绝非偶然。”

生命旅途的相遇,都是相似灵魂之间的吸引。

人人都想要“贵人”相助,但想要遇到“贵人”,却要先做个能人。

只有自己准备好,足够优秀,才有机会被贵人看到。

换言之,最好的“贵人”,就是那个努力的自己。

2

有人说:“想要得到某样东西,最好的方法就是让自己配得上它。”

命运是公平的,当你身无彩凤双飞翼时,黑暗无光皆是常态;而当你日渐强大,世界便迷雾渐散、五彩斑斓。

凡事向内求。

与其痴痴地等着有人拉你一把,不如先丰富自己、提升自己。你变了,世界就变了。

成年人的世界不容易,请不要选择放弃,要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即使生活很累,也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对未来充满期待,并为之不懈努力,让自己快乐起来。

人生于世,吸引“贵人”,远比等待或追寻“贵人”更靠谱。

3

很喜欢一段话:

想要拥有骏马,不用去追它;而是用追马的时间种草。待来年绿草如茵时,自有骏马等着你挑选。

人这辈子,所谓成功,是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所谓幸福,是行进在实现梦想的旅途中。

一直仰仗他人的光,只会活在阴影下。一味渴求他人的爱,只会陷入无尽的迷茫。

所以,我们得努力,发出属于自己的光芒,夺目耀眼,温暖自己的一年四季,照亮自己的漫漫长途。

做自己的太阳吧,学着与山川相随、与湖海为伴,独立、自信、热情、勇敢,又有何不可?

愿往后的生活中,我们不再埋怨谁、期待谁,更不仰望谁,在阳光下尽情灿烂,在风雨中自由奔跑,在未知的世界里,遇见更好的自己。

让自己变得优秀,做自己生命中的“贵人”,自有花开时的灿烂,花落时的暗香。


点亮“在看”,愿余生,我们每个人都能善待自己,过随心的生活!

(收看收听更多《夜读》文章,请关注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下载新华社客户端。)

主播 | 赵世芸

作者:霞光满天、零心 来源:夜听(ID:yetingfm)

监审:于卫亚
监制:张越、吴炜玲
编辑:王朝、周喆、赵世芸
美术设计:赵丹阳
实习生:张星冉、马如玥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

https://mp.weixin.qq.com/s/8Pmv5_p7EdmQCDQ-9hfV1A

你和想要的生活之间,只差一个早起的距离

  最近常听人抱怨,过去一年,熬了不少夜,却依然觉得生活没有太多的变化。新的一年,要怎样才能过上想要的生活?其实有一个很简单的答案——早起。每一个清晨都是一次新生,坚持早起就是走向蜕变的第一步。

早起的人,掌控时间 

  我大学刚毕业那会儿,曾经历过一段浑浑噩噩的日子。晚上熬夜追剧,经常凌晨三四点还不睡觉。到了早上,根本不愿意起床,经常是到下午才起来简单吃一口饭。一天过去,什么事情都没有做成,看见同学群里有人分享自己的生活,心里说不出的滋味。

  后来我开始戒掉熬夜的习惯,尝试着早起。伴着明媚的阳光,吃上一份热乎的早饭。渐渐地,我不再觉得生活无聊,而是主动做了一份计划表,按照上面的时间学习、锻炼。时间久了,我又找回了自己读书时的那份冲劲,对未来也有了清晰的方向。

  曾读过这样一句话:“当一个人踮起脚尖靠近太阳的时候,全世界都挡不住他的阳光。”赖床晚起是很舒服,可这种放纵的背后,消耗的是对未来的激情。反观沐浴晨光的人,不仅能感受到当下的幸福,更能遇见全新的自己。

早起的人,掌控健康

  我有个朋友,是大家公认的“拼命三娘”。有段时间,她天天熬夜到夜里两三点,作息时间特别混乱。有一天,她又工作到很晚,到家后玩了会儿手机,睡觉的时候已经一点半了。第二天醒来,她突然觉得脖子一阵剧痛,后脑勺像针扎一样的疼。家人赶紧把她送去医院,经过了九天的卧床治疗,终于逃过一劫。

  记得有一句话说:“健康就像一个空心玻璃球,一掉下去就会粉碎。”熬夜晚睡,看似享受到了更多的时间,其实是在透支自己的健康,不值得也没必要。

  相反,熬夜带来的快感,早起也能给予你,熬夜造成的伤痛,早起都能治愈。其实,正是长期不规律的生活作息,才让人们的身体不堪重负、越来越差。该睡的时候早早睡,该起的时候早早起,才是最健康也最理想的生活方式。

早起的人,掌控人生

  有人说:“熬夜是因为没有勇气结束这一天,赖床是因为没有激情开始这一天。”早起的人,往往有更多时间去规划、安排自己的时间和生活,也能更好地面对现在和未来。

  试想一下,当你早上七点起床,你的一天就已经开始了。早晨的时间可以用来吃早饭、晨练、读书,这些小小的习惯日积月累,可以给人带来强健的体魄、积极的心态,让人能更好地感知生活的幸福。而有的人,直到中午了还在赖床不起,差距也就因此拉开。

  人生的蜕变,往往从一个微小的改变开始。我们无法决定太阳几点钟升起,却可以决定自己几点钟起床。让我们也从早睡早起开始,给自己的生活一个改变吧。


来源:小来早晚安(ID:zhulilaiye) | 作者:小来 | 主播:赵文龙

本期编辑:石磊,实习生:龙彦辰

【夜读】人民日报 微信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t4JtIReXp6Osm43s7EI0FQ

妙!

最近,翻译家金晓宇的故事牵动了许多人的心。在媒体的报道中,有这样一段关于他翻译的故事:

2013年,小宇翻译出版了爱尔兰作家约翰·班维尔的英文小说《诱惑者》。原书名Mefisto,小宇和编辑讨论时,对方说这个没法意译,用音译吧,就是《梅菲斯特》。但小宇知道,Mefisto是歌德代表作《浮士德》里的角色,这个人物就是一个诱惑者,那么可能诱惑者才是作者的本意。小宇决定采用《诱惑者》作书名,结果出版社非常赞赏,《诱惑者》也成为抢手好书。

有人说,读懂一部外文作品最好的方式是你懂它的语言,不然理解上永远存在偏差,但优秀的译者可以将这个偏差尽量缩小,将创作者的本意尽可能准确又优美地传递给读者。
今天,就借一些翻译得很美、很妙的书名和电影名,去浅尝翻译的魅力。

那些翻译得很美的书名

Gone with the Wind

《飘》

不管是翻译成“随风而逝”,还是“飘”,都很符合原著那种动荡飘摇的感觉。(@小甜甜)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实在过于经典,犹记得因为这本书,国内掀起了一阵米兰·昆德拉热。(@亮爷)

Brideshead Revisited

《故园风雨后》

“故园风雨后”与“重游布赖兹赫德庄园”(直译),其意境真是云泥之别。(@天天斯盖)

The Crowd

《乌合之众》

如果对书的内容有所了解,就会知道这个译名有多贴切了。它成为社会心理学的经典著作不是没道理的。(@iwhowho)

Oliver Twist

《雾都孤儿》

Oliver Twist是主人公的名字,把它翻译成“雾都孤儿”,几乎直接带出了小说的质感,太好了!(@凌雪)

Tender Is the Night

《夜色温柔》

The Great Gatsby

《了不起的盖茨比》

菲茨杰拉德的作品中,这两部不管是中文名还是英文名都很棒。(@Olaha)

Educated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这本书的作者出生于爱达荷州的山区,17岁前从未上过学,却靠着自己的努力,一路念到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如此励志的经历用这样一个书名概括,很是贴切。(@深深不息)

Tales from the Thousand and One Nights

《天方夜谭》

虽然也有翻译成《一千零一夜》的,但《天方夜谭》这种译法,特别能体现中文的精妙。(@临风)

As You Like It

《皆大欢喜》

All’s Well That Ends Well

《终成眷属》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仲夏夜之梦》

Much Ado About Nothing

《无事生非》

Love’s Labour’s Lost

《爱的徒劳》

莎士比亚有多经典就不用说了,各种译本里,小编私心最爱朱生豪的,推荐给大家!

还有一些意境很美的书名翻译
念过一遍就会在心里留下痕迹

The Remains of the Day

《长日留痕》

Our Souls at Night

《晚风如诉》

A Pale View of Hills

《远山淡影》

The Wind in the Willows

《柳林风声》

And the Mountains Echoed

《群山回唱》

此外
一些中译英的书名也很不错

(部分书名英译时有多个版本,这里择选其一)

《红楼梦》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西游记》

Journey to the West

《水浒传》

Heroes of the Marshes

《三国演义》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孙子兵法》

The Art of Warfare

《论语》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西厢记》

The Romance of the Western Chamber

《京华烟云》

Moments in Peking

《命若琴弦》

Strings of Life

那些翻译得很美的电影名

外语电影的中译名

Léon

《这个杀手不太冷》

可能是最著名的中译电影名之一。(@bella爱吃芒果)

Flipped

《怦然心动》

怦然心动,特别符合电影里两位主角两小无猜的美好感情。(@尹莎)

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

《廊桥遗梦》

Waterloo Bridge

《魂断蓝桥》

把这两部放在一起说,不仅因为都有个“桥”字,还因为,这两个电影名里的“遗”和“断”,实在太点睛。(@如是我问)

Thelma&Louise

《末路狂花》

这部电影的英文名直译的话,是两位女主角的名字,但结合剧情翻译成《末路狂花》,真是让人拍案叫绝。(@晴儿)

Inception

《盗梦空间》

Inception本意是起初、开端,中文翻译成《盗梦空间》,真的很加分啊。(@叶升)

电影《盗梦空间》剧照

Rebecca

《蝴蝶梦》

Rebecca是电影里男主角原来妻子的名字,也是一个梦魇般的存在,翻译成“蝴蝶梦”,真有“庄生晓梦迷蝴蝶”之感,好贴。(@海边的卡夫)

华语电影的英译名

《江湖儿女》

Ash Is Purest White

直译的意思是:火山灰是最洁白的。电影里有这样一句对白:经过高温燃烧,火山灰是最干净的。据说,导演选择这句作英文片名,是因为,“我觉得人这一生经过很多的情感、生活的历练,就好像高温燃烧一样,最后烟飞云散,挺悲哀,但同时也非常珍贵,因为人再有多少的毛病、缺点,最终还是非常珍贵。”

《地久天长》

So Long,My Son

英文片名最后随着电影片尾浮现在大银幕上的时候,真的有一种很强的悲凉感。痛彻心扉的人生最后也只是一声长长的叹息。(@小圆给我送支花)

《我不是药神》

Dying to Survive

这个英文名翻译过来有向死而生的意思,不仅符合剧情,也好有力量。(@Littlethings)

《东邪西毒》

Ashes of Time

“时间的灰烬”,这个翻译跟影片的气质一样伤感。(@不会起名的三三)

《甜蜜蜜》

Comrades,Almost A Love Story

“几乎是一个爱情故事”,这个Almost用得太好了。(@coco)

《花样年华》

In the Mood for Love

第一次注意到这个英文名的时候,被彻底镇住了,完全说不出话,太绝了,太绝了。(@爱电影的企鹅)


文/央视新闻《夜读》整编


一位翻译家说:“我认为好的翻译同时也是好的写作。”

作为普通的读者和观众,也许看不懂原著的文字,听不懂原片的语言,但仍然可以作为一名鉴赏者,透过那些精妙的翻译,去感受蕴藏在作品里的美。

感谢文学,感谢电影,也感谢那些用翻译搭建桥梁、让我们看得更远的人。


你看过哪些翻译得很好的书名和电影名?


监制丨徐冰 主编 | 王若璐
编辑 | 杨瑜婷 校对 | 高少卓

©央视新闻

https://mp.weixin.qq.com/s/OAfnd34FwwQdqI0qnWrMMw

人生的三把戒尺:自知、自省、自律

客观地认识自己,清醒地接纳自己。

第一把戒尺:自知

所谓“为人贵在自知,处世贵在自制。”

人生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要什么,而不是让自己的大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楼下有一家推拿按摩店,师傅手法熟练,很多老顾客去光顾。

有一次,忍不住问他,“为什么不把工作室的规模做大,在常人眼里,多收些徒弟、多开几家分店,才能赚大钱哪。”

谁知按摩师傅回答,正是因为考虑了许多现实因素,他才决定不扩张。

在他看来,自己的手艺是不可复制的,就算教给徒弟,也未必能达到百分百的精准。

到最后,客人不满意,生意受影响,反而坏了自己的招牌。

他说:“要清楚什么事情应该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

有多大本领,就做多大事情,这就是拥有自知之明的智慧。

很多时候,经历的事情越多,越会明白拥有自知是多么难得的智慧。

人要自知,最难的是拿捏分寸。既不是给自己设限,也不自我膨胀,而是清楚地知道能力的边界,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客观地认识自己,清醒地接纳自己,才不负来世间走一遭。

第二把戒尺:自省

古人云: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意思是说,凡事没达到预期目标,就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生活中,有人会把遭遇的困境都归结为外因,永远在抱怨,从未把审视的目光投向自己。

朋友小阳就是个喜欢抱怨的人,每次她和大家见面,总会提起自己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

年初,她刚进新公司的时候,就在聚会上抱怨了大半天。

先是说公司规定太严苛,一点儿都不人性化,又说同一个部门的同事难相处,一起做项目没有人指点她。

有朋友委婉地提醒她:“也许是你适应得还不够。”暗示她需要调整心态,改变自身。

但她不以为然,依旧觉得全世界都在和她作对。

前不久听另一个朋友说起,小阳之前的工作没过试用期,现在还在找工作。

不难想象,如果她不能从这次求职失败中审视自身的原因,那今后再多的求职,也可能会以失败收场。

网上有人问:“有没有一种方法,能最大限度降低人生出错的可能性?”

一个高赞回答说:“学会自省。”

自省就像照镜子,把得失、成败、喜怒照得一览无余。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自省,就是给自己一个机会,以旁观者的身份去突破迷局。

有人曾说,人生就像趟过一片充满诱惑的地雷阵,当我们穿行其间,多多少少会触及各种“地雷”,这是一件难以避免的事情。

每当我们“触雷”时,能够进行怎样的反省,才是关键所在。

第三把戒尺:自律

看过一句话:“任何人都是驯兽师,而那野兽,无非就是各人的性情而已。”

要想驯服人性,少不了自律。

真正的自律,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行动指南,而是沿着自己既定的目标,有选择地追求,有选择地舍弃。

这个过程注定漫长,也正因为漫长,才凸显出自律的可贵。

自律的出发点,永远是自己。

当我们能抛开外界的纷繁声音,只为让自己变得更好、更强大,自律才能发挥它真正的积极作用。

自知、自省、自律这三把戒尺,给予我们的不是单纯的压抑,而是选择的权利。


点亮“在看”,愿你我都能好好把握自知、自省、自律这三把戒尺,活出精彩,不负此生。

(收看收听更多《夜读》文章,请关注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下载新华社客户端。)

主播 | 陈兵

作者:居潇潇 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

监审:于卫亚
监制:张越、吴炜玲
编辑:王宜玄、李永锡、刘在
美术设计:赵丹阳
实习生:尤伊湄、郭菁、张星冉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

https://mp.weixin.qq.com/s/Syv1nyliMOHVRmuDc8mTy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