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正文之前

如果你翻开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会在首页看到这样一句话:
谨以此书

献给我生活过的土地和岁月

如果你翻开加缪的《异乡人》,会在首页看到这样一句话:
一切特立独行的人格都意味着强大。

如果你翻开海明威的《流动的盛宴》,会在首页(序之后)看到这样一句话:
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

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

她都与你同在,

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

当你拿到一本书,最先看到的,除了书名和作者,恐怕就是书籍首页的献词、题词和卷首语了,虽然它们所占篇幅不多,有的甚至只有一句话,却是作者仔细斟酌后选择最先奉给读者的,有箴言,有感谢,有致敬,有表白,甚至还有吐槽……各种情绪浓缩于此,颇有意思。

有人
开篇便是惊鸿句
一句话,就牢牢抓住你

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

——[德] 赫尔曼·黑塞《悉达多》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鲁迅《野草》

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

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

我们为了讲述而在记忆中重现的日子。

——[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活着为了讲述》

由衷期盼世上每一个女儿,

都可以怀抱更远大、更无限的梦想。

——[韩] 赵南柱《82年生的金智英》

原来我们用尽一生,

只为和心中的纯真更晚一些告别。

——[美] 杰奎琳·苏珊《纯真告别》

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

——顾城《顾城诗选》

我的愿望是:“现在当个快乐的女孩,中年时当个快乐的阿姨,老年时当个快乐的老太婆。”

——[加] 露西·莫德·蒙哥马利

《绿山墙的安妮》

我偏爱写诗的荒谬,

胜于不写诗的荒谬。

——[波] 辛波斯卡《万物静默如谜》

有人
开篇就引经据典
借前人之言表自己之意

让我们泰然若素,与自己的时代狭路相逢。

——莎士比亚《辛白林》

——[奥] 茨威格《昨日的世界》

剃刀边缘无比锋利,欲通过者无不艰辛;

是故智者常言,救赎之道难行。

——《迦托·奥义书》

——[英]毛姆《刀锋》

你太过勇敢安静,

我都忘了你正承受苦痛。

——海明威

——[美]莱斯利·M.M.布鲁姆《整个巴黎属于我》

“人总是要坠入爱河的,

但这显然跟万有引力没有什么关系。”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法] 马克·李维《与你重逢》

有人
开篇已幽默尽显
吐槽打趣都不在话下

献给西奥多·约翰·伯奇

他什么忙都没帮上

——[英] 德劳因·伯奇《药物简史》

献给詹姆斯

感谢他一直以来摇摆不定的支持

还要献给我自己

不可否认

没有这个人的话

就不可能会有这本书

——[英] 亚当·凯《绝对笑喷之弃业医生日志》

谨献给每一个有脑子的人。

要忍受这玩意儿可不容易,

大家辛苦了。

——[英] 迪安·博内特《是我把你蠢哭了吗》

本书献给我的爱妻温

还有最伟大的发明:

我的孙女夏洛特、凯蒂和孙子马修

如果没有他们,

本书只要一半时间就能写完

——[英] 特雷弗·诺顿《九十九种垃圾加一记妙想》

我把这本书献给埃米莉,

希望她能够借此了解一点点

我整天都在做的是些什么事情。

——[英] 蒂莫西·高尔斯《数学》

我独自一人完成了这本书的创作,没有任何人帮助过我,如果本书有任何疏忽,请不要怪罪我。

——[美] 哈兰·科本《玛门的扑克牌》

有人
开篇即是满腔心意
致吾爱、致吾友、致吾心之所念

献给妮达。

永远都是为了让你开怀大笑。

永远。

——[瑞典] 弗雷德里克·巴克曼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

安·德鲁彦

在广袤的空间和无限的时间中,

能够与安妮共享

同一颗行星和同一段时光

是我的荣幸。

——[美] 卡尔·萨根《宇宙》

这本书

献给

放弃追求完美的小孩和大人

——幾米《不完美小孩》

致玛格丽特·科迪——

我的耳,我的目,我的挚友

——[美] 伊丽莎白·吉尔伯特《女孩之城》

本书献给一个不需要读它的男人:

我钟爱的朋友霍默·克罗伊

——[美] 戴尔·卡耐基《人性的弱点》

本书献给:皮特·李曼

他懂黑暗

却使音乐响起

——书名不详

献给世界各地的观星者

——[美] 蒂莫西·费里斯《望向星空深处》

Dedicated to M(献给M)

感谢她的爱与温柔

那原是卑微的我不配享有的

——朱昊鲲《高考数学真题基础2000》

你拿起一本书,翻到扉页,发现作者又把这本书献给别的什么人,而不是你。

但这次不同。

因为我们从未相遇/仅有一面之缘/为彼此疯狂/许久没有相见/有某种联系/永远不会相遇,但我相信我们肯定会对彼此保持善意……

这本书是献给你的。

——[英]尼尔·盖曼《蜘蛛男孩》


文/央视新闻《夜读》整编

你有印象深刻的书籍献词、题词、卷首语吗?

制片人 | 张天宇 主编 | 王若璐
编辑 | 杨瑜婷 校对 | 高少卓
©央视新闻

谨以此赞,给夜读,可好?

https://mp.weixin.qq.com/s/oq7XS0rR9NnXuyRQGO3mPA

20个人间绝句,诗比诗人更有名!

你一定知道“似此星辰非昨夜”,

可你未必知道它的作者叫黄景仁;

你一定会背“一片伤心画不成”,

可你也许不知它的作者叫高蟾;

你一定常说“偷得浮生半日闲”,

可你是否知晓它的作者叫李涉。

本期夜读带来20个人间绝句,

但不止于句,

更重要的是让作者之名重新步入视野,

他们值得被看见。

是何人写下这千古绝唱?

01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作者】 赵翼,清代诗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

【译文】 历史上每一朝代都会有有才华的人出现,各自开创一代新风,引领文学诗坛几百年。

02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作者】 张可久,元代散曲家、剧作家。

【译文】 山中有什么事呢?用松花酿酒,用春天的河水煮茶。

03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作者】 罗隐,唐代诗人,少有才名,考进士,七年不第,始视功名如烟云。

【译文】 今天有酒就痛快畅饮喝个酩酊大醉,明日的忧虑就等明天再烦愁。

04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作者】 唐珙,元代诗人,在家乡以诗知名,但所作传世不多。

【译文】 醉卧扁舟,只见一片星光璀璨的世界,似幻似真、缥缈迷离。不知道是天上的星辰倒映在水中,还是我身处梦境呢?

05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作者】 常建,唐代诗人,善用凝练之笔触,表幽邃之意境。

【译文】 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掩映在繁茂的花木丛中。

06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作者】 崔护,唐代诗人,诗风精练婉丽,语极清新。

【译文】 丽人已不知所踪,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

07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作者】 王贞白,唐末五代十国诗人。曾随军出塞抵御外敌,后归隐家乡办学,以著书自娱,勤奋不辍。

【译文】 专心读书,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暮春时节,一寸光阴就像一寸黄金珍贵。

08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作者】 林逋,宋代诗人,喜植梅养鹤,自谓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译文】 稀疏的影儿,横斜在清浅的水中,清幽的芬芳浮动在黄昏的月光之下。

09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作者】 刘方平,唐代诗人,工诗,善画山水,尤擅绝句。

【译文】 今夜出乎意料地感觉到了初春暖意,还听得春虫叫声穿透绿色窗纱。

10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作者】 张志和,唐代诗人,三岁能读书,六岁做文章,十六岁明经及第,后归隐浪迹江湖。

【译文】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岸桃花盛开,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来游去。

11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作者】 释志南,南宋诗僧,生平不详。朱熹曾谓其诗“清丽有余,格力闲暇,无蔬笋气”。

【译文】 杏花时节的蒙蒙细雨,像故意要沾湿我的衣裳似的下个不停;吹拂着脸庞的微风已感觉不到寒意,嫩绿的柳条随风舞动,格外轻扬。

12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作者】 张继,唐代诗人,生平不甚可知,其诗以《枫桥夜泊》最为知名。

【译文】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难抵我独自傍愁而眠。

13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作者】 高蟾,唐代诗人,家贫,工诗。性倜傥,尚气节,虽人与千金,非义勿取。

【译文】 这世上有无数的丹青圣手,却没有人能把我此刻愁苦的心境描绘出来。

14

何时杖尔看南雪,我与梅花两白头

【作者】 查冬荣,清代诗人,书画家。

【译文】 什么时候拄着手杖散步看南雪,我和梅花一起白了头。

15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作者】 郑思肖,宋代爱国诗人,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

【译文】 宁可在枝头凋谢枯萎而死,也不曾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16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作者】 贯休,唐末五代时期前蜀画僧、诗僧,有《禅月集》存世。

【译文】 满堂的花香熏醉了无数宾客,一把利剑横扫两浙十四州。

17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作者】 刘过,南宋文学家,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

【译文】 要买上桂花,带着美酒一同去水上泛舟逍遥一番,但却没有了少年时那种豪迈的意气。

18

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

【作者】 魏秀仁,清代诗人,有《爱卓斋集》存世。

【译文】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总是会留下遗憾,而越是美好的梦越容易醒来。

19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作者】 刘希夷,唐朝诗人,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情调感伤。

【译文】 年年岁岁繁花依旧,岁岁年年看花之人却不相同。

20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作者】 李之仪,北宋词人,曾为苏轼幕僚,二者朝夕倡酬。

【译文】 只愿你的心,如我的心相守不移,就不会辜负了我一番痴恋情意。


文 | 央视新闻《夜读》整编

【写在最后】

这些诗句虽为千古绝唱,
奈何有的是断章残句,
有的作者生卒年份已经失落无考,
有的长期湮灭于历史烟尘,
因缘际会才被重新打捞流传一方。

不论怎样,
我们都要感谢写下这些诗句的人,
谢谢他们的才华,如恒星一般,
在文化的夜空熠熠生辉,
跨越光阴的阻隔与我们相会,
想想也是件很浪漫的事呢。


诗比诗人更出名,你还知道哪个?

制片人 | 柴婧 主编 | 王若璐

编辑 | 李津婵 校对 | 高少卓
©央视新闻

知道3句以上的,给自己点赞

https://mp.weixin.qq.com/s/IAKohTIJaXDicopi0qleJA

不设限的人生,可以有多精彩

她投身天文事业70载,是我国天文地球动力学的开拓者,也是中国首位女天文台台长,被誉为“北京时间之母”;
她在国际科学界享有盛誉,是国际天文联合会有史以来首位担任副主席的中国科学家,人们尊称她为“Madam Ye”;
她有一颗以她名字命名的小行星,虽然这颗小行星被她说成是“虚名”“奇形八怪的东西,一点意思也没有”;
她在应聘时被告知“我们只招收一名男性”,直接提笔给台长写信,一口气附上五个“不应该不用我”的理由;
她在95岁高龄流利地做全英文演讲,鼓励女性打破“玻璃天花板”,直言:如果你想要什么,就去争取……
她是今天这篇文章的主角——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天文台原台长叶叔华。
《夜读》元旦专栏,同时也是《我有国士,天下无双》系列第六期,带你去看叶老的不设限人生。

《叶叔华:人生不设限》

不设年龄之限

95岁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年龄?功成身退,安享晚年……这些都是很好的,可叶叔华偏不。

年龄对她来说似乎并不是一个“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限制,95岁的她只要不出去开会,依然每天来上海天文台上班,中午就在食堂吃,再打两个菜带回去当晚饭。在她看来,这种状态已经是“人生的一部分”。

总台《吾家吾国》节目主持人王宁见到她时,她刚从一个SKA的会议上下来。SKA是指巨型射电望远镜阵列,也是迄今为止人类计划建造的最宏伟的天文观测设备之一。叶叔华是世界上最早认可SKA重要性的科学家,在她的推动下,上海正在建设SKA亚洲数据中心。

她希望能在太空放两个30米口径的射电望远镜。宇宙到底是怎么起源和进化的?银河系结构到底什么样?95岁的叶叔华还在追问。

一个年过九旬的老人仍然如此勤勉,除了对天文事业的孜孜追寻,更有为年青一代天文人的考虑。几年前,叶叔华曾在一个演讲里说:“其实不是说‘我想做什么事’,我只能说‘92岁的我还能做什么’,我想给我们的年轻同志搭舞台,我们去敲锣打鼓摇旗呐喊,希望以后中国能在天文事业上,真正做出好项目来。”在她看来,年轻人是“没有开彩的彩票”,希望非常大,“中奖”的机会很多。

关于年老和年轻,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变老并不是一个悲剧,只要头脑保持灵活,世界的景象仍然吸引着你,好奇心没有衰退,青年和老年之间并没有一道深渊。

叶老的人生似乎就是这句话最好的证明。

不设性别之限

不久前,叶老谈女性如何打破“玻璃天花板”的话题登上了热搜,她在演讲里讲道:“如果你想要什么,就去争取。”这话也让许多网友深受鼓舞,说“这才是我们应该追的偶像”。

这段话之所以反响热烈,很重要的原因也许是它让大家看到了:一位95岁的女性用她一生的时间为她所钟爱的事业尽力争取,最大限度地突破了性别的天花板。

叶叔华坦言自己有时候是脾气很大的一个人,说到当年去紫金山天文台找工作的事情,她更是直言“气死了”,当时她和丈夫程极泰一起去,对方说只招一个男的,“我当时真是生气‘死’了,回去就写了一封信给台长,说你不该不请我,写了五个理由。”虽然后来仔细想了一下,觉得应该体谅对方的困难,但在她看来,“无论怎么难,你也不能说只招一个男的。”

后来,已经是天文台长的她去法国访问,离别的时候,对方说为女天文台长干杯。叶叔华听罢,“大言不惭”道:“可能若干年后,女台长跟男台长会一样多。这个话虽然说得太早了一点,但确实有做得很好的女台长,而且越来越多,到你们这辈会更多。”

在叶叔华看来,女性想要获得尊重,首先要具备的品质应当是独立,“你有一个思想,有一个向往的地方,有一个想要做的事。这个事不一定是学问,哪怕是扫地、洗碗,只要做得好,也可以受人尊敬。”

这大概也是叶叔华在国内外备受尊敬的原因。她的国际威望很高,其他国家的科学家尊称她为“Madam Ye”;上海天文台的同事则称她为“女中豪杰,我心中的偶像”。

叶叔华曾在一个采访里说:“现在是一个女人可以涉足任何不同领域的时代,所以我想为什么在天文学界,女人不能成为重要的参与者之一。但不得不说,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重要的是,因为越来越多叶老这样的女性,我们已经稳稳地走在了这条路上了。不是吗?

不设困难之限

说起天问一号、嫦娥探月、北斗卫星等这些工程,大家可能都听说过,但这背后的航天测控系统VLBI网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如果没有这个测控系统的精确护航,这些探测器就像没了眼睛。这项技术,简而言之,就是把几个小的射电望远镜分别放在北京、乌鲁木齐、西安、昆明,联合起来达到一架横跨几千公里的超大望远镜的观测效果。

在主持人王宁看来,叶叔华最牛的地方正是她超常的远见:“嫦娥一号”是2007年发射的,而在此之前的30多年,上世纪70年代,叶叔华就开始苦心布局、积极推动并最终建起了VLBI,那个时候,几乎没有人理解这一切。要把这件事做成,难以想象需要多少韧劲和智慧。

事实上,这件事的困难,是叶叔华自己想起来都害怕的程度,“我们平时用的设备也就十几厘米这么大(口径),你突然要25米,自己想想都害怕。”但彼时的叶叔华已经完全感到了技术革命时代的到来,如果还守着原来的东西的话,注定要被淘汰,“我觉得非干不可。”

为了做出口径25米的射电望远镜,叶叔华冒冒失失地跑到四机部,问能不能造25米的天线?对方头也不抬,说不行。叶叔华没办法,后退了一步站在那里,“当时想的申包胥哭秦庭,申包胥到秦国去请救兵,秦王不理他,他就站在那个朝廷上面哭了几天几夜,眼泪都哭干了,都哭出血了,后来秦王才答应他去救楚国。人家几天几夜都哭了,那你等一下就放弃了?”

叶叔华不肯就此罢休,她又站了一刻钟,直接问道:“我能不能见部长?”这个大胆的要求把对方也吓了一跳,但对方还是给安排了。等见了部长,部长很和气,听了叶叔华说的事情,一句话就答应了。

再回忆起这件事,叶叔华很感慨,“你做成一件事,关口很多,不顺的事情常常有,有时候我会觉得气‘死’了,晚上躺在那里就觉得别干了,后来慢慢想想看,这是对国家有用的东西,你是不是尽力了?还有一些地方没跑到吧?所以第二天起来,又起来再想再跑。”

大概正是因为这样,上海天文台的同事才会说:“叶先生是个帅才,但是她又是个急先锋,万事开头难,开头都是她打天下。”

就这样,先是上海,再是昆明、乌鲁木齐等,叶叔华带领同事们一点点建立起了VLBI,为我国的航天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

不设自我之限

“八五”期间,国家提出了攀登计划,这是一个基础领域里的重大科学项目,牵涉到四个部门,中国科学院,国家地震局,国家测绘局,总参测绘局,相当于团结了国内天文地球动力学的所有力量。当时大概给十个项目,但叶叔华知道的时候已经申请完了。

叶叔华那股不放弃的劲儿又上来了,她把章程拿过来一看,“我是完全适合的嘛,焉能没有我呢?”

在天文台搞地球动力学,质疑的声音很多,很多人说你天文台是干吗的?你是搞天还是搞地?但是叶叔华从来不跟人吵,她就是以理服人。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个项目叫“空间技术的和平利用“,叶叔华一个人到北京开会,同时写了一个提案,“亚太地球天文地球动力学计划”(即APSG计划)。

第二年,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会(IUGG)在美国召开,三四十位国际上有名的专家来听叶叔华的报告,很多人不相信,说这么大的计划你们能做吗?叶叔华的同事回忆起这一段,直言:“她是标准的舌战群儒,每个人的问题她一一回答。”

后来,国际大地测量学会作出决议,决议推进中国提出的APSG计划,并且推荐叶叔华当这个计划的主席,很多国家都参与了进来。要知道,当时由中国科学家领头的国际合作项目还寥寥无几。

这个激动人心的故事背后,却有一个让叶叔华心怀愧疚的“小插曲”,参加会议前,叶叔华的丈夫骑车摔了,当时没有其他看护的人,但这个会四年才开一次,重要性不言而喻,最终她还是在丈夫开刀三天后就出发了。回想起来,她觉得自己“真是太过了”,但她也坦言,如果再来一次,恐怕也是一样的选择。

结语

美国有一个天文台台长,用“执着”来评价叶叔华,他说她想做什么事情,就一定要做成。

但这个“一定办成”的“一定”是怎么来的呢?叶叔华有她自己的看法,她曾说:“要办成一件事情,如果有百分之四十的可能性,但你不去努力的话,百分之四十就变成百分之二十,甚至百分之零,你就做不成了。但是你去努力的话,百分之四十的可能性就会变成百分之六十,八十,百分之百,最后完成。”

叶老正是带着这份心劲和坚持,一步步探索和拓展着她所热爱的天文事业的。

新的一年,叶叔华已经95岁了,提到她心心念念的天文梦想,依旧可以在她眼中看到光,一如她所热爱的星河。


文/央视新闻《夜读》
图/除标注外均来自《吾家吾国》节目
资料参考/《吾家吾国》节目、主持人王宁手记
纪录电影《星河一叶》、央视《开讲啦》、叶叔华公开演讲等

监制丨李浙 主编丨王若璐
编辑丨杨瑜婷 校对丨高少卓

©央视新闻

https://mp.weixin.qq.com/s/ahepT5PvwqcJiatDgvxq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