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正文之前

如果你翻开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会在首页看到这样一句话:
谨以此书

献给我生活过的土地和岁月

如果你翻开加缪的《异乡人》,会在首页看到这样一句话:
一切特立独行的人格都意味着强大。

如果你翻开海明威的《流动的盛宴》,会在首页(序之后)看到这样一句话:
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

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

她都与你同在,

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

当你拿到一本书,最先看到的,除了书名和作者,恐怕就是书籍首页的献词、题词和卷首语了,虽然它们所占篇幅不多,有的甚至只有一句话,却是作者仔细斟酌后选择最先奉给读者的,有箴言,有感谢,有致敬,有表白,甚至还有吐槽……各种情绪浓缩于此,颇有意思。

有人
开篇便是惊鸿句
一句话,就牢牢抓住你

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

——[德] 赫尔曼·黑塞《悉达多》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鲁迅《野草》

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

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

我们为了讲述而在记忆中重现的日子。

——[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活着为了讲述》

由衷期盼世上每一个女儿,

都可以怀抱更远大、更无限的梦想。

——[韩] 赵南柱《82年生的金智英》

原来我们用尽一生,

只为和心中的纯真更晚一些告别。

——[美] 杰奎琳·苏珊《纯真告别》

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

——顾城《顾城诗选》

我的愿望是:“现在当个快乐的女孩,中年时当个快乐的阿姨,老年时当个快乐的老太婆。”

——[加] 露西·莫德·蒙哥马利

《绿山墙的安妮》

我偏爱写诗的荒谬,

胜于不写诗的荒谬。

——[波] 辛波斯卡《万物静默如谜》

有人
开篇就引经据典
借前人之言表自己之意

让我们泰然若素,与自己的时代狭路相逢。

——莎士比亚《辛白林》

——[奥] 茨威格《昨日的世界》

剃刀边缘无比锋利,欲通过者无不艰辛;

是故智者常言,救赎之道难行。

——《迦托·奥义书》

——[英]毛姆《刀锋》

你太过勇敢安静,

我都忘了你正承受苦痛。

——海明威

——[美]莱斯利·M.M.布鲁姆《整个巴黎属于我》

“人总是要坠入爱河的,

但这显然跟万有引力没有什么关系。”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法] 马克·李维《与你重逢》

有人
开篇已幽默尽显
吐槽打趣都不在话下

献给西奥多·约翰·伯奇

他什么忙都没帮上

——[英] 德劳因·伯奇《药物简史》

献给詹姆斯

感谢他一直以来摇摆不定的支持

还要献给我自己

不可否认

没有这个人的话

就不可能会有这本书

——[英] 亚当·凯《绝对笑喷之弃业医生日志》

谨献给每一个有脑子的人。

要忍受这玩意儿可不容易,

大家辛苦了。

——[英] 迪安·博内特《是我把你蠢哭了吗》

本书献给我的爱妻温

还有最伟大的发明:

我的孙女夏洛特、凯蒂和孙子马修

如果没有他们,

本书只要一半时间就能写完

——[英] 特雷弗·诺顿《九十九种垃圾加一记妙想》

我把这本书献给埃米莉,

希望她能够借此了解一点点

我整天都在做的是些什么事情。

——[英] 蒂莫西·高尔斯《数学》

我独自一人完成了这本书的创作,没有任何人帮助过我,如果本书有任何疏忽,请不要怪罪我。

——[美] 哈兰·科本《玛门的扑克牌》

有人
开篇即是满腔心意
致吾爱、致吾友、致吾心之所念

献给妮达。

永远都是为了让你开怀大笑。

永远。

——[瑞典] 弗雷德里克·巴克曼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

安·德鲁彦

在广袤的空间和无限的时间中,

能够与安妮共享

同一颗行星和同一段时光

是我的荣幸。

——[美] 卡尔·萨根《宇宙》

这本书

献给

放弃追求完美的小孩和大人

——幾米《不完美小孩》

致玛格丽特·科迪——

我的耳,我的目,我的挚友

——[美] 伊丽莎白·吉尔伯特《女孩之城》

本书献给一个不需要读它的男人:

我钟爱的朋友霍默·克罗伊

——[美] 戴尔·卡耐基《人性的弱点》

本书献给:皮特·李曼

他懂黑暗

却使音乐响起

——书名不详

献给世界各地的观星者

——[美] 蒂莫西·费里斯《望向星空深处》

Dedicated to M(献给M)

感谢她的爱与温柔

那原是卑微的我不配享有的

——朱昊鲲《高考数学真题基础2000》

你拿起一本书,翻到扉页,发现作者又把这本书献给别的什么人,而不是你。

但这次不同。

因为我们从未相遇/仅有一面之缘/为彼此疯狂/许久没有相见/有某种联系/永远不会相遇,但我相信我们肯定会对彼此保持善意……

这本书是献给你的。

——[英]尼尔·盖曼《蜘蛛男孩》


文/央视新闻《夜读》整编

你有印象深刻的书籍献词、题词、卷首语吗?

制片人 | 张天宇 主编 | 王若璐
编辑 | 杨瑜婷 校对 | 高少卓
©央视新闻

谨以此赞,给夜读,可好?

https://mp.weixin.qq.com/s/oq7XS0rR9NnXuyRQGO3mPA

作者: 《夜读》分享

《夜读》分享非本文作者。通过阅读自我提升!分享微信公众号“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的《夜读》,版权属于各版权所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