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大家悦读课 | 徐则臣讲述:《如果大雪封门》里的冷峻与温暖

阅读发现美好,阅读创造价值。“大家悦读课”是由新华社与中国作协共同打造的5G价值阅读平台“悦读汇”推出的重点栏目。将邀请知名作家朗读经典原著、分享有趣故事、妙答网友提问。在这里你可以体验全新的沉浸式阅读,打开新时代阅读的想象空间。

短篇小说《如果大雪封门》以几位青年打工者在北京的生活为底子,以精细绵密的语言和出人意表的想象,讲述了一个梦想与现实、温情与伤害、自由与限度相纠结的故事,如同略显哀伤的童话。

今天,我们邀请到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得主徐则臣老师,和朋友们分享其作品《如果大雪封门》中的经典片段。现在,就让我们在作者原汁原味的朗读中,走近这一部冷峻而又温暖的小说。


风把屋顶上的天吹得很大,烧暖气的几根烟囱在远处冒烟,被风扯开来像几把巨大的扫帚。

“我一直想到你们的屋顶上,”慧聪踩着宝来的凳子让自己站得更高,悠远地四处张望。“你们扔掉一张牌,抬个头就能看见北京。”

我跟他说,其实这地方没什么好看的,除了高楼就是大厦,跟咱们屁关系没有。我还跟他说,穿行在远处那些楼群丛林里时,我感觉像走在老家的运河里,一个猛子扎下去,不露头,踩着水晕晕乎乎往前走。

“我想看见大雪把整座城市覆盖住。你能想象那有多壮观吗?”说话的时候慧聪辅以宏伟的手势,基本上能够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了。

他又回到他的“大雪封门”了。让我动用一下想象力,如果大雪包裹了北京,此刻站在屋顶上我能看见什么呢?那将是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将是银装素裹无始无终,将是均贫富等贵贱,将是高楼不再高、平房不再低,高和低只表示雪堆积得厚薄不同而已——北京就像我读过的童话里的世界,清洁、安宁、饱满、祥和,每一个穿着鼓鼓囊囊的棉衣走出来的人都像是对方的亲戚。

“下了大雪你想干什么?”他问。

不知道。我见过雪,也见过大雪,在过去很多个大雪天里我都无所事事,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

“我要踩着厚厚的大雪,咯吱咯吱把北京城走遍。”

——《如果大雪封门》,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1年10月第1版,第269-270页。

作家简介

徐则臣,著名作家。1978年生于江苏东海,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人民文学》副主编。著有《耶路撒冷》《北上》《王城如海》《跑步穿过中关村》《如果大雪封门》《青云谷童话》等。曾获鲁迅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奖、冯牧文学奖,被《南方人物周刊》评为“2015年度中国青年领袖”。长篇小说《耶路撒冷》获第五届老舍文学奖、首届海峡两岸新锐作家好书奖等;长篇小说《北上》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18中国好书”奖等。部分作品被翻译成德、英、日、韩、意、蒙、荷、俄、阿、西等十余种语言。


5G价值阅读平台“悦读汇”

来源:中国搜索
监审:葛素表
监制:张越、吴炜玲、赵嘉麟、潘若佳、仇 博
编辑:李永锡、李凯燕、路露、张艳红
主播:赵世芸
摄影:陈晔华
美术设计:赵丹阳
校对:康宁
实习生:高阳、鲍佳艺、周汀兰、罗庆文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

如果喜欢,“码”上体验!

https://mp.weixin.qq.com/s/0J9HSVliiOfyl3TG2clEzw

【夜读】善弈者,通盘无妙手

 古人说:“棋如人生,人生如棋”,其中蕴涵的道理可说是意味深长。今天的夜读就让我们以今年高考作文题中提到的围棋“本手、妙手、俗手”这三个术语,来探讨一下人生的话题。

  • 俗手:不要忽视生活中的细节

  在一位棋手水平不够时,是难免会下出俗手的,这是因为他的知识储备和计算能力都不足,对围棋的理解也尚浅。与俗手相伴而行的还有一个围棋术语“恶手”,即很明显的坏棋,会给局面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

  一般来说,俗手并不像恶手那么明显,在棋盘上所造成的损失也往往没有那么巨大,但恰恰是因为它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反而会让对局者在犯下错误后浑然不觉,直至走向失败时才幡然醒悟。

  考试中作弊就是一步巨大的“恶手”,因此,真正会犯下此类错误的人少之又少。相比之下,却有很多人在诚信的这个维度犯下一些看起来没那么严重的错误,无故不遵守约定,制定的学习计划和健身计划坚持几日之后就轻易放弃……

  虽然看起来也并不会带来重大的损失,但是日积月累,会使得自己失去大家的信任或是失去积累知识、强健身体的机会。这些都只能让人生的棋局变得越来越被动,越来越艰难。

  • 本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当我们意识到“俗手”的危害,就需要更进一步去理解“本手”的意义。顾名思义,本手的意义含有“本本分分”的意思。在势均力敌的一局棋中,本手虽然不会让你迅速获得优势,击溃对手,但却可以帮助自己站稳脚跟,拥有足够多的根据地,为未来的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应该说,本手其实才是一局好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们的生活中,时常会面临很多诱惑,例如金钱的诱惑、名誉的诱惑等等。如果想要让自己拥有对抗它们的力量,就需要在人生中多下“本手”,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这样才能在人生的棋局中牢牢占据主动位置。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本手和妙手的关系,我想应该可以这么说:“本手造就伟大的建筑,而妙手则是矗立在这座建筑之上的明珠。”离开了本手的日积月累,妙手就没有存在的基础,甚至没有出现的机会。

  • 妙手:信手拈来的从容都是厚积薄发的沉淀

  有句话说得很好,“善弈者,通盘无妙手。”是说真正的高手下棋,并不会刻意追求所谓的妙手,而是按照围棋的规律,自然而然、一步一个脚印去向前推进。而当对手下出坏棋、露出破绽时,他才会抓住时机,以不易察觉的妙手给予对手严厉的打击。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如此。试想一下,如果一位企业家不扎扎实实地做好产品和服务,只是心心念念地期盼着风口的到来,梦想着一夜暴富;一位运动员不每天练好基本功,只是梦想着赛场上灵光一现的表演,能打进关键一球,所谓的“妙手”怎么可能会实现呢?只能是不切实际的白日梦罢了。

  “棋如人生,人生如棋”,机遇总是偏爱那些有准备的人,让我们在人生的棋局中,以深厚的知识储备避免“俗手”,用克制欲望之后的冷静下出“本手”,用敏锐而积极进取的心态抓住人生中的每一步“妙手”。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成为棋盘上的胜者,人生中的强者。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 作者:王煜辉,原文有删节 | 主播:赵文龙

本期编辑:郑薛飞腾 实习生:徐笑盈、巩锦瑾

https://mp.weixin.qq.com/s/g-KdSOFy-oOWoZGVMdFAEw

沉下心,慢慢变好

生活不简单,但我们可以简单过。

岁月神偷,无声无息。待你惊觉,它早已溜走。

走过半生才发觉,孩童时代已经像梦境一样,变得遥远又模糊。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有这样的感叹,想回到儿时。

那时候,没有复杂的人情世故;那时候,生活很快乐,人和人之间很简单。

而成年之后,我们常常告诉自己,要做坚强懂事的大人,不敢任性,不敢矫情。

每天睁开眼,就要面对生活的压力。

如果长大的过程无可奈何,长大的责任无法逃避,希望你能在渐渐老去的岁月里,也给自己留一份简单和纯真。

生活不简单,但我们可以简单过。

很多的纷纷扰扰,真真假假,不必挂在心上。

不是什么事都要争个是非对错,不是什么人都要跟他一较高下。

很多的欲望和目标,不必时时刻刻压在心头。

也许你没车没房,没钱没权,但你无病无灾,有人爱你,关心你,这也是一种幸福。

让我们一起做一个简单的人,都能拥有一份从内而外的豁达,从容面对生活,找到内心的简单和宁静。

人生中有很多这样的时刻,需要你付出很漫长的努力,才能去迎接生命里的花开。

你看那蝉,要在地下蛰伏三年,忍受着孤独和寂寞,默默蓄力,最终才破茧新生。

而我们的人生何尝不是一样?

所有一鸣惊人的背后,都独自吞咽了无数无人问津的日子。

希望我们既能为梦想全力以赴,又能在心里有一份从容,守住一份坚持。

因为人生最好的状态,莫过于在纷扰的世界里沉淀自己。

有段台词这样说:“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的动物。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总会走动的,总会吃饱的。”

要静心学习那份等待时机成熟的踏实,也要保有在这份等待之外的努力和坚持。

那些属于你的梦想,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实现。

越长大越懂得,只有家人,会不计回报、会无条件地爱你。

当所有的人都在关心你飞得多高,混得好不好的时候,只有他们会担心你累不累。

生活虽然有点苦,但有了他们给予的一抹甜,便能抚慰艰难日子里的许多苦涩。

有人说,金钱可以给过路的陌生人,时间却只能给温暖心爱的人。

多腾点时间和精力,珍惜身边所爱之人。

前半生,愿你有路可走。后半生,愿你有人惦念,有家可回。

有人说,人之所以悲哀,是因为我们留不住岁月。

而人之可贵,也在于我们因着时光环境的改变,在生活上得到长进。

岁月的流逝固然无可奈何,而人的逐渐蜕变,却又离不开时光的力量。

未来的岁月,愿你沉下心来,慢慢变好。

在前行的岁月里,慢慢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在琐碎的生活里,心怀浪漫宇宙,也珍惜人间珍贵日常。


点亮“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收看收听更多《夜读》文章,请关注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下载新华社客户端。)

作者:鲸落 来源:夜听(ID:yetingfm)
监审:于卫亚
监制:周年钧、吴炜玲
编辑:周喆、王宜玄、刘在
美术设计:赵丹阳
实习生:赵博闻、罗庆文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

点亮“在看”,祝一切顺遂!

https://mp.weixin.qq.com/s/JRJJUhUNJdXVFkoi4wQyrw

【夜读】张桂梅的9句话,陪你勇敢前行

  今年高考,65岁的张桂梅校长走上了第12次送考路。12年来,越来越多的孩子走出大山,改变命运,实现理想。今天的夜读,和你分享张桂梅校长的9句话,希望能带给你前行的力量。

1、我相信,人生在必经的“寒冬”里,也带着必然的希望。没有人愿意经历严寒,但它经常不请自来,不经选择;也很少人敢确信未来一帆风顺,但如果你经历过和见过,你就会相信,并且愿意把它(希望)强烈地送给别人,让身边的人都感受到。

2、我有一个规矩,(学生)走出这个学校以后,就不要老回头看这个学校,老惦记着这个学校。你要往前走,花更多的时间去做你要做的事。祖国哪个地方需要我们,我们去上哪个地方去。

3、我们所做的一切,也许就如冬天的阳光,在一些人倍感寒冷时给她们带来了温暖和希望。而以后,那些因为上了大学,彻底改变了人生的女孩子,也将会像阳光一样,温暖她们曾经寒冷的家。

4、现在的“苦”,是一种我愿意付出的苦。因为我有一个清晰的目标,我要把孩子们带出大山,我要去实现它。有目标就有了干劲儿,就不觉得那么苦了。

5、大目标就像一座高山,需要长久地攀登。你还需要找到一条上山的“路”,在每天的日常里完成一个个具体的小目标,一步步扎实地往上爬。爬着爬着,或许就走过了那一段黑暗的路,拨云见日。

6、不论何时,我们都需要彼此的爱。如果你觉得痛苦、迷茫,去看看其他人,你会发现自己的命运既有独特性,也有共同性。共同性会让你不因为孤单而害怕,在必要时伸出给彼此的手;而独特性则可以帮助你真正走上你乐于走上的路。

7、只要你开始思考、开始行动,你就已经走上了一条必然不易,但也充满希望的路途了。

8、放弃和认命是一条没有尽头的“下坡路”。请记住,在任何一个你没有察觉的时刻,包括现在,通过行动去改变命运的机会,一直都存在。

9、我想这么多年下来,种花种草和教养孩子是有共通之处的,省一点力气、少一份心血、少付出一滴汗水都是不行的,就会看不着她们的灿烂。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综合 | 主播:王一伊

本期编辑:朱田恬 实习生:巩锦瑾、莫等娴

https://mp.weixin.qq.com/s/RjNFlH_SuE9ls3s1R0Dhpw

这些天,我最想看这个!

哪些话剧作品曾陪伴、影响过你的成长?在这样一个节奏飞快,一切都在加速改变的时代里,那些备受时间厚爱的经典显得更加珍贵。

今晚夜读,带你重温5部北京人艺经典剧目,无论是家长里短的市井百态,还是可歌可泣的家国情怀,呈现的是至情至真的故事,浓缩的是悲欢离合的人生。

那些年
我们一起追过的话剧

01

《茶馆》

“用不着相面,咱们既在江湖内,都是苦命人。”
出自话剧《茶馆》

如何把北京话
写得不俗、幽默、有力?
如何把一个空间里
各色人等的“各色”盘活?
如何通过小人物的命运
映射世道浮沉的缩影?
答案都在人艺压箱底的金牌剧目《茶馆》里!

自诞生之日起便一直处于影响力高点,
剧作家吴祖光这样评价:
它是老舍所有剧本当中的皇冠宝石

老舍自己说:
《茶馆》里每个人物
都是我看过相、批过八字的

人物语言早已是烂熟的血肉

无论是主角掌柜王利发、秦二爷、常四爷,
还是“配角也精彩”的闲散旗人、教书先生等,
他们攒在一起就是一个活色生香的小社会,
没有对京城生活的深刻体察必是写不出的。

此处,不禁想起老舍的一段感人独白:

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粘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

对这片土地、对这片土地上的生命的爱,
这才是诞生经典的前提,你觉得呢?

02

《我们的荆轲》

“我们历史上见!”
出自话剧《我们的荆轲》

想象这样一个舞台开场:

喧哗的燕国集市,

有粗鄙浅陋的狗屠,鲁莽肤浅的秦舞阳,

深沉和缓的高渐离,老沉阴郁的田光,

还有拎着酒壶,每日瞎逛,吟着

“世人皆醉我独醒”的荆轲。

此时的荆轲尚寂寂无名,

享受着人间普通寻常的日子,但不久,

他将冠以“豪杰”之名步入刺秦的舞台。

此行,箭在弦上、全无活路,

行刺,对得起侠客美名;

不行刺,无颜面对太子的慷慨恩情

以及同僚的生死托付。

惜“名”还是惜“命”?

话剧《我们的荆轲》让我们看到了

一个英雄面对即将到来的“悲壮”

更加真实的血肉与人性。

03

《阮玲玉》

人们,用你们的善心和良知听我说一句话,在这个叫作人间的地方,我生活了25年,检点我的所作所为,一丝一毫,无愧于心。
出自话剧《阮玲玉》

她长相美丽举止可爱,

却也一生为不值得的爱恨纠缠;

她是中国电影表演艺术的一个标杆,

却也是无法拥有相称社会地位的优伶。

她把自己的生命停留在最光辉的25岁,

如一颗石头落水,

惊起了人们心中无限惋叹的涟漪。

在阮玲玉死后,

鲁迅写出《论人言可畏》,痛惜道:

“无拳无勇如她,可就正做了吃苦的材料了,

被额外的画上一脸花,没法洗刷。”

纵观她惊鸿一瞥的人生,何罪之有?

不过是贪一点儿温暖,贪一点儿爱。

话剧《阮玲玉》是北京人艺保留剧目,

编剧用写意化的叙述方式和诗化语言,

再现了这位传奇女子

细腻的内心和戏剧的一生。

不妨走近舞台,让她在你心中重新活过。

04

《雷雨》

我念起人类是怎么样可怜的动物,带着踌躇满志的心情,仿佛自己来主宰自己的命运,而时常不能自己来主宰着。
出自话剧《雷雨》

这是两个家庭八个人物,

在短短一天之内发生的故事,

然而里面却牵扯着过去

剪不断理还乱的恩与怨。

“周朴园”式的专制,“周萍”式的迷茫

“周冲”式的天真,“四凤”式的鲜活……

经大师曹禺之笔,

用不过三个小时的时间凝缩到舞台上呈现,

不可不谓“一种非常高明的话剧手法。”

悲剧早已潜伏在每一句台词中,

只到最后时分才得以爆发,

化作一场倾盆雷雨,

冲刷、震撼着每个人琐屑的灵魂。

曹禺说:

《雷雨》是在“没有太阳的日子里的产物”,

他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才拿起笔,

做第一声呻吟,也或是一声呼喊。

而这声响,历经几十年岁月之洗礼,

依然能予时下

以共情、以思省、以悠长的慨叹。

05

《李白》

何处觅诗魂?

向涂山、采石、青莲、碎叶。

提什么脱靴捧砚好飘然,

只怕是出仕归隐终难抉。

自天宝繁华过后,

《霓裳》惊破,神州流血,

半百学士,又将书剑朝天阙。

斗酒浇成万世文丹心,

换得一身铁,

人愁绝!

夜郎长流,

看巴山寒塞、蜀道鸟途、夔门千堆雪!

幸遇赦,布衣蔬食醉当涂,

社鼓声声,偏唤起请缨心烈。

一代诗仙兮来复归,江天惟见波底月!

出自话剧《李白》

很多人对诗人李白的印象停留在

“斗酒诗百篇”以及在大唐皇宫里的风光得意。

而话剧《李白》截取的是安史之乱后,

李白入永王幕府,后被判长流夜郎直至去世

这一段少有人道的人生历程。

李白虽被流放,

周身却鼓荡着报国的激情,

“想要用庄子洒脱的胸襟

去实现屈原悲壮的事业。”

为此,他做出了骇人听闻的惊世壮举:

以垂暮之年请缨从军。

奈何世道风雨如晦,

纵是一代诗仙也身不由己。

在剧的最后,李白采石矶畔捞月而亡,

在一轮满月中飘然而逝。

主演濮存昕说:《李白》剧本太美了,

那种语言的美感以及风格样式的独特

是对演员的一种滋养。

我们相信,这份滋养也将漫溢给观众,

带你毫无防备地掉到李白的情绪里,

一起伤感、难过、大笑,

而后懂得人世的哀乐悲欢。

文 | 央视新闻《夜读》

今年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70周年,

以“人民的剧院 艺术的殿堂”为主题的

建院7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已全面启动。

关注央视新闻视频号,线上欣赏人艺经典话剧!

就在明天(6月10日)18点30分起

口碑话剧《窝头会馆》等你来看!


你印象最深刻的一部话剧是?

监制 | 李浙 主编 | 王若璐
编辑 | 李津婵
©央视新闻

这个赞,向优秀的作品致敬

https://mp.weixin.qq.com/s/9mwqWuXuDqyGhZ2b_Ua-qA

能让生活变美好的12件事

今天,和你分享让生活变美好的12件小事。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把自己调至最佳状态,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

01 关于自我提升

  • 睡前放下手机,看会儿书

很多人经常刷手机到深夜,严重耽误休息。不妨睡前看会儿书,不仅有助于睡眠,还可以更充分利用时间,更好地充实和丰富自己。

  • 至少培养一个有益的爱好

  闲暇时,培养一个有益的爱好,可以是唱歌,可以是画画,可以是打羽毛球……任何适合自己的有益的爱好,都能让你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

02 关于个人习惯

  • 坚持锻炼身体

无论这一天有多忙,都要挤出时间让自己动起来,可以是饭后散散步,也可以是练练健身项目。身体得到了锻炼,你才能以更好的状态去面对新的挑战。

  • 每天复盘

可以反思某一个错误的言行,也可以写下几句鼓励自己的话,或者是对未来的期许。当你学会每日反思和复盘,今天的你就会比昨天的你更进步。

✦✦

03 关于生活方式

  • 周末进厨房做顿饭

平日里的忙碌让生活节奏加快,可当你走进厨房,在煮饭烹饪的过程中,你会逐渐地让自己慢下来。去等待一顿饭从生到熟,也就是去等待生活慢慢地开花和结果。

  • 定期打扫卫生

  定期收拾房间,打扫卫生,扔掉旧物,给家里来个大扫除。房子可以不大,但要干净明亮。在整洁有序的环境中,你的心情也会变得清爽舒适。

✦✦

04 关于个人心态

  • 不与他人多比较

知足常乐,也能把生活过得风生水起。不必盲目比较,也不必一味羡慕别人的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花期,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 凡事多往好处想

  当你遇到烦恼和困境时,要相信一切会变好。不要悲观,不要沮丧,更不必自暴自弃。请相信,没有一个黑夜不会过去,也没有一个黎明不会到来。

✦✦

05 关于亲情友谊

  • 定期给父母打个电话

无论生活多么忙碌,都别忘记定期给父母打个电话。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闲聊里,藏着父母对我们深深的爱,即便远隔千里,我们也能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 时常和朋友联络感情

  空闲时,不妨问候和关心下许久不见的朋友们,或是发几句简单的话语,或是打电话叙叙旧。当你给予他人惦记和想念,也会给自己带来快乐。

✦✦

06 关于外貌形象

  • 注意仪表得体

一个人的形象,就是TA最鲜活的名片。提前把要穿的衣服熨烫好,每天早起一小会儿梳洗整洁……衣着得体,容止有仪,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状态。

  • 保持真诚微笑

  乐观积极是面对生活的态度,无论在任何时刻,都不要忘记待人真诚、多多微笑。当你成长为一株向日葵,才能吸引来更多的阳光与正能量。


来源:综合自温暖的女子、洞见、有书 | 主播:赵文龙

【夜读】人民日报 微信公众号

本期编辑:刘杰、王萍萍 实习生:徐笑盈、李婧涵

https://mp.weixin.qq.com/s/NPQw9FOADcAbgQfBBso9nw

人生,一半得失,一半从容

以从容的心,面对世间的风云。

日常生活中,我们总能看到,有的人草率慌张,有的人气定神闲;

有的人一点点小事就如同世界末日,有的人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于是想,同样是人,吃着同样的食物,怎么差距这么大?

其实两种表现,是同一种人。

我们从慌张走向从容,从浮躁走向淡泊。

在生活的磨砺中,一边品尝着得失,一边学着从容。

有句话说:“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面对俗世中的惊涛骇浪,永远保持气定神闲、面不改色,这是从容的表现。

古语有云:“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大概意思是说:不因别人的夸赞而更加奋勉,不因别人的诽谤而更加沮丧,有自己的分寸, 分得清荣辱的界限。

这是从容笃定的表现。

从容的人更亲和,对世界更友善,举止言谈更有气质,因此可以获得更多的友谊、更多的帮助以及更多的赞美。

愿今后的我们,都能成为胸中有乾坤,内心自在从容的人。

世间许多东西都饱受着争议,但从容二字没有争议。

从容,是更高级的处世态度,也是生活最应该有的底色。

见过一位老人家,八十多岁依然耳聪目明、身子硬朗。

他行走时不急不缓,说话时不急不躁。

后来跟他聊天才知道,老人家年轻时爱看书,也走出乡镇,去见过更大的世面,经历的事情多了,慢慢地变成如今从容的模样。

除此之外,老人家还是附近几个村出了名的好秉性。

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很少有人见他生气,也从没见他跟谁急过眼,永远是气定神闲的样子。

如果说现实中有智者,那一定就是这位老者这般气质的人。

淡定从容是一个人一生应该保持的一种状态。

内心从容,心有大千,努力向前,人生亦坦然。

人生,一边是得到,一边是失去的过程。

如果执着于得失,因得而欣喜若狂,因失而懊悔不已,最终反而沉迷其中,在苦海中翻腾,无法感知平淡生活的好处。

唯有保持从容的心态,看淡得失,才能过好这一生。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我们总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恍然间明白:

人生本过客,好与坏,终究会淡化;苦与乐,终究会遗忘;富与贫,终究归一捧黄土。

与其执着于生活中各种得失、好坏,不如看开一些,大度看世界,从容过生活。

愿我们能以从容的心,面对世间的风云。


点亮“在看”,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收看收听更多《夜读》文章,请关注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下载新华社客户端。)

作者:渡兰君 来源:渡兰 ( ID:dulantea)
监审:于卫亚
监制:吴炜玲
编辑:董琳娜
美术设计:赵丹阳
实习生:吴宇欣、赵跃泽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新华社黑龙江分社

点亮“在看”,从容面对!

https://mp.weixin.qq.com/s/hGGtbZyOqx3NtIe-IYPDSQ

读懂了《红楼梦》里的诗,就读懂了人生

《红楼梦》草蛇灰线,伏脉千里,许多重要的线索、暗中酝酿的情绪都穿插在书中的诗词曲里。

今天,《夜读》就带大家一览《红楼梦》中经典的7首。有人说,读懂了它们,也就读懂了人生。

01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这首是《红楼梦》的缘起诗,讲述了作者曹雪芹写书的初衷。对于曹公来说,真正的痛苦,是无法言说的。他的痴情所在,于现实看来也许毫无用处,只能用一种亦真亦幻的形式表现出来。
好的文学是真实的人生,不是一定有道理可讲,但总以其强大的共情力,让众生从中窥见自我。在这个意义上,曹公的荒唐言,何尝不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人生中欲说还休的种种滋味。

02

《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这首诗出现在《红楼梦》第一回,讲的是甄士隐的故事。甄士隐早年富足,后家道中落,正当他急忿怨痛、贫病交攻时,听到一位跛足道人吟唱《好了歌》,霎时大笑一声,有所顿悟。
喜了又悲,富了转贫,半生喜乐,半世苍凉。《好了歌》道出了人面对命运起落的恐惧,它们可能关乎健康、幸福、爱、钱财、权力,一切你放不下的东西,总有一天都要放下,归于“了”字。
如此,烦忧无解时,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时,不妨以更加通达、长线的视角去看待人生,一些自以为是的执念便不再那般重要。唯有当下,值得珍重惦念。

03

《聪明累》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

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

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

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能凭借“泼辣”与“精明强干”出圈的红楼人物,王熙凤大概是独一无二的那一个。她有着超出常人的果决和手腕,谁遇到难缠的人、难缠的事,凤姐一出手便干脆了断,在一群太太小姐中也最接地气,插科打诨、迎来送往总能看到她。
遗憾的是,如此有趣精明的一个人,却在权术机变中走向迷失。在她的生存法则里,一意争强好胜无视人性底线,“宽厚待人”四个字更是从未放在心上。东窗事发后,只落得众叛亲离,“哭向金陵事更哀”。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善良永远是为人处世的加分项。在漫长的时光里,不管遇到什么人、什么事,有所敬畏、懂得盈亏有度,才能收放自如。

04

《终身误》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

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

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宝钗、黛玉都很美丽,但美的内涵却各有千秋:一个端庄稳重,崇尚实际,一个孤高自许,赞美灵性;一个圆融而稍带说教,一个率真而偶觉任性。宝玉是她们的知己,但若论爱情,他心里只有黛玉。
纵然宝钗像汉代的孟光一样贤惠,与其举案齐眉,也难免空落寂寞。宝玉的意难平始终是林妹妹。可叹命运弄人,以最美好的方式相遇,却要以最心碎的方式结束。到头来,追悔、痛苦、遗憾,全都无用,只得一声叹息:终究是错过了。

05

《临江仙·柳絮》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

蜂围蝶阵乱纷纷。

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

韶华休笑本无根。

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这是薛宝钗所作的一首柳絮词,该词被众人推选为独占鳌头的作品。与黛玉的缠绵悲戚不同,宝钗的这首词,欢愉中又带着豪情,看似在写柳絮乘风高飞,实际上表达了自己的壮志。
她这样解释自己的创作意图:柳絮原是一件轻薄无根无绊的东西,然依我的主意,偏要把他说好了,才不落套。
如何说“好”?你且看,轻盈如柳絮,却有平步青云的志向。虽为闺中之秀,女子也有洞悉世俗的见解与风骨。

06

《如梦令》

岂是绣绒残吐?卷起半帘香雾。

纤手自拈来,空使鹃啼燕妒。

且住,且住!莫放春光别去!

这首词为史湘云所作。虽惜春留春无可奈何,却也有一股豁达之气。彼时的贾府,风雨飘摇,诚如湘云这样大大咧咧的人,也感受到了一丝危机。
但她性格乐观,什么都看得开。她大口喝酒,喝醉了便躺在青石板上睡大觉,还说是:“真名士自风流”。
像史湘云这般境随心转,喜怒哀乐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内心,糊涂之中反而藏着大智慧。

07

《葬花吟》(节选)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夹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有人说,黛玉葬花是行为艺术。其实,那是毫无粉饰的真情流露,是一种深入内心的共情,是对生命消逝的感伤与挽叹。
深情之人,对人深情,对物亦深情。黛玉寄人篱下,生性敏感,所以看到流水中的落花,能感知到自我的境遇。用花锄、锦囊,以及清水葬之,了却“质本洁来还洁去”的心志,完成对生命洁净的坚持。
如果说,整个《红楼梦》是“悲凉之雾,遍被华林,”《葬花吟》就是这朦胧深处盛开的一朵不世之花。


文 | 央视新闻《夜读》整编

你最喜欢《红楼梦》中哪句诗?

监制 | 徐冰 主编 | 王若璐
编辑 | 李津婵
©央视新闻

点赞,看看有多少人喜欢《红楼梦》

https://mp.weixin.qq.com/s/7KC6kQT3wCIgQOX7HjmOww

开始羡慕看过这部纪录片的考生了

为什么推荐你平日多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好节目?不单因为内容优质,入心入情,有口皆碑,还因为看了,真有大用!

今年总台微纪录片《中国想象力》就成了全国新高考II卷的作文题↓↓

再度分享一下这部宝藏纪录片,8位先锋人物,带你感受中华文化奔涌向前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01

《中国想象力》

科幻作家 刘慈欣

刘慈欣,

几乎公认“中国科幻第一人”,

他写就的《三体》成为现象级科幻小说,

一度被誉为“人类想象力的巅峰”。

他说,“我最初创作科幻小说的目的,

就是为了逃避平淡的现实生活,

用想象力去接触那些我无法到达的

神奇时空和无法触及的太空领域。”

之于刘慈欣,

想象力存在的意义,

本就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有历史学家说过,

人类之所以能够超越地球上的

其它物种建立文明,

主要是因为他们能够在自己的大脑中

创造出现实中不存在的东西。

在未来,当人工智能超过人类智力时,

想象力也许是我们所拥有的唯一优势。”

02

《中国想象力》

北斗导航系统科学家 徐颖

徐颖,“北斗女神”,

一个温柔的“偏执狂”。

她既可以在办公室“死磕”

行业最前沿的艰深课题,

也可以在公众讲坛上

用接地气的语言描述科研成就。

做科普的徐颖,并不只是

简单希望大家获得专业知识,

而是想让科学精神来激励人们,

对世界保有好奇心、想象力,

保有探索未知世界的本能。

她还有个想法蛮酷,

“其实我对这个时代,

真的是充满了向往。

当太空旅行、太空基地都变成常态时,

我希望有一天我们老死的时候,

能够死在太空当中,而不是死在地球上。”

03

《中国想象力》

京剧演员 王珮瑜

为了让京剧被更多人看到,

20岁之前几乎拿遍京剧大奖的王珮瑜,

决心“离经叛道”,

频频露面于综艺娱乐节目。

“戏曲名角也要走偶像路线?”

“这是在消费京剧!”

她一人站定,扛着质疑与批评,

还担着一个民族的“戏曲文化危机”,

“我遇到过好几位老师,

他们说要是没有你呢,我就把

玩意儿(指曲艺、杂技)带到棺材里了,

可是你来了,你叩开我家门,

可能这辈子就跟你有关系了。”

她说,王珮瑜早已不属于自己了。

“我想梅兰芳先生活到今天,

他也会拥抱互联网,拥抱这个时代。”

王珮瑜修的“道”,不是离经叛道的“道”,

而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道”。

04

《中国想象力》

癌症科普作家 李治中(菠萝)

李治中,“癌症科普网红”,

写书、录视频、说脱口秀,

只要能让更多人了解肿瘤,

他都愿意试试。他还创建了

中国第一个儿童肿瘤科普网站,

编写了百万字量级的科普资料。

一个清华背景的癌症生物学家,

进入公益领域有啥意义?

他说,“其实科研圈少我一个不少,

但是公益这一块,没有太多科学家来做。

尤其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来说,

你看到空白的东西你就想去解决。”

令他特别有感触的是,

介绍抗癌新药时,可能是治乳腺癌的,

肺癌患者也会来给他留言,

“我知道在世界不知道什么角落,

有一些科学家正在研发新药,

我现在再坚持两三年,

也许下一个你们开发的新药,

就能把我治好。”

“我觉得生物医学科研这群人的存在,

其实是给儿童患者也好,成人患者也好,

带来了一种远方的希望。”

李治中和他们那群人的存在,

本就是一束束光。

05

《中国想象力》

建筑师 马岩松

马岩松,

中国当代建筑绕不开的一个名字。

他指出,中国城市化受到西方模式

影响之后,你可能很难从建筑面貌上

区分中国某个城市和纽约。

这样的建筑,

缺乏跟人的情感对话的能力。

“我们不属于西方的体系,

你永远不可能试图做一个好学生,

还被人认可。”

他主导的是,从中国传统城市中,

找寻为理想为精神而建城市的出发点,

建筑不单是“居住的机器”,

还应给人以根植于“真传统”的美的感受,

还能追求山水田园,诗情画意。

令他喜见的是,

“以前我们经常听说外国设计师

来中国设计了某个地标建筑,

现在有点儿反过来了,

我们要看今天的文化和思想,

能对世界有什么影响。”

马岩松在一段采访里说过,

今天的年轻人应该做“新青年”,

具有对现实问题的敏感度和批判力,

“敏感,是为了发现问题;

批判,是为了创造出自己理想中的东西。

而所有的理想,只有行动起来

变成现实的时候才有意义”。

06

《中国想象力》

当代艺术家 邬建安

上大学时,邬建安觉得自己

跟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有好深的隔膜。

“所以,当西方现当代艺术来的时候,

你就会拼命地拥抱它们,

觉得那好像是解救的药方。”

直到看到被自己冷落的文化

受到欧洲友人青睐时,

邬建安才逐渐意识到,

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个宝藏,

只不过他当时没看明白。

现在他的感慨是,

“为什么那么走运,是一个中国人?”

他将当代艺术的美学气质

带入中国民间艺术传统中,

他的作品《新面孔》,

出现了许许多多来自上古神话的形象,

投射在电脑屏幕上,

构成了属于我们自己的面孔。

邬建安说,“一个古老文明的智慧里,

包含了太多你想要了解的东西。

正是因为我们具有

对中国古老文明的丰富记忆,

所以,你的想象力,想差都不可能。”

07

《中国想象力》

摄影师 尹超

尹超,以拍摄“民族大片”见长,

他想让世界看见关乎于

民族、文化、生命的中国时尚。

不过刚出道学习时,

尹超模仿的还是欧美时装杂志的拍摄方式,

但是走到一定阶段之后,

他发现自己遇到了很大的创作瓶颈,

“技术可以模仿,

内心的故事是模仿不了的”。

他追问:那对于中国人来说,

最好的故事是什么?

京剧、茶艺、禅、古琴……

他开始不断将中国本土元素

融入到摄影作品中,

并且得到了那个安身立命的答案:

对于中国人来说,

最好的故事就是民族的、传统的东西。

这些才是永不过时的,

来自过去,也通向未来。

真的,就是我们有勇气做自己的时候。

这是一个心向往之、步履不息的旅程,

他一路走,一路拍,

因为我们这个民族,

尚有太多太多美的东西没有被挖掘出来。

08

《中国想象力》

导演 王潮歌

在导演王潮歌看来,

只有“抓住了中国人的美学”,

将“意象”融入创作,

方能将整个世界浓缩在一方小小舞台,

才能让观众感受到“想象大于视觉”、

在戏剧中见人生。

对她的诸多评价中,有一条是:

她的每一部作品都是新的。

在这种标准下,

王潮歌几乎永远无法同自己和解,

“我遇到的苦太多了,肉体的苦

和精神的苦,有时苦到都过不去了……”

但她总想到的是,怎么着都是一辈子,

如果不疯,不极致,

不为了一个追求不遗余力一把,

那才是白活了。

这热爱是近乎魔怔的、疯狂的,

她指着天,铁铮铮地说,

“跟我一样,拿这一百多斤,拼了!”

谨以此篇,

致敬中国人山无遮海无拦的想象力,

致敬那些为了心之所向而乐此不疲的人。


制片人 | 柴婧
编辑 | 王若璐 校对 | 高少卓
©央视新闻

明天继续加油!👌🏻

https://mp.weixin.qq.com/s/Fw–2vZzE8b5qJ-czYX5qw

用时间成就更好的自己

不负岁月,不负己。

年复一年,时光总是不等人。可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在告诉我们,劝君多惜时,人无再少年。

珍惜时间最好的方式,是用时间成就更好的自己。

做好这几件事,才能不负岁月,不负己。

  • 少迷茫,多读书

每个人都渴望拥有美好的未来,却忘了一个前提,只有那些装满知识与智慧的灵魂,才能创造出丰盛的生活。

人不读书,精神就得不到滋养,思维也会变得僵化,到头来,无力应对的局面必然越来越多。

而对有阅读习惯的人而言,当他们拿起书,也就拿起了穿越迷茫最好的武器。因为书本所带来的不仅是知识和经验,更是对自我对世界的准确认识。

每当迷茫的时候,要懂得从浮躁中抽出身来,静心多读书。

读书的过程,亦是为自己的心拂去尘埃,注入光亮的过程。

在日积月累的阅读中,得以不断保持思考,更新自我认知,直至越来越笃定从容。

有人说:“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于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

我们所读过的每一本书,都将引领我们在迷茫中找到出路,走向美好的明天。

  • 少生气,多争气

生活高低起伏,谁都免不了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碰到看不惯的人。

如果学不会调整心情,动辄生气抱怨,到头来,吃亏的反而是自己。

成年人最重要的能力,是控制情绪的能力。因为管理情绪,其实就是在管理人生。

要想让生活慢慢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就需要以平和的心态处世,不怨天尤人,不乱发脾气。面对不如意之事,我们应该做的,是化生气为争气。

工作中得不到赏识,那就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能,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感情中付出没有回应,那就把精力用来好好爱自己,使自己拥有无可替代的魅力。

跳出负面的思维框架,多用积极的心态思考,保持冷静沉稳,自会发现:心情变得晴朗时,问题也在迎刃而解。

永远没有人能阻止我们去感受更好的世界,因为每个人都值得更好的世界。

让情绪靠岸,让心情回暖,带上笑容迎接每一个挑战,你其实就已经赢了。

  • 少空谈,多行动

制定目标从来都是很容易的事,关键在于接下来该如何去执行,去落实。一旦缺乏行动力,再多的想法,都会变成空谈。

提升行动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定目标的时候,配套拟定好分阶段实施计划,然后给自己一个明确的期限。

有句话说得好,梦想不是空谈,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地积累。

别让自己耽误于只说不做。从现在开始,以行动来践行想法,就是对未来最好的成全。

时光荏苒,从不为谁而停留。但与其感伤哀叹,不如把人生当成一场历练。

提升好自己的学识,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修炼好自己的意志,成为一个既有清晰目标也有高度执行力的人。


点亮“在看”,在变老的路上,若一切都能变得更好,那又何惧岁月流逝呢?

(收看收听更多《夜读》文章,请关注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下载新华社客户端。)

作者:念念 来源:念念沐心(ID:nnsg1021)

监审:于卫亚

监制:周年钧、吴炜玲

编辑:李昂、伍越、赵世芸

美术设计:赵丹阳

实习生:赵跃泽、吴林坤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

为自己点个赞吧!

https://mp.weixin.qq.com/s/_-ttuCBlVXhIqG-G0r30u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