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鸡毛掸子下留人!

先来个扎心三问:

你被爸妈揍过吗?
为人父母的你打过孩子吗?
这些“作案工具”你熟悉吗?

ε=(´ο`*)))唉,回答个问题,谁叹了气,谁来了气?

接下来,我们就要郑重发声:孩子,打不得。

不单因为4月30日是国际不打小孩日,不单因为咱有“反家庭暴力法”,不单因为“不打不成器”是传统教育“陋习”,不单因为打骂教育会影响孩子智商情商和身心成长,还因为这一拳一掌一脚下去,摧毁的恰恰是生而为人最可贵的一些东西,比如可爱、纯真、好奇、自信、乐天、诚实与善念。

有人说,大人,不过是占了年龄、体形、经验优势的存在,要论起“做人”来,孩子教给大人的,绝不比大人教给孩子的少。要与你分享的便是——

《从小孩子身上学到的
9个生活态度》

作者丨总是受教于小孩的大人

01

像个小孩一样,
可以脆弱,可以难过。

大人呢,有时太正襟危坐了。孩子呢,“我开心时/开花/我不开心时/落叶”。

不是越不会被什么伤到,才证明你越成熟、越强大。表达不满,让对方清楚地知晓你的态度,好停止令你难受的言行。“我现在有点伤心” “你刚刚对待我的方式,我不喜欢”,孩子脱口而出,分分钟让你知道他们的感受。

你呢,别闷着憋着忍着,别总在无人时舔舐伤口,试着像孩子一样,直接用语言表明自己的不适与不悦。

02
像个小孩一样,
睡一觉(基本)解千愁。

我们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现实:被我们第一时间抛弃的,正是保证生活正常运转且人最需要的睡眠。

精力恢复的孩子,会为一天接下来各种安排而兴奋不已。作为成年人的我们也应该多保持这种心态。借助长睡和小盹,去感受“哈!今天一切皆有可能”。休息好,精力才充沛;精力充沛,才可以掌控自己的世界。

心满意足的睡眠,称得上世上最好的“灵药”之一,让人更有趣、更聪明、更友善、更漂亮。

03

像个小孩一样,心系眼前人。

你有没有发现?当孩子与你四目相对时、对谈时,似乎这个世上只有你和他的存在。
他让你感到一种存在感:你微笑时,他微笑;你皱眉时,他皱眉;你点头时,他点头。他以简单的、直接的方式与你共鸣,不是在拍你马屁,不是在附和你,而是真正想融入你的世界,跟你保持亲密。
这样的专注,真是一件特别贴心的事情:即使他不一定完全同意你、理解你所说的,但却让你感到无限的温柔和尊重。
他的眼里只有你,他的这一刻只属于你。

04

像个小孩一样,
对平常日子施展仪式感魔法。

给自己喜欢的一株花或一条小路起个名字,哪怕只是一块奇特的石头又有什么关系,重要的是你们发生连接之后,你从中获取了专属于你的喜悦,从此有株小花、有块奇石因你而不同的那种。仪式,就是使得这一刻不同于另一刻、使得这一个不同于另一个的“魔法”。

找个借口犒赏自己,编个理由装点生活,为自己创造仪式感,让“普通”变得“非比寻常”,让平凡日子闪闪发光。
与众不同,才能人生有趣。

05

像个小孩一样,
生气是真生,和好也是真好。

与孩子接触,感触最深的一点还有,孩子生气后,很快就会消气。
“一生气就马上说出来,其实是为每个人提前消灾。”愤怒,有助于帮你搞清自己的底线,让你自己和他人明白什么对你很重要。以不伤人的方式表达出来,也是在为自己减轻心理负担,而不是一有任何情绪就自我指责。
宽恕别人是你有勇气释怀、让这件事翻篇,原谅分散了你对恼怒之事的关注,而把注意力转向更有意义的方向。不把时间浪费在让我们觉得自己不够好的人的身上,对那些人,我们要做的是谅其不幸,置之不理。
当你选择了原谅,心态恢复之后,才能像孩子那样说出那句:“接下来,我们玩什么?”

06

像个小孩一样,为“片刻”停留。

无论是盯着一朵云发呆,还是漫无目的地散步,信手涂鸦,你要留给自己一些“虚度时间”“玩乐时间”。我们都应该有能令自己全身心投入的事物,或许它不能让你多赚一些钱,多获得一些点赞好评,但它能够让你找回自己,成为百分之百的自己。
无功利之用,却让你活得有滋有味,便是珍贵。优哉游哉时,你兴许会解开往往难以释怀的心结,找到更好的答案。
【浅附一份“值得为之停留片刻的清单”】

放空/躺在床上听雨/翻相册/跟好友闲聊/冰淇淋/回家路上的小吃/小狗/日落/给想要留念的事物拍照/读诗/冷天里的任意一杯热饮,以及大热天里的任意一杯“透心凉”/听完整张专辑/夸赞某人/看书/打电话给爸爸妈妈/看风景/看叶子变色,知季节更迭/美食的第一口/写一篇交心的日记或书信

07

像个小孩一样,
不失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与热情。

在孩子眼中,山很高,海很阔,世间万物既是问题也是答案,并无界限。他们惊叹,他们好奇,他们因不知道自己“理应”怎样而无拘无束。
为了某处的新鲜与好玩,疾驰的孩子,不懂“躺平”“摆烂”“佛系”为何物。我们乐于看到孩子尝试新事物、新实验,哪怕他们搞砸。因为我们知道他们以这种方式不断学习。在他们那里,只有一次次出发与探索。
成年的我们时刻铭记由亲身经历得来的负面经验,告诫自己种种的不可能。但是,假如我们有意忘记这些负面经验,再去工作和生活呢?倘若我们能像无所畏惧的孩子一样,是“白纸一张”呢?是否人生就有别的可能?

08

像个小孩一样,永远忠于自己。

作为这个世界的新手,孩子们既不倦怠,也无戒备,没有被社会和各种期望磨去棱角。他们做决定完全是基于原始直觉和本能,通常在那个决定时刻,要做真实的自我。
想来,成功最高的定义其实就是,做最真实的自己。
如果不尊重最真实的自己,我们会做出糟糕的决定,而这些决定最终又会让我们感觉更加糟糕,继而做出更加平庸的人生选择,用“大家都是这样”这样的“习以为常”麻痹自我。这难道就是人生?
奋斗吧,像孩子一样,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并且更多地遵从内心,尽可能地过心里觉得舒服踏实的生活。
向自己保证:不放弃做自己。

向自己承诺:无条件支持自己忠于自己。

09

像个小孩一样,活在当下。

大多数对现在的干扰都是源自“过去”或者“未来”。然而,你越担忧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会越严重。你无法通过担忧来减少担忧。
我们的生命一分一秒在流逝。无法倒退,无法快进。但孩子们对此毫无压力,因为他们能把握当下。关键的是,当下。关注此刻的快乐,快乐会延续。感觉良好的你对此刻充满期待,那么此刻就充满希望。
尽管很多事情可以等待,但想吃甜点或者与人拥抱时,要的就是现在。生活理当如此。你把“今天”照顾好,“明天”自然对你不薄。


内容丨整编自《冰淇淋当早餐也不错》

(劳拉·简·威廉姆斯)湖南文艺出版社

🍭
作家三毛都说,
遇到不能解决的事情,去问孩子。
分享一个你从小孩那里学会的道理。

制片人 | 马文佳
编辑 | 王若璐 校对丨高少卓
©央视新闻
🎈

https://mp.weixin.qq.com/s/ocX-ULChheFAWWmedsZl3Q

不想运动的时候,就打开这篇夜读

  “今天你《本草纲目》了吗?”“摆起臂、腿抬高,腰间赘肉咔咔掉!”最近,有许多网友都在积极运动打卡。坚持运动,将带给人生怎样的改变?今晚,我们分享12位夜读读者写下的留言,和他们一起坚持运动、健康生活吧!

“运动让我比同龄人更年轻”

运动让人年轻!从小就学习打乒乓球,那个时候还没有乒乓球桌子高,后来年龄稍微大一点,又学习打羽毛球、篮球,再大一点开始跑马拉松,虽然没有取得什么骄人的成绩,但是运动真的是让我身体状态保持良好,看起来比同龄人要年轻!
@飞翔的企鹅

坚持运动,可能一天两天成效不明显,但是一个月两个月,赘肉就可能减少;一年两年,伴随自己长期愉悦的情绪,皮肤就可能更好;十年二十年,就会发现自己早已远远甩出不运动的同龄人一大截。越是经常运动的人,身体越是健康,面相也越是年轻。
@低低调

运动十年了,曾经体弱多病,现在四十岁了,我没觉得比二十岁的差,不论身材还是精神头。当然岁月的痕迹肯定是有的,但只要皱纹不长进心里,我们永远风华正茂!
@阿曼尼

坚持运动以后,皮肤越来越清透!特别是运动完擦汗的时候,镜子里的自己特别好看!
@城崎自救计划

“运动是世界上最好的解忧药”

每当劳累了一天,晚上我就去操场跑跑步,不带手机。这个时候就只属于我自己,听听大自然的声音,想想今天发生了什么事,有什么不足,明天有什么可以进步。跑步真的使我更加自律,让我更加自信。
@努力!加油!FIGHTING!

我用运动去摆脱焦虑、萎靡不振、患得患失的情绪。运动不能解决我人生中具体烦恼,却能让我更淡定地看待问题和人生。
@李海成

运动是世界上最好的解忧药。一场大汗淋漓下来,你会发现,烦恼早就被抛在了天边。
@陈新明

晨练的人最先迎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每天迎日出,经历过才能感受得到,真的很不一样!
@秀

“运动改变了我的人生”

开始运动之后,我的心态从消极走向积极,做事更加积极主动。运动真的能改变一个人,能让人充满自信!我已经坚持6年,几乎是风雨无阻,有时很忙,到家都11点了也要练一下。坚持运动让我更热爱生活,工作效率也更高,大家一起运动吧!
@铭雅

我坚持运动两年了,已经甩掉了近30斤肉,并且做事没有以前拖拉了,决定的事情一定会坚持。真的都是运动带给我的好处,希望我可以一直坚持下去!
@Sherry Cheng

工作时间每天中午都会去跑步机上跑个三公里,工作压力大越是需要去跑一下,大滴大滴的汗水带走了疲惫和压抑,整个人精神焕发,不管工作还是生活都一往无前!
@张云

从2018年开始跑步至今,这4年收获颇多:一是身体更加健康,越来越壮实;二是越来越年轻,包括外表和心态;三是对待生活更加积极乐观。运动的益处还有很多,还在犹豫的你,赶快动起来吧!
@流年


空闲时间动起来吧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 | 主播:王一伊

本期编辑:李娜,实习生:巩锦瑾

https://mp.weixin.qq.com/s/zY2qIYxUcbeDTnKQ45Eh5w

不是只有优秀才值得被爱

由衷地喜欢自己,不是一件多么难的事情。

很多时候,面对生活中一些不如意的琐事,我们的心态会不受控制地变得糟糕,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

当我们长期处于这种不开心的状态,很大概率是因为陷入了一种人生停滞、自我怀疑的状态。以至于这种状态,蔓延到了生活中。

仿佛很容易就被一些小事绊住,进而导致我们常常会感到更加焦虑。

很多人都是一样的,大家都是没办法做到持续地喜欢自己。

当做好一件事情时,会觉得自己很棒,短暂地喜欢自己一下,然后在下一个搞砸事情的关头,又开始新一轮的自我厌恶。

即使是那些在我们看来已经足够好的人,依然会因为没有达到他们自己心目中“好”的标准,而焦虑地辗转反侧。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有这些感受是因为被环境影响,进而影响到了我们自己的心理感受。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被迫着被环境所影响。自我满足感很大程度上,也建立在自身得到的是什么样的爱。

那些被无条件爱过的人,能够更心安地做自己,他们内心深处有更充足的安全感。

在太多人眼中,只有不断地成功才能带来更多的认同感。

然而如果你不了解其中的真正原因,再多个人成就的达成,对于提升满足感而言,只不过是饮鸩止渴。

有的人之所以不喜欢自己,并不是因为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好,而是陷入了一个“只有优秀才值得被爱”的心理。

这种心理带给人的安全感是极为不稳定的,因为一旦出现失误,那些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自我认同就会转化为自我攻击。

由衷地喜欢自己,不是一件多么难的事情。

在弄清楚上述的内部原因后,过自己的生活,不要一味跟其他人比较。

懂得每个人都是可以被无条件爱着的,在心里给足自己安全感。

想要实现什么目标,就制定细致的计划一步一步往前走,不必日日为各种繁杂的心绪所折磨。

学着成为一个理性、温和、笃定的人,如果还是没办法做到心平气和的话,也不要急着怪罪自己。

没关系的,还年轻,我们慢慢来。

时间以同样的方式流经每个人,而每个人却以不同的方式度过时间。

日子就是这么庸常,却有细碎的事物,如太阳碎碎的光芒,洒落其上。

不要因为曾经被伤害过,就去憎恶这个世界;也不要因为被人质疑过,就放弃自己。你要记住,自己永远值得被爱。

要相信星星会说话,石头会开花,穿过夏天的木栅栏和冬天的风雪之后,你终会抵达。

收起今天的烦恼,挂起月亮,睡个好觉。生活的温柔总是会“哒哒哒”地跑进你怀里。


点亮“在看”,你要相信自己配得上世间所有的温柔。

(收看收听更多《夜读》文章,请关注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下载新华社客户端。)

作者:杯子 来源:已久零零(ID:ybxianqi)

监审:于卫亚
监制:周年钧、吴炜玲
编辑:周喆、李永锡、赵世芸
美术设计:赵丹阳
实习生:周汀兰、马如玥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

请温柔地点个赞吧!

https://mp.weixin.qq.com/s/hD_kbWKZkz86Y_RYeUnBZA

我很棒,嗯,对!

一次尝试性的主动出击后,突然发现“我做到了”。然后,你知道在未来的日子里,“我能行”。这样的“信心时刻”,你有过吗?

它也许发生在你排除万难顺利完成考试之时;在你勇敢表白的那天;在你克服心理恐惧终于迈出去的那个瞬间。

是这样的时刻,让我们惊喜地看见了内在隐藏的力量,并确信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没有自己渡不过去的难关。

跟自己说了一声
“你很棒”

01
拿到确诊单的时候,我努力保持着镇静。一个人办好了住院手续,病房外的窗户枝叶葱茏,而我只能在暗沉的病房里熬,不仅要熬过身体和精神上的磨难,还要熬过对生活秩序完全被打乱、结局未知的恐惧。我每天都在手机的备忘录,给自己写几段话打气:“虽然现在每天和疼痛交手,但想对自己说,你尽力了,已经很勇敢了。”(@玫瑰小姐)

02
在无数次跌倒后,我学会了滑板,超棒的体验!不仅对身体有了更强的把控感,还可以在路上感受迎面扑来的风和自己的呼吸。因为滑板,我也寻找到几个同样爱好的人,又飒又有趣,我们都是在平凡的生活里抵抗四平八稳的不安分者。(@阿飞)

03
最近我尝试改变了自己的形象,剪了短发,穿上了有点冷峻色彩的中性服装,走在春天的大街上终于找回了最理想的自己。我想说,女孩们不是只穿高跟鞋和超短裙,她们可以展示自己喜欢的任何样子。做自己才是最酷的。(@奇异果)

04
跟暗恋很久的女生表白了,我不期许她的应否,我把对她的感受说出来已是浪漫主义。(@冷山)

05
虽然害怕到发抖,但我还是上前救助了一个被人欺负的女孩。(@悄咪咪)

06
以前对暴露于社交场合会感到强烈的焦虑,不喜欢拥挤的人群,闪亮的灯光,混杂的声音和气味,也总担心别人对自己有负面评价。当我决定改变后,就主动加入了很多兴趣团体,大家一起交流分享,整个人明朗了许多。我甚至请缨当起了队长,策划方案,联络队员,组织集体活动……朋友说现在的我,和人交流时自如淡定,一点也不像“社恐者”。原来以为很困难的事,只要开始做也都可以。(@加冰块)

07
你能想象吗?一个从来不下厨的人,最近通过摸索做饭度过了疫情复发期,看着自己有点生涩却也置办一桌的成果,内心被一种自食其力的幸福感填充。今后的人生,艰难的时刻还会有很多,我需要主动去学习一些基本的生存技能,来确保自己在窘迫时候的心态平静。(@巴豆先生)

08
我四岁了,爸爸妈妈一直让我戒掉啜手的坏习惯。我今天开始不吃手手了,是不是很棒呀?(@叮当妈妈)

09
回想自己这几年一直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拖着两个大大的行李箱在各个租房里搬来搬去,但无论在哪个空间寄居,我都有能力把它装扮得温馨浪漫不敷衍,常常对着城市里的车流自我感动:一个人在异乡生存,什么活什么苦力都是亲力亲为,真的很勇敢,很棒!(@珊珊)

10
3月31日,我办完了离职手续,结束了一段维持了两年的工作。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被无尽的自责折磨:为什么别人都可以坚持的工作,而我无法自洽?为什么我做不到和同龄人一样让父母安心、放心?每当我深度自我怀疑时,耳边也会同时响起一种声音:你已经很棒了,你只是不想随波逐流地打发一生。而找到内心真正的渴望,总是有一条长路要走。(@魔法鱼)

11
曾经的我始终认为,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可有可无的存在。直到一次系里推举,我竟然高票当选,身边的同学给了我非常积极的反馈,他们让我感知到自己的价值。我决定不再做那个喜欢日常自我否定、把自己藏起来的我,取而代之则是对自己、对未来开始充满信心。(@旧日秒表)

12
抑郁症患者坚持服药的第27天,在无法自控情绪的日子里,我每天都在坚持一项最重要的练习:“告诉自己,我爱我自己。”(@小小只)

写在最后

对自己有高要求固然是好事,它让人上进。但很多时候,我们是不是太缺乏甚至忽视对自我的肯定了?

珍贵的信心很重要。每一个觉得自己很棒的时刻,往往是面对生活考验时英勇的抵抗,是生命在展现自我的力量。大声地赞美自我并不难,它甚至是一种可以习得的后天技能。当你不汲汲于结果,把更多的关注投射到成长的过程中,对每一次微小的进步不吝及时的鼓励,你将收获一份包裹着“信心与勇气”的超值礼物。


什么时候,你觉得自己很棒?

制片人 | 张天宇 主编 | 王若璐
编辑 | 李津婵
©央视新闻

默默点赞,也是一件很棒的事

https://mp.weixin.qq.com/s/nj1jR8–AflW4nY1ry0gZA

自我成长的10个习惯

日子是自己的,你不努力,没人能替你成长。坚持读书、定期健身、凡事提前五分钟……别错过每一个自我成长的机会,别辜负时光,去做人生的主角。

  • 坚持读书

  读书能让我们知道世界之辽阔,哪怕未曾行万里路,也可尽“享”万千风景。人生任何一个阶段,都不应该放弃读书这件事。每天坚持读书半小时,不但会拓宽你的眼界,更会提升你的格局。

  • 定期健身

  生活再忙碌,都要留出时间健身。要知道,身体动起来,思维也会活跃起来。战胜惰性,定期健身,你流下的每一滴汗水,都是在帮助你成就更好的人生。

  • 发现美好瞬间

  郊游那天天气晴朗,偶然间吃到了好吃的甜品,工作上有了点小成就,学习中解出了一道难题……只要你善于发现,美好遍地都是。去成为一个像小太阳一样的人吧,发现无数个美好瞬间,充满朝气地去影响身边人。

  • 时常自我反省

  一个人只有清楚地认识自己,不断改进,才能成长为更好的人。如果能够时常自我反省,能够在错误中寻找解决策略并加以修正,就会不断得到提升和进步。

  • 凡事提前5分钟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上学提前5分钟,和客户见面提前5分钟,和朋友约会提前5分钟……哪怕只有这5分钟,也能更有效地帮助你把控时间,树立靠谱的外在形象。

  • 好好说话

  俗语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都会说话,却不一定都能做到好好说话。有时候心里是为对方好,话到嘴边却变了味,关系也在这样的沟通中越来越差。好好说话,于己于人,都是最大的善良。

  • 常怀感恩之心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多想想他人的好。感恩爱人的患难与共,感恩朋友的鼓励和扶持,感恩身边一点一滴的温暖。常怀感恩之心,才能拥有感知幸福的能力,才会有源源不断的爱的回流。

  • 不随意评价别人

  有一种教养,叫做不随意评价。一个真正懂得尊重别人的人,不会随便说出那些令对方尴尬的话。哪怕对方做得真的不尽人意,也会讲究说话方式,真诚地提出建议和改进方法。

  • 远离计较和纠缠

  生活中,我们免不了会碰见烦心事。可有些事越是计较,越是容易纠缠不休。最聪明的做法是及时止损,远离它们。远离不必要的计较和纠缠,才会活得更舒心、自在。

  • 保持自立

  一个人如果没有主见,凡事依赖别人,就容易处处被动。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保持自立,做一个有主见的人。自己的事情自己拿主意,树立目标,做好计划,靠自己的能力去解决问题。


来源:读书有范(ID:dushu259) | 作者:范叔 | 主播:赵文龙

本期编辑:朱田恬 实习生:刘维德、李婧涵

【夜读】人民日报 微信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2-SsWlzDRC5sZWWz5EdXOg

《资本的故事》系列纪录片 全三季 共60集

播放地址:

https://open.163.com/newview/movie/courseintro?newurl=CFJGKEE7F

《资本的故事》第一季

1.1 股票的力量
1.2 泡沫的诱惑
1.3 南海骗局
1.4 汉密尔顿的旋转门
1.5 梧桐树下的承诺
1.6 给风险定价
1.7 注水的股票
1.8 巨人的诞生
1.9 镀金的美元
1.10 风险的价值
1.11 失去的十年
1.12 八佰伴倒闭
1.13 门口的野蛮人
1.14 英镑狙击战
1.15 梦碎的梦之队
1.16 创新的温床
1.17 峭壁边缘的华尔街
1.18 华尔街的3A游戏
1.19 完美的骗局
1.20 股神的午餐

《资本的故事》第二季

2.1 针线街的老妇人
2.2 纸币的狂欢
2.3 金色的道钉
2.4 黄金阴谋
2.5 垄断时代
2.6 瓶装的财富
2.7 超级工厂
2.8 火柴的熄灭
2.9 米奇的新家园
2.10 口袋里的银行
2.11 拯救宝马
2.12 二十四小时的承诺
2.13 苹果红了
2.14 方寸间的胜利
2.15 惊天的赌局
2.16 云端的竞争
2.17 世通的资本游戏
2.18 世纪大并购
2.19 星空之战
2.20 雅虎保卫战

《资本的故事》第二季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为什么我们需要倾诉?

两个小问题,等你回答:

当你身陷困境时,你会主动向身边的人敞开心扉吗?

当朋友吐露烦恼时,你有足够的耐心倾听他/她的述说吗?

人,越长大越成熟,但成熟不完全意味着“独自领受与暗自消解”。倾诉欲是一件很珍贵的东西,许多烦忧,说出来,难就会减一分,苦也能淡一点。你有多久没向人倾诉了?你最想倾诉的一件事又是什么?

01 好像我们不爱倾诉了

成人的世界不容易,进一寸有一寸的荆棘。学习上的压力,工作中的瓶颈,恋爱里的分歧,家庭内的纷争……各种各样的“事件”候着你应对,催着你作出回应并不失妥当。

太多时候,我们会感觉心房里像有一只填满密集情绪的大象,没有透气的容裕。即便如此,很多人也会选择默默地舔舐伤口,一个人吞咽掉所有。他们给出的理由义正言辞:“都是成年人了,必须受着”“大家都很累,不要说自己的负能量了”“倾诉能解决问题吗?算了”。

事实真的如此吗?当人与人之间缺少必要的互通,尤其是那种愿意向对方袒露自我脆弱的真诚,交流也会流于轻浅与表面。毕竟,关系的疏密,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彼此了解的深浅。

一个长期自我封闭的人,无法通过与人交谈获取新鲜信息的人,对自我的审视也会是片面狭隘的。在这个层面上,主动倾诉,是我们踏出孤独藩篱、走向广阔的一步。

02 倾诉的困扰

“翻遍通讯录,竟找不到一个可以倾诉的人。”

“不倾述,是因为失望很多次,没有继续表达的欲望了。”

“当我倾诉工作困难或者抱怨现状时,别人往往认为,是我太娇气、吃不了苦。”

“你听到我说的了吗?”
“嗯,你这是典型的小题大做、庸人自扰。”
……

这是你的感受吗?身处一个表达过于喧嚣、信息冗余的世界,却常感那些真正属于自我的、私密化的倾诉无处附着。能捕捉到自己情绪点的树洞,寥寥无几。

如一位网友所说:“我不认为人可以和另一个人真正的交谈。如果不是有同样经历的朋友,他们其实并不能理解你的感受之万一。”

倾诉,是基于想要被安慰、被理解、被接纳的期待。如果得不到共情,处于悲伤中的人就会关闭自己讲述的通道,与外界隔阂。

改变这一局面,需要交谈双方共同的努力。倾诉者不妨降低对情感回应的需求,很多时候,你需要的仅仅是释放,找一个你认为安全的、充分接纳的人,敞开心地讲出来,述说本身就是疗愈的过程。

而对倾听者来说,只是认真倾听,尽量倾听,就已经很好。不要过分期待对方在我们的安慰与建言下,第一时间好起来。默默陪伴已是良药一剂,很多时候,你说说,我听听,事情也都过得去。

03 为什么倾诉很重要?

因为每个声音都值得被听见,因为没有人可以是一座暗哑的孤岛。

倾诉是打开心的幽闭之门,有通道,情绪的气流才能自由来回、净化、更新。焦虑才不会以一种心理负压的形式在体内郁积。

倾诉也是一面照见自己与他者的镜子,是发酵人际感情最直接的培养皿。你愿意袒露自己难以启齿的、隐秘的痛苦;我愿意以聆听的方式,参与你经历的幽暗时刻。彼此打气,不仅是对伤口的一次审视,也是意识到“没有过不去的坎,生活可以好起来”的开始。

需要提醒的是,倾诉不是没有节制的宣泄。我们要学会客观描述自己的困境,化解处境而不是一味发泄情绪。最重要的,倾诉后及时调整状态,找回曾经的生机与活力,这也是给予聆听者最好的回馈与感激。

当你想倾诉时,就让话语自然地流出吧。你不必一个人扛下所有,请相信,在世界的某个角落,一定有人愿意聆听你的孤独。

在声音的交织里,我们携手走过漫长的岁月。


文 | 央视新闻《夜读》

你最近有哪些开心与烦恼?

制片人 | 张天宇 主编 | 王若璐
编辑 | 李津婵
©央视新闻

点赞!当你述说时,我在聆听

https://mp.weixin.qq.com/s/Nr2p8LTp5fRvPIfczlSEtw

一个人的教养,都藏在这些细节中

  坚持做一个有教养的人,会让我们和身边人都感到舒适、心安和坦然。一个暖心的动作、一句关心的话语、一份克己的约束……一个人的教养,就体现在这些细节中。

有一种教养叫
能照顾到别人情绪

  有教养的人,会把别人的感受放在心上,尽量避免提及别人的情绪敏感点,不会让自己和别人都尴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境和抉择,有无法对别人言说的无奈与委屈。能够体谅他人的难处,不让他人难堪、不伤害他人脸面的人,骨子里就自带一份善良。

有一种教养叫
无论亲疏,以礼相待

  有教养的人,无论是对待家人还是陌生人,都会懂得尊重和感恩。越是不惹人注意的细节,他们越不会忘记;他们不会把别人的好当做理所应当,能及时感谢帮助过自己的人。比如别人帮你拿外卖、送快递的时候,一句不经意的谢谢,都是尊重他人的体现。

有一种教养叫
认真对待别人问题

  生活中,认真回复他人问题这样的小细节,也是认真地对待一件事、一个人的体现。如果错过或当时忙,他们也能事后表示歉意。只有被忽视、被敷衍过,才越发能体会到那些愿意真诚地给你回应、愿意为你停下脚步的人有多温暖。

有一种教养叫
不轻易否定别人

  有的人,在别人请教他问题时,会露出一副“你连这都不知道”的表情。但是真正有教养的人,会愿意俯下身来和你交流,尊重你、鼓励你、引导你。就算遇上意见不一致,也不会着急否定,而是会耐心地听取别人的意见。

有一种教养叫
关心却不干涉别人

  在生活中,和关系再好的人相处也要做到不逾矩、不越界。比如,不过度关心别人的感情私事,别人给你看某张照片时不会滑动查看下一张。过度介入别人的生活、干涉别人的情感,会让别人不舒适。

有一种教养叫
遇事不轻易指责

  当一个问题出现时,一个有教养的人不会随随便便就指责别人,而是分析原因,积极寻求解决途径。尤其是当事件发展脱离原本计划时,不会说出像是“这都能错?这么简单的事都做不好?”这样的话,因为他们知道生活中并不是只有对与错,无谓的指责对于问题的解决不会带来积极效果。


来源:综合洞见、央视新闻 | 主播:赵文龙

本期编辑:王萍萍 实习生:缪卓含、徐笑盈

【夜读】人民日报 微信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WTnwYkQT2POpmtSf-5Qf6Q

王亚平:用知识点亮浩瀚星空

书写中国和人类航天事业新的辉煌。

近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王亚平刊文,分享读书与实践心得。

从中国空间站的舷窗望向外面,蔚蓝的地球生机勃勃,它周围是深邃的宇宙,充满未知。除了看不够的美景,3次太空授课同样记忆犹新。我由衷希望通过意义非凡的太空课堂,激发青少年崇尚科学、求知阅读的兴趣。

2013年第一次授课,短短40分钟,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科学之门”。返回地面后,我收到很多信,信中饱蘸童真童趣,洋溢着求知热情。有的说:“我也想飞向太空,探索其中的奥秘。”有的说:“请把接力棒交给我吧!”还有不少孩子问:“什么时候再有太空授课?”带着这些期待,经过8年不懈努力,“亚平老师”终于再次追梦成功,登上“讲台”。在神舟十三号任务中,我和翟志刚、叶光富完成了两次太空授课活动。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场景展示、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太空抛物实验……内容更丰富,科学设备更先进。  

有的同学听课后,给我写信上传到中国空间站,我高兴地回信:“只要敢于追梦、勇于追梦,就一定能够迎来自己梦想的发射时刻。”这种互动,折射出航天事业对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召唤和激励。正如科幻作家刘慈欣所说,“太空课堂”最棒的地方,是像一支画笔一样,为孩子描述了一个与地球重力世界不同的太空世界。

成为航天员,也是一个不断求知的过程。参加选拔体检期间,我在散步时偶遇杨利伟,好奇地问:“当航天员最难的是什么?”他就说了两个字:“学习。”之后,我深深意识到这两个字的分量。入队第一年,我们要系统学习空气动力学、天文学、高等数学、航天医学等30多门课程。知识储备就像盖房子,要一点一点来,没有捷径可走。白天排满课程,晚上写作业、预习、复习,书桌上的台灯从没在深夜12点前熄灭过。  

除了“硬核”专业知识,文学和朗读也很好地陪伴了我们的太空生活。我们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朗读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总序,被大家称为“从远方传来的诗意”。平日工作训练之余,我也会看电影来放松身心,尤其是科幻题材。每当看到银幕上的航天员经历,我的内心就会产生强烈共鸣。一边看,一边回忆自己在太空中的日子。走出电影院,仰望天空,不禁想到自己趴在舷窗口远远眺望地球的情景,心中油然生出对航天事业的热爱,那是一种刻骨铭心的陶醉。

如今安全返回地面,我依然渴望带着孩子们的科学梦再次飞向太空,完成新的探索,用知识点亮浩瀚星空,继续书写中国和人类航天事业新的辉煌。


点亮“在看”,读书不仅是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也是通往美好理想的桥梁。

(收看收听更多《夜读》文章,请关注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下载新华社客户端。)

来源:中国青年报(ID:zqbcyol )

作者:王亚平
监审:于卫亚
监制:周年钧、吴炜玲
编辑:李永锡、周喆、赵世芸
美术设计:赵丹阳
实习生:周汀兰、马如玥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

去点亮心中的梦!

https://mp.weixin.qq.com/s/eEx-glfD4GC_PrQD_53HWw

茅盾不姓茅,巴金也不姓巴

只知笔名,不知本名,或者只知原名,不知笔名,都是容易生误会闹尴尬的。笔名,是作者发表作品时起的别名。起笔名也很讲究,有的表达人生期许,有的聊作自勉自省,有的是不便或不愿公开真名,有的简直令人怀疑作家抱着“摆烂”心态在自黑。分享一些文化名人的笔名与原名,请你再次正式问候一下他们!

01

笔名丨鲁迅
原名丨周树人

鲁迅的第一个笔名是“戛剑生”,

一生大概用了150多个笔名,
如雪之、华约瑟、ELEF等,不可谓不多。
“ELEF”是因爱人许广平
亲昵地称他为“小白象”,
鲁迅便用“ELEF”署名回信,
这是德文大象“Elefant”一词的简写。
老友问起“鲁迅”这一笔名由来,
他说,“理由是:(一)母亲姓鲁,
(二)周鲁是同姓之国,
(三)取愚鲁而迅速之意。”

02

笔名丨巴金
原名丨李尧棠

巴金笔名的“巴”字,

是为了纪念同学“巴恩波”,

他当时正在翻译

俄国理论家克鲁泡特金的著作,

就又取了一个“金”字。

03

笔名丨老舍
原名丨舒庆春

老舍,原名舒庆春,

上学时自己更名为舒舍予。

“老舍”这一笔名,是他在“舍予”前

添了“老”字,去掉了“予”字。

04

笔名丨冰心
原名丨谢婉莹

冰心自述的笔名由来,

“一来是冰心两字,笔画简单好写,

而且是莹字的含义;

二来是我胆小,怕人家笑话批评:

冰心这两个字是新的,人家看到的时候,

不会想到这两个字和谢婉莹有什么关系。”

05

笔名丨三毛
原名丨陈平 陈懋平

三毛本人曾说过,起初起此名,

是因为喜欢《三毛流浪记》,

后来又幽默发挥,

说因为自己的作品只值三毛钱。

亲人回忆,三毛以前还得意地说过,

“三毛”两字笔画总共七画,三加七是十,

十全十美,就在这平凡无奇的笔名里。

06

笔名丨金庸 原名丨查良镛
笔名丨穆旦 原名丨查良铮

金庸与穆旦一定要放在一起讲,

他俩是同族的叔伯兄弟,

皆为“良”字辈,名字都带金字旁。

查良铮拆“查”字为木旦——穆旦,

查良镛,拆“镛”字为金庸,

一个成了“诗人中最好的翻译家”,

一个成了名满天下的小说家。

这对查氏兄弟与徐志摩还是沾亲带故的同乡呢。

07

笔名丨杨绛
原名丨杨季康

杨绛的母亲常逗她说:

“阿季的脚下

拴着月下老人的红丝呢,

所以心心念念只想考清华。”

阿季,就是杨绛的小名。

这是在说当年杨绛与朋友

都考上了燕京大学,准备一起入学,

可杨绛临了变卦,毅然去了清华大学。

同年,她在清华古月堂前与钱锺书初见。

08

笔名丨茅盾
原名丨沈德鸿

随手取的是“矛盾”,

草字头是叶圣陶为他加上去的,

所以有了“茅盾”。

沈雁冰,也是笔名,并非原名,

茅盾还用过——

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朱琅、

朱仲珠、丙生、丙申、石萌、石崩、

何典、施华洛、阳秋、东方未明、伯元、履箱、

惕若、高子荪、胡绳祖、冬芬、

谢芬、甫、明甫、逃墨馆主等140余个笔名,

跟鲁迅有一拼了!

09

原名丨徐志摩
笔名丨诗哲 云中鹤 黄狗

笔名,好似徐志摩

另外一种“接地气”的人格,

这位浪漫诗人曾用过“大兵”“黄狗”。

笔名,仿佛也是一种预言,

诗人的诗如白鹤,

轻盈,华美,遗世独立,

他的一生一如“云中之鹤”,

挥一挥翅膀,

顷刻就消失在浓雾深处,

“不带走一片云彩”。


内容 | 央视新闻整编

监制 | 李浙
编辑 | 王若璐 校对 | 少卓
©央视新闻

这些耳熟的笔名,值得一赞!

https://mp.weixin.qq.com/s/Jkb7_MeI4QCAg82liqf2fw