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小念,小欢喜

今天是腊月二十三

北方小年

而对南方大部分地区的人们来说

则会选择腊月二十四过小年

但不管是哪天

“小年”可都不小

这天以后

人们开始进入准备过年的阶段

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大肉

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小年,不小》

「 祭 灶 」
回顾一年的得与失

小年这天祭灶
是民间流传很广的传统习俗

古人奉灶王为督察人间善恶的司命之神
一年过去,人的德行和过错
都会被灶王爷看在眼里
并要回天庭向玉帝汇报

为了欢送他
并让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人们陈列酒食瓜果以作祭品

虽为民俗
却也透着好玩的人情趣味
回首过去的一年
你是坦荡还是有所遗憾
比灶王爷更清楚的
是我们自己的内心

「 掸 尘 」
扫除时光里的积尘

小年,民间掸尘的日子
这一天家家户户得起个大早
扫房擦窗,洗衣清物,刷锅涮瓢

因“尘”与“陈”谐音
故掸尘又指与陈旧之事挥别
连同旧岁中所有的不快

如果这一年你负重前行太久
不妨借这次机会来一次清理
把滞留心间的不安和忧愁
盘踞脑海的执念和焦虑
统统打扫
心有空地,阳光才能落脚

「 吃 糖 瓜」
给平凡的生活一点甜

「二十三,糖瓜粘」
糖瓜以麦芽、小米熬制而成
冬日里放在屋外
糖瓜外表凝固得坚实
内里却含有微小的气泡
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

大人也好,小孩子也罢
不管背负的工作、学业压力有多大
甜甜黏黏的一口糖瓜
总会把人从低气压的情绪里拉扯出来
很多时候
一点点甜,就足以调和生活里的苦
让你有望有盼,向明天欣喜地迈步

「 贴 窗 花 」
为平凡的日子增亮色

每到冬天,一过腊月二十三
有种花就开始悄然地登场
惊艳了家家户户的窗户

喜鹊登梅
鸳鸯戏水
鹿鹤桐椿
犀牛望月
……
这些词单看着就很美
更不说剪出形象
使万物生灵都活起来

以明窗为背景,更衬其好看
红红火火的
年的味道与神韵立时就藏不住

记忆里
窗花,是一抹特别的红
经古老又灵巧的剪艺
一个个葳蕤烂漫的春天跃然纸上
成为冬天单调日子里的明媚之色

「 沐 浴 、理 发 」
以好姿态迎接好明天

小年到
除了家里要焕然一新
民间也有洗浴、理发的习俗
意在褪去过往的晦气
开启新年吉祥顺利的好兆头

一次舒心的沐浴
一次剪去烦恼丝的理发
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神清气爽
更是一份自我尊重
以好的仪表,去迎接扑面的日子
在光阴里留下体面

「 写 春 联 」
对人生的祝福从不疏忽

大门上的对联
是一家的门面
民间讲究有神必贴
每门必贴
每物必贴
大红的纸,黑亮或金灿的字
分贴门旁,或大气,或秀气
或对偶工整,或设词精巧

“春野花涛,身安心乐”
“慎言节饮食,信道守诗书”
不同的文风
象征不同的精神气质与生活追求

心中祈福纳祥瑞
总把新桃换旧符
一副春联
承载了心中良愿与情感密码
是人们写给岁月的红色情书

「 过 小 年 」
一起等待春天的来临……

节日是什么?

“在日复一日的时间河流里,
节日就像一个个停泊的码头,
人们徜徉其间,体味某种特定的情景,
把情绪调到兴奋的波段,
尽情释怀,使平淡的日子有了起伏。”

小年的停泊,正是年的启动

无论此刻的你
是收拾行囊,奔赴故乡的路
还是客守异乡,独自打拼
都记得呵护好身心
去享受一个有滋有味的年


文 | 央视新闻《夜读》

制片人丨张天宇 主编 | 王若璐
编辑 | 李津婵 校对 | 高少卓
©央视新闻

https://mp.weixin.qq.com/s/IGwp6cNfx1OVdE9rFMgJGw

作者: 《夜读》分享

《夜读》分享非本文作者。通过阅读自我提升!分享微信公众号“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的《夜读》,版权属于各版权所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