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改变自己

  • 改变思维

很多时候,我们容易陷入一种思维惯性,总是用过去的方法去解决现在的问题。同一个问题,有的人可以很快找到答案,有的人花了几天也没有头绪,这可能就是因为思维方式不同。

有时候,成功迟迟不来,不是你不够努力,而是你的思维方式要更新。放下过往陈旧的观念,打破固有的认知经验,用崭新的思维看待问题,天地会更开阔。

  • 改变位置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处的位置不同,眼中的风景便也会千差万别。而生活中很多争执和困惑,往往也就源于位置不同。

如果陷入僵局,不妨转变你的位置,学会换位思考,从他人的角度考虑解决方法,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 改变圈子

一个人的圈子,影响一个人的格局和眼界。和胸怀广阔的人在一起,你的眼里就不只是鸡毛蒜皮; 和乐观豁达的人在一起,平凡的生活也能丰富有趣; 和自律向上的人在一起,你也会越来越优秀。

想要改变自己,不妨从靠近那些能给你带来更多正向引导的人开始。择善而交,是一种智慧。

  • 改变心态

很多时候,能真正决定一个人境遇的,不是外界的风风雨雨,而是你的心态。心态不好的人,总是妄自菲薄,任由挫败感吞噬自己的人生;而心态好的人,总能找到事情积极的一面,活得充实而快乐。

没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更好的心态。换种心态,你会发现一切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生活也就会多一分顺心愉悦。

  • 改变方向

人生如果走错了方向,停下来就是进步。朝着错误的方向前进,做得越多,错得越多。

真正有智慧的人都懂得,明智的放弃胜过盲目的执着,如果方向错误,就要立刻掉头、及时止损。

很多时候,及时转变方向,方能跳出眼前的局限,打开人生的新局面。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综合洞见、国学生活等 | 主播:王一伊

本期编辑:李娜 实习生:张玉洋、孙雨新、何美霖

https://mp.weixin.qq.com/s/xTjvdgQCQ328EXVo1PO2Hw

夜读 | 提升自我的五个建议

大多数人的问题,是想得太多,又做得太少。

  • 每天多说一些乐观和积极的话

语言是有能量的,说积极的话时,状态会变得更向上;说消极的话时,心情会变得沮丧。

清晨是一天的开始,也是希望的开始,更是幸运的开始。无论此时的你,有多少迷茫、焦虑和彷徨,都要告诉自己今天又是新的一天。

与其沉溺在对昨天的悔恨和对未来的恐惧中,不如活在每一个实实在在的当下,并暗示和鼓励自己一切都会变好。

我们所说的每一句正能量的话,都是一粒无形的种子。

每天多说一些乐观和积极的话,心态就变好了,人生也会逐渐变好。

  • 放下随时想拿起的手机,多读几页手边的书

在生活中,我们仿佛越来越离不开手机。

无论是早起的那一刻,还是睡前的那一刻,又或者是工作的间隙时间,我们都希望拿起手机去填满自己。

可越是沉溺其中,越会感到内心的空洞。

因为手机里有许多毫无意义的信息,它们看似给我们带来短暂的放松,实则是在不断消磨我们的时间和精力。

手机里并没有我们想要的生活,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要靠自己一点一滴去争取。

有时,与其多追一部剧,多打一局游戏,多闲聊一会儿,不如多读几页手边的书。

也许手机可以带来表层的享受,但唯有读书才能真正给予我们精神的滋养和提升。

  • 少想一些未知的困难,多一些具体的行动

许多时刻,我们总是会陷入精神内耗中。

当一件事还没开始做时,就会被想象中的困难压倒。当一个计划还没有实施时,就被想象中的麻烦打垮。当一个创意还没尝试时,就被想象中的不可能击退。

大多数人的问题,是想得太多,又做得太少。

当我们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就会发现一切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也许在行动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坎坷,会遇到一些阻碍,也会遇到一些失败,但如果出现一个新的问题,我们就解决一个问题,最终我们就能一步步地跨越所谓难以克服的大困难。

把更多心力放在具体的行动中,而不是无谓的空想中,人生就会逐渐走向上坡路。

  • 放下与他人的攀比心,认真过好自己的生活

在这个世上,没有谁拥有完美的一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有时人们看不到别人的难处,并不代表它不存在。

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幸福,有时感受不到自己的幸福,并不代表它没有。

放平心态你会发现,每个人都有快乐和不快乐的事,当你感到快乐时,就只管去珍惜和享受自己的快乐。当你感到不快乐时,也只管去接纳和担待自己的不快乐。

  • 控制自己的情绪,就是控制自己的人生

在生活中,我们会因为各种烦心事扰动情绪。

任何一个坏的情绪,恰恰是给自己最好的反馈和提醒。

大多数时刻,我们遇到的问题,不在于能力,不在于环境,而在于情绪。

冷静下来想一想,发泄情绪并不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甚至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困扰。

唯有学会控制情绪,才能把自己从失控的人生中解脱出来。


点亮“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收看收听更多《夜读》文章,请关注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下载新华社客户端。)

作者:李思圆 来源:温暖的女子(ID:wennuan-312)
监制:周年钧、姜晨、吴炜玲
编辑:雷雯雯、王宜玄、周喆、董琳娜
美术设计:赵丹阳
画家:居廉
实习生:陆沛霖、侯潇扬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新华社黑龙江分社

【夜读】遇事最重要的4种能力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问题,如何处理这些问题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水平,也决定着生活走向。今晚的夜读,我们和大家分享4种遇事时最重要的能力。

  • 自我更新的能力

  一成不变,只会将自己困在原地;懂得自我更新,生活才会是丰盛灿烂的模样。

  在遇到困难时,我们不能一味地用过去的经验来判断现在的事情,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更新自己的观念,适时采取应变之策。

  世界每分每秒都在变化,如果你的思维停滞不前,那么就是在退步。一个人只有像电脑更新系统一样,不断更新自己的思维方式,才能具备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和实力。

  • 稳住情绪的能力

  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遇到不如意的事,真正的困难其实不只有远方的高山,还有鞋子里的一粒沙。限制前进脚步的,往往是自己焦虑慌乱的情绪。

  遇上麻烦,自乱阵脚,只会迷失航向,满盘皆输;唯有沉着冷静,凡事不慌,才能逐浪而行,挺立潮头。

  遇事别着急,稳住自己,从容做事,不过分担心和恐惧,才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主导自己的人生。

  • 找准问题的能力

  能否找准问题,是解决事情的关键。若无法探寻到问题的根源,则如同老驴推磨,只能原地打转。

  有人说,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样重要,把问题准确地找出来,可能就已经解决一半。

  风不会凭地而起,雨不会凭空而落。清晰地找到问题所在,是破局的关键。揪出根结、对症下药,事情才可能迎刃而解。

  • 懂得变通的能力

  有时候,一条路走到尽头看似无路可走,但其实只需拐个弯就能豁然开朗。要知道,很多选择其实没有对错之分,懂得变通也是一种前进。变通不是放弃,而是寻找更好地解决问题的办法。

  有句话说“当你不再固执己见,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就会发现适时的变通可以让看似棘手的僵局迎刃而解”。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地根据形势,调整自己的节奏和行动。不墨守成规、不拘泥一格,放下执念、学会变通,才能不负过往、无畏向前。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综合人民论坛网 | 主播:赵文龙

本期编辑:郑薛飞腾 实习生:孙雨新、安泰金

https://mp.weixin.qq.com/s/2ETpKwdyOIZ02aUUmf-6YA

夜读 | 中秋佳节:致我最牵挂的人

月至中秋明,人逢佳节亲。

不知不觉,又是一年中秋。

借着这个日子,想把最真实的心里话,送给最牵挂的人。

  • 致父母: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每逢佳节,漂泊在外无法归家的人,对父母的思念尤为浓烈。

人在异乡,更是深切地明白,不管什么时候,父母的爱最真。

无论身处何地,最牵挂我们的,是父母;无论成功与否,最心疼我们的,是父母。

人生最大的幸事,莫过于双亲健在,父母安康。世间最好的福分,莫过于家人齐整,灯下承欢。

无奈的是,为人子女,为生活奔波,为事业操劳,对父母却疏于关心和照顾。

时间不饶人,一晃,父母就老了。

亲爱的爸妈,这么多年,你们辛苦了。

千言万语,全都化作一句感恩:感恩你们赐予我生命,让我有机会感受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感恩你们含辛茹苦抚养我成人,免我惊,免我苦。

曾经你养我长大,护我周全;往后我陪你变老,慰你心安。

这个中秋,愿家乡的你们,身体健康,平安喜乐。

  • 致朋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呼朋引伴赏明月,把酒同庆好佳节。

无论古今,朋友,永远是我们生命里至关重要的人。

亲爱的朋友,一路走来,谢谢你在我沮丧的时候治愈我,让我重拾勇气;在我艰难的时候给我精神上的抚慰,让我收获温暖。

谢谢你陪伴我岁岁又年年,成为我生命里的曼妙风景。

平日里,我们各自忙碌,不能天天问候,经常相见。

但不联系不代表不惦记,不见面不代表不想念。

不管相隔多远,我的心里总会留着一个位置,安安稳稳地放着你我的情谊。

这个中秋,愿远方的你,工作顺利,生活称心。

  • 致爱人:人间系情事,何处不相思。

爱人,是我们灵魂的依托,也是需要珍惜的福分。

漫漫一生,有爱人陪伴的路,再长也不觉得难过。

虽然在柴米油盐的琐碎里,两个人总是免不了日常摩擦。

好在吵过闹过,我们终将明白,虽然彼此都不完美,但却是对方生命里不可或缺的存在。

谢谢你这么多年来包容我的不足,理解我的不易。

谢谢你驱散我一身风霜,消解我内心疲惫。

未来的日子,愿你我牵了手,就到白头,入了心,就伴一生。

愿我们的感情,像月饼一样甜,像月亮一样圆。

往后余生,无论岁月如何变迁,真心不变,恩爱相伴,不负此生。

月至中秋明,人逢佳节亲。愿所有我们牵挂的人,圆圆满满。


点亮“在看”,中秋快乐!

(收看收听更多《夜读》文章,请关注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下载新华社客户端。)

作者:洞见·握书姑娘 来源:洞见(ID:DJ00123987)
监制:关开亮
编辑:雷雯雯、李永锡、马骁驹、卿珊、袁亨瑞
美术设计:赵丹阳
画家:李可染
实习生:陆沛霖、张馨兮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

夜读 | 灵魂相似的人,总会相逢

美好终会遇见美好。

生命中,山一程水一程,每个人都在渴望遇到一个灵魂相似的人。

在偌大的世界中,只有频率相同的人,才能看见彼此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优雅。

  • 三观契合,才能为友

一段关系变得渐行渐远,大多数原因,不是距离远了,而是三观不合。

你认真分享你的快乐,他觉得你在显摆炫耀;你惆怅倾诉你的苦楚,他觉得你是在倾倒垃圾情绪。

三观不契合的人,因为认知不一样,所以无法感同身受。

即使你表达再多,沟通再多,对方也难以理解你的想法和认同你的观念。

三观不合,注定不是一路人。

人与人之间,其实都是相遇容易,相处难。

能成为点头之交,或许不难,但想要成为好友知己,实属不易,所以遇到三观一致的人,一定要好好珍惜。

有人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三观不契合,即使勉强成为朋友,也始终走不进彼此的心里。

三观契合的人,即使彼此之间没有经常联系,但早已把对方放进了心里。

  • 频率相同,才能相融

俗话说,缘分天注定,聚散不由人。

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成了一生的陌路人;有些人,来了就不曾远走,任时光荏苒,始终不离不弃,相互扶持着,走过人生的山高水阔。

真正能与我们有缘分的人,必定是频率相同的人。

因为只有同频,才能共振。

频率相同的人,在相处过程中就会形成一种磁场,吸引着彼此慢慢靠近。

频率不同,难以强融。

频率不相同的人,即使相遇再多次,也终究是擦肩而过的人;

频率相同的人,哪怕只能相遇一次,也会相互吸引,相融在一起。

  • 灵魂相似的人,总会相逢

茫茫人海中,能够遇到与自己灵魂相似的人,真的太不容易了。

只有灵魂相似的人,才会跨越山河与大海,走近你、靠近你。

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和能量。

那些与你灵魂相似的人,之所以能够穿过茫茫人海与你相遇,说到底,就是因为彼此频率相同,三观契合。

有人说,所谓幸福,就是灵魂的成就。

灵魂相似的人在一起,才可以滋养生命,让生命和精神世界更富足。

活到一定年龄,就会感到孤独,开始注重灵魂的感受了。

遇到那个灵魂相似的人是多么的庆幸,频率相同,趣味相投,有些话,不用说,只要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对方就能心领神会。

灵魂相似的人,因为频率相同,所以更懂得珍惜情谊;

灵魂相似的人,因为三观契合,所以更懂得换位思考。

人世间爱的最高境界,不是最好的年华遇见,也不是山盟海誓,而是我懂你。

美好终会遇见美好,灵魂相似的人,终有一天会重逢,彼此吸引,彼此懂得,一路同行,一路相依相暖。


点亮“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收看收听更多《夜读》文章,请关注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下载新华社客户端。)

作者:抱蒲堂主人 来源:抱蒲堂(ID:bpthz2015)
监制:张越、吴炜玲
编辑:雷雯雯、李昂、伍越、刘在
美术设计:赵丹阳
画家:谢稚柳
实习生:柳润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

【夜读】一个人靠不靠谱,就看这7个细节

  1. 言语知分寸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个靠谱的人,从不用言语伤人。

一个人说话的分寸,就是他做人的尺度。真正靠谱的人,说话之前懂得换位思考,能考虑到对方的感受。这样靠谱的人,总是让周围的人如沐春风。

  1. 行为敢担当

人生在世,没有谁能够一帆风顺,我们总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境。靠谱的人,总能在事情发生后第一时间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一味地抱怨、推诿。 

所以,想要看清一个人,就看他遇事时的处理方式。一个敢于承担责任的人,是值得信赖的人。

  1. 做人守底线

行走于世,最重要的是要讲原则、守底线。坚持原则,才能找准自己的位置;守住底线,才能不因一时欲望丢失自我。

守好初心、不丢底线,才能活出更好的自己。

  1. 做事重细节

小事成就大事,细节决定成败。很多成功其实就是由一件件小事积累而成。

做成大事的人,往往做小事也认真;而做小事不认真的人,往往也做不成大事。

那些生活中的琐碎、工作中的细节,别怕麻烦,别觉得枯燥。不马虎、不敷衍,尽心尽力做好每一件事,才能让结果产生质的飞跃。

  1. 执行有能力

生活中有些人说起漂亮话一套接一套,可一旦落实到行动,光说不做假把式,极不靠谱。而另一类人,不会承诺不能实现的事,踏实做人、扎实办事,让人格外放心。

张嘴说话容易,俯身做事却难。懂得把“以后再说”换成“现在就做”,用超强执行力打开局面的人,才是真正让人放心的靠谱之人。

  1. 行动能守时

靠谱的人总是非常守时。

守时的背后,是对个人信用的重视,是对他人时间的尊重,是契约精神的体现。一个能对时间一丝不苟的人,也必定是守信重诺的人。

这样的人,值得信赖、踏实靠谱,往往能成事。

  1. 人生有目标

目标感强的人,行事靠谱。但凡交给他的工作,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让人安心。即使遇到困难,他也不会半途而废,而是坚持到底,排除万难去达成。

目标感强的人,更容易成功。他们会为实现目标,开启说干就干的行动力,拼尽全力走向卓越。


来源:有书 | 作者:南风&玩子 | 主播:赵文龙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
本期编辑:李娜 于泽淼 实习生:赵欢、安泰金

https://mp.weixin.qq.com/s/HBvDCq6VOj2rJwUitK50TA

夜读 | 说话的分寸,就是做人的尺寸

口中有德,便是心中有善。

一位作家说:“会说话的人能让别人从框架中走出来,而不会说话的人往往会给别人套上框架。”

心有善念的人,从不用恶语去定义别人。

一个人用什么样的态度说话,往往代表了他就是那样的人。

会说话是能力,懂进退是本事。

说话的分寸,就是做人的尺寸。

柔软的舌头可以挑断一个人的筋骨。语言,有时候比暴力更能伤人。

所谓言为心声,那些只图自己情绪发泄,不顾他人感受的行为,其本质就是自私。

语言的魅力不是说话时处处争先。

语言就像一个人的标签,说话有分寸的人,是懂得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会与他人共情。在对方难过低落时,给予适时的鼓励和赞美。

一个人说话的方式里,藏着他做人的态度与修养。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遇见过这样一些人,他们说话不过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于是很多次在无意中令身边人不开心,而他们却一点没有察觉到。

可是那些有修养的人,在说话的时候,都会想一下,哪些话说出来会令对方不开心,而哪些话说出来才是恰当的。

一个人的言语若如冰刀利箭般射向别人,肆虐地发泄自己的情绪,即便是关心,身边的人也很难感受到温情。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身体上受过的伤几天也就能好了,但是心灵的创伤要多久才能愈合呢?不如,人与人之间,多一分理解,少一分苛责。

纵然是对至亲之人,也要温言谦逊,才能让家人感受到温度。

扪心自问:既然豆腐心,何必刀子嘴?

一个人的嘴巴就是一个人的心灵门户。

内心柔软,温和善良的人,说话是不忍心冷言恶语的。

一个人的言语真的能救赎一颗受伤的心灵。

良言和恶语,救赎或是伤害,往往只在一念之间。

心地善良,说话柔软的人,心里时时装着别人。

体谅别人是他们最基本的修养。

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

内心善良的人,并不是他说话多有技巧,而是会设身处地地照顾他人的感受,说话让人如沐春风,给人以力量和勇气。

一个心有善念的人,说话时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懂得尊重别人。

与其把心直口快当成借口,不如予人和颜悦色。

宁可闭嘴,也不在言语上恃强凌弱。

留面子给别人,也是留体面给自己。


点亮“在看”,愿你心有善念,予人以芬芳,善待别人,温柔自己。

(收看收听更多《夜读》文章,请关注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下载新华社客户端。)

作者:紫珊小茶 来源:夜听(ID: yetingfm)
监制:张越、吴炜玲
编辑:雷雯雯、李昂、伍越、赵世芸
美术设计:赵丹阳
画家:于非闇
实习生:罗庆文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

【夜读】一个人能否成大事,就看这五种迹象

  • 有定力,不浮躁

  一个人想要干成一番事业,首先要有定力。

  定力看的是一个人能否沉下心去做一件事情。有定力的人,看问题的时候不会眼高手低,而是客观理性;遇到打击和磨炼,能沉下心来专注应对,讲究步骤和章法。

  反观那些浮躁的人,常常会被外界环境所影响,在行动上冲动冒失,结果往往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把生活折腾得一团糟。

  有定力的人也懂得专注目标、持续努力。越是平坦顺境时,他们越能保持忧患意识,不懈怠、不放纵,为自己的目标持续不断做出努力。

  • 好奇心强,勇于向上

  一个人的人生会达到怎样的高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向上的欲望。

  好奇心强、勇于向上的人,总是渴望获取新知识,追求新体验。因此他们在做事情的时候,敢于跳出舒适区;也更容易遇见新的机会,开拓新的局面。

  反观一个人如果不思进取、甘于平庸,那么即使他条件再好、起点再高,也不会有太大的突破和上升。

  成大事的人都懂得,要低头前行,也要抬头看路。只有不断挖掘潜能、寻求可能,才能拓展机遇、阔步向前。

  • 韧性强,能扛事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能让你走得更久、更远的,是你的韧性。

  韧性强的人,有勇气去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肚量去接受不能改变的状态。

  面对人生路上的挫折,他们可以迅速调整自己的心态,从容地面对现实,灵活应对。在朝着目标前进的漫漫长路上,即便偶尔经历失败,也依然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

  有句话说得好:“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不仅要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也要看他跌到谷底的反弹力。”一个人想要成大事,不可没有韧性。

  • 做事有远见

  做一件事,如果稍微遇到一点挫折或是感觉吃了一点亏,就开始沮丧懊恼,这就是目光短浅的表现。

  能成大事的人,不会被这些问题所困扰。因为他们做事有远见,不会纠结于一时的得失。

  人若没有长远的考虑,眼前就容易出现焦虑。同样,人若缺乏长远的眼光,也就免不了会为眼前的琐事而烦恼。

  为人处世请提醒自己,不要只顾眼前,更不要被一时的得失与困境所打败。只有长远的目光,才能换来长远的收益。

  • 不急于求成

  很多人追求目标时,常常希望一蹴而就,缺乏持之以恒的耐心。殊不知,越是急于求成,越容易过犹不及。

  所有的成功,看似在一夜之间爆发,其实都是靠日积月累、有条不紊、持之以恒去完善和精进的。

  万事万物都有其发展的规律,都有一个积累的过程,不要担心浪费时间,踏踏实实做好当下每件事,反而更容易达成心愿。

  专注目标持续努力,勇于向上坚韧不拔,做事有远见,处事懂积累,这是一种难得的自律,也是成大事的条件。共勉!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综合人民论坛网、念念沐心等 | 主播:赵文龙

本期编辑:石磊、于泽淼 实习生:薛之韵、何美霖

https://mp.weixin.qq.com/s/KfG1J40rOnxqcF6WNpYUbQ

夜读 | 让自己越变越好的五种心境

不断提高自己。

  • 敬畏心

“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

意思是说,凡是有敬畏心的人,必定立身端正,说话有尺,行事有度。

我们一生,都活在规则之中,有明文规定,也有约定俗成。

有敬畏心,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方可行稳致远。

人应有敬畏之心,上敬天地造化,下敬父母师长,约束自我,善待他人。

  • 谦卑心

“满招损,谦受益。”

一个人若是骄傲自满、目中无人,就容易栽跟头。

常怀一颗谦卑的心,才能从中受益,成就更好的自己。

人生一世,无论富贵贫贱,别高估自己,也别看轻别人。

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完善自己的过程,永无穷尽。

上善若水,人就应该像水一般,谦卑自守,方能抵达至善至美的境界。

与人相处时,也要放低姿态,谦卑虚心,与人为善,就是与己为善。

做人,一定要有谦卑心,别自视甚高,别太把自己当回事。

只有这样,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

  • 感恩心

常言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感恩,是待人的态度,也是处世的原则。

这个世界上,没有谁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

懂得感恩,才能拥抱温暖。

有人对你好,是因为那人心地善良;有人帮助你,是因为那人重情重义。

所以,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心存感恩。

感恩父母的养育,感恩师长的教诲,感恩朋友的关怀,感恩爱人的陪伴,感恩贵人的提点,感恩每一次遇见,感恩所有对我好的人。

  • 包容心

人,要有包容心,容天下难容之事,是一种非凡的气度。

有包容心的人,不会斤斤计较,懂得笑着让步,活得通透洒脱。

有包容心的人,会为别人着想,懂得换位思考,察人之难,谅人之过。

有包容心的人,懂得宽容友爱,没有看不顺眼的人和事,跟谁都有好人缘。

心能容下多少人、多少事,就能走多宽的路。

用广阔的胸襟,悦纳世间万物,既是善待他人,也是成全自己。

  • 平常心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碰到变幻莫测的事。

真正厉害的人,面对得失,波澜不惊。

以平常心对无常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心灵的最高品级。

哪怕世事纷纷扰扰,自有“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从容;哪怕岁月不堪回首,自有“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的洒脱;哪怕人生起伏跌宕,自有“笑观月圆日,淡看月缺时”的豁达。

平常心啊,其实就是“心常平”。


点亮“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收看收听更多《夜读》文章,请关注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下载新华社客户端。)

作者:樱桃 来源:儒风大家(ID: rufengdajia)
监制:关开亮、吴炜玲
编辑:雷雯雯、李昂、伍越、张欢
美术设计:赵丹阳
画家:娄师白
实习生:张卓君、胡海雨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

【夜读】袁隆平送给年轻人的9句话

  他怀着“禾下乘凉梦”,研究水稻半世纪,为解决粮食问题作出卓越贡献;耄耋之年仍躬耕田间,只为“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今天,袁隆平诞辰92周年,一起重温袁爷爷的嘱托。

  1、经常有人问我,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我的体会是八个字:知识、汗水、灵感、机遇。

  2、你们正值如花的年龄,也正是充满梦想的时候,但是,仅仅停留于做梦是不够的,我希望你们要树立理想,并努力为实现理想而奋斗。

  3、年轻人是今后我们建设的后备力量,今天是桃李芬芳,今后就成长起来,就是国家社会的栋梁。

  4、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我们每个人的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

  5、我希望更多青年从事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是高科技的农业,不是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业。

  6、精神上要丰富一点,物质生活上则要看得淡一点。

  7、失败是成功之母,要接受经验教训,怕失败的人就不要搞研究。

  8、搞科研,应该尊重权威但不能迷信权威,应该多读书但不能迷信书本。

  9、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掌握到自己手上去,我们要担当起来!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综合 | 主播:赵文龙

本期编辑:朱田恬、于泽淼 实习生:张玉洋、董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