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与生活》讲座(2)日常生活与艺术素养

主讲人:陈小林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第二期:日常生活与艺术素养

日常生活是指日常状态,是一种不惹人注意,不引人入胜,不触目惊心的样式,也可说百无聊赖是日常生活的基本特征。整齐划一而又乏味,但又是必须的。德国著名哲学家格奥尔格·齐麦尔曾说到:“最普通,最不起眼的生活形态也是对更为普遍的社会与文化秩序的表达”。这里说的日常性就是社会性,正是因为这种日常性构建了社会的基本文化形态,而设计就是在改变日常性,通过日常性来影响人的精神和素养。动物的行为是生存的本能,而人类行为则以不同观念和态度来行动,这便是文化的作用。如果说观念的形成是人们来自于对文化解读的深浅,那么其态度就是来自于日常生活对他的启迪,所以人类的基本选择是以文化来安身立命,以致于我们现在都很看中文化和知识的储备,这也是人类社会走到今天的结果,更是一种已经融入我们生命的DNA。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曾说:“今天的中国文盲不多,但是美盲很多,比文盲更可怕的是美盲”。在现实生活中仍然有很多审美缺失的状态。从社会发展角度而言,中国社会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从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未来将会进入概念社会。如果我们没有能力去面对未来的概念,我们将会无法进入下个世纪。因为一个人的感性能力是在日常生活中慢慢构建起来的,没有这种灵性和敏锐,很难说在概念社会中有适应的可能?而审美能力的培养就是通达感性思维的路径。木心先生也曾说:“没有审美能力是绝症,知识也救不了”,现在很多穷人往往不是物质穷,而是精神层面的缺失,没有恰当的审美就会在生活中暴露出最粗俗的一面。因此我们必须倡导爱,培育审美。只有经历过爱,懂得美,才会拥有强大和勇敢来对抗世俗的粗糙。人活着的样子应该是高贵的、坦荡的、真诚的、美丽的、清洁的,除了心灵的美还包括生活环境。贵族不是有钱者,缺少贵族气质的有钱者是土豪。真正的贵族是“坐销岁月于幽忧困苑顿之下,而生趣曾尽未失”,即使是看透理解了生活本来的意义,而依然对生活保持美好的向往,尽管过得平淡也会尽可能地保留审美的人生态度和精致的生活艺术。

以上我们谈到艺术对人的作用和意义,但是艺术设计又是如何介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设计是人类的一种本能,人们通过利用自己的身体去创造工具并使用工具改造世界,这是人与动物的最本质区别,是人原始本能的驱使。人为了适应生存环境的需要,满足自身的需求而做出改变,不断创造各种物质与环境,提升人类对自然的适应质量,为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因此设计也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众所周知,世界本是圆的,而人造物则是方的。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大地、村落、街道、建筑、窗户、门洞、电梯及家具、电脑、书籍、信封信笺等物品都是方形的。人类将世界划分成很多方形,但环视大自然界中却没有任何自然物是方形,因为方形的物会由于其稳定性不足而遭到破坏,有棱有角的造型容易被风化,锐角会被削弱和磨平。一张树叶用来包裹物品时一旦对折,那条折痕就是直线,再沿着折痕对齐对折就是直角,直角再延长就是四方形,这是近在咫尺的最佳几何学。直线与直角在现实生活中是人造的,直线与直角也是最好的加工制造方式,最经济、最节约的人造手段,同时也容易出现单调,与人的亲近度稍欠。

再说圆,人体天生是曲线的,也是被我们人类自身认同的。因此,圆是人们最喜欢的形状,中国人喜欢把一切美好称之为圆满。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瓶子、杯子、锅等都是圆的,手臂的旋转就是一个圆,因此人造物都和我们的生理与心理有关。这是由于人类与世界的关系中凝聚出的观念,运用于广泛的日常生活之中。例如杯子圆形的造型是最便于制造,同时在生产中可以消解应力,抗冲击力也最强,同时也具有艺术性。而有些设计则首先是技术性,啤酒瓶的肩膀是斜的,是因为啤酒装进瓶后要经过长距离运输,而有些啤酒还在瓶中继续发酵,由此则会产生一定的压力,其厚薄不匀的瓶壁就容易破裂。所以生产玻璃瓶的壁厚需要均匀一致,而要解决此问题,模具的圆弧设计就显得很重要。玻璃溶液在制造中更顺畅流动,避免急速转弯形成薄壁,降低抗外来冲击的能力,这就是大家很少见方形啤酒瓶的原因。因此设计最重要的并不仅仅是形式外观上的好看与否,而是要解决功能的问题。再如窨井盖是圆形,如果是方形?它的对角线就大于边长,盖子就会掉下去,而圆形直径是不同角度都一致。为什么啤酒瓶贴是椭圆?飞机的舷窗是椭圆?汽车仪表也是圆的?啤酒瓶贴如果是方形就会有边界参照,而椭圆没有边界参照,贴在瓶身即使是角度有些微倾斜也不易被发现。飞机椭圆形舷窗会消解应力。汽车仪表是人机工学的原理,眼睛两边的余光所看到的内容是不清晰的,这是人的眼睛接受视觉信息的反射角度决定的,人的视野最多是六个字的记忆和复制量,仪表在原点的左右摆动就特别敏感,如果是上下移动就降低了反应度,这是基于识别的有效性,因此这些都是从设计功能上来考量的。

在谈到有关方圆世界的认识之后,再谈谈有关认识两者带给我们对世界的感受。方形与圆形相交、叠加、错位和延长又会产生更多的形态,这样就必然使我们对这个世界产生更多的好奇与感受。而这种感受就是人类未来最重要的能力,也称为素质。当代学者们一致认为,未来世界应该深刻认识到感性能力的重要性,感性的认知能力是未来人才必备的能力,是体验幸福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幸福是什么?有三个指标,健康的、自由的、适度的物质条件。但是还要具备感知幸福的能力,只有拥有这种能力的人,才会真正发现世界的美好,发现事物之中蕴含的审美性。正如有些家长斥责孩子时常说“你身在福中不知福”其实是孩子没有比较的经验和感知能力所致。有的人生活在脏乱差的环境里,是感性素质低,有时关注了自己却忽略了环境,他们往往感知不到环境的恶心,忽略和放弃了对环境感性品质的要求,情愿生活得单调乏味。而高感性能力者,是愿为美化环境和享受生活付出成本的,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愿景,追求丰满和雅致的生活。我们常说“未来是雅者为王的时代”,如果不重视艺术素养,就像今天没有高学识却想成功一样难。人的生命总量是一个常数,不用在这里就会放在另外的地方,这就像土地一样,你不种庄稼,它就会长草。应该多关注生命质量才是生命延长的途径,让自己的灵魂生活有依靠。常用一种态度向内看自己,自悟、自省是当下现实社会生活最需要的。在日常生活中多一点细心与观察,多一点选择,专注于审美的过程(视觉的、听觉的、文学的审美),来愉悦自己,用学习来提升眼界,滋养性情。当这样的审美眼光成为习惯进入生活,你会发现生活总是那么愉悦和快乐。艺术家看见花笑,听见鸟语,举杯邀明月,开门迎白云,这些都是艺术家将自然状态与自己的心境连接,将自然当人看,将无情变有情,从而达到物我一体的状态。如有些家庭与工作环境一看就能让人感到情趣,常见植物、花卉、饰品、书画等。整体予人以洁净有序,简洁合理。在日本,大部分民众信仰神道,倡导万物皆灵,荒芜的石头或朽烂木头上长出青苔,自然野趣的草丛铺上碎石小路,借用竹子一段段连接山泉,都是唤起“物”的生命状态,从而来营造生态环境及精神生活。花道、茶道、书道、剑道、武士道都是他们对生活的体悟。有序和洁净恰好是形成其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无论哪个民族和国家的民众,追求精致的教养,也是社会生活走向高贵优雅的一种态度和方式。当今这个世界不缺精致的面容,缺的是精致的内在,谦卑的教养。自己有了教养,才能看见别人的教养,教养是一笔财富,教养是一种不用说出来的美好,因为人生的质量是以内心的充盈来衡量的,人生要活得有魅力而丰满,就要好好积淀自己的修养。一个人可以装得很有爱和礼貌,却无法装得很有教养,因为一举一动都是证据。

说到精致的教养,这里不得不说说镜像关系,其实就是镜子的两个面,一个是真实,一个是真实的反映,为何要讲到这个话题?因为这个讲坛是一个公益的平台,是面向社会大众的。一看在座的有很多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所以我想让大家分享一个道理。小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基本上以父母行为方式为蓝本,最终都会以各种形式吸收,就像影印关系一样,原件有瑕疵?复印件必然有瑕疵!教养与精致是一辈一辈人积淀而成,所以家长要提高自己的感性素质和生活品质,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必须做好榜样。学校是教不出浸入骨子里教养的,只有生你养你的父母才教得出来,一口饭、一个字、一天、一年的润物细无声。常言道:“书中千言万语,不及父母日常用语”。

讲了很多做人常理以及素养积淀,更多是在诠释生活中的艺术审美和积淀,目的是为了说明艺术设计对社会的价值和作用。因为艺术设计的核心是“利他”,是创造一种可以干预和影响人们生活方式的手段,以造物的方式影响社会,并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浸润和改造人类。透过物来改变人的意识和观念,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因此艺术设计不仅是物质的创造,最重要的就是逐渐影响人类的生存空间和精神质量。透过物的象征意义、物的造型特点、物的色彩、质感和情感,以及物被赋予的审美情趣,从而对设计之“物”产生认同。一个普通的盘子经过艺术的表达变得更有亲和力,使观赏和使用都得到精神满足。简单的一张纸通过设计呈现出来的审美性,会增添生活的情趣,这是源于人们天生对美的渴望以及对自然的眷恋。自助式餐厅的厨房、多样的雨伞、增加生活小情趣的物品、由于光源而产生层次的白墙、木雕艺术作品等)如若长期艺术土壤的浸润就会有审美情趣的逐渐提升。设计创造的生活环境中,人都会通过自己对物的感知演绎为生活的情趣,提升生活品质,让人有更多的精神富足。


来源:四川美术馆 微信公众号

在线公教|《艺术设计与生活》讲座(2)(总第二十四期)

https://mp.weixin.qq.com/s/P-btKzDRXoo00a7yRwAXEw

《艺术设计与生活》讲座(1)艺术与设计的关系

2020年的疫情,让美术馆展览和公教形式的发生了新变化,从以线下为主,到线上线下展示并存等等。为了让艺术一如既往地围绕大家,今年我们继续梳理历年来组织的各类公教讲座,精挑细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内容进行文字整理,让广大美术爱好者足不出户也能进行研究、探讨和学习。此次我们将在四川美术馆举办的《艺术设计与生活》讲座内容进行了文字整理,以分列四期的方式对广大美术爱好者们进行展现。

《艺术设计与生活》讲座(1)艺术与设计的关系

《艺术设计与生活》讲座(2)日常生活与艺术素养

《艺术设计与生活》讲座(3)衣、食、住、行与艺术设计

主讲人:陈小林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第一期:艺术与设计的关系

关于“艺术、设计、生活”的话题,大家并不陌生,但在日常生活中要一一去对应,似乎又不是那么容易?艺术设计是将艺术的形式美感应用于日常相关的生活中,且以具体物质形式呈现,使之具有审美功能和使用功能。艺术设计有别于纯粹的绘画艺术,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完美结合体,也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的产物。

上图大家能感受图中有一种美感,这是一个服装广告,设计家在设计过程中,除了用自己的专业能力赋予画面审美外,还有品悟服装与模特儿相互之间组合所外延出的美感,而这种发现之眼就能凸显出设计家的非常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及之“物”除了设计家赋予其艺术性外,还在于这种“物”能唤起人的情绪,产生强烈的感染力,我们把它统称为艺术设计的结果。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艺术设计涉及社会、文化、科技、经济、市场等各方面,是表现力、感知力和想象力的体现,其特点在于设计的服务性、科学性、思想性、行动性。

艺术设计最大的特质是行动性,因为设计的结果是以具体的物呈现,也就是说是一个造物的过程,设计从头至尾介入其中,甚至还要获得终极消费后的结果,产品的可回收及循环。

艺术设计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包含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多媒体设计、品牌形象设计、工艺美术设计、工业产品设计等多个领域。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关联因素会影响我们对审美的思考。例如香水瓶设计,这个简约的容器设计背后,其商业目的显而易见,同时还隐藏着艺术设计的审美价值,正因为具有这样的审美性唤起消费者购买动机,也才能够在商业中获得成功。一幅海报是在经过设计演绎后让人感到与一般的绘画表达有所不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要了解艺术设计,首先就要明白艺术设计与纯艺术的区别。

纯艺术多指绘画艺术(这里不涉及音乐、舞蹈),它是忠实于客观事物的自然形态,是艺术家经过对现实社会及对象进行观察、思考、浓缩、精炼、概括、简约等处理后再进行的表达。例如陈逸飞的《浔阳遗韵》,它表现出了一种民国时期怀旧的审美形式,利用画中场景传达出人们对于生活及审美意识的追求。

陈逸飞《浔阳遗韵》

这是作者借一幅油画,来表达自己内心对美的理解和带入观者的意愿。我们能够看到画的深邃、诗意和悠远,这就是绘画艺术蕴含在形式中的审美性,正是这种审美给我们提供了精神的滋养。绘画的意义中还包含行为、构图以及其他的美学方法,实现画家想要表达的概念以及思想,它与艺术设计最大的区别在于自我性很强。艺术家通过绘画的手段,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充分地表达出来,比较强调自我,这也是绘画作品的个性特征。绘画比较关注独立解读社会现实及主题萃取能力,据此也可分辨出艺术水平的高低,主要是指精神层面。当回到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年轻艺术工作者,尤其是学习者缺乏对艺术学习的基本认识,对“术”很在乎,忽略了对“道”的理解,所以他们自己的作品只能含糊其辞,往往让观者不知所云。在自己的外表上却刻意去追求一些效果,表达一种深沉和不同,留着长发或不修边幅,故意让自己显得特立独行,表现出个性差异。显然这与艺术本质上的个性彰显,有着天壤之别。大家都知道,罗中立先生所创作的《父亲》,因为作品中流露出作者当知青生涯中的各种生活体验和感悟,是他经过长期对生活不断的积累和凝练,借生活中一个普通定格放大至一个民族的精神。这是理解了“道”的深邃,才能够创作出来的,其作品显露出强烈的个性色彩。而这恰好也唤起了很多普通民众的心,特别是有近似这种生活经历的人,更容易联想到那段时日的生活,而这种心理活动就是艺术感染力所在。

艺术设计则是通过设计方法来满足大众以及市场需要,借艺术手段创造物质世界,实现物质功能与精神意义的连接,最终实现商业目的和经济效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需要。艺术设计最重要的特质是行动性,这和其他艺术有所不同,艺术设计强调的是他欲性,即满足他人及市场的需要为前提,是技术与艺术的混合体。设计过程中需要控制设计者自我情感的渲泄,要从“利他”角度出发,克制主观意识的过度表达。例如产品设计时,首先是从需求者的立场出发,不仅完成功能设计的主体,同时还要借艺术之力于产品中。设计过程是从一个“物”到完成使用价值后再循环利用,更多考虑到“物”在使用过程中效用信息的回馈,且整个过程都是以接受者为前提的,从别人角度来系统思考的全程。

由此可见,艺术设计与绘画艺术两者之间虽有很大差别,但也存在内在的联系。绘画艺术是自欲的,更多的是实现自我意识的表达与升华;而艺术设计则是他欲的,更多是满足大众的需要,在自我意识与创造商业价值之间寻找平衡。


来源:四川美术馆 微信公众号

在线公教|《艺术设计与生活》讲座(1)(总第二十三期)

https://mp.weixin.qq.com/s/Ti4dM_1XkhsorZrpgwxRX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